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赵姓诸郡望及望族

  一、赵姓诸郡望

  元代戏剧家王实甫所著《西厢记》中,唐代书生张君瑞与已故崔相国的女儿崔莺莺在普救寺相遇,两人一见钟情,爱得如胶似漆。按理说郎才女貌,两人喜结连理,实属天作之合,而且张君瑞还有请得白马将军击退叛贼孙飞虎,搭救崔莺莺之功,但相国夫人郑氏却百般反对,使两个有情人各奔东西。原来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是唐代五大高门士族,他们自恃族望,不屑也不愿与其他族姓通婚,彼此之间互为婚姻。相国夫人姓郑,她把崔莺莺许配给侄儿荥阳郑桓。张君瑞虽是礼部尚书之子,也属当时的高干子弟,但张姓并非高门望族,而且自他父亲死后家道中落,自己又没有取得功名,仅是白衣秀士。出自博陵崔姓望族的崔氏如果接纳张生,实属掉价,定会惹人耻笑。相国夫人因此不惜食言,将张生和崔莺莺拆散。

  造成张生和崔莺莺分离的根源,乃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盛行、隋唐逐渐衰退的门阀士族制度在作怪。这个制度的特点是: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并在经济上拥有很多特权,庶族寒门受排斥。在这个制度下,姓氏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姓氏之间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一个人的姓氏高低直接关系到他的社会地位、仕宦升迁、婚姻关系等等。琅琊临沂王氏,从汉代直到南朝的陈,累计十七世,数百人为高官,许多人任丞相、大将军、吏部尚书等要职,太原王氏、河东裴氏、陈郡谢氏、颍川庚氏、济阳蔡氏等都从魏晋至南朝世代为官。而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自魏晋至隋唐代出高官。出身于高门士族的子弟,仅凭家庭出身就可做职闲望重的官,而出身寒门的人,即使博学多才,也只能屈居下僚,形成“贵者常贵,贱者常贱”的局面。当时的皇帝还专门颁诏确定天下大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采用汉族的门阀制度,制定族姓,确定汉族士族中,山东以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为首,关中和河东以韦、裴、柳、杨、薛、杜为首。

  既然如此看重姓氏,人们必然加倍珍惜祖宗出生发祥之地--祖籍,由此衍生出一个社会现象:魏晋至隋唐非常重视郡望。郡原是行政单位。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代增至一百零三郡,每郡辖几个县。郡望,是门阀制度的产物,顾名思义就是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时每郡的显贵世族,由于地位显赫,被当地人引为荣耀。当时的人们为了在世人面前标榜自己,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姓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郡望地名联系起来。唐朝皇帝祖上本是北魏武川军人集团成员,已半鲜卑化,为拉拢关陇士族,自称为陇西李氏;大诗人杜甫曾在诗文中一再矜夸自己的家史与郡望来历不凡,声称杜姓是陶唐氏帝尧之后,他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本河内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只因昌黎(今辽宁省义县)韩氏系唐代望族,他就不提祖籍,每每以“昌黎韩愈”自称,弄得人们忘掉了他的原籍,而以“韩昌黎”称呼他。五代以后,门阀制度不复存在,“郡望”一词逐渐变成“出身某地”的意思,仅用来指本姓氏源于何地。

  赵姓同其他大姓一样,不仅族大人众,遍居各地,而且有许多名门大家,成为各郡的望族,例如金城赵氏、张掖赵氏、南阳赵氏、下邳赵氏,但最著名的郡望还数天水郡和涿郡。

  天水郡是西汉元鼎三年(前114)设置,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省通渭县西)。东汉永平七年(64)移治冀县(今甘肃省谷东县东),改名汉阳郡,三国魏时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天水郡移治上圭县(今甘肃天水市)。隋朝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复置。唐初又废天水郡,但天宝元年(742)重又设置;乾元元年(758),改天水郡为秦州。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

  天水赵氏出自代王赵嘉之后。秦始皇灭赵后,对代王特别礼遇,并让他的儿子赵公辅任西地区的行政长官,居住在天水。赵公辅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戎之地推行怀柔政策,又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授给西戎人,深得他们的爱戴。赵公辅死后,西戎各族人民深深地怀念他,为表达对他的敬慕之意,尊称他为“赵王”。赵公辅的后代就定居有天水,很快繁衍成人口众多的大族,成为当地的望族,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像天女散花般撒向全国各地。自汉至唐,天水赵代历代仕宦不绝,封侯拜相者数十人,任官为吏者不计其数,而且天水赵氏衍生了遍布全国各地的望族。在宋以前,天下赵氏都以天水为宗。

  敦煌赵氏又称张掖赵氏,其祖先由天水迁徙而来。隋朝时,敦煌赵氏有鹰扬府郎将赵子迁;赵子迁的儿子赵武孟,任唐监察御史;赵武孟的儿子赵彦昭,字奂然,唐中宗时任宰相。

  赵公辅的第十二代孙赵融,东汉时任右扶风、大鸿胪。赵融的第七代孙赵瑶,曾任北魏河太守。赵融的曾孙赵乾赞,任隋朝幽州刺史,受封阳武公。赵乾赞的儿子赵玄极曾任唐忻州刺史,赵玄极的儿子赵仁本曾任唐高宗宰相,赵仁本曾孙赵憬曾任唐德宗宰相。

  酒泉赵氏系天水赵氏中有人在此做官迁居繁衍而成。隋朝武侯将军赵才、唐朝武侯大将军赵道兴都出自这一支系。

  扶风赵氏亦出自天水,西汉太中大夫赵禹的后代迁居此地。

  新安赵氏出自天水,后徙京兆奉天。赵德胄曾任唐回乐令,其子赵景旦任唐曾安令;赵景旦子赵凗然,任城平令;赵凗然长子赵植,任岭南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赵凗然次子赵存约,兴元年间任节度判官;赵存约子赵隐,任唐懿宗、僖宗宰相。

  西汉时,天水赵氏的一支迁往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东汉太傅赵熹就出自这一支;另一支迁居穰县。南阳赵氏在唐宋时成为当地望族;唐初,邓州南阳十姓中有赵姓;宋代时南阳十七个大姓里有赵姓。

  南阳赵氏又衍生了平原赵姓。赵熹在东汉时曾任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太守,他的后裔赵难在北魏时任清河(后改名平原)太守,以后定居在此地,赵难成为平原赵氏的始祖。赵难的曾孙赵隐成为北齐元老重臣,子孙在北齐至唐代显赫一时。

  金城赵氏与中山曲阳赵氏、南阳穰县赵氏、长平赵氏、汲郡赵氏都与天水赵氏同祖。

  涿郡为汉高祖时(一说为汉武帝时)设置,治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成帝末辖境相当今北京市房山以南,河北易县、清苑县以东,安平、河间以北,霸县、任丘以西地区。三国魏黄初中改涿郡为范阳郡。隋朝大业初年,又改幽州为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霸县和天津市海河以北,蓟运河以西,赤城、涿鹿以东地区。

  涿郡赵氏是赵王迁的后代。赵亡后,秦始皇把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他在房陵终日郁郁寡欢,数年后病逝于此。伴随赵王迁来此处的妃嫔、侍从、大臣及赵国宗室都安息于此。

