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宋朝宗室的迁徙和衍派

  一、《宋史》所记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支系迁徙

  赵宋自立国开始,广封宗室为郡国王公,这些郡国王公大多居住于东京汴梁和大名府。自真宗签订澶渊之盟后,北宋有一百多年的相对和平岁月,朝廷对宗室的优待以及全国经济的繁荣,促成了赵姓皇族的枝繁叶茂。据宋宗正寺《仙源类谱》记载,北宋徽、钦两代的宗子,仅太祖一支“令”、“子”二字辈就有1800人,太宗一支“士”、“不”二字辈有3400人。若再加上魏王一支及其家属,赵氏宗室的队伍十分庞大的,虽然接下来受到靖康之乱的冲击,赵氏宗室在北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但南徙的赵姓子孙繁衍仍然迅速。因此,无论是在地位上,还是在人数上,有宋一代,赵姓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宋史宗室世系表》共有22卷,收录赵宋皇室一系至十二世的男性子孙就达12万人之多,若加上宗室子弟所生的女性和十二世之外的子孙,这个数字会大得惊人。赵姓以帝姓这一因由,人口急剧膨胀。元朝大将伯颜在扫灭南宋后,曾奏请元世祖杀尽天下赵姓汉人,但由于赵姓人口盛多,世祖担心如此滥杀会撼动元朝基业,未敢下旨。

  赵姓皇族的散居各地,其主要因素大致有三,一是因遭受处罚而谪居外地,二是因外任为官就地生根,三是因靖康之难使赵姓皇族奔迸流移,自汴梁而流向全国各地,若干代之后,他们中的不少人便成为当地望族。

  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自刎之后,他的5个儿子居于京师,无人外出为官,至第四代“令”字辈时才有数人外放。

  元祐六年(1091),赵令畴外任颍州府书记。其时,文豪苏东坡为郡太守,爱其才,便上书推荐,但遭朝廷驳回。后来,苏东坡因事被贬,赵令畴受到牵连被处罚金,遂致家贫如洗,死后竟无以为殓。

  赵令懬历任颍州签判、绵州通判、蜀州知府等职,并于建炎二年(1128)为西外宗正事,负责泰州宗室事务。为避战乱,他率宗子逃于福州,就此扎根。赵令衿于绍兴七年(1137)为泉州知府。

  对史籍粗作疏理,得知燕王一房子孙因外放而就此安居的地区“令”字辈有安徽颍州、四川蜀州、江苏泰州、福建福州和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和绍兴、河南洛阳、湖北荆南;“子”字辈新迁江苏镇江、广东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浙江衢州;“师”和“希”字辈又新迁浙江临安、浙江仁和、江苏太平州等等。

  秦王赵德芳一房在“子”字辈外出为官。其中赵子偁于宣和元年(1119)外放嘉兴县丞,后为处州知县,后告老回到秀州青杉闸(今浙江嘉兴),其子赵伯琮被高宗接进宫中而入继大统。其他的“子”字辈分散居于江苏真州、福建泉州和福州。“伯”字辈新迁浙江台州和明州。“师”字辈又新迁江苏太平州和浙江婺州。

  宋太宗一直以“元、允、宗、仲,士、不、善、汝、祟、必、良、友”为字辈,别昭穆。在靖康之难前,他们大多居于京师。靖康二年,金兵攻入汴粱后,宋徽宗的31个儿子,除6个早夭和赵构逃脱外,其余24个王全被俘虏,北迁至五国城,其中有的融入女真族。

  南宋建立后,北上的太宗支派有几房侥幸南逃,后在朝廷任职,散居于江南各地。概括地说,太宗五世孙“士”字辈迁居河北大名、江西赣州、福建建瓯、浙江绍兴;六世孙“不”字辈新迁浙江临安、金华、秀水和浦江,安徽宣城,湖南郴州,湖北荆南,广西横县以及四川的成都、开县等地;七世孙“善”字辈又新迁江西临川和南昌,浙江宁波、江苏常熟、湖北鄂州和湖南潭州等地;八世孙“汝”字辈新迁安徽阜阳、福建福州、江西余干和袁州等地。虽然高宗以降,皇位转移到太祖一系,但太宗在南方的支派多至显官。如太宗六世孙赵不弃为四川宜抚总领官,居成都,七世孙赵善湘居明州鄞县(今宁波),官至江淮制置使、浙东安抚使;八世孙赵汝愚祖居饶州(今江西省余干县),累官至知枢密院事、右丞相。

  赵廷美有子10人:德恭、德隆、德彝、德雍、德钧、德钦、德润、德文、德愿和德存。除德润、德愿无子外,其余八房皆有后人,以“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为字辈,别昭穆。赵廷美的其他七子在迁往房州时皆年幼,后分别跟随德恭、德隆、德彝居于任所,长大后各自成家立业,散居各地。大体说来,他们的后代在以下几个地方较为集中,即河南开封和洛阳、山东济州和沂州、浙江秀水、四川成都和青城、江苏溧城和昆山、江西波阳、湖南衡州和福建汀州等等。其中不少人为政一方,深得民心。如赵廷美七世孙赵彦棣于南宋宁宗时出任汀州(今福建三明)知府,其时有叶姓为首的匪徒祸害州民,赵彦橡订策捕戮,因功迁广西提刑使,晚年为官昆山,死于任所,其子便就地扎根。

  二、家谱所记宋宗室衍派

  宋朝灭亡以后,赵宋皇族虽失去优越的政治地位和特权,但散居各地,形成众多的望族。仅从《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目录提要》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宋直系宗室三大支派衍生情况。

  1.太祖支派

  浙江永康邑城上市《赵氏宗谱》(清光绪九年即1883年木活字本):始迁祖子传,谱称宋太祖燕王德昭后,官福州按察使,南渡迁永康上市。

  上虞西华《赵氏世谱》(清代潘普恩纂修,记事至清光绪年间):始迁祖令仲,谱称宋太祖子燕王德昭五世孙,南宋乾道二年迁上虞县孝义乡,卒葬西华里。

  山阴(今浙江绍兴)华舍《赵氏宗谱》(18卷,清代赵寿祺纂修,光绪十年即1884年萃涣堂大活字本。此谱又于民国初年由赵瑲、赵德基纂修,民国五年刻印):始迁祖孟洢,又名孟潮,宋元之际自台州宁海迁山阴华舍。

  江苏丹徒《古润洪溪赵氏重修族谱》(6卷,清代赵紫瑜等纂修,康熙二十八年即1689年木活字本):始迁祖赵子褫,宋建炎南渡,先居镇江,继迁丹徒大港镇洪溪。大港赵氏由此繁衍成一个人口众多,支系庞杂的大家族。

  丹徒大港《赵氏分谱》(8卷,清代朱炳煌纂修,咸丰元年即1851年木活字本。此谱又经赵书金、赵祖培等重修。其支系分房各支又纂修支谱。):始祖子褫,宋建炎南渡,先居镇江,继迁丹徒大港镇。传至七世,支分十八,是谱专记第八大分始祖由寿位下世系,以十一世祖由玺为本分始祖。由寿三世孙赵炀,元末明初人,衍生出雄豪分宗。

  清乾隆年间,雄豪分宗由赵元昌纂修《大港赵氏雄豪分宗谱》(10卷,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刻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大港赵氏第十八大分大十三公裔下锦源分谱》记第十八大分由敬位下世系。

  民国二十五年(1936),大港赵氏第十五分祖由信位下裕昌支单独修谱(《大港赵氏裕昌分宗谱》,6卷,赵金龙纂修)。《大港赵氏祥宣分宗谱》(6卷,清代严显祥纂修,同治七年即1868年木活字本):大港赵氏第十五分祖由信四世孙硕,复分三支:纲、经、铠,为三支祖,是谱即记此三支世系。

