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选自《人间词话》

  王国维旅日期间写的《二牖轩随录》,国图存一份剪报,共二十三页。看来是他自己剪报留存的。其中最后三页发表了作者自己选的《人间词话》,共二十三则。开头,作者说明如下:“余于七八年前,偶书词话数十则。今拾旧稿,颇有可采者,摘采如下。”这二十三则词话中,公开发表的有二十则。不过,其中有一则谈“隔”与“不隔”,为现在通行本《人间词话》第四十、四十一则连接起来的。选自未发表过的内容有四则,就是现在通行本称为“删稿”的第十三、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则。上述第二十二、二十四则在这次选择时合为一则了。上述四则词话是作者自己予以发表的。

  自选《人间词话》的发表,有利于读者把握整部《人间词话》的重心。从所选的词话看,以境界为中心的思想很突出,开头就选了六则之多。对于诗人艺术技巧上的要求都未选,而着重选诗人应有忧生、忧世的胸怀和“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关于“隔”与“不隔”的内容几乎都选上了,有的作了新的修改。其中批评欧阳修也有“隔”的缺点的“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又加了说明:“使用故事,便不如前半精彩。然欧词前即实写,故至此不能不拓开;若通体如此,则成笑柄。”这样分析欧阳修词评其缺点,落在实处,也能设身处地为诗人着想。《人间词话》选的后半部分,也是从词的发展看境界理论的意义。最后两则,实为现在通行本《人间词话》中“删稿”的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则合并而成。这两则词话都是论“国朝人词”,从全部词话的发展思路看也合理。可是特点强调出“国朝人词”,也有时时不忘“旧朝”之意。因为在文字上有几处修改,所以录在下面:“国朝人词。余最爱宋直方《蝶恋花》‘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著’,及谭复堂之‘连理枝头依与汝,千花百草从渠许’。以为最得风人之旨。”“近人词如复堂之深婉,彊村之隐秀,当在吾家半塘翁上。彊村学梦窗,而情味较梦窗反胜。盖有临川庐陵之高华,而济以白石之疏越者。学人之词,斯为极则。然于古人自然神秘处,尚未梦见。《半塘丁稿》和冯正中《鹊踏枝》十阕,乃《鹜翁词》之最精者。‘望远愁多休纵目’等阕,郁伊惝恍,令人不能为怀。定稿只存六阕,殊为未允也。”这是作者自己发表的文字,对理解完整的《人间词话》,有直接的帮助。

  经查阅王国维保存下来的《人间词话》早期手稿,其中分别标上“一”、“二”、“三”、“四”字样者,正好与自编《人间词话》选的顺序相符。可见,作者这次发表的词话是从这份手稿中选取,又经过了修改的。特别应指出,王国维选择时十分认真。新选上的第二则如下:“言气格,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格、神韵,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随之矣。”因为已经有一则词话叙述“词以境界为最上”,这次发表的一条从历史发展中,进一步说明“境界,本也”,两者互相呼应。这则词话,上次在《国粹学报》发表时未选,可能是考虑到与谈及严羽“兴趣”、王渔洋“神韵”的词话会有重复。但是,论述角度不同,在这里发表有大的意义。此外,这次发表时,在行文中有多次重要修改,比如现在流行本《人间词话》有“太白纯以气象胜”,《人间词话》选改为“太白词纯以气象胜”;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改为“成就一切事,罔不历三种境界”,表达意思更为显豁。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