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符号价值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

  马克思多次强调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性或社会的使用价值,并指出这种社会性或社会的使用价值作为历史的、经济的范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占有着重要地位。人们对消费符号的重视,说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将符号价值视为商品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共识。今天,任何东西,如物品、服务等,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都不再单单作为一般使用价值来看待,也不是用鲍德里亚理论中的纯符号意义来解释。确切地说,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中起主导作用的任何东西既不单纯是一般使用价值,也不单纯是符号价值,而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的结合体。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集聚在一种复杂而互动着的模式中,从而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最普遍的形式。

  (一)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

  由于第三产业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我国理论界认为它们是不创造价值的,只是分享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利润。这样的看法可能基于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因为第三产业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所以不创造价值。其二,认为只有直接或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第三产业的劳动,由于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物质财富创造,所以并不创造价值。上述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没能正确地理解生产劳动的内涵。如何区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马克思有明确的标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应该是从货币所有者即资本家的角度来区分的,而不能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区分。如果说单纯意义上的货币同劳动的交换并不能使劳动转化为生产劳动,也就是说,并还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那么,劳动的内容、具体性质、特殊效用,也是无关紧要的。马克思以裁缝的劳动为例,来说明同一个裁缝的同样的劳动,在一种情况下表现为生产劳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却表现为非生产劳动。

  非生产性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和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是一样的。究其原因,是由于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来提供服务的。但是,这一点并不使它,和钟表等机器有什么实质区别。

  马克思在分析运输业之后认为,在该行业中,劳方和资方的关系,同其他物质生产领域中劳方和资方的关系是完全一样的。考察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就可以看到,劳动对象--商品--的的确确发生了某些变化。商品的位置改变了,也就是说这个使用价值的位置改变了,从而它的使用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商品的交换价值增加了,增加的量应该等于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发生这些变化所消耗的劳动量。这些劳动量,一部分取决于加入生产过程中的不变资本的消耗,即加入商品的物化劳动量,另一部分还取决于活劳动量,这同其他一切商品在价值增值过程发生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要指出其中的不同的话,就是具体劳动在使用价值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尽管这个劳动已经在这些物质产品的交换价值中实现了。如此看来,凡是适用于其他一切物质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理论,同样适用于运输业:在该领域里,人们的劳动也体现在商品中,尽管它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并不留下多少清晰可辨的痕迹。

  在马克思看来,尽管运输业的劳动只是使商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使商品的物质形态或实际的一般使用价值发生变化,但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却发生了变化,商品的交换价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的价值量正是运输业劳动作用的结果。尽管这只是马克思对运输业的分析,然而马克思对运输业的分析的方法论和对应的结论却具有一般意义,也就是说,上述一般结论对于整个服务业来说是适用的。

  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的“总体工人”概念来理解生产劳动。从劳动过程来说,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在资本存在的条件下,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有的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有的则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这样,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变成总劳动过程的实际执行者的并不是单个工人,而是日益以社会的规模结合起来的劳动能力。”为了从事生产劳动,每个成员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某种职能就够了。原来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总体工人来说始终是正确的,但对于单个成员来说就不适用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对生产劳动进行一般的、抽象的研究,是马克思后来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对服务业特别是对运输业分析的理论张力。因此,劳动价值理论与服务业价值创造问题是内在统一的。

  (二)符号价值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

  符号价值如此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那么我们就需要探究符号价值生产的源泉以及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我们从马克思有关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以及二者统一的观点着手研究。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由于时代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非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的比重还是微乎其微的,况且,那时的文化还没有产业化,产业也还只是局限在工业领域。生产的方式也就是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由此来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当时的供需状况是供给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消费。资本家和科学家们思考的是如何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生产出更多、质量稳定的产品。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规律告诉我们: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只有以更高的效率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商品,才能完成“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如果将此比喻为从一个踏板跳到另一个踏板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个时期要解决的问题是起跳点的踏板是否结实、质量过硬。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保证顺利地从此端跳到对面的踏板。所以当时作为马克思批判中介的生产主要是指创造资本又服从于资本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主要是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产。