  西汉时,赵王迁的后裔自房陵迁居涿郡蠡吾(在今河北省博野县西南),形成涿郡赵氏。这支赵氏自汉以后默默无闻,直到唐代后期才有人出任官职,稍微有些名声。

  赵朓任唐朝的永清、文安、幽都县令,他的儿子赵珽累官至御史中丞。赵珽的儿子赵敬在后梁时任营、蓟、涿三州刺史。后梁被后唐所灭,赵敬殉难,他的儿子赵弘殷为躲避父祸,逃难到今洛阳郊外的夹马营,被乡绅杜爽招为赘婿,定居于此。赵弘殷少年时骁勇异常,擅长骑马、射箭,在后唐时作战有功,深得唐庄宗信赖,后汉时官封护圣军都指挥使。

  后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后汉,建立周朝(史称后周),赵弘殷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手下效力,先后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统率禁兵,封天水县男。

  公元960年,由赵弘殷的第二个儿赵匡胤建立宋朝。宋朝是赵姓的鼎盛阶段,在这时确立了它的大姓地位,而且地域分布也是空前广阔。由于宋朝皇室自称是涿郡赵广汉之后,涿郡赵氏的影响超过了天水赵氏,涿郡取代了天水的望族地位。

  涿郡赵氏后又衍生出颍川赵氏。赵广汉曾任颍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孙后迁居颍川,在唐代以后形成人口众多、分布很广的望族。

  二、赵姓诸望族

  (一)济源赵氏(天下赵姓各支之先祖)

  在中国赵姓发展史上,有甘肃天水赵氏、湖北房县赵氏、河北涿州赵氏等提法,河南济源赵氏名鲜见经传。其实,济源赵氏在历史渊远流长,影响深远。济源是天下赵姓各支之先祖和赵姓最重要的发迹之地,她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间是春秋时期。

  赵姓始祖造父为周穆王御车,到昆仑拜会西王母并平叛的故事就发生在济源王屋山。济源赵姓有确切的氏族人物代表,而且地位显赫。这就是春秋时期天下赵姓始祖造父的十四代孙赵衰。在赵衰之前,一直追溯到造父,虽然连续十多代都在宫廷之中谋职,但据《史记》记载那是作为赵姓家族的领袖存在,他们的责任只是负责对本家族的管理。到了赵衰这一代,真正进入国家执政的核心,成为对整个社会进行管理的政治人物。

  济源赵姓有明确的传世封地,这个地方就是我国古代的南阳原城(即河南济源)。原城遗址在今天济源市济渎庙西侧,曾经是夏朝的都城。晋国的公子重耳因“骊姬之乱”外逃十九年后回国当上国君,赵衰立下了汗马功劳。重耳(晋文公)因勤王有功,周天子赐给多座城池,又是赵衰的鼎力相助顺利接管。晋文公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将原地封给了赵衰,任命为原大夫,一代接一代继承下来。因此,原地是赵衰及其家族的生存繁衍、盘踞发展的根据地,并使赵衰家族很快成为这里的名门望族。赵衰与他的后代的宗墓就在赵衰当时管辖的区域之内--轵邑(今轵城镇)赵村(因赵衰父子坟冢在此而得名)。推算不来,天水赵姓、房县赵姓、涿州赵姓,赵衰一族是他们的祖先。

  济源赵姓代表人物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从事政治活动的连续性。济源赵姓的始祖人物赵衰,是济源赵姓在政治上的发迹之人,也是天下赵姓在政治上的发迹之人。之后赵氏家族世代执掌朝政,一直到公元前222年赵国灭亡,赵衰及其子孙们连续十八代都活跃在春秋战国的政治舞台上,而且从未间断。在赵衰(赵成子)、赵盾(赵宣子)、赵武(赵文子)、赵鞅(赵简子)、赵无恤(赵襄子)、赵武灵王等身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诸如:助文公图霸、赵氏孤儿案、三家分晋、战国称雄、胡服骑射等,使赵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步伐。根据历史纪年和大量史实,证明济源赵姓的形成时间,在公元前635年赵衰封原。公元前221年,赵衰的后代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湖北房县,在那里形成房县赵姓;代王嘉之子赵公辅出主西戎,在那里形成天水赵姓;赵广汉任颍川太守,在颍川形成颍川赵姓;颍川赵姓的一支回迁和留居涿州的赵姓又形成涿州赵姓……但这些分布全国的赵姓,毫无疑问都是济源赵姓始祖赵衰的直系后裔。包括赵佗的南越国、赵匡胤的大宋王朝,从血脉血统上讲,都应该属于济源赵姓的延续范畴。

  济源赵布家族从隋未从天水转洛阳迁往济源王树沟,也是春秋时期济源赵衰家族一支的回迁赵姓。有史以来,王树沟并无王姓人家。赵族自称是赵衰直系后裔、赵国王族遗民。

  从春秋战国到赵国退出原地,赵氏家族在原地经营了413年。

  济源王树沟赵姓家谱及唐以来碑刻记载,王树沟赵姓系秦灭赵后,代王嘉迁居甘肃天水,后裔又迁居洛阳,隋朝末年,赵姓家族北渡黄河回到袓地定居。唐、宋、元、明、清是赵姓发展的鼎盛时期,王树沟村老坟坡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赵姓坟茔遗址,居住在王树沟一千七百余年。目前,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广东、广西、甘肃等地均有本族人迁徙居住。王树沟赵姓家谱失传于清朝末年,后虽经重修,又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90年重修,立明赵布公为始祖,赵布有两个孙子,一个仍居王树沟,一个迁黄河南岸白杨树。当今,济源赵姓有八个分支,有数万人之众。

  (二)天水赵氏(包括由天水赵氏衍生出的诸望族)

  据不完全统计,祖籍属于天水赵氏的望族有: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赵肃家族、京兆奉天(今陕西省乾县)赵植家族、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赵仁家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赵刚家族、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东)赵文表家族、代县(今山西省代县)赵昶家族、中山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州市西)赵不器家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赵宗儒家族、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赵叔文家族等数十家。

  1.汉朝赵充国家族

  《汉碑集释三老赵宽碑》记载,赵充国的曾祖父赵仲况,于西汉文景之际,官至少府。祖父赵圣,为谏议大夫。叔父赵翁仲,因功拜关内侯。父亲赵君宣,“密请内侍,报怨禁中。徙陇西上圭,育生充国”。

  赵充国,字翁孙,原籍陇西上圭(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后迁居金城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他生于西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经历武帝、昭帝、宣帝三个朝代。当时正值西汉的强盛时期。武帝即位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生产,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于是连续进行了大约五十年的反击匈奴的战争。长期的反匈战争,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力量,使之无力再大举南下,但西汉王朝的国力也遭到巨大的损耗,国库日渐空虚;人口大量减少,人民的负担日益沉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的晚年和昭帝、宣帝时期,不得不重新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少大规模的战争。为适应这种政治形势的需要,赵充国把军事上的征讨与政治上的安抚结合起来,两手并用,为边疆的安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从而成为西汉时期的一名杰出将领。

  赵充国出身于官僚家庭,从小就非常勇敢,羡慕将帅领兵作战、为国立功的本领。为此,他刻苦练习骑射,攻读兵书战策,期望将来能做一名领兵打仗的将帅。后来,他入伍当了一名骑兵。太初元年(前104),汉武帝选拔“六郡良家子”(良家子即家世清白而又有财产的人家,即地主富豪家的子弟),担任护卫皇宫的羽林禁军,负责皇帝的警卫工作。赵充国以“六郡良家子”和善于骑射,补进羽林军。这对他日后的升迁起了很大的作用。

  天汉二年(前99),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西出酒泉,进攻匈奴右贤王。赵充国以假司马(即代理司马,司马为西汉军队中的参谋人员)的军职,随军出征。这次出征,目的在夺取西域,以“断匈奴右臂”。西域在公元前二世纪初,为匈奴冒顿单于所征服,从此成为匈奴进攻西汉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盾。汉武帝在三次北征匈奴期间,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和乌孙,共同反击匈奴,截断匈奴的右臂,但是都未能达到目的。元狩四年(前119)漠北之战后,匈奴向西北退却,依靠阿尔泰山以南西域各国的人力、物力,继续与汉朝对抗。因此,汉武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兵出征。

