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宋(包括五代)至清朝的名门望族

  宋(包括五代)至清朝千余年间,赵氏衍生出众多望族,不可胜数,现撷取其中较有影响者,简略叙述。

  一、五代至宋

  1.唐至五代时军功世家--蔡州(治今河南省汝南县)赵德諲家族

  赵德諲,蔡州人,初为秦宗权的右将,因讨伐黄巢有功,被授予申州刺史。唐僖宗光启初年,秦宗权割据蔡州,命赵德諲攻取襄阳,并为襄州节度使。秦宗权又授予赵德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之职,命其进攻荆南。第二年,赵德諲又失去荆南。光启四年(888)夏六月,后朱全忠攻蔡州,赵德諲预料秦宗权屡败,乃以汉南之地归降朱全忠,并与朱全忠同讨秦宗权。当时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赵德諲为副使,加忠义军节度使。蔡州平,赵德諲以功累加官爵,加中书令,封淮安郡王。

  赵德諲子赵匡凝,字光仪,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赵德諲死后,赵匡凝自封为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唐昭宗时授予其为节度使。在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唐昭宗光化年间,朱全忠战败,赵匡凝密谋与奉国节度使崔洪、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合兵进击朱全忠。后此密谋泄露,朱全忠致信赵匡凝严厉谴责,并派兵进攻赵匡凝。赵匡凝的部属或降或被俘,他见情况危急,又写乞降信给朱全忠,表示悔过,并请求结盟。朱全忠同意了赵匡凝的请求,自此赵匡凝成为朱全忠的附庸。后赵匡凝为荆襄节度使,表奏其弟赵匡明为荆南留后。当时藩镇割据,不复奉朝廷,唯独赵匡凝、赵匡明兄弟贡赋不绝。

  唐哀宗天祐元年(904),赵匡凝受封为楚王。朱全忠弑唐昭宗,将谋代唐,害怕匡凝兄弟不从,便遣使告之,赵匡凝对使者哭着说,“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他志!”节度副使王筠劝赵匡凝断绝与朱全忠的来往。朱全忠大怒,天祐二年(905)派兵前去攻打,赵匡凝兵败,逃至金陵,投奔吴王杨行密。杨行密戏弄他:“你当年在镇时,每年将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梁王(朱全忠),如今战败,却来投奔我么?”赵匡凝不卑不亢地回答:“在下世为唐朝忠臣,每年按照职责向朝廷进奉财赋,并非向乱臣贼子进贡。正因为在下不肯屈从于奸贼的淫威,兵败后才投奔明公。而今在下处境狼狈,生死都由明公裁决。”毕竟双方曾有同盟之谊,杨行密待其甚厚。但杨行密的儿子杨渥待其甚薄,并将赵匡凝迁居海陵。赵匡凝非常郁闷,后为吴丞相、权臣徐温所杀。

  赵匡凝弟赵匡明,字赞尧,也以父贵,为江陵府文学。后以军功历绣、峡二州刺史。其兄赵匡凝兵败后,朱全军派兵进攻江陵,他原计划也顺江东下,投奔淮南的杨行密。赵匡明的儿子赵承规劝道:“昔日诸葛亮兄弟分仕蜀、吴二国,我们若去扬州,就会被人怀疑、误解。”赵匡明长叹一声,便举族奔蜀。王建待以宾客,授武信军节度使,分其部众为崇义、勇义、顺义、广义四都。及王建称帝后,他被任为大理卿、工部尚书。后卒于蜀。子孙后居成都。

  2.五代至宋的军功世家

  (1)涿州(今属河北)赵在礼家族

  赵在礼,字幹臣,涿州人。曾祖赵景裕、祖父赵士廉,皆不仕。父亲赵元德,为庐台军使。唐朝末年,赵在礼追随镇守幽州的刘仁恭,为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刘仁恭派其子刘守文袭取沧州,升赵在礼为军使,令其辅佐刘守文。刘守文被其弟刘守光所害,赵在礼继续辅佐刘守文子刘延祚。刘延祚被刘守文弟刘守光杀害后,赵在礼与沧州留后投奔镇守晋阳(今山西太原)的晋王李克用。

  后唐同光末年,任效节指挥使,将兵戍守瓦桥关。回防贝州时,军士皇甫晖发起兵变(骄兵悍将动辄发动变乱,乃唐末五代经常发生的事),推举将领杨仁晟为首,杨仁晟没有依从,当场被杀。皇甫晖又推举一小校,那个小校也没有答应,立即成为皇甫晖刀下冤魂。皇甫晖提着两个人头来找赵在礼。这时,赵在礼已经知道发生了兵变,衣服都来不及系带子,慌忙出逃,刚要翻墙逃跑,皇甫晖拉住他的脚就把他扯下来,把刀架在他颈上,并把两个抗命不从者的人头给他看,威胁道:“你不听从我,便如同我手中的头颅一样。”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情急之下赵在礼只得答应起兵反叛,遂于同光四年二月六日攻入邺(今河南安阳),自称兵马留后。

  唐庄宗派元行钦讨伐赵在礼,元行钦攻不下魏州,庄宗又派成德节度使李嗣源率兵进攻赵在礼。李嗣源的大军到后,赵在礼在城楼上向李嗣源谢罪。李嗣源刚到邺,部下又发动兵变,赵在礼打开城门,迎接李嗣源入城。李嗣源反戈,向京城(今河南洛阳)进发,赵在礼留在魏州。李嗣源在洛阳称帝,改元天成,史称后唐明宗。

  天成元年(926)五月,明宗授予赵在礼滑州节度使、检校太保。赵在礼不受命,并上表陈情,朝廷改授其为天雄军兵马留后、邺都留守、兴唐尹。不久,赵在礼部下皇甫晖、赵进等因官职擢升相继到外地赴任,他担心魏州士兵骄横难制,就上表请求调往他地就职,同年十二月,改授沧州节度使。翌年七月,移镇兖州。长兴元年(930),入为左骁卫上将军,俄改同州节度使。清泰三年(936),授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后晋初年,移镇郓州,加检校太师,兼侍中,封卫国公。天福六年(941),授许州节度使。八年(943),移镇徐州,晋封楚国公。开运元年(944),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侯,不久改为行营副都统,都虞侯如故。三年(946)正月,授晋昌军节度使。当时其女嫁与后晋少帝之子石延煦为妻,“礼会之日,其仪甚盛,京师以为荣观”。同年五月,他又被晋封为秦国公,累食邑至三千万一户,实封1500户。

  赵在礼历十余镇,“善治生殖货,积财巨万,两京及所莅藩镇,皆邸店罗列”。据《五代史补》载:其镇宋州时,百姓苦之,听说他将移镇永兴,便欣然相贺,说:“此人若去,可为眼中拔钉子,何快哉!”他听说此事,欲报“拔钉”之谤,便上表请求再镇宋州一年,“命吏籍管内户口,不论主客,每岁一千,纳之于家,号曰‘拔钉钱”’。赵在礼聚敛的这些钱财,都用在结交权贵、崇信佛教等方面,对老百姓分毫无所救助。