  丹徒大港赵氏有一支在明朝末年迁居镇江。镇江《洪溪赵氏庆三公支下分谱》(3卷,清代赵增复纂修,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木活字本)记载:这支赵氏的始迁祖赵同文,明季自丹徒大港迁润城白马坊渌水桥。洪溪,流经水港镇之水名。谱名前冠此二字,示不忘来源。

  浙江诸暨《赵氏清门宗谱》(赵宗渭、赵槐等纂修,民国元年嘉会堂木活字本)记载:这支家族始祖为宋太祖子燕王赵德昭。燕王下传:冀王惟吉--庐江侯守度--嘉国分世括--房国公令稼--周王子奭。赵子奭有二子,次子赵伯和于南宋建炎初年扈跸高宗南渡,自临安(今浙江杭州)而寓居绍兴(今属浙江)西门,寻再徙诸暨义安乡,被奉为诸暨赵氏的始迁祖。赵伯和再传三世,正当元朝初年,千三公与琰守护祖业,留居义安老宅,千四公与珉起初迁居诸暨花山,再迁至正七都之福泉山麓。赵与珉在定居后纂修宗谱时,感叹宋朝皇室的沦灭,为标榜曾被列入玉牒的此支皇族,乃更名清门赵氏。此支赵氏多次纂修家谱,比较著名的有:清代赵麟振、赵理纂修的《赵氏宗谱》(16卷,嘉庆二十四年即1819年木活字本);清代赵懋卿等纂修的《赵氏宗谱》(22卷,光绪七年即1881年嘉会堂木活字本)。

  诸暨清门赵氏元朝末年又衍生出余姚(今属浙江)孝义赵氏。余姚《赵氏宗谱》(22卷,清代赵炳纲纂修,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敦本堂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孟伦,元季自诸暨迁余姚孝义乡长冷之西浒。

  除了清门赵氏,诸暨还有几支赵氏系出宋太祖派下:

  诸暨《暨阳南门赵氏宗谱》(一百二十六册,首一册,赵潢、赵铸颜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永思堂木活字本)记载:始祖赵世膺(《宋史宗室世系表》载:昌国公世膺,系出宋太祖次子燕王房。燕王赵德昭第四子赵惟忠有6子,世膺即惟忠第三子齐阳侯赵从颍之子),北宋时自济州迁诸暨南门。此支赵氏人丁兴旺,先后于清雍正四年(1726)、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道光二十五年(1845)、咸丰四年(1854)、同治七年(1870)、民国四年(1915)多次纂修宗谱。

  诸暨《蓴塘赵氏宗谱》(系图十六卷,行传三十七传,艺文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代赵蔚文纂修,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敬睦堂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师洛,宋宁宗嘉定至理宗端平年间自何邑皋亭迁绍兴偏门,再迁暨阳蒲岱,传二世又迁蓴塘。

  慈谿(今浙江慈溪)《鸿庄赵氏宗谱》(7卷,行传12卷,清代赵思前纂修,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爱日堂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惟忠,宋太宗次子燕王德昭之子,自房州徙慈谿五马山,置鸿庄而居。

  江西南丰《赵济川公支谱》(10卷,赵欣荣纂修,民国元年即1912年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伯靖,宋室建炎南渡,由汴迁江西南丰。传十三世至济川,约当明末,此谱即其支纂修。

  萧山(今属浙江杭州)《浚仪赵氏玉牒世谱》(13卷,赵庆昌等纂修,民国二年即1913年孝思堂木活字本)记载:始祖赵摅,宋孝宗之孙,判绍兴府兼守孝陵建睦亲、广陵二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赵摅八传至赵仲睦,明朝初年由会稽迁萧山湘湖之南,名赵家邬。赵仲睦被奉为迁赵家邬始祖。浚仪,开封古名;玉牒,皇族谱号。谱名加此四字,示族出赵宋血胤。

  《义乌派溪赵氏宗谱》(清代金志凝、金思佐纂修,光绪二十年即1894年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恺,宋孝宗次子,初封庆王,既而徙封魏王,食采婺之义乌,子孙因家焉。

  江苏武进、常州等地的赵氏也出自宋太祖派下:

  武进《西盖赵氏族谱》(12卷,清代赵洪良等纂修,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永思堂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孟堙,元泰定二年即1325年自浙江迁常州武进县政成乡西盖村。

  武进《青山门赵氏支谱》(6卷,首一卷,赵堉纂修,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崇礼堂刻本)记载:此支赵氏的始迁祖赵天石,明朝末年自武进县殷村张桥迁郡城青山门。

  常州《赵氏近支人丁册》(1卷,常州赵毓森纂修,民国刻本)记载:始迁祖赵孟堙,元季(此处有误,武进《西盖赵氏族谱》记为泰定二年)自浙江迁常州西盖村。近支自第十七世赵培礼起,时当清乾隆道光间。

  2.太宗支派

  浙江上虞《富峰赵氏续修宗谱》(8卷,清人赵淞等主修,同治四年即1865年日生堂木活字本):始祖不抑,谱称汉王元佐后,宋高宗建炎年间扈跸南迁,死后葬于上虞县始宁乡。不抑长子善修奉诏自徽州徙居上虞县福山寺后谢坡山下,死后葬二都白马湖渔浦港之东山隩。善修子汝慷为守孝,结庐墓旁,遂居富峰山麓赵隩。汝慷有三子:崇坤、崇坦、崇垕,别为三大派。崇坤派下又衍生出必纲、必纪、必缙三支,崇坦下又分为必绅、必绶两支,崇垕下分必绮、必紞、必绪三支。该谱即记其三派八支世系。

  与上虞富锋赵氏同源的还有杨巷桥、镇龙、甑山等地赵氏。

  浙江上虞《车辂院赵氏宗谱》(8卷,首一卷,赵朝梁主修,赵桂山编辑,民国十二年孝享堂木活字本):始迁祖不抑,建炎中扈跸南迁,寓居上虞等慈寺,五子,幼子善信,居邑城南门杨巷桥,官历车辂院事,是谱即其支所修。

  上虞《镇龙赵氏宗谱》(10卷,首一卷,末一卷,赵长钦主修,胡显曾纂修,民国十九年文杏堂木活字本):始祖不抑,皇室之胄,建炎南渡,迁上虞等慈寺。始迁祖景发,不抑九世孙,元季(元朝末年)自上虞翦阳因入赘迁居邑之镇龙桥。是谱即其支所修。

  上虞《甑山赵氏宗谱》(不分卷,清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重修本):始祖元佐,宋太宗长子,建炎南渡,裔孙(此指不抑)占籍上虞等慈寺。元佐二十世孙天福,后改名准,明代中叶因遭牛山之变迁甑山。

  汉王赵元佐裔孙赵不抑南迁上虞,又衍生出新昌石溪赵氏。

  浙江新昌浚仪《赵氏宗谱》(3卷,清赵嗣茂等纂修,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剡溪鹿山鲁天焕朱德元刻本,此谱又题名《石城赵氏宗谱》):该族出宋太宗长子元佐之后。元佐六世孙不抑扈跸南迁,寄家上虞,五传至良埈,见宋祚中微,因于咸淳间弃官遁迹新昌之石溪,为始迁祖。浚仪开封古名,北宋都城,谱名加此二字,示出皇家血胤也。

