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

  任何一位读过《少年中国说》的人,都会被这种气概和热忱感染,都会在心底画出一个问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慷慨志士,能够发出如此大气魄的呐喊?

  发出如此大气魄呐喊的,其实是个小个子,他的名字叫梁启超。

  正午的阳光照在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院,明净而安详。这两处院落就是梁启超故居和书斋“饮冰室”。

  故居是一座大方简朴的双层建筑,而“饮冰室”书斋则恢复了原来的设置:两层意大利式白色花园洋楼俊秀雅致,从大厅内仰望,大型吊灯从透明玻璃的楼顶垂下,书房内的大型书桌和砚台依旧散出灵气,菲律宾红木的巨型书柜书香四溢,由地到顶……

  1914年,担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的梁启超在天津意租界西马路建成寓所,也就是今天的东楼故居,1915年梁家迁居于此。1924年,梁启超特请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在故居西侧构建了“饮冰室”书斋。

  “饮冰”语出《庄子·人世间》,原比喻忧心似火,饮冰自定,梁启超以此为斋名,意在表明自己忧国忧民。就在个院子里,他参加了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用地下室为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储存枪支军饷;就在个院子里,他写下了《饮冰室合集》中的许多重要论著。

  两个院子合成的梁启超纪念馆,分为书房、起居室、家族纪念室等十二个展室,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涵盖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重大事件,最后一间展室表现的是梁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展览内容分成六大部分,分别是“勤学苦读的神童”、“戊戌变法的主将”、“君主立宪的鼓吹者”、“反袁护国的组织者”、“享誉中华的学术巨擘”、“寓居津门的饮冰室主人”。

  “饮冰室”是梁公晚年研究、写作之所。楼内居室九间,均复原了当年场景。一进门是大过厅,左边墙上挂着一米高的蔡锷画像。再进去是书房和客厅。书房摆满书柜,客厅里陈列着菲律宾客人赠送的蜥蜴标本以及鸵鸟蛋等复制品。二楼则是梁启超的卧室、餐厅等私人活动空间。

  纪念馆的一百多件家具都是原汁原味复制的,并且根据梁启超后代反复回忆布置的。院中央矗立着一尊梁启超铜像,高2.38米,重400多公斤,一派儒雅之风。

  激扬梁公亦是性情中人,幼子梁思礼极其有限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便是父亲一提起这个“老白鼻”(梁启超对他的昵称,“白鼻”是英文单词BABY的译音),那种志得意满的神情。

  1927年,也就是梁思礼3岁时,梁启超在给海外孩子的信中说:“每天老白鼻总来搅局几次,是我最好的休息。”另一封信写道:“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他少小离家,他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他念‘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睡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总要我一个人和他对酌,念到第三句便躺下,念到第四句便去抱一部书当琴弹,诸如此类的笑话多着哩。”

  最有趣味的是梁启超将一个滑稽作品寄给梁思顺(梁启超女儿),把“老白鼻”的神态描绘得活灵活现:“昨日好稀奇,迸出门牙四个,刚把来函撕吃(事实),却正襟危坐。一双小眼碧澄澄,望着阿图和,肚里打何主意,问亲家知么。”

  意气风发的梁启超一门九子,其中三人同为院士——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次子梁思永,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的贡献;幼子梁思礼则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参与过神舟五号的研发。这个院子,不知留下多少父子打闹的笑声。

  梁启超住在河北区,曾在南开大学兼课,每天坐马车奔波到八里台上课。讲学时,他感情张扬,染人声色。当年聆听过他讲演的人追述:“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之中张口大笑了”……

  如今,徜徉在故居和书房的回廊间,仿佛还能听到梁公因为思考时事与未来而来回踱步的声音。

  外地人如果坐火车来天津,一出车站,面对蜿蜒远去的海河,头一个眼前一亮的景观,就该是那座恢弘如虹的钢架大桥,它现在的名字叫解放桥,百多年前,因为周边租界围绕,它被称作“万国桥”,巨大的桥身开合自如,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不俗手笔,一时佳话。

  当年,法国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即今天津站),修建一座桥梁,时称老龙头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建此桥,桥梁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由于交通压力,十多年后,新桥计划提上日程。1926年,新万国桥建成(即今解放桥),遂将旧桥拆除。

  万国桥位于老龙头桥上游,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法、英、德租界,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米。由当时的法国工部局主持修建,也曾叫过“法国桥”。