  李广利统率大军出酒泉后,在天山东麓与右贤王的军队遭遇,展开了一场激战。汉军歼敌万余人,给予匈奴军队沉重的打击。右贤王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整顿人马,集中兵力,继续寻找战机,准备反击。李广利在回师途中,陷入了匈奴部队的包围。右贤王的军队超过汉军人数的几倍,李广利多次指挥突围,都被挡了回去。汉军伤亡惨重,粮饷不继,几天吃不上东西,援军也一时无法赶到,处境万分危急。在这紧要关头,赵充国自告奋勇,率领一百多名精壮战士;勇猛冲杀,奋勇突围,终于带领战士杀开一条血路。李广利指挥全军紧紧跟上,杀出了重围,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赵充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负伤二十多处。

  回到京师长安后,李广利向汉武帝报告了这次战争的经过,并表奏了赵充国不避生死、领兵突围的战绩。汉武帝下诏召见赵充国。赵充国前往汉武帝的临时行宫晋见汉武帝,汉武帝让赵充国脱掉衣服,亲自验看他的二十几处伤痕。看后连声赞叹说: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下令提拔赵充国为中郎将,担任皇帝的侍卫官。不久,又擢升他为车骑长史,担任车骑将军总理所属部门事务的高级官员。

  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武都地区(今甘肃南部和陕西西南部)的氐人起来反对西汉政府。氐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在我国西部的陇西、蜀地等郡。第二年,西汉政府派赵充国领兵出征。当时赵充国已担任大将军护兵都尉的职务,是一名带兵的主帅。这次平氐战争很快取得胜利。凯旋后,赵充国被提升为中郎将,负责指挥皇帝的禁卫军,地位仅次于将军。

  氐人的反抗平定后,匈奴骑兵又来骚扰边境。赵充国被派到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面)带兵驻守,防止匈奴从北边进犯。这时赵充国已成为镇守边防的封疆大吏。一段时间后,赵充国又被调回京城,任命为水衡都尉(管理皇家池苑、税收和铸钱事),这项职务非常重要,是皇帝的近臣。

  不久,匈奴贵族又向汉朝进攻,赵充国又率军出征,由于他指挥正确,用兵得当,得到胜利,俘虏了匈奴的西祁王。赵充国被擢升为后将军,同时兼任水衡都尉。后将军是西汉几位重要将军之一,负责西北边防,地位十分重要。赵充国当了后将军之后,不仅负责军事工作,而且也参与了国家大事的决策。

  元平元年(前74),汉昭帝刘弗陵病死,昌邑王刘贺继位,他荒淫无道,滥施皇帝的权威,当皇帝仅仅27天就做下1127件不应当做的事情。当时的大将军、大司马霍光决定废掉刘贺,于是在未央宫召集研究废立皇帝的大事。赵充国参加了这次具有决策性的会议。会上决定废刘贺,立刘询(即汉宣帝)为帝。赵充国因积极参与了废立皇帝的事情,立了大功,被封为营平侯。

  赵充国晚年,在安定西北边疆,平定羌人之乱,开设西北屯田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表现了杰出的军事与政治才能,以他的雄才大略和“昧死陈愚”,坚持真理,为汉朝政府、为后世子孙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以游牧为主,在中国西部、西北部一带活动。西汉时期,由于匈奴的强大,羌族首领依附于匈奴,经常与匈奴奴隶主贵族联合侵犯汉朝的西北边疆,断绝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武帝曾使用外交和军事手段,占领河西走廊,切断羌族与匈奴的联系,并让羌族与汉族交错杂居。但由于西汉统治者往往歧视和虐待羌族,羌族与西汉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双方不时发生战争。汉宣帝曾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族部落,先零的首领要求准许他们在一定季节渡过湟水(黄河上游的支流),到北面无人耕种的荒地放牧。义渠安国未加拒绝,将他们的要求上报了朝廷。后来,羌人纷纷强渡湟水放牧。元康三年(前63),先零羌的首领又和羌族各个部落的首领订立盟约,准备消除内部旧怨,联合发动反对西汉王朝的叛乱。

  汉宣帝得到羌族准备发动叛乱的消息,立即召见曾经出征西北,对羌族情况比较了解的赵充国,问他:“羌族人如果联合起来,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赵充国说:“按照以往的经验,羌人一旦联合起来,必然和我们汉朝对抗。在这背后,也肯定会有匈奴插手。我猜测匈奴已经派人到羌族各个部落进行活动,并和先零羌的首领取得了联系。我们应该在叛乱爆发之前,及早做好对付的准备。”

  果然,就在一个多月后,就有一个羌族部落首领的使者前往匈奴借兵,准备进攻鄯善、敦煌,切断经西域的道路。

  赵充国闻讯后,他估计在秋高马壮之际,叛乱即将发生,立即向朝廷建议:一面派人巡视边防,做好对付叛乱的准备;一面派使臣到羌族的各个部落,揭露某些首领的叛乱阴谋。汉宣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再次派义渠安国前往羌族地区宣谕朝廷旨意,并进一步了解情况。但是,义渠安国到了羌族地区,把先零羌的各部落首领三十多人召集一起,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顿,然后通通押出去斩首。他还纵容部下杀死了一千多羌人,使矛盾顿时激化。先零羌联合羌人中另外两个部落罕、幵,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他们攻打城镇、要塞,杀死汉朝官吏。义渠安国率领的三千骑兵也被打得大败,急忙逃到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城里,请求朝廷振兵驰援。西北边陲的安静局面被打破了。

  元康五年(前61),汉宣帝接到义渠安国关于羌人叛乱和求救的奏章,想挑选一位合适的人选来担任统帅,率领大军前去平叛。他派御史大夫丙吉去赵充国的家里,询问谁可为将?赵充国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再比老臣合适的人选了!”这时赵充国已经是76岁的老人,功成名就,根本不需要再为个人的名利而奋斗,他之所以要毛遂自荐,再去经受劳累与战阵之苦,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汉宣帝非常高兴,即拜赵充国为平羌元帅。

  四月,赵充国统领大军远征西北。兵到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之后,他稳健沉着命令部队先驻扎下来,等待后续部队陆续跟上,然后再继续前进,以防被敌人分割包围。当部队渡河时,为了避免敌人“半渡而击”,他派校尉带领人马,夜里先行渡河,抢占对岸,扎好营寨,大队人马再继续渡河;在长途行军中,他又总是派出远斥候(侦察兵)侦探敌人的动静;部队休息时,一定要先筑好营寨;打仗之前,一定事先周密计划,部署妥当。由于赵充国善于用兵,且又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将士都乐于为他效命。

  赵充国率军继续西进,到了西部都尉府(金城郡西部边境)所在地,命令大军停止前进,犒劳将士,养精蓄锐。先零羌多次派军进攻汉军,袭扰后方。赵充国就是坚守不战。敌人几次袭击,都是毫无收获,锐气逐渐消失了。有一个羌人被汉军俘虏,他说:“羌族的各个首领,听说赵将军领兵前来,都互相埋怨开了。”于是,赵充国决定采用恩威并施,即安抚与打击相结合的办法,打击先零,争取罕、幵,分化羌人,待到敌人军心涣散的时候,再发动强大的攻势。