  江苏江阴、常熟等地合修的《暨阳章卿赵氏宗谱》(30卷,赵毅盦等纂修,光绪九年即1883年木活字本):章卿赵氏,谱称系出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元佐五世孙士鹏,宋室南迁,因官职调遣定居江阴章卿。士鹏又九传,派分四大支,贵明为新宅支祖,贵昭为黄桥、东宅两支祖,贵文为大本支祖,福八为坊前支祖。后大本支又分为十一分,内十四传至实,就婚常熟鹿苑钱氏,复别为常熟赵氏始迁祖。是谱即汇总江阴、常熟两地四大支十一分派世系而成。江阴《石桥赵氏宗谱》(清代赵汝明、赵汝洪纂修,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诚有堂木活字本)记载了江阴赵氏衍生情况:始迁祖赵士鹏,南宋初年迁江阴石章卿桥,长孙善詧为大宗,次孙善宥迁石桥,别为石桥支祖。明朝末年,章卿赵氏有一支由常熟迁居江阴。江阴《赵氏家谱》(2卷,附编一卷,赵济照等纂修,民国三十七年敦德堂铅印本)记载:始迁祖赵尊源,明崇祯十年(1637)由常熟迁江阴南外瓶罐桥。

  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后裔迁居浙江嵊县,又有一支从嵊县迁往绍兴。

  嵊县(今浙江嵊州)《赵氏宗谱》(赵业武等纂修):始迁祖赵士实,南宋初自中原而临安而迁剡县。

  山阴(今浙江绍兴)《赵氏世族志》(3卷,清代赵多祝纂修,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刻本)载:始祖元份,宋太宗第四子。始迁祖永思,明洪武初自嵊县因入赘迁山阴县迎恩厢。

  玉山《碧溪赵氏宗谱》(赵炳章纂修,民国元年即1912年刻本):谱称碧溪赵氏系出宋太宗子商王赵元份。宋高宗建炎年间,皇室南渡,元份七世孙赵炀自郑州迁于玉山,子孙蕃衍,再迁至东里八都柳马屋后。明朝末年,元份十四世孙赵师复又从柳马移居玉山县城东十二都碧溪白桥。

  《浦阳(今浙江浦江)赵氏宗谱》:始迁祖赵不玷,南宋时自睦州迁浦阳仁杏巷。

  连江《赵氏族谱》(2卷,赵士松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香港赵扬名阁石印局石印本)称:始迁祖赵士(伸文),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自中原南迁福州府连江县东湖里。

  3.魏王支派

  仙居《赵王合谱》(清代赵文宙等纂修,光绪六年即1880年木活字本)称:始祖赵丕夫,北宋魏王廷美八世孙,南迁后世居杭州盐官,聚仙居陈氏女,遂徙居仙居。丕夫再传而若愚,与寄居仙居之婺州人王庚甫交厚,庚甫乏嗣,若愚遂以幼子嗣宗为其后。此谱为嗣宗后人所修,故谱名“赵王”。

  东阳《赵氏宗谱》(14卷,清嘉庆元年即1796年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公藻,谱称宋朝魏王廷美之后。靖康之变,宗室子弟播迁四方,公藻奉母随驾南渡,迁寓婺州东阳中兴寺北,就以此为家。传至十一世孙若恢时,从中兴寺分居东阳城东潼塘。

  东阳赵氏在明朝初年又衍生出金华赵氏。《金华赵氏宗谱》(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木活字本)记载:始迁祖赵若恢,南宋自东阳中兴寺迁潼塘。始迁祖赵仪,明初自东阳潼塘迁金华赵村。

  三、宋朝以后的名门望族

  1.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赵汝愚家族

  宋代皇族的一支。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人,宋太宗长子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父亲赵善应,字彦远,官终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以“纯孝”闻名。赵善应死后,丞相陈俊卿题其墓碣:“宋笃行君子赵公彦远之墓。”

  赵汝愚“早有大志”,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策划并主持了南宋的第三次内禅,拥立宁宗为帝;第二件事是执掌朝政之后,援引道学之土入朝任职,理学得以张扬,他因此而被称为“理学宰相”。

  宋孝宗乾道年间,赵汝愚考中进士。初授签判,试馆职,知数州之后,召入临安,任给事中。内侍陈源添差浙西副总管,赵汝愚上书劝谏孝宗以童贯典兵为戒,不可以内侍兼任兵职,孝宗听从了他的意见。后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设计削弱羌族势力,息宁边事。绍熙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升为知枢密院事。

  宋孝宗病死之后,被李皇后所驾驭的光宗以病为由拒绝主持丧礼。这一下就让左丞相留正慌了手脚。他和赵汝愚商量了许久,结果两人意见不一致。留正主张请立太子赵扩监国,主持丧札,终丧后仍由光宗主政,光宗如想退位,可由太子即位。而赵汝愚则认为不如请太皇太后出面让太子即位为皇帝,迫使光宗退位。留正感到这件事很难办,第三天上朝时假装摔倒,随即乘肩舆出城逃避,赵汝愚在得到殿前司亲卫军主帅郭杲的武力支持后,请来外戚韩侂胄商议废立之事,最终成功地将宁宗捧上了御座。这次内禅与前两次有所不同,带有逼宫的味道。

  宁宗即位之后,赵汝愚升为枢密使,寻升为右丞相。执掌权柄之后,他把朱熹及跟随朱熹提倡道学的人士召到朝中任职,从而使理学一时昌盛,形成一时风尚。但由于朱熹等人上书攻击韩侂胄,被罢去官职,韩侂胄借机以宗室为相不利于社稷为由,奏请宁宗将赵汝愚黜为宁远军节度使,随即又改授宫观闲职。庆元元年(1195)又贬往永州。至衡州(治今湖南衡阳)生病,为守臣所辱,这位宋朝宗室、功臣竟因此殒命。

  对赵汝愚的遭遇,《宋史》作者这样评论:“赵汝愚,宋之宗臣也,其贤固不及周公,其位与戚又非若周公之尊且昵也。方孝宗崩,光宗疾,大丧无主,中外洶洶,一时大臣有畏难而有去者。汝愚独能奋不虑身,定大计于顷刻,收召明德之士,以辅宁宗新政,天下翕然望治,其功可谓盛矣。然不几时,卒为韩侂胄所构,一斥而遂不复返,天下闻而冤之。于此见天之所以眷宋不如周,而宋之陵夷驯至于不可为,信非人之力所能也。”

  赵汝愚所著诗文15卷、《太祖实录举要》若干卷、《类宋朝诸臣奏议》300卷。赵汝愚“聚族而居,门内三千指,所得廪给悉分与之,菜羹疏食,恩意均洽,人无间言”。韩侂胄被诛后,尽复其原官,赐谥“忠定”,赠太师,追封沂国公。理宗时追封福王,其后晋封周王。

  赵汝愚有子九人,其中长子赵崇宪最有名。赵祟宪,字履常。淳熙八年(1181),以取应对策第一。越三年,又擢进士甲科。监饶州赡军酒库,历抚州军事推官、江西转运司斡办公事。累官至直秘阁。次子赵崇度,字履节,号节斋。嘉定间,提举湖南常平,改江西。以朝散大夫致仕,著有《磬湖集》《节斋闻记》等。

  其孙赵必愿,字立夫,为赵崇宪之子。嘉定七年(1211)举进士,知崇安县,兴学校,革除胥吏鬻盐弊政,推行义役,上下以为便。端平元年(1234),以直秘阁知婺州,迁太府寺丞,寻迁度支郎中,兼右司郎中。嘉熙元年(1237),上书论边防事宜,建议合江淮之兵,救江陵之急,节财用,抚流民,善择将帅,皆切于时事。累迁权户部尚书。淳祐五年(1245),以华文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居官四年,累乞归,皆不许,卒于任上,赠银青光禄大夫。

  其曾孙赵良淳,字景程,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秩满,特差权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诏除诸司审记院,督饷江西,升大理司直。咸淳末年,廷臣议建宗室于内郡,以为屏翰,遂除良淳知吉安州。寻以徐道隆为浙西提刑,以辅良淳,并加良淳直秘阁。后元军攻吉安州,城陷,遂自杀。