  后晋开运四年(947),契丹陷京城,后晋灭亡。赵在礼又想搞政治投机,急忙从宋州赶到洛阳。当时,契丹首领、奚王拽剌等正镇守于此,赵在礼殷勤致敬,拽剌等却非常倨傲地受礼,对其横加凌辱,又勒索钱财。本想巴结、献媚,却自取其辱,赵在礼悲愤交加。行至郑州,住在馆驿中,听到同州节度使刘继勋被契丹人锁拿、关押,他非常震惊惶恐,就趁着深夜,解下衣带在马棚上吊死,终年66岁(《新五代史》作62岁)。汉高祖立,赠中书令。

  积善之家,荫及子孙;积不善之家,祸及子孙。赵在礼有四子,“虽历内职,皆早卒”。其孙赵延勋,仕宋朝,历岳、蜀二州刺史。

  (2)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赵德钧家族

  赵德钧,本名赵行实,幽州蓟县人,年少时因擅长骑马射箭跟随沧州连帅刘守文。刘守文被其弟刘守光杀害,他就在刘守光帐下谋事,被署为后梁幽州军校。后唐庄宗李存勖伐幽州,赵行实预料刘守光必然败亡,就归附后唐。唐庄宗善待他,赐他姓李,名绍斌,多次出任郡守,参与平定后梁,任为沧州节度使。同光三年(925)迁镇幽州。明宗即位,遂复本姓,始改名德钧。此时,赵德钧子赵延寿娶明宗女兴平公主,赵德钧尤其受到朝廷倚重。天成年间,发生定州王都叛乱,契丹派兵五千南下救援。赵德钧乘契丹军兵败北撤之机,沿途截击,俘获甚众。王朝战乱平定后,朝廷加授赵德钧侍中、东北面招讨使。赵德钧奏请朝廷,征发河北数镇丁夫,开凿王马口至游口,全长二百里,以通水运。又于阎沟筑垒,派兵戍守,取名良乡县,以防备契丹南下掳掠。他又在幽州东筑三河城,北接蓟州,形成一个军事上险要之地,所部及百姓得以打柴、放牧。总之,赵德钧在幽州任职十几年,甚有善政,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北平王。

  其子赵延寿,本姓刘,常山(今河北正定县)人。父刘邧,任莜县(今河北景县)令。后晋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攻其县,赵德钧为偏将,获延寿及其母种氏,遂收为养子,改姓赵。赵延寿相貌英俊,幼习武略,稍涉书史,娶明宗女兴平公主为妻,授汝州节度使,历河阳、宋州节度使,入为上将,充宣徽使,迁枢密使,兼镇徐州。

  后唐清泰三年(946)夏,唐明宗女婿石敬瑭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岁贡绢绢帛三十万匹和认辽朝(契丹政权)皇帝耶律德光为父皇帝等条件,换取辽兵的援助,自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起兵。同年九月,辽兵南下,在太原城下击败后唐军。

  后唐末帝李从珂诏命赵德钧率军在敌后袭击。唐末帝又诏命赵德钧子赵延寿(时任后唐枢密使)率军屯居上党。赵德钧率所部与赵延寿在西唐店会合。同年十一月,后唐末帝任命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赵延寿为太原南面招讨使。朝廷多次派人传递诏书,督促赵德钧父子进击石敬瑭军,但赵德钧父子迟疑未决,派遣使节,带着丰厚的财宝出使契丹,请求立己为帝,同时 允许石敬瑭长期镇守晋阳,但契丹主并没有答应。后赵德钧部将投降契丹,赵德钧父子困守潞州,最终被迫投降契丹。赵德钧父子在契丹见到儿皇帝石敬瑭,尽管父子二人竭力行礼,但后者漠然视之。

  因为赵德钧父子曾向契丹政权要求自立为帝,尽管他们投降,契丹政权仍然把他们囚禁起来。辽太后亲自审问:“你们父子俩要求自立为帝,这是为何?当我儿(指辽朝皇帝耶律德光)率兵南下时,我告诫他:如果赵大王(指赵德钧)率兵北进至榆关时,你应立即率军北还,太原石敬瑭不能援救。你们想当皇帝,怎么不先击退我儿的援军,然后再慢慢步步为营?你们生为后唐大臣,既辜负后唐末帝的期望,不能击败敌军,还想趁机图谋非分之想。像你们父子这样无德、无信,有什么面目活在世上?”赵德钧父子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对于赵德钧父子要进奉在幽州的田产、住宅,辽太后不以为然:“幽州已经归属辽朝,你们的田产、住宅自然收归辽朝,又有何谈得上进献呢?”赵德钧自此郁郁寡欢,不能过多进食,后晋天福二年(937),病死辽朝。

  赵德钧死后,辽朝太后出于以南朝人制南朝的心理,重用赵延寿,任命他为幽州节度使,封燕王,后又封为魏王,累官至枢密使兼政事令。后晋天福末年,辽与后晋之间发生矛盾,辽太守耶律德光委托赵延寿图谋进击后晋,并许诺:随后让他在中原称帝。赵延寿得令后,袭扰后晋北部边境。后晋开运开运四年(947),契丹陷京城,后晋灭亡。辽太宗命赵延寿安抚已经降辽的后晋诸军,并赐给他龙凤赭袍,让其穿着去安抚降辽诸军,并面授机宜:“南朝士兵,都归你统领,你要亲自慰问、抚恤。”

  当辽太宗入据汴州(今河南开封)时,见南北降军数万,都散乱驻扎在陈桥(今属河南封丘)荒野中,疑虑有其他变故,准备全部屠杀。赵延寿听说后,立即晋谒辽太宗,竭力劝说他取消此计划,使散居在陈桥的降军免遭杀身之祸,长平之祸的悲剧没有再次重演。

  辽太宗入据汴州(今河南开封)已久,但并未实现已往所许诺言之意。赵延寿派李崧向辽太宗复述以往的承诺,传达赵延寿要求立为皇太子之意。辽太宗佯笑道:“我与燕王亲密无间,什么东西都可割舍,假使我的皮肉可供燕王使用,也可割去,何况其他事呢!但我听说皇太子,是天子的儿子才能当的,燕王怎么能当呢?”辽太宗下令增加赵延寿的待遇。但当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准备加授赵延寿为“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枢密使、燕王如故”时,辽太宗审视良久,取笔删去“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然后交付翰林院制诏,又以赵延寿子赵匡赞为河中节度使。

  赵延寿在汴州期间,又强娶后唐明宗的小女儿为继室(此时后晋延州节度使周密已经为其儿子周广聘娶,并进献财宝,已经约定了娶亲的日子)。辽太宗自汴州北还,诏命提升赵延寿位在契丹左右丞相之上。大同元年(947)辽太宗突然死去,赵延寿任权知南朝诸军事。同年六月一日,永康王兀欲(辽世宗)将赵延寿囚禁,并瓜分其财产。辽天禄二年(948),赵延寿死于囹圄。

  赵延寿之子赵赞(原名赵美、赵匡赞),字元辅。他年幼时深得后唐明宗喜爱,与诸孙、外孙石氏一同养育于六宅。7岁即能背诵二十七卷书,曾应神童举。赵延寿出镇宣武军时,奏请赵赞为牙内都校。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投降契丹,赵赞与其母兴平公主留居洛阳。

  后晋天福三年(938),晋高祖石敬瑭派人送赵赞与兴平公主至幽州,契丹任命赵赞为金吾将军。赵延寿任范阳节度使时,又以赵赞为牙内都校。后晋末年,契丹与后晋发生矛盾,辽太宗亲率大军南侵,重用赵延寿,任命赵赞为河中节度使。辽太宗与赵延寿率军北还,赵赞留居河中。