  当时,羌族各部落并不全部同意参加反对西汉王朝的叛乱。就在先零羌准备发动叛乱之时,罕、幵部落有一个首领靡当儿就派他的弟弟雕库来到汉朝的西部都尉府报告消息,不料想西部都尉竟把他扣留起来。赵充国闻讯,即向西汉政府提出,对靡当儿和雕库应当友好相待,团结他们,以孤立先零羌,并命令西部都尉立即释放雕库。雕库被释放后,赵充国又让他回去告诉各个部落首领:这次汉军是讨伐制造叛乱的羌人,只杀有罪的人;大家不要跟着他们谋反,以免自取灭亡。如果已经犯了罪,捕杀另一名罪犯,可以予以免罪。如果立了功,还可以受奖,杀一个大首领赏钱四十万;杀一个中首领,赏钱十五万;杀一个小首领,赏钱二万;杀一个壮丁,赏钱三千。

  但是,赵充国这种以政治为主,辅以军事进攻的办法,没有得到西汉政府的支持。汉宣帝急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赵充国出征之后,又连续派出大量的增援部队,合计六万多人。同时,西汉政府也不同意赵充国的打击先零,争取罕、幵的做法。西汉政府的文武大员认为:“先零兵盛,而负罕、幵之助,不先破罕、幵,则先零未可图也。”汉宣帝决定拜侍中乐城侯许延寿为疆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联兵征讨。又下诏责备赵充国:将军不念战争给汉朝带来的损失。想拖长岁月以取得一些小胜,除去将军你以外,谁也不这样干啊!最后命令赵充国说:“将军急装,因天时,诛不义,万下必全,勿复有疑!”

  赵充国没有被圣旨吓倒,他冒着犯上的罪名,上书陈述己见。他在上书中仍然坚持首先打击先零羌的策略,他指出此时先零羌的首领杨玉率领四千骑兵并联合煎巩羌的五千骑兵已经占领战略要地,伺机袭击汉军。但罕、幵羌都没有进犯我们的迹象。如果我们进攻罕、幵羌,就是“释有罪,诛亡辜”,放弃打击主要敌人,使主要敌人坐大,并且把可能变成朋友的罕、幵推向敌人一边,在战略上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赵充国还主张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决定攻守,他强调应该像《孙子兵法》指出的那样:“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作战的人,应该使敌人就我,不使我就敌;以逸待劳,调动敌人,达到歼敌的目的。赵充国在奏章的最后说:“臣蒙天子厚恩,父子俱为显列。臣位至上卿,爵为列侯;犬马之齿七十六,为明诏填沟壑,死骨不朽,亡所顾念。”赵充国这种为国家,为民族的一片赤诚之心跃然纸上。汉宣帝终于被赵充国说服了,改变了原先的主张,同意照他的计划行事。

  不久,赵充国即带兵向先零羌发起进攻。先零羌的军队因为屯兵日久,产生麻痹思想,失于戒备,在汉军的突然打击下,丢弃车辆、辎重,望风而逃,向湟水方向逃跑。赵充国带兵在后面慢慢追击,部下非常焦急,有人说,“机不可失,应该驱兵急追,以全歼敌兵。”赵充国说:“不对,穷寇是不能急追的,我们慢慢地追,他们会快快地逃;如果追急了,他们就会反过头来和我们拼命。”将士们听后,都点头称是。由于汉军在后面慢慢追赶,羌人忙跑不迭,道险路窄,有几百人掉到河里淹死,另有五百多人向汉军投降了。汉军掳获了马、牛、羊十万多头,车四千多辆,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赵充国在取得对先零羌的初步胜利后,立即把军队开往罕、幵羌的居住区,实行安抚和争取的政策。他规定严明的军纪;不准焚烧羌人的村落、房屋;不准在田地里割草放牧。罕、幵羌人对此深表拥护,他们纷纷奔走相告;“汉果不击我矣!”在汉朝和睦政策的感召下,罕羌的首领靡忘向汉朝投诚。赵充国热情地接待他,以上等的酒宴予以款待,然后派人护送回去。这样,罕、幵羌人没有用兵就平定了。从此以后,罕、幵羌长期保持与汉朝的友好关系,对稳定西北边疆起了重大作用。

  这一年秋天,赵充国接到汉宣帝的诏书,派辛武贤为赵充国的副将,命令他们在冬天向先零羌进攻。这时先零羌经过军事打击,再加上招抚,已有一万多人投降了,只剩下七、八千的人马了。他们久居异地,缺乏水草,牲畜大量死亡,内部矛盾重重。根据这种情况,赵充国不主张用兵进剿,而计划撤走骑兵,留下步兵,一面屯田,一面防守,使敌军不战自溃。可是,赵充国屯田的奏章还未上报,汉宣帝又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如不执行,就是“抗上”,有被“赐死”的危险。但赵充国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得失,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他决定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向朝廷陈述屯用的主张,一连上了三个屯田的奏章。

  赵充国在第一个奏章中说:军事行动必须慎重,如果用兵不当,会引起其他少数民族的连锁反应,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接着他算了一笔军队开支的项目,这项开支十分浩大,不是当时汉朝的国力所能承担的。因此,他建议撤走骑兵,只留下一万步兵屯田,这样既可“益积蓄,省大用”,又可安抚人心,巩固边防。

  这个奏章上达后,汉宣帝交给大臣们讨论,有十分之八、九的大臣们不同意赵充国的屯田计划,只有十分之一、二的人赞成。大臣们关心的是平羌战争何时可以结束。因此,汉宣帝在玺书中,对屯田仍表示怀疑,并问他战事何时可以解决,要他明确复奏。

  赵充国深思熟虑之后,又上了第二个奏章。他首先谈了屯田与战事的关系,指出屯田可创造消灭敌人的条件,一旦条件成熟就可消灭叛军,大约有一年时间即可平定叛乱。接着他又详备地陈述屯田的十二条好处,指出:“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汉宣帝再次把赵充国的奏章交给大臣们讨论,结果是支持与反对的意见各占一半,已有许多大臣被赵充国透彻的分析说服了。汉宣帝很佩服赵充国的胆识,但还想进一步听听他详细的意见,又让他“熟计复奏”。

  赵充国于是上了第三个奏章,进一步陈述他的屯田策。他着重指出:“匈奴不可不备”,匈奴是具有更大威胁性的敌人,他们时时刻刻想与羌人联合进攻汉朝,是汉朝的边防大患。我们应当考虑全面的战略需要,不能把力量全集中到羌人的问题上,对羌人要“智取”,而不能力夺。奏章还明确告诉汉宣帝说:羌叛明年春天即可解决。宣帝又一次把赵充国的奏章交给大臣们讨论,十分之八、九的大臣都表示赞同。汉宣帝遂决定按照赵充国的建议,罢兵屯田。

  西汉王朝采纳赵充国的意见,在羌族地区实行屯田。尽管在屯田的同时,汉宣帝又派辛武贤、许延寿和赵卬率兵出击,但是大部分羌人还是投降了赵充国,叛乱终于平息了。神爵二年(前60),汉宣帝命令赵充国班师还朝。

  五月,赵充国凯旋回到长安。这时朝中大臣对这次胜利,有不同议论,有人认为是出击结果,功劳应归于辛武贤和许延寿二将军;也有人认为羌人叛乱力量很小,即使不出兵讨伐也会“自服”的。赵充国的好友浩星赐在出城迎接他时,特意向赵充国建议:屯田虽使敌人处于困境,迫使羌人投降,但将军见到皇上时,“宜归功于二将军出击,非愚臣所及”。但是,赵充国没有接受浩星赐的意见,他说:“军事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这次出征的经验教训,应当为后世所效法。我要将战争的过程和经验教训,如实地报告皇上。不然如果我一旦死去,还有谁能对皇上说明呢!”于是,赵充国把自己的看法全部向汉宣帝陈述了,宣帝听了表示赞赏,并宣布免去辛武贤的破羌将军衔,仍回酒泉担任太守,赵充国仍为后将军兼卫尉。