  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供求关系发生质的转变,供大于求的局面波及开来并弥漫了整个商品市场。伴随此过程的是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以及消费水平和层次的迅速提高,由原先的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向更高层次的社会交往、受人尊重等需要提升。此时,顺利地从起点板跳起已不成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跳跃起来的商品能否稳稳当当地落在对面的踏板上。因为时代变化了,人们消费的目的不再停留于商品的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符号意义。

  物质性生产劳动是通过运用机器等生产工具,作用于特定的原材料,生产出商品的物质实体。商品的符号价值,则是通过非物质生产劳动并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传播中产生的。我们知道符号是由两个紧密相连、彼此呼应的部分“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即意象、客体或者声音本身(符号的这部分具有物质形式);所指即符号所表达的概念。符号只是一个表达意义的物质中介,或者说是意义的载体。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利用电影、流行歌曲等娱乐业的文化产品,来传播富含符号意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广告则进一步制造人们的消费目标,使人无意识地认同和接受消费文化灌输的价值体系,它潜移默化地强加给人们某种观念或者某种生活方式。广告以其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与消费时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铺天盖地的广告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非生产性劳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消费不再单单是对直接产品的消费,更多的会体现为对精神和文化产品的消费。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商品生产已不是一个纯技术和纯物质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经济与文化符号有机结合的过程。符号消费可能并没有增加多少物质性生产要素投入,对物质要素、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对知识、信息的挖掘、利用与开发,成为提升商品经济价值、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信息、传媒等成为高利润产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高科技设备的选购、优秀人才的招聘、高质量广告传媒作品的制作都需耗费巨资。对信息、技术等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精神生产产品的分配、交换与消费方式。

  通常商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第一层面是商品的可视化的独特性符号的塑造和设计。即通过外观设计、包装设计、营销渠道、品牌与形象等因素来与其他商品区分。这一层面的符号具有物质形式。第二层面是商品本身的社会象征性和意义建构,通过广告传媒手段塑造出特定的意境和氛围,与特定社会地位、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等意义产生联想和关联,并使受众形成习惯性联想。这一层面的符号是抽象意义上的。第一层面是符号价值的初级层面,第一层面建构的好坏将影响到第二层面意境和氛围等表征性的生产和建构。第二层面的意义联想和意境、氛围的塑造将有力促进整个符号价值的提升,并会对第一层面的形象设计等因素的改变产生影响。通过对商品附着特定的符号性和表征性,生产出特定的符号价值,以实现消费者的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功能。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消费社会,符码生产、精神生产已经取代物质生产,完全居于主导。马克思在强调和重视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时,并没有忽视消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他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学家们的批评更多是于概念和认识范畴内,并不是基于现实的真实关系来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强调我们的研究应该从现实的人的感性生活出发来分析和讨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强调指出,需要是社会历史中的人们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事物的需求。“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们借由需要来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是同一的。人不只是自然意义上的生命个体,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马克思在坚持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在他看来,消费体现了需要,并能不断提出新的需要。通过消费,人们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并把它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没有需要,也就不会有生产。消费再生产出来需要,并促进生产。“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马克思主张要从现实的生产实践出发来考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符号价值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价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基础是商品消费领域出现了新的需求,即对于符号价值的需求。我们需要从自现代社会中人与商品之间的新型关系入手,分析消费者对于商品价值的需求状况。消费社会中人们对于商品符号价值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需求。它不仅是一种和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同等重要的需求,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选购和消费物品时,看重的是物品所表达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生活风格等意义。人们通过对物品的符号价值的消费,可以很好地满足自己展示个性、品位、身份、地位的需要。符号消费增加了消费的维度,它是对传统意义上物质层面的消费的某种超越。

  谈到人的发展,马克思指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需要物品的丰富来增强和完善人们的身体功能,还需要在消费中健全人的智力和心灵,并在消费活动中成熟起来。要实现多方面的享受,他就必须要有享受的能力,其前提是必须成为具有高度文明的人。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其消费的目的应该注重生活方式的丰富化、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质量的文明化。因此,消费的过程应当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创造性的建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的人不断超越自我,思考和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意义,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