  不久,刘知远起兵于晋阳,赵赞奉表劝进。刘知远称帝(后汉高祖),加授赵赞检校太尉衔,仍镇守河中,不久改授赵赞为京兆尹、晋昌军节度。赵赞惧怕刘知远怀疑自己,派亲信奉表向后蜀政权表示效忠,准备逃难。判官(本赵延寿的幕僚,甚得赵赞信任)李恕分析:燕王投降辽朝,并非出于自愿。后汉刚建立,正在收买人心,据此如赵赞能够向朝廷认罪,肯定会保全富贵。假如狼狈地逃往后蜀,不一定能够保全。如果后蜀不予接纳,后悔莫及。李恕又先到京城(今河南开封),晋谒刘知远,劝说刘知远宽恕赵赞。赵赞又立即离镇入朝,刘知远任命他为左骁卫上将军。

  后周时,赵赞历任左右羽林、左龙武三统军。周世宗南征,赵赞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屡立战功,身中箭伤。周世宗再征寿春,奉命架桥,设伏桥下,歼灭南唐军甚多。周世宗移兵进攻濠州,赵赞亲自督战,虽身负重伤,仍奋力作战,终于攻下羊马城。周世宗特地下诏褒扬赵赞。淮南平定后,赵赞以战功最多,授保信军节度,在镇除去苛政,务从宽简,老百姓感到非常方便。周恭帝继位后,加授赵赞开府阶。

  北宋初年,加授赵赞检校太师,为忠正军节度使。一年多后改镇延州,受密旨特许以便宜行事。乾德六年(968)移为建雄军节度使,有军功。开宝二年(969),宋太祖进攻北汉,任命赵赞为河东道行营前马步军都虞候。宋军兵分四面进攻太原城,赵赞扼守西面。北汉军趁黑夜袭击赵赞营垒,赵赞率军还击,被弩矢射中足部。太宗赵光义即位,晋封卫国公。太平兴国二年(977)卒,时年55岁,赠侍中。

  (3)真定(今河北正定)赵晁家族

  赵晁,“身长七尺,仪貌雄伟”,初事杜重威为列校。杜重威被杀后,赵晁投奔郭威。郭威建北周,被擢为作坊副使,后因平定慕容彦叛乱有功,转作坊使。周世宗柴荣即位,改控鹤左厢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周世宗征北汉,赵晁转任控鹤右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因散布不利于军事行动的言论,被周世宗囚禁,后周军撤军南还时方获赦免。周世宗征淮南,赵晁改任虎捷左厢,领阆州防御使,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平定寿春后,因功拜检校太尉、河阳三城节度使、孟怀等州观察措置等使。恭帝柴宗训即位时,加检太傅。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因赵晁在后周初与其父赵弘殷曾分掌禁军,有宗盟之分,因此常优礼之,加检校太尉。不久因病而死,年52岁。宋太祖赠其为太子太师,再赠侍中。

  其子赵延溥,后周时任左班殿直。宋初为铁骑指挥使。开宝九年(976)改为铁骑都虞侯。宋太宗即位时,迁散指挥都虞侯,领思州刺史。太平兴国二年(977)转内殿直都虞侯。第二年又升为马步军都虞侯。太平兴国五年,殿前白进超卒,赵延溥当天就被任命为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兼权殿前都虞候事。此后历任登州团练使、幽州东路行营壕砦都监、凉州观察使、镇州兵马都部署。雍熙二年(985),改任蔚州观察使、冀州通判,知贝州。雍熙四年卒,年50岁。赠天德军节度使。

  赵延溥子赵承彬,官至内殿崇班。

  赵承彬有二子:赵咸一、赵咸熙。赵咸一,为虞部员外郎,知宗正丞事;赵咸熙,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

  (4)怀戎(今河北省怀来县)赵逢家族

  赵逢,字常夫,史称其“性刚直,有吏干”。父亲赵崇事刘守光为牙将。后唐天祐年中,庄宗李存勖派周德威平幽州,赵崇被杀。当时赵逢尚年幼,周德威录为部曲,令他与诸子同就学。后周德威战死于胡柳陂,赵逢游学于河朔间。

  后汉乾祐年中,举进士,解褐授秘书郎、直史馆。后周广顺年间,历左拾遗、右补阙,皆兼史职。周世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显德四年(957),改膳部员外郎、知制诰。第二年,转水部郎中,仍掌诰命。恭帝即位,赐金紫。宋初,拜中书舍人。

  宋太祖率军征讨李筠,他自坠马伤足。宋太祖了解真相后,贬为汝州司马。乾德年初(963),召赴阙,授都官郎中、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判馆事。第二年,改判昭文馆。未几,充枢密直学士,加左谏议大夫。六年,权知贡举。宋太祖征太原,以赵逢为随军转运使。朝廷征发诸道丁壮数十万,筑堤壅汾水灌晋阳城,赵逢自告奋勇,领命负责此事。时方盛暑,赵逢在烈日中亲课力役,因劳累过度染疾,舆归京师。开宝八年(975)卒。史称赵逢“扬历清近,所至有声,然伤惨酷,又言多诋讦,故缙绅目之为‘铁橛’”。

  其子赵极为三班借职。

  (5)顿丘(今河南省浚县)赵延进家族

  赵延进,澶州顿丘人。其父赵晖,官至后周太子太师。赵延进少时曾与军中少年入民家,竞取财贿,他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受到同辈嘲笑。后汉末年,赵晖领风翔节度使,未赴镇,王景崇据城反,命赵晖为都招讨使前去讨伐。当时赵延进18岁,屡当军锋,平定叛乱后,他因功被授凤翔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后父亲赵晖徙镇宋州,赵延进仍为牙职,改领荣州刺史。

  睢阳县有盗数百人,为害乡里,赵延进领受父命,率牙兵千余人将这些强盗予以全部歼灭,受到朝廷称赞。后周世宗南征淮南,赵延进“献万缣以助军”,得到世宗的召见。当时赵延进有一个从兄为虎捷都虞侯、帐前横冲指挥使,世宗指着赵延进对他说:“尔弟拳勇有谋,将授以禁军大校。”赵延进自好读书,不愿为军将。但第二天,即被授予右千牛卫将军、濠州兵马钤辖。从征瓦桥关,为随驾金吾街仗使。宋初,迁右羽林军将军、漳州都监。

  宋太祖决策伐蜀(后蜀),因襄州为川路津要,因此命赵延进为钤辖,同知州务。蜀平,专领郡事,赵延进治理汉江,兴利除害。调任浙、漳泉国信使。开宝二年(969),授右龙武将军,权判右金吾街仗使,历知河中府、梓相青三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赵延进在满城大败辽军,以功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俄改右领军卫大将军,出为高阳关、平戎军都监兼缘边巡检,改钤辖。知扬州,召入,授右屯卫大将军,徙知相州。迁右骁卫大将军,改知邓州。至道二年(996),拜右金吾卫大将军。咸平二年(999)卒,享年73岁,赠左武卫上将军。

  赵延进“姿状秀整,涉猎经史,好作诗什”。他的妻子即宋太宗淑德尹皇后的妹妹,所以在显德、兴国年间,“颇任以腹心”。

  赵延进之子赵昂,太平兴国二年(977)登进士第,官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6)衡山(今属湖南)赵方家族

