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宇宙高奏东方红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居里夫人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每当听到这首历久弥新的老歌,孙家栋都会联想到当年那首从“东方红一号”卫星上传来的由铝板琴所奏出的美妙乐曲。

  1970年4月24日,中国人被一种特殊的激情点燃了。《人民日报》出版套红的号外,所有的广播电台都在热线链接同一条消息,全国人民竞相奔走相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啦!

  那晚,当“东方红一号”卫星高奏着《东方红》乐曲从北京上空飞过时,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正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值班。他仰望星空,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般百感交集,泪水忍不住刷刷地滚落下来。

  1958年,毛泽东代表中国,用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向太空递上一份战书:“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他又风趣地说:“当然罗,卫星应该从小的搞起,但是像美国鸡蛋那么大点的,我们不放!要放就放它个两万公斤的!”

  这一份战书改变了孙家栋的命运。1967年建军节前三天的一个下午,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火箭总体部副主任的他正满头大汗地趴在火箭图纸上搞设计,一位叫汪永肃的同志受上级委托专门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为了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顺利进行,中央决定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钱学森任院长。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了你,根据聂老总的指示,决定调你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

  人造卫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早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的许多专家和研究所就开始了“中国第一星”的研究设计工作。1968年,以中国科学院承担卫星工程任务的研究所和工厂为主,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的人造卫星开始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1969年10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基本告成。百忙中的周恩来总理特地抽出时间要听取卫星工作汇报。当钱学森把孙家栋介绍给总理时,周总理握住孙家栋的手风趣地说:“哟,这么年轻的卫星专家,还是小伙子嘛!”

  1970年3月21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完成总装任务,达到了发射要求。历经12年风雨磨难,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世了。这颗卫星虽然在世界上排行第五,但在工业基础落后,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纯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并且水平不低,着实令全世界吃了一惊。“东方红一号”卫星上的全部元器件、设备和材料以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难关的攻克,都是中国自己的产品和成果,它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结晶。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孙家栋相继担任了第二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和总设计师,并参加领导了其他各类卫星的研制发射工作。随着这些卫星的升起,孙家栋的名字也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一样闪耀在浩瀚的天空。

  “点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虽比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但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从此,我国正式进入了“太空俱乐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