  2.嘉兴(今属浙江)赵伯泽家族

  赵伯泽,字润之,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曾祖赵世鸿,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少傅,谥“恭宜”。祖父赵令暏,官到左侍禁。左侍禁是皇帝宫中的侍奉官,正九品。卒后赠通议大夫,上升为第十阶,正四品。父亲赵子裕,生前并无官阶爵位,死后赠从义郎。赵伯泽有兄弟三人,分别叫赵伯浩、赵伯汶、赵伯浚。赵伯泽居第三,宁宗即位之初,恩补承信郎,转至保义郎。嘉定乙亥(1215),因“年高行尊”,被授潭州观察使,封安定郡王。官职爵位超过父亲和祖父,与曾祖赵世鸿不相上下。“寻赐金带鞍马”,以示恩宠。三年后,因病去世,享年85岁。“遗表闻,皇帝悯悼,为辍视朝,遣内侍抚问,赙赠特厚”。

  赵伯泽有子一人,名赵师边,官至忠训郎、广德军兵马监押(按:《宋史宗室世系表六》中除师边以外,还有师然、师膳,而《赵伯泽墓志》则明确记载:“子男一人,师边。”或许是元代编写《宋史》之误)。有女七人,适进士五人,承信郎二人;有孙二人:赵希励,思补保义郎,早丧;赵希抽,思补忠训郎,镇江府都作院。孙女四人,适进士三人,迪功郎一人。曾孙一人,赵与侵,为进义校尉,昌化县税。曾孙女二人。

  3.明州(今浙江宁波)赵善湘家族

  赵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赵允让五世孙。父亲赵不陋,官至武翼郎,从高宗赵构南下,听说明州多名儒,遂徙居焉。

  赵善湘以恩补保义郎、监潭州南岳庙,转忠翊郎,又转忠训郎。庆元二年(1196)举进士,以近属转秉义郎,换承事郎。五年(1199),知余姚县。嘉定元年(1208),以招茶寇有功,为提辖文恩院。出判无为军兼淮西转运判官,淮西提点刑狱。四年(1211),改知常州。八年(1215),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十年(1217),知湖州。十一年(1218),迁知大宗正丞兼权户部郎官,改知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兼准西提举常平,兼知无为军。晋直徽阁,主管淮南制置司公事,兼知庐州,兼本路安抚,仍兼转运判官、提举常平。十三年(1220),晋直宝文阁,因平固始寇有功,赐金带。十四年(1221),晋直图阁,知镇江府。十七年(1224)。拜大理少卿,晋右文殿修撰,知镇江府,封样符县男,赐食邑。宝庆二年(1226),晋集英殿修撰,拜大理卿兼权刑部侍郎,晋宝章阁待制、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兼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绍定元年(1228),因创建防江军、宁淮军及平定楚州叛寇刘庆福等有功,晋龙图阁待制,兼江东转运副使。三年(1230),晋焕章阁直学士。四年(1231),与赵葵、赵范兄弟平定李全等人叛乱,因功升兵部尚书。淳祐二年(1242),晋观文殿学士,守本官致仕,后卒。赠少师,赙赠加等。

  赵善湘有《周易约说》8卷、《周易或问》4卷、《周易续问》8卷、《周易指要》4卷、《学易补过》6卷、《洪范统论》1卷、《中庸约说》1卷、《大学解》10卷、《论语大意》10卷,《孟子解》914卷、《老子解》10卷、《春秋三传通议》30卷、诗词杂著35卷。

  赵善湘有子四人:赵汝櫄、赵汝榟、赵汝榗、赵汝楳。其中,赵汝楳,为丞相史弥远女婿。有孙十余人。

  4.湖州(今浙江吴兴)赵孟頫家族

  该家族是宋太祖末子秦王赵德芳一支的后裔。南宋高宗时,赵德芳第五世孙赵子偁之子赵伯琮被选入宫,后继位为孝宗,他有一同母兄,名伯珪,字禹锡。在赵伯琮入官后,他为秀州(今浙江嘉兴)华亭县尉,后主持浙西提刑司。孝宗继位后,下诏授予赵伯珪为集贤殿修撰,外任台州知府。因居职清廉,政绩突出,升为敷文阁等制,改任明州(今宁波)知府,兼任沿诲制置使。

  在此任上,赵伯珪做了两件很有影响的事:一是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将猖獗一时的明州海寇平灭;二是申理冤狱,兴修水利,将明州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朝野的一致称赞。淳熙二年(1176),赵伯珪升任安德军节度使,旋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封荥阳郡王。孝宗死后,光宗以其为少师、太保,进封嗣秀王。虽然声名显赫,荣耀一时,但赵伯珪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更加勤谨,由此深得各方的敬重。绍熙二年(1191),光宗拜赵伯珪为太师,兼任崇信军节度使,赐第于湖州。从此,这支赵氏家族便在湖州生衍繁茂,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赵伯珪定居湖州后不久即病死,光宗为其辍朝三日,追封崇王,谥宪靖。

  赵伯珪有赵师夔、赵师揆、赵师垂等九子,皆居南宋高官。除赵师夔袭因父爵外,赵师揆、赵师垂等人都因自己的政绩而获得王爵。由于赵伯珪及其子嗣十分重视家教,一直到“与”字辈,即赵伯珪的曾孙辈时,这些赵姓子孙皆瑾遵耿直清廉的祖范,维持家族的荣耀于不坠。

  赵与訔是赵伯珪第三子、新兴恭襄王赵师垂的孙子,字中父,生于嘉定六年(1213)。其父赵希水曾为直华文阁大学士,卒赠通议大大。赵与訔年少时以父荫补官,任饶州司户参军,后改任萧山县令。因勤于政事,一步步地高升,自临安府通判而为平江知府、镇江知府,累迁至两浙转运使、浙西安抚使等高位。虽然官运亨通,但赵与訔居官二十年,少置家产,被人誉为“于时为循吏,于朝为名卿,于国为信厚”。

  湖州赵氏自赵与訔这一代开始,家风有所变化,即在注重子孙的刚正磊落和为政勤廉的同时,又教育他们爱好读书,博通文翰,增加文化修养。赵与訔一生在勤勉为政之余,勤于撰述,“朝参之暇,不废翰墨,著有《宾退录》”。这一转变对湖州赵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家族的政治地位失落之后,其后代子孙便以文章传家。

  赵与訔于咸淳元年(1265)离世,享年53岁。其子女甚多,有名可考者达22人,其中女儿14人,儿子包括赵孟頫在内,共8人。

  赵与訔过世时,赵孟頫只有12岁。父亲的离世对他打击甚大。幸有母亲丘氏尽全力维护家庭。她曾对赵孟頫说:“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顗成人,吾世则亦已矣!”在母亲的督促和教导下,赵孟頫勤学不辍,昼夜不息。两年后,他以父荫补官,并通过吏部选授官职的考试,任真州司户参军。然而就在赵孟頫准备在仕途一展身手的时候,元军攻占了临安。

  南宋的覆亡对作为朝廷宗室的湖州赵氏而言,其影响不言自明。一段时间里,赵孟頫意志消沉,隐姓埋名,闲居故里,寄情翰墨。又是母亲丘氏及时慰劝:“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你不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

  果如丘氏所料,元朝在一统华夏后,及时地调推统治方略,“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世祖忽必烈派行御史台侍御史程钜夫前往江南,搜求寻访遗贤隐逸。遍察江南之后,程钜矢带着包括赵孟頫在内的二十余名江南饱学之士北上。在入觐元世祖时,赵孟頫才气英迈,神采飞扬。元世祖立时赞叹:真神仙中人也!一试才学,赵孟頫果然胸藏锦绣,元世祖大为高兴,让赵孟頫坐在右丞相叶李之上。当时就有人说赵孟頫为宋朝王孙,不宜接近皇帝,元世祖却置若罔闻。