  赵方,字彦直,世为临淄人,唐末避地衡州,至宋,族益盛。赵方的曾祖赵士庠始居衡州的崇岳乡。父亲赵棠,“少从胡宏学,慷慨有大志”,累以策言兵事,曾得到张浚的赏识,欲任以右官,不从。张浚命子张栻与赵棠结交,赵方因此向张栻学习。赵方于淳熙八年(1181)举进士,授大宁监教授。此地风俗粗野,赵方“择可教者亲训诱之,人皆感励,自是始有进士”。历任青阳县令、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知随州、提举京西常平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秘书阁修撰、知江陵府、主管湖北安抚司事兼权荆湖置司。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指挥所部进击南侵金军,数解枣阳围,以功进焕章阁直学士,封长沙县男,赐食邑。又败金驸马阿海于淮西。晋方显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迁京湖制置大使。以端明殿学士、正议大夫致仕,赠银青光禄大夫,累赠太师,谥“忠肃”。史称赵方“起自儒生,帅边十年,以战为守,合官民兵为一体,通制总司为一家。持军严,每令诸将饮酒勿醉,当使日日可战。淮、蜀沿边屡遭金人之祸,而京西一境独全……故其没也,人皆惜之。”

  赵方有子四人:赵董、赵疑、赵范、赵葵。赵董、赵疑,事迹不详。赵范和赵葵《宋史》有传。

  赵范,字武仲;赵葵,字南仲。兄弟二人自少年时即随父抗金。嘉定间,先后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赵范以军功授京湖制置安抚司内机,赵葵则被授承务郎、知枣阳军。绍定中,兄弟二人又统兵参与镇压李全的叛乱。

  赵葵后升兵部侍郎,旋任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又任权兵部尚书、京河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兼淮东制置使。嘉熙元年(1237),以宝章阁学士知扬州,前后在扬州任职八年,垦田治兵,加强边境防备。淳祐间,赵葵历任大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又知福州,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军马,封长沙郡公。淳祐九年(1249),特授光禄大夫、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宝祐五年(1257),进位太子少保、宁远军节度使,进封魏国公。景定元年(1260),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封鲁国公。咸淳元年(1265),加太子少傅衔。二年,乞致仕。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晋封冀国公,不久卒,享年8l岁。赠太傅,谥“忠靖”。

  赵范后升任兵部侍郎、淮东安抚使兼知扬州兼江淮制置司参谋官,后任京湖安抚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因为疏于防范,致使金军攻陷战略要地襄阳,大肆掳掠。朝廷降旨,将赵范连降三级。嘉熙三年(1239),赵范官复职。四年,知静江府。

  赵淮,为赵葵之从子,在平定李全叛乱时,屡立战功,累官至淮东转运使。德祐中,镇守边疆,兵败,与其妾俱被元军俘至瓜州。元军元帅阿术令其至淮招降李庭之,并许以大官。赵淮阳许之,至扬州城下,乃大呼:“李庭芝!男子汉必有一死,千万不要投降!”元帅大怒,将其杀死,弃尸于江边。

  3.五代至宋时官宦世家

  (1)华阴(今属陕西)赵莹家族

  赵莹,字玄辉。曾祖赵溥,为江陵县丞;祖父赵孺,官至秘书正字;父亲赵居晦,为农。赵莹“风仪秀美,性复纯谨”。后梁龙德年间开始出任官职,为将军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年间,镇守陕州,唐庄宗命为骑将,率兵伐蜀。临行时,留赵莹监修金天神祠。唐明宗即位,石敬瑭任陕府两使留后,赵莹往谒,两人一见如故,石敬瑭以赵莹掌书记。此后,无论石敬瑭移镇何地,都以赵莹为幕僚,官至御史大夫、节度判官。石敬瑭建后晋,授其为翰林学承旨、金紫光禄大夫、户部侍郎,知太原府事,寻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后出使契丹有功,加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判户部。少帝(晋出帝)嗣位,拜守中书令,翌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不久移镇华州,一年多后入为开封府尹。晋出帝末年,赵莹复相位,加弘文馆大学士。

  后晋开运四年(947),契丹陷京城,后晋灭亡。契丹迁少帝于北塞,赵莹与其子赵易从俱从,赵莹另一子赵易则留居中原,仕后汉任刑部郎中。契丹永康王代立,授其为太子太保(按:《辽史》作太子太傅)。后周广顺年间派尚书左丞田敏出使契丹,在幽州巧遇赵莹。赵莹在异乡见到来自中原的使臣,悲伤怅恨不已,对田敏表示:“老夫漂泊、寄居异国他乡,最近才听说家室已经丧命,小儿子(指赵易则)平安无事,蒙南朝皇帝倍加抚恤。老夫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旧宅本已收归公家所有,我也听说获得丰厚的补偿(注: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后,将赵莹旧宅赐予枢密副使郭威。郭威特意将赵莹儿子赵易则找来,给予千余缗的补偿。赵易则惶恐不安地推辞,郭威坚持要进给补偿。见郭威态度诚恳,赵易则方敢接受,特意写信告诉了赵莹),这种恩德使我至死无法报效。”他向南叩首,痛哭流涕。

  后赵莹患病死于幽州,享年67岁。其临终前,遣人祈告于契丹王,表示愿归骨于南朝,使羁旅鬼魂能够回归故里,得到契丹王允许。赵莹死后,契丹派其子赵易从和家人护丧而还,并令契丹军大将护送至后周京城(今河南开封)。对赵莹的行为,后周太祖郭威感叹良久,下诏追赠他为太傅,并赐其子绢500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赵莹有子二人:赵易则、赵易从。赵易则,为后汉刑部郎中。

  (2)范阳(今河北涿州)赵上交家族

  赵上交,本名远,字上交,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讳,遂以字称,涿州范阳人。祖父赵光邺,官至唐鄂州参事参军。父亲赵简章,官至涿州司马。

  赵上交身长七尺,英俊潇洒,善辩论,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后唐时,历任北面转运制置判官、虞部员外郎充六军诸卫推官,累升至司封郎中,充判官,因进献忠言,触怒秦王李从荣,被贬为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后晋初年,召为左司郎中、度支判官,历右谏议大夫。后晋废除翰林学士一职,赵上交为中书舍人、知内外制,迁刑部侍郎。后又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

  后晋开运开运四年(947),契丹陷京城(今河南开封),后晋灭亡。契丹人立后唐明宗幼子李从益为帝,以礼部尚书王崧为左丞相,赵上交为右丞相。契丹人北还后,赵上交请求李从益去掉帝号,称梁王。后汉高祖刘知远率军将至汴(今河南开封),李从益派赵上交奉表表示效忠,刘知元任命赵上交为检校礼部尚书、太仆卿,迁秘书监。后周广顺初年,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赵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糊名考校”,录取了不少人才。因为赵上交坚持原则,取士时不屈服权贵,被政敌借故攻击,改任太子詹事。显德初年,任太子宾客,二年(955)拜吏部侍郎。因为仕途不如意,他多次请假不上朝,时常出游别墅。周世宗听信陶谷的一面之词,将赵上交免职。宋初,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961)正月,卒,享年67岁。有文集20卷传世。

