s 阅读页

第三节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人民的利益和需要放在首位,想问题、办事情、搞建设、谋发展,一定要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把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全方位地落实到发展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之本。民生不保,民不聊生,人连基本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何来以人为本。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解决好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发展稳定。要进一步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创造就业环境和岗位,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加大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要建立促进扩大就业的有效机制,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正的就业环境。

  2.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现代社会,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国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覆盖面窄、统筹层次较低等突出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当前,要突出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重点,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的健康素质

  总体上看,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医疗卫生水平已有了较高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医疗保健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出现了人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等现象,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因此,我们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及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公共卫生和健康意识,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公平

  在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1)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努力促进每个人自觉、主动、快乐、活泼、健康地成长。(2)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要求,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普及义务教育。(3)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发展职业教育。(4)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5)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6)继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7)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8)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此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要注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事业的法律和制度等。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民主不仅要由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来明确和保障,而且要通过具体制度来落实和实施。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符合国情,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在国家和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人民从根本上能够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提高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但是,我国不仅根本制度还不完善,而且政治体制也存在诸多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民民主,妨碍了人民当家做主,阻碍了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在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建设法治国家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就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此,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完善司法体制

  完善司法体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3.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利正确行使,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愿望和决心,是我国社会发展观念、发展道路、发展实践的重大战略转变。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是我国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和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启了新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用新的思想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机制去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减量化”原则,就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流量,以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和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即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为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

  其次,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生态能源再利用,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防止土壤污染;加快建立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适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绿色名特优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绿色产业和环境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

  最后,要进行法律、制度的变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如建立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优惠。

  2.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和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发展的方式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和以增加资源、资本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为主,发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引导社会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营造崇尚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逐步将环境文化、生态文明变成公民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还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和生态损耗强度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明显改善为主要内容,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人的安居和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第七章 公共外交策略对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