  见面之后,忽必烈命令他为新设的尙书省起草颁行全国的诏书,诏书写成,忽必烈非常高兴,说:“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见面融洽,君臣遇合,按说赵孟頫应该可以从此风云际会,仕途通达了吧。可是出来一个大问题,元朝把人划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赵孟頫恰恰属于第四等,而且又是前朝宗室,皇帝的赏识并不能得到朝廷实力派的认同。从此每当他表现出才干,皇帝有意重用的时候,就会有人出来反对。所以,他官一直做不大,家庭生活一直也很拮据。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这样一则轶事:

  赵孟頫因为生活贫困,十分爱钱,为人写字作画,必得钱然后才高高兴兴为书为画。有一天,二位白莲道者造门求字,守门人报告说,有两位居士求见。赵孟頫大怒说:“什么居士?是香山居士,还是东坡居士?!几个装模作样的吃素食的凤头巾,也称什么居士。”他的妻子管夫人听见后,从内屋里出来说:“相公不要这样焦躁,只要给钱,能买来吃的就行。”一会儿,二道者入,从袖筒里拿出钱钞十锭,道:“送给相公作为润笔费,请给庵舍写几个字。”赵孟頫大为高兴,喊道:“快将茶端上来,与居士吃。”遂即欢笑一堂,作书毕,大家散去。

  “帝闻孟頫素贫,赐钞五十锭”,英明果断如忽必烈也只能以这种方式予以照顾。就连这种钱财上的接济,也会遭到掌权官员的反对,以至于在武宗皇帝海山赏赐赵孟頫五百锭钞票时,怕有关部门找借口不给,特意吩咐身边人员:“中书每称国用不足,必持而不与,其以普庆寺别贮钞给之。”也就是说皇帝也只得拿小金库里的钱赏给赵孟頫。赵孟頫在朝廷时建言有被采纳的,在外放时也做了一些实事,但职位不过是“置于馆阁,典司述作”之类无关痛痒的官职,历经五朝。直到英宗至元二年(1322年)六月,赵孟頫在家中病卒,才虚张声势地给他“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设想一下,假如赵孟頫遇事哼哼哈哈、韬光养晦,不跟那班蒙古大臣争是非,兴许也能把官做得更大些。在备受歧视的元朝廷里,汉人、南人当时也有官做得比较大的。

  其实,即使非常看重赵孟頫的元世祖内心对他也是轻视的。《宋人轶事汇编》载:“子昂善画,有文名。元世祖闻而召见之。子昂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异之,以为非人臣相,使脱冠,见头尖,乃曰:‘不过一俊书生耳!’遂命书殿前春联。子昂题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又命书应门联,题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因出宋太祖(赵匡胤)像命题,以观其志。子昂躇良久,题曰:‘玉带绯袍色色新,一回展卷一伤神。江南江北新疆土,曾属当年旧主人。’世祖大喜。”

  赵孟頫在元朝为官,职位的高低大概还在次要,他作为降臣,内心道德的谴责,也许才是他最苦恼的事情。

  有一次,忽必烈让他评论叶李留梦炎两个人的优劣高下。他的回答是:“梦炎,臣之父执,其人厚重,笃于自信,好谋而能断,有大臣器;叶李所读之书,臣皆读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他纯粹从两人的才能上作出评骘。忽必烈不同意他的评价,说:“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宰相,当贾似道误国罔上,梦炎依阿取容;李布衣,乃伏阙上书,是贤于梦炎也。”忽必烈以为赵孟頫碍于梦炎是他父亲朋友,不便责备梦炎,于是让他做诗讽刺梦炎。赵孟頫应命而做的诗里有两句,“往事已非哪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据说得到了忽必烈的赏叹。其实,赵孟頫是有意识地避开前朝是非,避开品德评价的。他内心一定认为自己既然做了贰臣,就不配给他人做品格的评价。

  赵孟頫仕元后,也时时受到良心的谴责,流露出身不由己之叹,他曾写有一首《四皓》诗,为自己的行径辩解:

  白发商颜四老翁,紫芝唱罢听松风。

  半生不与人间事,亦堕留侯计术中。

  从元世祖到元英宗,赵孟頫“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其崇高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对湖州赵氏家族的兴旺带来积极的影响。尽管赵孟頫在政坛上颇有作为,但在在后人看来,他的艺术成就远高于政治业绩。也正由于这个因素,其家族逐渐由官宦之家向文化名族转化。赵孟頫有子三人:赵况、赵雍和赵奕。赵亮早夭,赵雍和赵奕俱以书画传名后世。

  赵雍,字仲穆,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他自小便受其父的熏陶而勤学书画。赵雍之画师法董源,尤长于画马。书法工于真行草篆,篆收取法李斯、李阳冰等人,得清雅秀劲之妙趣,真行草书师法赵孟頫,获优雅清俊、风流倜傥之家风。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说:赵孟頫曾为幻住庵僧书写《金刚经》,未足一半便有事离去,“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于此见其得家传之秘”。赵雍还精于诗赋,有《赵待制遗稿》一卷传世。

  赵奕,字仲光。隐居不仕,以诗酒自娱,工真行草,亦取法其父。后人评价其作品“几可与孟頫相比,有乱真之感”。

  赵雍之母管道升能书善词,绘画精于墨竹、梅、兰,笔意精绝。元仁宗曾取其书法,与赵孟頫、赵雍的书法用玉轴精装,钤上御印藏于秘府监,说:使百世后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赵孟頫的孙子辈有赵凤、赵麟等人,皆以书画得名于当世。

  5.江山(今属浙江)赵镗家族

  明代文化世家,该家族为宋朝商王赵元份后裔。靖康年间,武略将军赵善孚“以扈高宗跸南渡,始家邑西乡之竹和”。元代末年,赵友三又举家徙居泉塘,号泉塘赵氏。至明宣德朝时,赵同鹏慕晋陶元亮风节,自号种菊老人,生子赵思汤,贡入太学,任瑞州府经历,“有能声”。思汤生赵志谦,志谦生赵平海,平海生泉塘翁赵风山,赵风山即赵镗的父亲。其家族“代以文行著称,而仕不甚显”,到赵镗时方有改观。

  赵镗,字仲声,别号方泉。自幼聪警不类常儿,其祖父平海公奇之曰:“赵之昌其是儿乎?”稍长,授博士弟子业,诵辄能记,穷昼夜不休,为文洒洒数千百言立就。嘉靖丁未成进士,选庶吉士,读中秘书,改授河南道御史。历南畿学政、顺天府丞、大理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职。隆庆元年(1567),以旧臣移疾乞归乡里,杜门不问外事,暇则与一二亲故,徜徉文溪郎石间,取古人四留义,更号留斋居士。在乡里置义田,恤贫族,修家乘,“为世标表”。著有《留斋漫稿》《赵氏家谱》六卷行于世。

  6.东阳(今属浙江)赵公藻家族

  赵公藻为赵匡胤之弟赵廷美之后。因太宗生于浚仪(今河南开封),以“浚仪”为郡望。廷美以宗室之亲封“魏王”。赵公藻因家于洛阳,幸免于“靖康”之难,随高宗南渡,赐公藻第宅于东阳南美。其后赵与暹、赵与调、赵与淮、赵若恢叔侄,一科四进士,家族始显。赵若恢将其家族迁城内。其孙赵希德迁东阳巍山。至明代成为东阳四大姓之一(另外三姓为卢、张、吴)。赵贤意,官绵州兵备道;赵忠浩,山海关抗后金守将;赵祖鹏,进士,官翰林编修;赵明锋,进士,官光禄寺卿。至清为东阳十大姓之一(另外九姓为李、吴、王、陈、张、金、马、杜、卢)。赵睿荣,进士,任福建德化知县、福清县同知;其同胞兄弟赵睿雍有文名,著有《悔木山房诗文稿》八卷4册。