  赵上交有子二人:赵睃、赵俨。赵俨字可畏,12岁能属文,与兄同举进士,历秘书郎、殿中丞、著作郎。26岁时卒,有文集l0卷。

  (3)洛阳(今属河南)赵普家族

  赵普,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卒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字则平,原为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曾祖赵冀,为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为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为相州司马。后唐清泰三年(936),因后唐幽州大帅赵德钧连年用兵,不堪其苦,赵迥便举族迁到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后又迁到洛阳,定居下来。赵普在常山时,娶镇阳的豪族魏氏之女为妻。

  赵普读书不多,自幼学习吏事。成年后,被聘为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幕僚,后举荐于朝廷,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部下。赵匡胤部破滁州后,欲斩盗百余名,经赵普审讯,大部非盗贼而存活之。赵匡胤奇之,遂用为同州节度使属下的司法推官,旋用为宋州的书记官。

  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去世,由遗孀佐幼主宗训即位。

  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显德七年(960)正月,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所谓“禅位”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旧史记载这段历史虽然也留有蛛丝马迹。如果认为赵匡胤是被迫的,按他的仁爱本性是决不会从寡妇孤儿手中夺取政权的。然而,是谁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为什么留京守卫之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审琦早已愿意拥立赵匡胤呢?为什么兵变前赵匡胤之弟赵匡义与掌书记赵普早已知情而不发?兵变之际又由他们枕戈待旦守护黄袍加身之赵匡胤呢?这些情况都不言而宣地说明,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而且他也做了新皇帝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这些事是舞刀弄枪、迷信武力的将领,包括赵匡义在内都计虑难周的。所以,按政变的实际作用来说,这位从滁州战役时就与赵匡胤联宗的赵普,是建立了特殊功勋应获头功的。

  然而,在论功行赏时,除了一批原来地位重要的拥戴赵匡胤的将领如石守信、高怀德等得到晋升要职以外,赵普仅得了个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的一般官职。为什么呢?工于心计的赵匡胤不能不继续重用后周元老重臣范质、王溥以及魏仁浦为相,以维系旧官员之心,而不致削弱刚刚接管的国家机器。这一点,赵普是有所认识的。因此,他照旧要为新皇朝的稳固出力。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以后面临的国内形势,依然是五代十国以来的武臣弄权局面,后周时义成军节度使李筠,本来是个网罗亡命之徒的野心勃勃的将领,他不甘居下,拒绝新皇帝授予的兼中书令的高官,而于建隆元年(960)四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赵普看到形势可虑,力主太祖亲征并随同前往。六月,石守信、高怀德攻陷保泽州(今山西晋城),李筠自焚死。

  时后周太祖郭威之甥、驻扬州之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已成为宋廷心腹之患。李派翟守殉联结北汉,中途被俘为宋太祖所用以后,宋廷采取赐李重进铁券(免死牌)以稳其心,并令其移镇青州(今山东省济南市-带)以便就近约束。李重进扣押宋使,遂于七月起兵反宋。宋太祖派石守信、王审琦征讨,迁延未克。赵普固以原后周之将士攻后周之贵戚为虑,劝太祖自行。十一月从征扬州,一举攻克,李重进全家自焚死。

  二李叛乱的平定,从献策亲征之意义上来说,赵普之功显著。遂迁以兵部侍郎、枢密副使之职。

  在我国封建时代,不乏新王朝之开国君主杀功臣、夺兵权之事。西汉初定,遂有未央宫戮韩信之变,尔后又有消灭异姓王之举,都是出于巩固君权之需要。赵匡胤深知自己是部将拥立,他不能采取武力解决的办法,消灭二李事件已引起人心浮动。而赵普一再以石守信等执掌禁军为忧,并说细察石等皆非能统驭部下之将才,一旦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情况就不妙了。宋太祖颇然其说,并询以和平解决和长治久安之策,于是,赵普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针。赵匡胤是个触类旁通的君主,听其言就化成一整套加强君权、牵掣和削弱各方权力的政策与策略。

  首要的任务当然是要解决拥兵以自重的将领问题。宋太祖采用“杯酒释兵权”之计,解除了一些高级将领的兵权,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所以,建隆三年(962),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赵普深知巩固君权还刚刚开始,他为太祖建功立业谋取富贵的前途也是无量的。

  “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兵权的第一步。中唐以来,方镇弄权的隐患和新执掌禁军的弄权问题,仍是赵匡胤面前的当务之急。关键是把赵普的十二字方针策略精神渗透到朝廷与地方的职官建置中去,改变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转。在赵普的参赞下,这套相互制约的职权体制终于制订出来了。这就是中央设副相、枢密使与三司计相以分宰相之权,收相互牵掣之效。枢密使直属皇帝掌指挥权,而禁军之侍卫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乾德元年(963),用赵普谋,罢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和渐削数十异姓王之权,安排他职,另以文臣取代武职,于是武臣方镇失去弄权的基础;另一方面,收厢兵之骁勇和荒年募精壮之丁为禁军,于是天下精兵皆归枢密院指挥。地方虽无精兵,但地方厢兵合则仍可制约禁军。这就形成了强干弱枝而内外上下相互制约之制。

  地方则以文人任知州及副职通判为行政官员。重要文献需会签有效。通判为皇帝督察知州之耳目。宋初州设团练使副原为闲职,熙宁变法中有的成为负责义勇之主管。

  制其钱粮,是指限制节度使的财政粮饷权限的一种办法。规定地方钱粮大部输送中央,设转运使副主其事。熙宁变法中财税增多,地方之府库也很充盈,此时,节度使问题业已解决。

  总之,赵普提出的这套方针、方略,确实在宋初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制及其军、政、财、文权力分立、防止方镇跋扈与地方各自为政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武臣专权,政变频繁的局面,使宋朝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套方针反过来又成为宋朝长期存在养无用之冗兵、冗官而冗费负担沉重,导致自我削弱各种权力结构之有效职能,而走向“积贫”“积弱”之境的重要原因。因为赵普的方针只是从防兵之变、防方镇之跋扈、防官员之损害君权为出发点,而主要不是去提高国力、军力、政权与财政的效力。这就是为什么北宋空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封椿库存之钱财成堆,而在北宋与南宋的三百年统治时期,一直对外屈服于辽、夏、金民族政权,内不能消弭官乱于上、民变于下,而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的一个真正原因。对此,赵普与宋太祖是要负历史罪责的。

  乾德二年(964),赵匡胤部署中枢与地方政权既定,时机成熟,就尽罢留用后周之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实际上是宰相职位。赵普于是更加用命。

  某晚,宋太祖与弟赵匡义雪夜访赵普,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皇帝呼赵普妻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赵普认为: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宋太祖表示深合心意。这番谈话表明在确定所谓“先南后北”的方针上,赵普襄赞有功。

  关于先南后北决策的核心,是从契丹手中收回石敬瑭割让之幽云十六州的国土问题。至于北汉之统一则是小事。事实上,在后周、宋初时,江南之南唐、吴越两国早已不断输送大宗财富给后周与北宋政权。所以赵匡胤所说的为战备军需而消灭两国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而他建立封椿库的第一目的是想赎买回十六州。然终北宋之世,实际上并未全力收回失地,熙宁时期的宋廷反而割让七百里地以和辽。可见先南后北不过是赵匡胤欺软怕硬的遮羞布。因此,对赵普的先南后北的“襄赞定策”的作用,应当另作评价了。