  不久,皇帝下诏选派一名了解羌族事务、并能正确执行汉政府政策的将领担任护羌校尉,负责处理羌人问题。这时赵充国正在病中,四府(丞相府、御史府、车骑将军府、前将军府)推举辛武贤的小弟弟辛汤担任此职。宣帝表示同意,正式授予辛扬使节。赵充国听到消息,不顾重病在身,立即上奏阻止,他指出:辛汤酗酒,常耍酒疯,不适宜担任管理少数民族这样的官职,要求皇帝“易诏”换人,改由辛汤的哥哥辛临众担任这项职务。汉宣帝看了赵充国的奏章,对他不顾个人恩怨,一心为国的精神深表赞赏。他决定采纳他的建议,改由辛临众出任护羌校尉。辛临众上任后,对羌族做了大量的安抚工作,使羌族与汉政府保持和睦的关系。后来,辛临众因病免职,由辛汤继任。辛汤多次酗酒、打骂羌人,结果激起了羌人的反抗。事实证明,赵充国的看法是正确的。

  平定羌人的叛乱后,辛武贤留任原职,没有得到提拔,他知道这是由于赵充国没有向朝廷为他请功的缘故,因此怀恨在心,总想报复。后来,他想起赵充国的儿子赵卬曾和他讲过:“汉宣帝想杀车骑将军张安世,由于我家将军说张安世为人忠诚谨慎,应该保全他,所以才得以免死。”辛武贤就以赵卬泄露宫中机密为由,上章弹劾赵卬,想借此打击赵充国。汉宣帝下令审讯赵卬,赵卬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亲,自尽而死。这件事对年老的赵充国打击很大,他决定告老还乡。宣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他安车驷马(一种乘坐舒适的车,表示给予荣誉),黄金六十斤,以表彰他的功绩。宣帝还向赵充国提出,每有国家大事,特别是有关周边各少数民族发生的大事,将请他参谋决策。赵充国遵照宣帝的嘱托,在退职家居的日子里,尽心为国家操劳,每当国家有事,他都尽自己的能力献计献策。

  甘露二年(前52),这位西汉著名的军事家、久历沙场的老将去世了,终年86岁。宣帝赐给他“壮侯”的谥号,还下令把他的遗像画在未央宫的殿壁上,使后人永志不忘!赵充国辞世后,爵位由孙子赵弘所袭。

  汉成帝时,两羌曾有过叛乱,他就很思念这位忠君爱国的老将军,遂思“追美充国”,于是命当时的文学家、哲学家、给事黄门郎扬雄在赵充国画像上作《营平侯颂》:

  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汉命虎臣,惟后将军,整我六师,是讨是震。既临其城,谕以威德。有守矜功,谓之弗克。请奋其旅,于罕之羌,天子命我,从之鲜阳。营平守节,屡奏封章,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西戎,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汉中兴,充国作武,赳赳桓桓,亦绍厥后。

  从赵充国一直到其孙赵钦,都被封为营平侯。并且赵钦又娶了敬武公主为妻,更使这支赵氏家族陡增荣耀。

  但是,可惜的是敬武公主生不出儿子来,公主便将赵家一个叫习的婢女生的儿子,谎称是自己所生,起名赵岑,目的是挽回皇族和赵家的面子,并传衍赵氏家族。赵钦死后,这个赵岑便承袭了侯位,习氏也成了太夫人。谁知道赵岑的亲生父母贪得无厌,不停地索要钱财,赵岑不再给时,就把实情告到官府。于是赵岑被罢免侯位,和他父母一样沦为贱民。元始年间(3-6),汉朝修功臣后代表,汉平帝又把爵位重新授给把赵充国的曾孙赵伋,仍然为营平侯。

  其后“宗族条分,裔布诸华”。赵充国另一个曾孙赵丰,字叔奇,为监度辽营谒者。赵丰有二子:赵孟元、赵子仁。赵子仁为敦煌太守。赵孟元有四子,名赵孟长、赵仲元、赵叔宝、赵宽。赵宽,字伯然,自上圭(今甘肃省天水西南)迁家至破羌(今青海省乐都县),为护羌校尉假司马。在一次战斗中,其兄长孟长、仲元、叔宝“皆并震没”,只剩下赵宽一人。赵宽因“郡县残破,吏民流散”,乃又徙家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以招徒授业为生。其有三子,名赵子恭、赵子惠、赵璜。子恭为郡行事;子惠为护羌假司马;赵璜为长陵令。

  赵充国还有一弟名赵子声,为侍中。其子赵君游,为云中太守。君游有四子:赵游都,为朔农都尉;赵次卿,为高平令;赵子游,为护苑使者;赵游卿,为幽州刺史。

  赵充国的后代在明朝形成一个军功世家--迁安(今属河北)赵胜家族。

  赵胜,字克功,史称系出汉朝赵充国之裔,世居河朔。至伯父赵赤和父亲赵再兴,于明初始徙家永平之迁安,遂定居于此。伯父赵赤因军功授永平卫百户,没于战阵,无嗣,赵再兴袭并升千户。后又因战功升为指挥佥事,再擢为指挥使。不久去世,赵胜袭秩。其父临死时曾遗言:“我生为壮士而志弗就,尔长须努力,报国亢宗,毋负奇男子也。”赵胜于是克志励行,在战斗中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累官至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晋荣禄大夫,褒荣三代”,封昌宁伯,岁食禄千钟,加太子太保、太保兼太子太傅,卒谥“壮敏”。

  西汉名将赵充国墓位于清水县城北牛头河北岸李崖村西。总控制范围面积为7914平方米。东西南三面呈粘土悬崖,北与李崖村八组居民相邻。墓区内占地面积1444平方米,周围已征用土地面积5107平方米,民耕控制面积1463平方米。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充国墓最早建于汉朝。宋代又置祭田,广栽松柏,建立祭殿。清嘉庆、道光年间,诏谕大规模修葺,现存的墓碑皆为清代遗物。墓区现存封土冢,冢略呈圆锥体,高2.5米,周长18米,青草茂密,静幽清寂。冢前有碑亭两座,内立清嘉庆十三年(1808)“汉后将军营平侯公讳赵充国之墓”和道光乙酉年“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的石碑。墓区经近年整修后,墓冢略呈半圆球体,上覆茸草,高3.8米,底直径6米,底周围以水泥围固。冢前建歇山顶砖砌碑亭2座和清嘉庆十三年(1808)楷书“汉后将军营平侯公讳赵充国之墓”和清道光乙酉年(1885)“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的石碑。

  “汉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之墓”碑,长1.55米,宽0.75米,清嘉庆十三年立,拱形龙首条碑。碑首左右雕刻盘龙,额刻“大清”二字。碑身正中刻“汉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之墓”十二字。

  “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碑,长1.5米,宽0.75米,清道光乙酉年立,拱形龙首条碑。碑首左右雕刻盘龙,额刻“大清”二字。碑身正中碑文“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陵园内还有鲁公姬造像碑、宋墓群等,是一处休闲旅游、凭吊怀古的好去处。

  近年来,清水县又将部分宋墓葬、唐宋石刻迁移至墓区,并扩大墓区面积,辟为赵充国陵园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瞻仰和游览。