  清同治初年,又有一支赵氏宗室,为避兵燹举家迁东阳降样头。其祖为赵世将,金破汴京,随高宗南渡,敕赐地于永康(今浙江永康县)。这支赵氏家族迁东阳后,使赵氏成为东阳十大姓之首。

  7.常熟(今江苏常熟)赵用贤家族

  赵用贤先世为宋宗室简国公赵仲谈,仲谈生朝散大夫赵士鹏,守江阴军,因家焉。十传至赵实,赘于常熟钱氏,遂家常熟。赵实生赵玭,玭生赵承谦,即赵用贤的父亲。赵承谦字德光,号益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累官至广东布政司议。

  赵用贤,字汝师,号定宇,隆庆五年(1571)进士,选庶吉士。万历初年,授检讨。当时张居正遭父丧,但他不去职,仍以素服办公。赵用贤上疏反对,被处以杖刑并除名。赵用贤身体素肥,受杖刑后,“肉溃落如掌”,其妻“腊而藏之”。有一女许嫁御史吴之彦之子吴镇,吴之彦害怕祸及自己,便结交张居正,得巡抚福建。赵用贤非常生气,便中断两家婚姻关系。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赵用贤复故宫,进右赞善。寻充经筵讲官,再迁右庶子,改南京祭酒。三年后,擢南京礼部右侍郎,后又因吏部郎中赵南星的推荐,改北部。寻以本官兼教习庶吉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万历二十一年(1593),吴之彦令其子吴镇告赵用贤“论财逐婿,蔑法弃伦”,赵用贤遂免归。家居四年卒。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谥“文毅”。

  赵用贤一生嗜藏书,所收藏的图书多达两千余种,上万册,编有《赵定宇书目》。有四子,长子赵琦美原名赵开美,字玄度,又字如白,号清常道人,曾就学于国子监,后任刑部郎中。他继承了赵用贤的藏书事业,其藏书室名“脉望馆”,所收藏的图书近五千种,两万多册,著有《脉望馆书目》《洪武圣政记》《伪吴杂记》等。

  其孙赵士春、赵士锦,崇祯十年(1637)同举进士。赵士春,字景之,授编修。十一年(1638),兵部尚书杨嗣昌也和张居正一样夺情视事,不久入阁。赵士春上疏反对,说:“臣祖用贤,首论故相夺情,几毙杖下,腊败肉以示子孙。臣敢背家学,负明主,坐视纲常扫地哉?”皇帝怒,谪广东布政司照磨。“祖孙并以攻执政夺情斥,士论重之”。后复故宫,累官至左中允。

  8.长州(今江苏苏州)赵忠家族

  赵忠,字行恕,为宋宗室福王之后裔。福王六代孙赵繇汴迁越再徙苏,遂为苏之长州人。高祖赵孟桂,为元朝中奉大夫、检校大司农、平原郡公;曾祖赵由瑶,为淮州知州;祖父赵宜睿,隐德弗仕;父亲赵学礼,乐善好施,乡称长者,以子贵赠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母陈氏封太孺人。

  赵忠自幼秀颖端重,异于常儿。稍长人邑庠为弟子员,问学讲习穷昼夜不少间。后登进士第,观政内台,逾年擢河南道监察御史、文林郎。累官至朝散大夫、云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为文典重和厚,词理精到;诗好唐人,每风晨月夕抚景感怀,必见诸赋咏,长篇短章,清新典雅,足追古作。56岁时去世。

  9.武进(今江苏常州)赵申乔家族

  明清时期文化世家。赵申乔的父亲赵继鼎,明崇祯进士,官兵部主事。赵申乔,字慎旃,一字松伍,康熙九年(1670)殿试名列第二甲第六名。中进士后,出任商丘(今属河南)知县,累官至户部尚书。为政清明,多有建树。谥“恭毅”,加赠太子太保。其弟赵申季,字行瞻,康熙三十六年(1697)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任迁江令,革除科派,禁侗蛮劫掠豪强债利。累官至提督山东学政,“廉慎自矢,评文不假手幕友”。以劳疾卒官。

  赵申乔有二子,长子赵熊诏,康熙四十八年(1709)殿试夺得第一甲第一名,成为清代开国以来第二十六名状元,按惯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后奉命入值南书房,参与《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著名工具书的编纂,着有《裘萼公剩稿》。次子赵风诏,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至太原(府治曲阳,今山西太原)知府。赵熊诏之子赵侗学,为两浙江南都转盐使,孙赵绳曾官至刑部郎中。赵绳曾有二子,长子赵怀玉,字仁孙,一字味辛,世称味辛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出为山东青州府同知,好学深思,书无所不读,工诗古文,著有《亦有斋诗文集》。次子赵球玉,以孙赵振柞官赠儒林郎翰林院编修。其子赵学彭任东河县丞。其孙赵振柞,字伯厚,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两遇大考皆前列,二十二年迁詹事府赞善,有《明堂考》一卷,诗文集若干卷。其弟赵振基,官至浙江历经。赵凤诏曾孙赵钟书,官徐州丰县训导。赵钟书子赵仁基,以进士官江西宜春县,后历任滁州知州、平阳府知府、江西南赣兵备道、湖北按察司使等,著有《江水论》、《杂文》等。有子三人,其中次子赵烈文,字惠甫,亦字能静,两次入曾国藩幕府,官至易州直隶州知州。

  10.武进(今江苏常州)赵衡家族

  清代名门望族。赵衡,字颂平,一字仲平。祖籍原为江苏阳湖(治所在今江苏常州),清末阳湖并入武进,遂为武进人。世居漕桥镇,其宗祠在距镇一里多的楼村。江南诸赵,多为宋太祖长子燕王后裔。南渡后,散居各地,楼村支,即其一。因祠中有一赐书楼,故以楼名村。其祖赵应辰,字星五,公正廉洁,为一乡祭酒;父赵荫棣,母邵氏,均早卒。赵衡兄弟三人,兄赵之基,字颂眉,以少年继立乡政,克绳祖武,规划公益事业,为他乡冠。后官河南。其弟赵之屏,字叔成,官甘肃天水,后因公殉职。

  赵衡热心于教育和实业。曾创办振声小学于楼村,并与其妹婿孙宇耀创办养根小学于本镇。所需费用,均出于赵家。后经营武进交通银行,先后被选为江苏咨议局议员、江苏省议会议员。在河南,与表兄黄浩桢,创办碾米厂、堆栈、油厂;在河北,与大有蚕种制造场总经理邵申培,创办第五分场。凡此实业收入,均为兄弟共有,自己没有私财。曾对宜兴陶业,具有革新计划,并拟推广至电料绝缘器材以及各种日用品,惜以病废,未及实施,卒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享年69岁。

  赵衡有子二人:赵诏熊、赵访熊,均清华学校毕业,留学美国,回国后均任清华大学教授。有女二人:赵婉贞、赵婉和。孙一人:赵南华;女孙一人:元元。

  11.平湖(今属浙江)赵汉家族

  明清时文化世家。这支赵氏家族由来不详,一说为宋宗室后,世居平湖。自汉始,五世十人,有八人见于《嘉兴府志》。赵汉六世祖叫赵友一。

  赵汉字鸿逵,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建昌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改兵科。历吏科左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后出为陕西右参政、山西右参政。赵汉有二子:赵伊、赵偕。赵伊,字子衡,少有文名,弱冠举进士,官至广西副使,40岁,即以养父归,屡征不起,有子二人:赵邦程、赵邦秩。赵邦秩有子赵琮。赵偕有一子,赵邦黍。赵邦黍生赵志堂;赵志堂有二子:赵禺、赵昊。盛支焯注《嘉禾敬献录》,引《焚余稿》说:“吾邑赵姓颇繁,独给练鸿逵公(赵汉)家父子祖孙历显五世,今所谓‘儒学前赵’是也。”