  乾德五年(967)春,赵普又得到右仆射和昭文殿大学士的职位与荣誉。开宝三年(970)春,宋太祖亲自去看望病中的赵普。六年又至赵普家,突然发现廊下堆有海货十瓶。打开一看,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俶送来的。宋太祖说,钱俶大概认为国家大事全由你决断,所以送金子嘛。口中虽说受之无妨,实际上触及了赵匡胤独揽大权和皇权尊严的要害问题。

  赵匡胤平素是决不允许臣下来愚弄他,或者暗中夺他的权的。随后,赵匡胤又发现赵普违反禁令,私运木材扩展府第,又有官员冒充赵普名义经商等问题。随着考察的深入,赵匡胤又发现赵普子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立即命令分开。时翰林学士卢多逊及雷有邻揭发赵普受贿、包庇抗拒皇命外任之官员,简直更是欺君之罪了。因此,宋太祖设副相与赵普分掌权力,并监督相权,不久贬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这些公忠其表、谋私其内的问题,使赵普逐渐失去宋太祖的宠信。

  开宝九年(976)十月,宋太祖崩,弟赵光义(避匡字讳)即位,是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御驾亲征北汉,高粱河之役宋师败于契丹援军。宋太宗一度失踪,于是军中有谋立太祖子赵德昭之说,为太宗所忌。赵德昭又为北征将士请赏,益遭太宗怒斥而自杀。

  宋太祖父子之死,不能不引起宋太宗异母弟赵廷美之悲愤自危。太平兴国七年,朝中有人诬告赵廷美有不轨之谋而皆受封赏,赵廷美则被贬往洛阳。这种情况对于郁郁不得志的赵普是有所触动的。他向宋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遗书由自己书写,命太祖传位于太宗;尚有使太宗传位于廷美、廷美传位于太祖子德昭的意思。但赵普又说太宗道,难道太祖传弟不传子的历史教训你还不能吸取吗?他又乘机说贬往洛阳之赵廷美毫无悔改之意,不能使之居于洛。于是宋太宗又贬赵廷美至房州涪陵小县。

  赵普的这番密陈,第一,证明太宗承兄位之合乎祖宗遗旨;第二,拥护太宗传子不传弟;第三,为太宗清除赵廷美继位之威胁。这几点就使赵普与宋太宗结成了特殊的关系,而立即获得司徒兼侍中的职位,两度任相。带来的结果是赵廷美以三十八岁盛年而夭折,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因为替赵廷美申不平而发狂成终身之疾。从这里,可以看到赵普失宠于宋太祖,而又得宠于宋太宗,在两度任相、东山再起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赵普因故罢相,贬为武胜军节度使,具体原因不明。但从宋太宗作诗饯别,而赵普感激涕零,表示要勒诗金石的情形看,赵普一定有什么短处而不得不贬谪。至于赵普说来世效犬马之力,则完全是政治表态。雍熙三年(986),宋太宗为报高粱河之辱而亲征幽蓟,战事迁延,进退维艰。赵普看到又是表忠的好机会而提出“兵久生变”,要求班师。宋太宗为嘉奖他三进疏陈,而在次年移赵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改封梁国公为许国公。与此同时,宋太宗次子昭成太子、陈王元僖也表请再委政于元老赵普。当然,德昭之死,廷美之死为元僖提供了继位的机会,而赵普劝宋太宗之传子不传弟,使赵普赢得了元僖的美言和授为太保兼侍中的相位。从赵普三次任相中,可以看到赵普善于夤缘附骥于有政治前途者,并不惜牺牲品格去趋奉。

  淳化三年(992),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诏慰留,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是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年71岁。宋太宗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又亲笔书写以赐之。朝廷又派右谏议大夫范杲代理鸿胪卿,处理丧事,赐予绢布各五百匹,米麦各五百石。赵普下葬之日,朝廷还设卤簿鼓吹。真宗时又追封韩王,并以赵普配享宋太祖庙庭。

  赵普有子二人,一子名承宗,羽林大将军,曾知潭、郓州,颇有政声。一子名承煦,官至成州团练使。有女二人,皆已成年。赵普妻坚请准予出家为尼,诏授以长女名志愿,号智果大师;次女名志英,号智圆大师。

  赵普一生曾三度为相,为赵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作为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来说,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他并不是常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对于深刻的消极后果来说,他同样是负有历史的责任。但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缺少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妨碍他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赵普有弟二人:赵固、赵安易。

  赵固,官至都官郎中。

  赵安易,字季和,北宋建隆初年任府州录事参军、河南府推官。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任华、邢两镇掌书记,进拜监察御史,知兴元府,官至宗正少卿,历知定、襄、庐等州。景德二年(1005)卒,享年76岁。赠工部尚书。其子赵承庆为国子博士,其孙赵从政为太常寺奉礼郎。

  赵普的后代南宋时迁居浙江缙云。缙云《五云赵氏宗谱》(十八卷,清光绪九年即1889年木活字本)记载:五云赵氏族出北宋名相赵普。赵普三世孙赵概自洛阳迁居亳州(今属安徽),赵概五世孙赵期,宋高宗建炎年间随皇室南渡,自亳州迁居缙云之云塘。赵期曾孙赵五,宋高宗时曾任侍卫,又到朝廷外任职。赵期另一曾孙赵渡因拥立宋孝宗有功,位至方伯。缙云赵氏族盛丁繁,遍布东门、北门及四乡。

  (4)乐陵(今属山东)赵镕家族

  赵镕,字化钧,本名容,沧州乐陵。“少涉猎文史,美书翰”。以刀笔吏事晋王赵光义于藩邸,因处事勤谨得到赵光义的赏识,并改其名为镕,说:“陶镕所以成器也。”赵光义登皇位后,补东头供奉官。曾出使吴越,有功,遣检校帑廪,转内酒坊副使。后因告发秦王赵廷美谋反事有功,迁六宅使,领罗州刺史。出为梓、遂州郡巡检使,改左骁卫大将军,领郡如故。后知沧州兼兵马部署,有名声,迁左神武大将军。召为枢密都承旨,同掌三班,俄拜宣徽北院使、同知枢密院事,与柴禹锡并掌机务。宋真宗即位,改南院使、检校太傅,因患心脏病请求解职。同年秋,任寿州观察使。咸平元年(998)三月卒,享年55岁。赠“忠正军节度使”。赵镕生性好佛,收藏了许多古书。

  赵镕有子三人:赵忠辅、赵忠愿、赵忠厚。赵忠辅,官至西京左藏库副使;赵忠愿,官至虞部员外郎,赵忠厚,官至内殿崇班。

  (5)洛阳(今属河南)赵安仁家族

  此家族既是五代至宋时的官宦世家,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赵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赵安仁的曾祖赵武,为后唐虢州刺史。

  赵安仁的父亲赵孚,字大信,后周显德年初(954),举进士,调补开封尉。北宋乾德年间,为浦江令、宗正丞。开宝年间,设置衣库,令赵孚负责此事。宋太宗即位,赵孚起为国子监丞、知袁州,回京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后累官至殿中侍御史。宋太宗曾称赞说:“(赵)孚,名士也。”雍熙年间去世,时年63岁。

  赵安仁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13岁时通经传大旨。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因父亲年迈,没有赴任。当时国子监正在监刻《五经正义》版本,因赵安仁善写隶书,国子监奏请将他留下书写。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召试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后为太常丞。真宗即位,拜右正言,参与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三年(1000),同知贡举。未几,知制诰。后知审刑院,继判尚书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审官院。景德初年,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