  2.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赵熹家族

  这是一个东汉官宦世家。赵熹,字伯阳,少有节操。更始时,为郎中,行偏将军事。因功拜五威偏将军。与刘秀共击王寻、王邑于昆阳。更始败于赤眉军,他逃出武关,助刘秀平定南阳地方割据。拜怀令,迁平原太守,有政绩。建武二十六年(50),征入为太仆。次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明帝时,更封节乡侯,代行太尉事。章帝即位,进太傅,录尚书事。擢诸子为郎吏者七人。建初五年(80)卒,享年84岁。谥“正侯”。其长子赵代(一作赵世),嗣爵,官至越骑校尉。孙赵直,官至步兵校尉;曾孙赵淑,嗣爵。

  3.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赵岐家族

  东汉名宦世家。赵岐,原名嘉,字台卿;少明经,有才艺。娶扶风马融兄女,因融为外戚家,不与融相见,仕州郡,以廉直疾恶,为人忌惮。桓帝永兴二年(154),辟司空掾,转皮氏长,大兴学校。因得罪宦官唐衡兄弟,逃亡避难,匿姓改名,卖饼于北海市中,家属亲友皆被陷以重法而遭杀害。直到唐氏兄弟败灭,才因赦而出,被公卿推举,擢升为并州刺史。不久,因党事牵连免官。灵帝初,复遭党锢之祸十余年。黄巾兵起,赵岐被征为议郎;献帝西迁,复拜议郎,迁太仆、太常。一生著作宏富,有《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世。其兄赵袭,字元嗣,也因参与贬议宦官唐衡等人,被害。其族人赵息,逃出这场家难,曾任郡功曹。

  4.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赵彦深家族

  南北朝隋唐时官宦世家,原为南阳赵氏,东汉太傅赵熹之后。赵彦深的高祖父赵难在北魏时任清河(后改名平原)太守,以后定居在此,遂成望族。赵彦深本名赵隐,字彦深,因避齐庙讳,故以字行。父亲赵奉伯,仕北魏,官至中书舍人。

  赵彦深“性聪敏,善书计”,初为大丞相曹参军,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后转大行台都官郎中。河清元年(562),晋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封宜阳王。武平四年(573),为司空,转司徒。七年得暴病而死,享年70岁。作为北齐宰相,“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

  赵彦深有子赵元将、赵仲将、赵叔将、赵公方等七人。其中赵仲将最为知名。仲将“沉敏有父风”,学涉群书,善草隶,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隋开皇中,位吏部郎,终于安州刺史。其子孙至唐时,亦官位显赫,其子赵义纲,为唐户部侍郎。赵叔将,邛州刺史,生赵尹平,为秘书郎;赵公方,隋大理正,生赵仁溥、赵义高等。

  5.酒泉(今甘肃酒泉)赵才家族

  南北朝隋唐时军功世家。赵才祖父赵隗,北魏银青光禄大夫、乐浪太守。父赵寿,北周顺政太守。赵才,字教才,“少骁武,便弓马,性粗悍,无威仪”。仕周为舆正上士。隋文帝登基,以军功至上仪三同。炀帝即位,转左备身骠骑、右骁卫将军。从征吐谷浑,为行军总管。以功晋位金紫光禄大夫。及辽东之役,还授左候卫将军,不久又升为右候卫大将军。

  其子赵道兴,贞观初历官左武候中郎将。唐太宗曾对他说:“卿父为隋武候将军,甚有当官之誉。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因授右武候将军,赐爵天水县子。赵道兴办公之地,就是赵才昔日的官府,他感叹地对部下说:“此是赵才将军厅,还使赵才将军儿坐。”朝野一时传为笑谈。后累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赵道兴之子赵文皎,亦为金吾将军。“凡三代执金吾,为时所称”。赵文皎之子赵玄俊,官至朝请大夫、常寺主簿;赵玄俊之子赵怀进,历易州参军、果州司士参军、莱州掖县令、越州诸暨令、中部郡司马等。

  6.天水赵昌、赵迁家族

  这是在五胡十六国直至隋唐都显达的一个家族。赵昌曾任后赵主石勒的黄门郎。赵昌子赵逸先后出仕后秦、大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大夏,赵逸任魏中书侍郎,他性好读书,随着年龄增长更加勤奋。

  赵昌有二子:长子赵温,次子赵逸。

  赵温,字恩恭。他学识渊博,名气很大。在姚泓执政后秦时,他在他的家乡天水郡做过太守。后来南朝宋政权的刘裕征伐后秦,姚泓战败,赵温则在战乱时流落氏族人地区。氐王杨盛和他的儿子杨难当,都对赵温很好。杨难当占据汉中地区后,拜赵温为辅国将军,并兼秦州和梁州的刺史。后来杨难当被迫臣服于强大的北魏,自称藩属。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仍然让赵温留在杨难当官府中任司马,后病死在仇池(今陕西省略阳县)。

  赵温有三个儿子,长子名赵广夏,曾任中书博士。二子,名不详。三子赵琰,因品德高尚、重人伦孝义,被列入《魏书孝感传》中。皇兴年间(467-471),即魏献文帝拓跋弘时,他举家迁至京师,因是赵氏家族的子弟,所以受到北魏统治者的礼遇。先是任兖州司马,转升为团城镇副将,后又到淮南王府做长史。赵琰一生常萦绕于心的一件事,就是将客死于异乡仇池的父母棺柩移到京师。然而当时禁制非常严格,不可能越关过隘,把棺柩移葬到京师。因此每到祭祀祖先时,他都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每念及葬亲之事就痛心疾首。直到晚年,他感到再也没有希望迁葬父母了,“乃绝盐粟,断诸肴味,食麦而已”,抱憾辞世。

  赵琰有两个儿子,长子赵应,次子赵煦。赵煦,字宾育,喜爱音律,以擅长歌唱填曲而名闻天下,曾做过秦州刺史。

  赵逸,字思群。“好学夙成”,在后秦姚兴统治时入仕,凭其家族的特殊名分和其自身才能,年纪轻轻就做了中书侍郎,为正三品,参议朝廷大政,“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然而奏之”。他原来受姚兴之命镇守朔方,管理五部鲜卑和杂胡二万余落。于是姚兴派齐难出征匈奴铁弗部赫连屈丐,赵逸为军司,但失败了,为赫连屈丐所虏。赫连屈丐为笼络世族,就拜赵逸为著作郎。鲜卑族拓跋部部所建北魏强大后,开始征服中原,拓跋焘攻占统万(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并把赵逸掳到北魏。拓跋焘很敬重赵逸,但赵逸似乎对旧政权心存旧情,作为汉人对少数民族政权颇有微词,在他的诗文辞赋中或明或暗地讥讽影射时政,对自己身陷夷乡感喟悲伤。拓跋焘思之再三,不但没有加罪,反而拜赵逸为中书侍郎。几年以后,赵逸拜宁朔将军、赤诚镇将军。他绥靖四方,拓荒抚民。前后十几年,这里人民安居乐业,一片升平盛世景象。这也是北魏比较发展繁荣的阶段。但赵逸毕竟老了,于是“频表乞免,久乃见许”。赵逸生平喜爱古书,研治三坟五典。晚年更加勤奋,七十多岁仍然手不释卷。他一共著述了诗、赋、铭、颂、文共五十多篇,颇为时人称道。

  赵昌兄赵迁这一支更加显赫。后秦主姚苌任命赵迁为尚书左仆射,赵迁后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去世。刘裕灭姚泓以后,把赵迁的子孙们一度迁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但鸟恋旧林,人思故园。赵迁的玄孙赵翼,以及赵翼的侄子们赵超宗、赵令胜,赵遐、赵叔隆、赵穆等,分别在北魏太和、景明年间北归降魏。