  12.上海县(今上海市)赵灼、赵焕家族

  此家族明清时文化世家,原为宋代皇族后裔,明代迁至上海县南城,“族遂繁衍”。

  赵灼,字时章,号方斋。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行人,考选刑科给事中。转户科,迁吏部科都给事中,寻迁太仆寺少卿,历太常寺少卿,晋右通政,卒年45岁,入祀乡贤祠。

  赵灼之弟赵焕,后改名赵廷炯,字尧章。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授河南真阳令。迁锦衣卫经历,擢南京虞衡主事,转屯田员外郎,出守浔州。寻致休归,卒年70岁。

  赵廷炯孙赵东曦(立为赵灼后),字驭初,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除闽县令。历官刑科给事中。谪福建布政使司都,迁礼部郎中。后归乡里,福王时以给事中召,会卒。

  赵东曦子赵子瞻,字半眉,幼孤力学,通经史及天文地理诸书,顺治十四年(1657)登乡荐,复试备诸体,置上卷。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授推官。后免归,闭门课子,以诗书自娱。有子三人:赵维宗、赵维圭、赵维炎,“俱能文”。

  13.昆明(今属云南)赵光家族

  清代豪门右族。该家族自称是宋宗室秦王赵德芳之后。先由湖州(今浙江吴兴)迁居绍兴之诸暨,嗣迁山阴(绍兴县)城外西宜、华舍二村,“族甚繁”。据其族谱载:“吾赵氏自元初僧人擅虐,惧祸阖族,但以读书务农为业,应试只入邑庠而止,故世无显宦。”赵光的太高祖赵大本,为明末生员。高祖赵宾,号超亭,始由绍兴迁顺天(今北京市),在康熙末年赘于三河陈姓。陈亦绍兴人,寄居三河(今河北三河县东)。曾祖赵文志,号翰臣,由三河吏员选江西宁都州吏目,调新建县典史。祖父赵煜宗,号润堂,三河县拔贡生,由四库馆誊录议叙州判拣发云南,为永昌府保山县知县,后历署易门、大姚、禄丰等县,遂家昆明。父亲赵坤,号厚田,未仕而卒。

  赵光,字蓉舫,号退庵。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转光禄寺少卿,五迁内阁学士,擢兵部侍郎,调户部。道光三年(1823),擢工部尚书,调刑部。八年(1828),命与尚书周祖培等督五城团防事宜,历兼署工部、兵部、户部、吏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卒,谥“文恪”。赵光兄赵锡奎,弟赵百禄,其子赵廷璜等,均有名。

  此外,山东省《成武县志》还记载当地一望族为南宋皇室赵氏后裔。赵昶,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代孙东靖王之子。赵昶兄弟二人,其为次,有一姐。元初,姐弟三人为避元兵追杀,各自逃命。其兄名赵旭,流落禹城。赵昶随其姐逃到成武境郜城集落户隐迹,以国号为姓,遂称宋昶,后衍为大族,县内宋氏超过万人。宋氏族人皆称“赵宋一家”。

  14.太湖赵文楷家族

  《太湖赵氏家集丛刻遂翁年谱》记载:宋太祖支派秦王房裔孙有名赵伯英者,于宋元之际迁居安徽省太湖县北乡望天村,“嗣是衿贡相承,十余世不绝”。至清代,太湖赵氏官宦诗礼之家一脉相承。

  赵文楷是安徽太湖景宁乡人,字介山,号逸书。嘉庆元年(1796)状元,太和殿传胪宣榜一甲一名,嘉庆帝御批称赞他“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李振钧写贺诗云:“仙杖烟浮广乐鸣,御袍光映日华明。”赵文楷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等职,其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事件,是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嘉庆九年,赵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嘉庆十三年卒于任上,终年48岁。

  赵氏从赵文楷到赵朴初,六代翰墨,风骚相传。

  文楷子赵畇,字芸谱,号岵存,别号遂翁。幼孤,为文楷之遗腹子,嘉庆十三年(1808)生。寡母王夫人原本就生活清苦,又遭分家变故,困窘可想而知。文楷故旧得知其身后凋零,家境贫寒,纷纷解囊相助,使赵家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为使家学得以延续,王夫人不惜变卖家产,延聘当地名儒授诸子读书。28岁时,赵畇中顺天榜举人,34岁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期间,赵畇除四次任乡、会试考官外,还多次参与编纂官修史书,编写《漕运史》《宣宗皇帝实录》(稿本)等。由于勤奋敬业,人品端严,咸丰帝特旨简拔赵畇为上书房行走,以授皇子贵胄读书。

  颇值得一提者,赵畇创议编辑《筹办夷务始末》,“欲取当时一切陈奏,悉行抄录,不遗一字,亦不更一字,汇成一本,名目‘筹办夷务始末’,进呈乙览,以备检查”。由于此书监修总裁官是咸丰帝师、协办大学士杜受田,后人多认为编撰此书出于杜的建议,赵畇之名遂被杜所淹。

  时太平军乍起,不久席卷东南,清军节节败退,局面几不可收拾。成丰三年(1853)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与清王朝南北对峙,分庭抗礼。清廷不得已实行坚壁清野,令被兵各省自办团练,以剿灭“发匪”。据《清史稿吕贤基传》,工部侍郎吕贤基赴皖主事,“奏调给事中袁甲三、知府赵畇帮办团练防剿,又调编修李鸿章等襄军事”。于是赵畇以广东知府衔,不久又升以道员衔帮办团练。赴皖后,赵昀奔走于团练事务,制定《团练章程》六条,刊播各处。据民国《太湖县志》,当年四月,赵畇回到故乡太湖创办团练,太湖有团练自此开始。咸丰四年(1854)初,赵畇染疴,在袁甲三营调养。是年十月,太平军与清军在太湖县城外激战,城破,清官兵千余人被杀,太平军占据县城,时赵氏家眷因避于赵家河而得免。时袁甲三与安徽巡抚福济互相攻讦,李鸿章出入锋镝,积有军功,反遭妒忌。赵畇深知安徽的局面复杂,难有作为,便于咸丰六年(1856)请调出任广东惠潮嘉道。

  甫到任,赵畇捐俸集资,力倡修堵海阳县(今汕头市潮安县)潘刘堤决口,得到地方官民积极响应。翌年五月堤成,乡绅集议论公堤,被赵畇拒绝,仍用旧名。其次创办义仓,用以稳定谷价,救济饥荒。又率兵英勇打击地霸,维持地方秩序。赵畇这些有益于人民大众的措施,在潮汕地方志里也可见记载,足见赵畇确是一位关心民瘼、兴利除弊的循吏。

  同治元年(1862),王夫人病逝于长沙,赵畇奔丧至湖南,又将母灵柩运回太湖,与赵文楷合葬于仙人打坐山。捐款买田,于宗祠旁建义庄安和堂。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赵畇到安庆,借李鸿章弟李蕴章房暂住。十二月,买怀宁杨汝谷天台里旧第建赵府。同治四年(1865),赵畇妻韦夫人、长媳、次媳相继去世,仅四年间,三世四棺,甚感凄惨,不禁万念俱灰,决意退隐。便以天台里赵府边空地,构屋数间,自此不问世事,采菊东篱。