  景德元年(1004),赵安仁随宋真宗至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真宗令赵安仁起草答对辽朝的诏书,当时惟独赵安仁还记得宋太祖时朝聘的书写格式,因此一挥而就。赵安仁在陪伴辽朝使节时,不卑不亢,维护了宋朝的威信。景德二年,又与晁迥同知贡举。三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不久又参与修撰国史。

  大中祥符初年(1008),宋真宗封禅泰山,赵安仁与王钦若同为泰山经制度置使、判兖州。泰山封禅以后,赵安仁任工部侍郎。翰廷内外重要诏书,都由赵安仁裁定。在中祥符五年,以兵部侍郎仍兼修国史。八年,知贡举。赵安仁一共三知贡举,择士平允,在监考官中,唯独他没有招来非议,宋真宗赐诗予以嘉奖。不久兼任宗正卿。天禧二年(1018),任御史中丞。同年五月,突患暴疾而卒,年61,赠吏部尚书,谥“文定”。

  赵安仁“性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其女嫁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外甥董灵运当时还小,他亲自训导,并为其毕婚娶。赵安仁少时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死后,家道衰落,安仁常以金帛救济。赵安仁平生尤嗜读书,所得俸禄,多以购书,虽至显贵,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雠校。三馆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其真迹,宋真宗命内侍取来,赞赏其爱好古籍,亲自撰写诏书予以褒美。他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奖掖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著有文集50卷。

  赵安仁有子三人:赵温瑜、赵良规、赵尚宽。

  赵安仁突然去世后,宋真宗以赵温瑜为大理事丞,后为国子博士。

  赵良规,字元甫,赐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正字、同判太常寺,擢集贤校理兼宗正丞,预修《会要》,通判蕲州,徙河南府,知泰、滁二州,京西陕西路提点刑狱、荆湖南路转运使,官至尚书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漳州,其俸禄“多分赡族人”。

  赵尚宽,字济之,先后知平阳县、忠州,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在唐州五年,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民像以祠”,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赞颂。后知同宿梓三州,积官至司农卿,卒,皇帝赐钱50万。

  赵良规之子赵君锡,字无愧。性至孝,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赵良规死后,调知武强县。从韩琦大名幕府。后徙知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改宗正丞、开封府推官。元祐初年,迁司勋右司部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曾痛斥蔡确、章惇,为遭贬官的苏轼鸣不平。后晋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曾上疏劝宋哲宗亲自讲学,广泛咨询了解情况,为将来亲政打下基础。官至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徙应天府,72岁时卒。绍兴六年(1136),赠徽猷阁直学士。

  (6)汾州孝义(今山西省孝义市)赵昌言家族

  赵昌言,字仲漠,一作幼谟,宋代名臣之一。其父赵叡,曾服侍晋王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任开封府尹时,选拔赵叡为雍丘、太康二县令,官至安、申观察判官。赵昌言少有大志,受到赵逢、高锡、寇准等名臣的赏识。太平兴国三年(978)中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鄂州,拜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出知天雄军,召拜为御史中丞,后官至工部尚书。大中祥符二年(1009)去世,享年65岁,赠吏部尚书,谥为“景肃”。

  赵昌言年轻时就以文才“誉满京师”,在科举预选时曾被预定为状元,正式开榜后为第三名,在士林中享有大名。他的父亲赵叡是宋太宗即位前的“幕邸旧臣”,宋太宗对赵昌言很是另眼相看,多次准备提拔他当宰相。赵普对赵昌言性格刚强、脾气乖张非常厌恶,推荐吕蒙正为相。赵昌言是个极有吏才的能人,“以威望自任,属吏屏畏”。他的舅父石熙载,在太宗朝官拜枢密使,是与宰相“对掌文武二柄”的二府大臣;他一生推荐、提拔了许多人才,如王旦、李沆,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李沆与王旦相继为相,李沆有宋代“第一名相”、“圣相”之誉,王旦则被称为“一代贤相”、“太平贤相”。王旦后成为赵昌言的东床快婿。

  赵昌言的子孙,在宋代的政坛和士林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赵昌言的儿子赵庆嗣初为国子监丞,官至太子洗马。

  赵昌言的侄孙赵允明同学究出身。

  除女婿王旦任真宗朝宰相外,其外孙王雍官至国子博士、两浙转运使,王冲官至左赞善大夫;王素官至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他更像其外祖父赵昌言一样,兼具文才武干,热心地举荐人才,好交结贤豪,在地方善于治事,在朝中敢于公开抨击他认为是奸佞之人。范仲淹等在庆历变法中被人攻击结朋党而去位时,王素挺身而出,上奏仁宗,称范等人“皆有重望,宜复召用,处之不疑”。赵昌言的外孙婿韩意官至参知政事、苏耆官至工部郎中、吕公弼官至枢密使。其表弟石中立在仁宗时也官至参知政事。

  (7)解州闻喜(今属山西省)赵鼎家族

  赵鼎,字元镇,崇宁五年(1106)进士。南渡后,历右司谏、殿中侍御史,陈战、守、避三策,为御史中丞。绍兴四年(1134),任参知政事,力荐岳飞收复襄阳,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迁左相,与右相张浚论事不合,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绍兴府,后复入相。荐胡寅、吕本中等,言秦桧可共大事,但终以力辟议和,为秦桧所倾,一贬再贬,安置潮州,杜门谢客,不问时事。后移吉阳军(今广东崖县),他对儿子赵汾说:“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并自书碑石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遂于绍兴十七年(1147)绝食而死。宋孝宗即位,谥“忠简”,赠太博,追封丰国公。著作有《忠正德文集》等。其孙12人被擢用。

  此支赵氏后形成湖南湘乡月城赵氏。湘乡《月城赵氏五修族谱》(二十二卷,首三卷,赵先钟等纂修,民国五年即1916年爱敬堂木活字本)记载:这支赵氏望出山西闻喜,宋皇室建炎初年南渡,赵鼎在朝辅佐高宗,遭秦桧倾陷,赵鼎子赵汾隐居荆门(今属湖北)无愁山。赵汾之后,传至赵惠山,始由荆门迁居湘乡(今属湖南)。又数传至赵庭辉,明朝洪武年间开派湘乡月城。赵庭辉三传至赵相,生有六子,其中景珍率族外徙,智珍无后,实际形成文珍、思珍、碧珍、贵珍四派。是谱即四派合修。

  (8)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赵抃家族

  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景祐进士,为武安军节度推官。知崇安、海陵、江源三县,通判泗州。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人称“铁面御史”。宰相陈执中、宣徽使王拱辰、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中等,都是在他的弹劾下被免职。对那些因受到错误处理的正直官员,赵抃建议朝廷将他们召回,欧阳修等“一时名臣,赖以安焉”。出知睦州,改梓州路转运使,徙益州路。遍行部中,禁吏为奸,自奉甚俭,蜀风为之一变,召为右司谏,极力反对陈升之为枢密副使,上奏章多达二十余道,结果陈升之去职,赵抃也以言事罢知虔州。