  赵翼,“粗涉书传”,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为政上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通率有器艺”。他在做平昌太守时,就因治郡有方,为朝臣称颂。后来他被招入京做过军校,又加官镇远将军长史。他在军事上和文书上的才能,颇为领军元叉所赏识,引为股肱。赵翼最后官至光禄大夫。死后,赠官左将军、齐州刺史。

  赵超宗,身高八尺,魁梧的外表使他更具大将风采,实际上他也颇有将略。太和末年,赵超宗为禄州平南府长史,带汝南太守,后加官为建威将军,赐爵为寻阳伯。后又累迁骁骑将军、征虏将军、岐州刺史。晚年又转为河东太守,并卒于任上。他在河东当太守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内以修己,外以安民,爱护老百姓,地方上颇有美声,所以他死后,河东“百姓追思之”。赵超宗死后被追赠为本将军、华州刺史,谥号“成伯”。

  赵超宗儿子赵懿(《北史》《隋书》均作“赵仲懿”),承袭其爵位,历任员外常侍、尚书郎。早卒。

  赵懿之子赵煚,少时就以有气节闻名。父亲英年早逝,他侍奉母亲极孝。14岁时,有人把他父亲墓上的柏树伐倒偷走了,赵煚恸哭不止,认为父亲地下之灵没得安宁,自己十分愧疚,便四处寻觅,终于找到了盗贼,并把他交给官府严加惩办。

  赵煚才华出众,文名很高,受到当朝左仆射周惠达的赏识。西魏文帝时,他出任相府军参事,随军大破洛阳,大军班师回朝后,赵煚主动留下来,继续镇压流亡的敌军,收拾残局。赵煚率军和北齐军前后五战,给齐军以重创,以军功封平起县男爵,“食邑三百户”。又累迁中书侍郎,主管重要文件起草和接待夷族工作,参议朝政,官居正三品。

  北周灭西魏后,赵煚又为北周陕州刺史。在与南朝陈军作战中,赵煚更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皇帝因他功勋卓著,授他开府仪同三司,后升为户部中大夫。周武帝听信小人谗言,将赵煚贬为益州总管长史。后赵煚又凭着自己的才能,入为天官司会,累迁为御正上大夫。

  隋朝建立后,赵煚晋位为大将军,赐金城郡公爵,食邑2500户,拜为相州刺史。后又因赵煚“晓习故事”,有治国方略,因而拜为尚书右仆射,掌握行政大权,典领百官。后隋文帝以“忤旨”之罪,将其赶出京城,到陕州任刺史,后又到冀州任刺史。赵煚对百姓非常仁爱,管理有方,受到当地官员和人民的爱戴,享有极高的威望。赵煚于开皇十九年(580)卒,享年68岁。

  赵煚有两个儿子,长子赵义臣曾做过太子洗马。隋末农民起义风潮四起时,他和杨谅起兵反叛,失败被杀。次子赵正臣,生赵德皆,在唐朝时任殿中丞。

  赵超宗有个弟弟叫赵令胜,身高八尺,性情烈狂,智力过人。因赵氏家族当时是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在一定时期内还在执行,所以赵令胜轻轻松松坐取高官,任河北、恒农二郡太守。但他贪污残暴,被御史所弹,因而坐罪,幸运的是他遇到灾年大赦,得以免罪。神龟末年,他自后将军、太中大夫出为恒农太守,并卒于官。

  赵遐,初为军主,随魏孝文帝征伐南阳。景明初年,任梁城的戍备司令。南朝梁武帝萧衍曾围困梁城,但久攻不下。赵遐以军功被封为牟平县开国子爵,食邑200户。他和赵充国一样,也是一时名将,用兵如神。曾以左军将军、假征虏将军、督巴东诸军事的身份,镇守南郑,粉碎南朝梁对南郑三面的夹攻,先后杀敌五千多。还师后,以辅国将军出为荥阳太守,与南朝梁大将马仙埤展开晋战。魏军大溃,只有赵遐握节而还,但以军事失利,论罪免官。延昌年中,赵遐才被重新起用为光禄大夫、使持节、假前将军为别将,防守西荆。熙平初年,出为平西将军、汾州刺史。赵遐死后,被赠官为安南将军、豫州刺史,谥号为“襄”。赵遐的儿子赵子献,承袭其爵位。赵子献四弟赵子素,官至司空长流参军。

  赵叔隆,大概在其兄弟当中是最不争气的一个。他曾是步兵校尉。永平初年,他和悬瓠城的白早生一同叛逃南朝宋。镇南王邢峦平定豫州时把他们抓回来了,经同族长辈赵文相救助,被宽宥无罪。后来赵叔隆投机钻营,自己用钱买通权贵,任秦州西府长史,又加官镇远将军。后又用钱买得冠军将军、中散大夫,不久又升为左军将军、太中大夫,颇有权势。但他犹嫌不足,又贿赂三公之一的司空刘腾,中山郡内史。他在中山郡毫无政绩,“专以货贿为事”。赵叔隆还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其族人长辈赵文相帮他免罪,他不仅没有报恩之意,反而与赵文相绝交。赵文相作为长者,不以为恨。赵文相为汝南内史后,还多方照顾赵叔隆家。但赵文相死后,赵叔隆竟对赵文相的后代漠不关心。因此,“时论贱薄之”。

  赵穆幼年时,赵翼就很喜欢他,认为其品行端正,可堪造就,经常带在身边言传身教。赵翼临死时,就把赵穆托付给领军元叉。赵穆擅长书记,写得一手好文章,尤其工于实用文体,做过汾州平西府司马,后任汝南内史。

  另据记载,赵迁还有一子叫赵令超,曾做过北魏河北太守。赵令超的孙子赵怀讷,曾为广州刺史,后升为广州总管。赵怀讷有两个儿子,一名赵慈景,一名赵慈皓。赵慈景曾娶隋朝公主为妻,作了驸马郎,任兵部侍郎、华州刺史等职。赵慈景有二子:一名赵节裳,一名赵奉御。赵慈皓也做过巴州刺史等官,有子名赵持。

  尽管南北朝时朝代更替频繁、战乱不已,但天水赵氏这一家族历几代常青不坠,数百年家世显赫,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少见。

  7.赵知礼家族

  天水赵氏家族不仅在北朝群星闪耀,光芒四射,就是在南朝也不乏名垂青史者。赵知礼就其中之一。

  赵知礼,字齐旦。父亲赵孝穆曾在梁朝做过侯官令。赵知礼从小就喜爱文史经籍,“善书翰”;文章大气纵横,书法飘逸隽秀,当时享有盛誉。

  梁朝大将陈霸先,在征讨元景仲时,有人向他推荐赵知礼做书记工作。赵知礼“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深得陈霸先的赏识,从此以后一直把他留在身边,委以重任,参与军机策划。后来,在平定侯景之乱时,赵知礼立了大功,被授以中书侍郎要职,并被封为始平县子,邑300户。后陈霸先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国号陈。陈武帝欣赏赵知礼的才华,就提拔他为散骑常侍、太府卿,主管军政。天嘉元年(560),陈武帝的儿子陈文帝又给赵知礼晋爵为伯,增邑700户。盘踞湘、郢二州的萧梁残余势力王琳起兵,并联合北齐进犯建康。陈文帝打败了他们,赵知礼因功,又被任为明威将军、吴州刺史。