  晚年,赵畇“优游林下者十六年,闭户罕通外事,惟以读书临池自遣”,主讲敬敷书院,奖掖后进,孜孜不倦。多年以后,其孙赵曾重亦主讲于敬敷书院,成就者多。光绪三年(1877),赵畇病逝于安庆。赵畇著有《遂翁自订年谱》1卷、《遂园诗抄》6卷。《遂翁自订年谱》对其一生经历,记述甚详,是研究赵畇本人和赵氏家族及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赵畇擅书写对联。21岁时,曾携友至县城外智果庵读书。庵旁有前任太湖知县李世治葬爱妾昙云墓,此地虽离县城不远,但人迹罕至。赵畇有感而写成一联付庵僧:“青冢依然,何处问美人香草;红尘不到,此间有流水桃花。”可略窥其雅趣与才情。

  第三代翰林赵继元,乃赵畇长子,字梓芳,号养斋。生于1828年。22岁成拔贡,32岁中举,41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赵继元散馆考试,出韵,列三等,未能留馆,出为知县。后捐补道员,于同治十二年(1873)分发江苏,先后供职于督署营务处、筹防局、两江军需总局。光绪十六年(1890)以后,赵继元又在两江营务处供职,并在江宁(今南京)棉鞋营筑室定居,卒年大约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之间。继元著有《静观堂遗集》二卷,其中诗、文各一卷。内容多涉及咸丰乱事,颇具史料价值。此外,他还曾主持修纂同治《太湖县志》。继元妻王氏,名梦兰,字畹芬。著有《三十六鸳鸯舫存稿》,今已不存。其残存诗稿后经女婿李经羲(李鸿章弟鹤章第三子)及经羲子国筠(亦为继元孙女婿)收集,由国筠手书付梓。其诗大多借景物抒情,清新秀丽,笔触哀婉,耐人寻味,颇有清照遗风。

  赵家第四代翰林赵曾重,字伯远,号蘅浦。考中光绪六年(1882)庚辰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赵继元次子赵曾裕,即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之祖父,亦曾中光绪二年(1876)举人。清朝末年,新学崛起,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废。但赵家文脉不绝。赵朴初父亲赵炜如(一名恩彤),就读于省高等学堂,师从著名学者严复,并以成绩优异,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他面对烽烟四起、战火纷飞的乱象,目睹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的现实,深感有心无力,便决意居家闭门课徒,潜心钻研学问,以保全名节,与世无争。

  四、如今的皇族村

  1.广东高要市莲塘镇

  新加坡《联合晚报》2004年9月以《宋太祖后裔 广东有两万》为题报道:高要市莲塘镇,生活着大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两万多人,在他们的家中,都悬挂着赵匡胤等18位宋朝帝王的彩图画像。尽管默默无闻地过着幽静的田园生活,但提起他们曾经辉煌一时的先祖,每个人的言语谈吐中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自豪感。

  据村民们介绍,南宋以来,中原战乱,江南狼烟,赵宋族人纷纷南迁避乱,经绍兴、诸暨、福州、潮汕而广州、肇庆各地,尔后近千年生息繁衍而今,历尽沧桑。目前仅在高要莲塘一镇,就有赵氏一脉两万多人,与其先祖发肇之地东京汴梁(现河南开封)的赵氏后裔人数也在伯仲之间。

  莲塘镇赵氏家族的始祖赵鼎,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第15代孙,原籍河南省汴梁县,大元大德年间被授予肇庆儒学教授(相当现在的教育局长)。

  石巷村现在还保留着赵鼎的故居,里面悬挂着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等宋朝18位皇帝以及部分先祖、太后、皇后和忠臣良将文天祥、陆秀夫等人的37幅画像。

  赵鼎在肇庆共生有六个儿子,经过五百多年的生息繁衍,后人主要分布在莲塘镇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园村、围安村等十三个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围安村现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赵姓人,连几岁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是曾经尊贵无比的“大宋天子”。

  高要当地的赵氏后人,有不少人在外创业闯荡,教书作学问,但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们还是布衣一族,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亩三分地”,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只有在祭祖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起自己也算是大宋的“皇亲国戚”了。

  2.漳浦的赵宋皇族后裔

  漳浦有许多赵宋皇族后裔,聚居于官浔赵厝、旧镇甘林、湖西赵家城,及由这三处分传的其他地方。

  赵宋皇族南迁的原因,先是为金兵所逼,后是为元兵所逼。宋朝对皇族事务设“宗正司”管理,景祐二年(1035)置“大宗正司”于东官(开封);崇宁二年(1103)增置“南外宗正司”于南京(河南商丘)及“西外宗正司”于西京(洛阳)。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东京,“大宗正司”的皇族被杀甚多,而分居南、西二“外宗正司”的皇族幸免于难。南宋移“大宗正司”于江宁(今南京);“南外宗正司”先移设镇江,又移设于泉州;“西外宗正司”先移设泰州及高邮,后移设于福州。从此,有很多皇族入居福建,传下众多后裔,出了很多人才,留下许多文物古迹。

  如漳浦赵家城之祖赵若和,其曾祖父赵彦卿,是魏王廷美第七代裔孙,原任学士,居开封,是“靖康之变”时的幸存者,移居福州凤凰桥,传至赵若和为魏王廷美以下第十世,受在福州称帝的端宗赵昰封为闽冲郡王,随之南迁广东,于宋帝昺崖山败亡时逃居浦东,又迁居佛昙积美。

  湖西赵家城是明隆庆五年进士、若和的十代裔孙赵范,于历任浙江按察副使等官归休后,于万历年间与其子赵义所营造的一座仿宋花园式居民城,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远近知名。

  华安银塘有“北溪赵”,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赵德芳的后裔,也宣传得相当有名。而漳浦“南溪赵”(官浔赵厝),同样是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的后裔,由于没有宣传,却默默无闻。其实,“南溪赵”明代文物之盛不亚于“北溪赵”,其在宋末元初避难隐居的历史比“北溪赵”更悲壮。

  “南溪赵”(官浔赵厝)开基祖赵与昉,是宋太祖第十代裔孙,原居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州),于临安被元军占领时逃到福州,被在福州称帝的赵昰(端宗)封为清漳成忠郎,令他移镇漳州。他的儿子孟传,是一个“探花”(理宗端平二年进士第三名),钦点泉州市舶司,泉州先被元军占领,孟传也移住漳州。与昉和儿子孟传,孙宜春,曾孙由广,生活在元军占领下的漳州,为避迫害,隐居山林,后迁居官浔木豪山之下,开基赵厝社,因在南溪之滨,后裔称“南溪赵”。明代人才辈出:赵超,天顺三年(1459)举人,任国子监博士(国家最高学府教官),其子赵浑,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历任云南、广西思恩、广东雷州知府,赵浑之孙赵从,万历十三年举人,任广西浔州府推官(法官)。“南溪赵”于明代先后建二座与赵家城完璧楼同样形式的三合土楼,虽然文物比不上赵家城丰富,却不在“北溪赵”之下。

  “南溪赵”第四世分传于鹿溪下游北岸甘林社,甘林社也分传附近的下坑、鸟空等社(其中有一部分赵家城后裔)。

  甘林赵姓也是人才辈出:

  赵仕魁,明万历十六年举人,任广西廉州府推官;赵桐友,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任山西临县知县;

  赵廷魁,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武进士,初任宫廷侍卫,后任云南腾越总兵。

  赵仕魁为甘林第九世,墓在草湖(今属万安农场),甘林往守墓的族人传衍成村庄。

  3.广东江门市新会区

  新会区三江的新江村、联和村赵姓村民都是当年南宋皇族赵姓相承的后裔,南宋崖山一战,赵氏兵败。为存血脉,后裔隐居繁衍,形成当地五个赵姓皇族村。

  §§第六章 海外赵氏概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