  虔州素称难治,赵抃到任后,治政严而不苛,召集所属县令,给予他们各自管理本县的权限。县令们非常高兴,都非常尽力,“狱以屡空”。当时在五岭以外任职的官员,一旦去世,家眷大都贫穷无法回归故里。赵抃打造了百余艘舟船,遍告请州县:“凡是在岭南任职的仕宦之家,如果不能回归故里者,都来找我,我尽力帮助解决。”消息传开,人们蜂拥而至。赵抃将他们送上舟船,送资助路费。

  赵抃历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宋英宗治平初加龙图阁直学士,改知成都府。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宋英宗曾对转运使荣諲称赞:“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即位,召知谏院,赵抃在谢恩时,宋神宗问:“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不久,晋升为参知政事。赵抃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尽职尽责,凡朝政有不妥当之处,必定向神宗密奏,神宗手写诏书褒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以资政殿学士罢知杭州,徙青州。五年,再知成都府,政尚宽简。复徙越州、杭州,致仕。朝廷令赵抃子赵屼提举两浙常平,以方便赡养赵抃。赵屼侍奉赵抃遍游吴地诸名山大川。元丰七年(1084),赵抃卒,享年77岁,赠太子少师,谥“清献”。

  赵抃为人宽厚、品德高尚,喜怒不见于形色。平生不治产业,“不畜声伎”,曾资助将兄弟之女十几人、他人的孤女二十余人出嫁。平生施德恤贫,所做的善事无数。每日所做的事,前一天夜晚必定焚香祷告于天。如果不可告人,就不敢做。他的施政理念是因地制宜,宽猛相济。其在虔州与成都府的政绩尤其为人称道,宋神宗每次诏令两地的太守,都以赵抃为例。要求他们学习赵抃,施政时以给老百姓实惠为本。

  赵抃晚年学道很有成就,临终时与儿子赵屼诀别时,吐词清晰,神态安详,静坐而逝。宰相韩琦曾经称赞赵抃“真世人标表”,认为高山仰止,可望而不可即。著作有《清献集》等。

  其子赵屼,字景仁,由荫登第,通判江州、温州。神宗命为太仆丞,擢监察御史。后避执政亲嫌,改都官员外郎,出任提点京东刑狱。元符中,历鸿胪、太仆少卿。赵忭家族以孝闻名于世。赵抃曾庐母墓三年,县榜其里曰“孝弟”。处士孙侔为其作《孝子传》。及赵帆执父丧,而甘露降墓木。赵屼卒,其子赵云又因哀痛过度而死,“人称其世孝”。

  其后有一支迁居到浙江兰谿(今浙江兰溪)。兰谿《南阳赵氏家谱》(清代赵用点纂修,乾隆二十二年即1757年著存堂木活字本)记载:

  始迁祖佚讳,以官名称主簿公,自衢州迁兰谿。至明代,兰谿赵氏繁衍为当地望族。其中赵志皋最为有名。赵志皋,字汝迈,曾祖赵年,明成化年间进士,祖父赵晨,父亲赵贤,“凡三世并以公贵,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赵志皋,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万历初年,进侍读。张居正夺情,将廷杖吴中行、赵用贤等人,赵志皋上疏求情,被贬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居三年,再以京察谪其官。他回归故里,于清献祠旁筑室,自号六虚主人,“枕石潮流为终焉计”。张居正殁,起为解州同知,旋改南京太仆丞,历国子监司业、祭酒,再迁为吏部右侍郎。不久,又召为吏部左侍郎。

  万历十九年(1591),宰辅申时行谢政,推荐赵志皋与张位以自代,赵志皋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第二年,暂居首辅,后去职。1594年,王锡爵致仕,赵志皋再为首辅。他累陈时政阙失,其大者有立太子、罢矿税诸事,凡十一条。累进少傅,加太子太傅,改建极殿大学士。

  张居正为首辅时,权威极重。申时行继任,余威犹在。王锡爵性格刚强,盛气凌人,朝臣也不敢反对。唯赵志皋为首辅时,年已70余岁,体弱多病,加上性格柔软而懦弱,为朝臣所轻,诟谇四起。再加上那时明朝已经走向末路,朝政日衰,朝廷多变乱,御史、给事中交界弹劾。赵志皋心中愤愤不平,发起牢骚:“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媒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他心灰意冷,坚决要求去职,朝廷不允。

  万历年间,中日之间爆发了援朝战争,日军初战失利,遣使求和。朝中有识之士认为应乘胜进击,不能给日军喘息机会。而兵部尚书石星则力主和议。赵志皋也主张息事宁人,中日双方议和罢兵,即令明军停止进攻。而日军求和实为缓兵之计,援军到达后又发起反攻,明军统帅杨镐毫无思想准备,一败涂地,朝野震惊。朝臣交界弹劾。此事,赵志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神宗仅将石星下狱处死,对赵志皋则没有追究。此后,赵志皋实际已病老不能视事,累疏乞休,神宗皆不允。他闭门卧病四年,万历二十九年(1601)卒于邸舍。赠太傅,谥“文懿”。有子赵风梧等。其后“禄位崇极,齿算绵长,子孙绳绳”。

  (9)郓州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赵邻几家族

  赵邻几,字亚之,郓城须城人,“家世为农”。少好学,能属文,曾作《禹别九州赋》,共万余言,人多传诵。后周显德二年(955),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历许州、宋州从事。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召为左赞善大夫、直史馆,改宗正丞。后迁左补阙、知制诰。为文浩博,慕王、杨、卢、骆之体,属对精切,致意缜密。常欲追补唐武宗以来实录,访求遗书,殆废寝食,59岁时因病卒,书未成。一生著述颇丰,有《鲰子》、《六帝年略》、《会昌以来日历》26卷、《史氏懋官志》5卷,其他书50余卷。宋太宗曾派直史馆钱熙到其家取书,并赐钱10万。

  其子赵东之,以荫补郎山主簿,其后家居睢阳(今河南商丘丘)。

  (10)凤翔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赵瞻家族

  赵瞻,字大观,其先为亳州永城人。父亲赵刚,官至太子宾客,始徙家于此。赵瞻举进士第,调孟州司户参军,移万泉令。捐圭田修学宫,士自远而至。在任夏县、永昌县令时,多行善政,受到百姓的爱戴。升太常博士,知威州,撰《西山别录》。宋太宗雍熙年间,朝廷经略西南,将《西山别录》列为重要参考资料。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宋英宗治平年初,自都官员外郎除侍御史。神宗即位,迁司封员外郎,知商州,又任提点陕西刑狱。熙宁三年(1070),为开封府判官。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陕西转运副使,改任永兴军转运使。哲宗立,转朝议大夫,召为太常少卿,迁户部侍郎。元祐三年(1088),擢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第二年,以中大大同知院事。元祐五年(1090)卒,享年72岁,太皇太后得知赵瞻去世后,感叹:“惜哉,忠厚君子也。”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懿简”。

  赵瞻著述颇丰,有《春秋论》30卷、《史记抵牾论》5卷、《唐春秋》50卷、《奏议》10卷、《文集》20卷、《西山别录》。有子四人:赵孝谌,官至瀛州录事参军;赵献诚,为唐城令;三子名不详,早卒;赵彦诒,官至太康主簿。

  4.宋代名医世家--德州平原(今山东省邹平县北)赵自化家族

  赵自化,本德州平原人。他的高祖赵常,为景州刺史,后举家陷契丹。父亲赵知岩脱身南归,寓居洛阳,习经方名药之术,并以其技授给二子赵自正、赵自化。后周显德年间,父子三人来到开封,“悉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