  赵知礼通晓军事,喜怒不形于色,每逢军国大事,陈文帝都向他问策。随着日月的推移,赵知礼的声望日隆,“再迁右将军,领前军将军”。

  天嘉六年(559),赵知礼卒,时年47岁。诏赠侍中,谥号曰“忠”。其子赵元恭维其嗣。

  8.新安赵肃家族

  这支赵氏家族是在北魏时从天水迁到河南新安的。始祖为赵肃,他的儿子赵轨在隋时曾任硖州刺史、寿州总管长史,孙子赵弘智、赵弘安均曾任国子祭酒。其后代以“孝”闻名于世。

  赵肃,字庆雍。他的曾祖赵武归于北魏,被赐爵金城侯。祖父赵兴,为中书博士。父亲赵申侯,举秀才,为后军府主簿。赵肃“早有操行,知名于时”。北魏正光五年(524)为河南尹主簿。其子孙遂以新安为家。

  孝昌年间(525-528),赵肃起家殿中侍御史,累迁左将军、太中大夫。西魏天平初年,任新安郡守。大统三年(537),西魏大将独孤信率军东讨东魏,赵肃便率领族人给大军做向导。因功授司州别驾,负责监督粮储,使军用粮食充足。西魏文帝元宝炬听说此事,高兴地说:“赵肃可谓洛阳主人也。”七年(541),加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都督,仍兼别驾。九年(543),行华山郡事。十三年(547),升为廷尉少卿。第二年元日,准备举行朝礼,按当时的规定:“非有封爵者不得预焉。”而赵肃当时未被封爵,因此就无资格参加朝礼仪式。左仆射长孙俭将此事告诉了魏文帝。魏文帝就将赵肃叫来说:“岁初行礼,岂能没有你!你没有封爵,为什么不早说呢?”于是就让赵肃自选封名。赵肃说:“据说黄河清天下才能太平,我非常盼望黄河清。”于是被封为清河县子,邑300户。十六年(550),升廷尉卿,加征东将军。十七年(551),又晋升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并赐姓乙弗氏。

  赵肃为官清明、廉洁,不图私利,素有高名。他的这一品质,一直被其子孙们所继承。

  魏文帝曾命赵肃负责拟定法律条文。赵肃为此积思数年,累出了心脏病,最后只好回家休养。后卒于家。

  赵肃之子赵轨,“少好学,有行俭”。北周时曾在蔡王府中当书记。581年,隋朝建立,文帝。赵轨被任命为齐州别驾,从这时起以“有能名”名世。赵轨在齐州四年,每年朝廷考察政绩,他都是第一。隋文帝得知,特赐帛三百段,米三百石,并诏入朝。齐州百姓听说后,纷纷出来相送。一老者挥泪说:“大人在齐州四年,水火不与百姓交,所以不敢以酒相送。你清静如水,就请喝一杯水算是饯行吧!”赵轨也很感动,接过来一饮而尽。到了京城,隋文帝命他与牛弘一起拟定律令格式。

  卫王杨爽为原州总管,隋文帝觉其年少,必须找一个能干的人辅佐才行,于是就委任赵轨为原州总管司马。赵轨得命后,昼夜兼程,赶往原州。由于夜深天黑,随行的人马不小心,踩坏了路边的庄稼。赵轨立即下马,要随从人马歇在路边,等到天明,去附近村庄打听谁是田主,直到找到田主,赔偿了钱,才继续赶路。数年后,赵轨任硖州刺史,“抚缉萌夷,甚有恩惠”。后又转任寿州总管长史。寿州有一个水库叫五门堰,多年未修,堵塞不通。赵轨便下令整修,一下子就新开了36个水门,灌田五千余顷,老百姓非常高兴。赵轨后卒于家,享年63岁。

  《隋书》记载,赵轨的儿子赵弘智、赵弘安,“并知名”。另据《大唐集州事录事参军王文骘夫人赵氏墓志铭》,赵轨还有一子名赵弘善,官至邢州南和县令,其女嫁与赵州县人王文骘,贞观二十三年卒,年仅23岁。

  赵弘智,早丧母,事父笃孝。通书传,仕隋为司隶从事。唐武德初年,为詹事府主簿。太宗时,由太子舍人晋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后因有病出为莱州刺史,不久又为太子右庶子。对兄赵弘安如同事父,俸禄归之,不敢私。弘安卒,奉嫂谨慎,抚兄子如同所生。俄拜光州刺史。永徽初年,入为陈王师。在百福殿讲《孝经》,当时宰相、弘文馆学士、太学生都慕名前去听讲,后又为高宗阐述《孝经》大义,受赐二千匹绢和1匹名马。四年,进国子祭酒,仍为学士。死时82岁,谥曰“宣”。

  其兄,赵弘安,亦终国子祭酒。

  赵弘智有一曾孙叫赵矜,举明经,调舞阳、襄城主簿,赐牙绯,历襄阳丞。客死柳州,官为殓葬。十七年后,他的儿子赵子章长大成人,知道父亲客死异乡,尸骨未归,千里迢迢赶到柳州移棺柩。经过一番周折,得父葬所,遂归葬赵弘安墓次。

  9.京兆奉天赵植家族

  这支家族是上述新安家族的一个分支。在唐时从河南新安迁到京兆奉天(今陕西省乾县)。这支家族中有赵植,官至岭南东道观察使,其子赵存约,以义赴死;他的孙子赵隐、赵骘和曾孙赵光逢、赵光胤、赵光裔,两代五人均为进士。

  赵植,字道茂。曾祖赵德胄,官至回乐令。祖父赵景旦,官至普安令。父亲赵凗然,官至上郡城平令。建中末年,朱泚叛乱,当时唐德宗正巡幸奉天,无法马上调集军队,不几天叛乱军队就前来攻打奉天城,赵植率家人奴客奋力拒守,并把家财拿出来做为军用。德宗非常感激,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咸宁王浑瑊将赵植引为幕府,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年,迁郑州刺史。

  后来赵植到郑滑节度使李融处兼副使。贞元十年(794),李融得病,军府之政,委于赵植。大将宋晏发发动三军叛乱,中夜火发,赵植与监军列卒待之。天明后,乱卒自溃,即日诛斩皆尽。帝优诏嘉之,入为卫尉少卿,三迁尚书工部侍郎。十七年(801),出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谥曰“简”。

  《旧唐书》和《新唐书》均载赵植有二子:赵存约、赵滂。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载赵植有六子,分别为赵公仪、赵遵约、赵仁约、赵存约、赵从约、赵滂。《唐代墓志铭汇编》中收有赵从约之女的墓志铭。由此看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较全。

  赵公仪,为下圭尉。赵遵约、赵仁约、赵从约、赵滂,生平均不详。赵存约,大和三年(829)为兴元李绛府从事。刚到任不久,就遇军队叛乱。那天,赵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在喝酒聊天,李绛让赵存约赶快逃走,遭到拒绝。二人当即纠集部分左右士兵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赵存约当天与李绛同时遇害。

  赵存约有子二人:赵隐、赵骘。

  赵隐因父死难,与弟赵骘庐墓几十年,闭门读书,不应辟召。会昌年中,父亲的一朋友为当朝权要,敦勉仕进,这才出外为官,累为从事。大中三年(849),应进士登第,累迁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历户、兵二侍郎,领盐铁转运使等。咸通末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进阶特进,封天水县伯,食邑700户。僖宗初年,罢相,任检校兵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后入为太常卿。广明年初,升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后在居母丧期间卒。

  弟赵骘,亦以进士登第。大中末年,与兄赵隐“并践省阁”。咸通初年,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七年(866),负责选士,多得名流,拜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累迁莱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

  赵隐有子三人,赵光逢、赵光裔、赵光胤,均登第进士。

  赵光逢,字延吉。“幼嗜坟典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