  当时渴求参建的投标方共有17家,设计方案多达31种,几经审查后,交由达德与施奈尔公司承包,这座桥前前后后建了三年,原定工程费100万两白银封顶。没想到开工后,造价日升,最后,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费用39万两,总计超过190万两白银,是海河上最贵的一座桥。

  万国桥分为三孔,中孔为开启跨。开启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万国桥下过大船”的梦想成为可能。

  新中国成立后,万国桥更名解放桥。1956年由天津大学主持对整桥进行验算并做荷载试验,结果结构性能均告良好,50吨拖车但过无妨,甚至连开启设备的齿轮也是滑润如新,转动自如,那时,大桥每年或隔年试开一次,保持性能,以备万一。20世纪80年代后,市区交通以汽车为,海河市区段不再通航巨轮,开桥试验告一段落。

  河为城链,桥乃链珠。海河味道隽永,其间馨香传神的,便是式样繁多的开启桥,而万国桥则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经典之作。桥梁大家茅以升曾说,天津的开启桥是中国桥梁里的一件“土特产”,提供了许多可以学习的东西。

  万国桥身上还有一个传奇的争议。几位天津地方史专家曾经提到,“万国桥在1902年建成以后,一直都是横跨海河的交通枢纽和著名的城市地标……一个未经考证但流传颇广的说法认为,这座风格独特、现代感极强的铁桥实际上出自艾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艾菲尔之手。”这个传说,无疑给西式风格浓郁的万国桥再添神秘色彩,特别是华灯初上时分,倒影在海河水面上的桥身,与咫尺之间的天津站和世纪钟犄角呼应,俨然一幅童话中的场景。

  但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万国桥确实建在当时的法国租界,但设计者是艾菲尔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那时离他逝世相距不到两年,建造桥梁是要到实地考察的,垂暮之年的艾菲尔不大可能在那时到天津来,并主持建造这座大桥。不管结论如何,万国桥的风采不会减退丝毫。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一生奔波于强国信仰之间,即使到了身染沉疴的弥留之时,仍然穿枪林,过弹雨,冲合围,频繁北上,不辍呼号,在天津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而这三次天津之行,对他一生中的三次主要革命转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早年接受西方教育,对中国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改良思想。1894年,28岁的孙中山怀着爱国救民的一腔热忱,带着倾其心血的《上李鸿章书》,北上天津,想方设法面见李鸿章。但当时大权在握的李鸿章对这个忧国忧民的年轻人不理不睬,掷书于地。

  李鸿章的拒见强烈刺激了孙中山,从此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在海外建立兴中会,开始了革命生涯。

  天津之行标志着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开始。此后,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红墙之内的皇宫飘起了共和旗帜。1912年,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是,风云突变,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借助孙中山的威望,力邀其到北京共商国是。1912年8月23日,孙中山第二次进津。在这里,一代伟人整理着他的思绪,对袁世凯伪装共和的面目认识得更加清楚,讨袁的二次革命从此酝酿。

  第二天,孙中山来到当时的天津花园(今中山公园),向天津市民发表演讲,阐述了爱国救国纲领。随后又赶到广东会馆,寄语同盟会会员为中华崛起而奋争。

  天津之行加速了孙中山的又一次思想转变。此后,他领导讨袁战争,重新诠释三民主义,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促成了国共合作。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赴京共议国计。当时,军阀混战,进京之路危机四伏。但孙中山认为这是宣传革命的千载良机,毅然前往。11月10日,他发表了阐述时局的《北上宣言》,13日,携夫人宋庆龄登上永丰舰经上海绕道日本进京。一路上他发表演说,接见记者,主张受到海内外进步人士热烈拥护。

  12月4日,永丰舰抵达天津美昌码头,这是孙中山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踏上天津土地。当晚,在段祺瑞等人安排下,孙中山入住张园(天津和平区鞍山道59号,即今日的孙中山北上在津期间居住遗址)。稍事休息,孙中山带着汪精卫、孙科、黄昌谷、李烈钧等10多位随从赴曹家花园,拜访张作霖。两人倾谈一个多小时。待返回时,孙中山已感浑身不适,肝区疼痛,即请德国医生诊治。初诊为旅途劳顿,食物不消,以致胃痛。其实孙中山此时已患肝癌。此后的20多天中,孙中山病情渐重,只好在张园静养。但他并未停歇对时局的关注,先后发表了《告天津人民书》和《善后会议条例》。31日,孙中山扶病进京,3个月后,便长辞人间,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

  张园是张彪的住宅。张彪,1860年出生,山西人,20岁时追随张之洞,从标统做起,最后官至陆军第八镇统制。镇压武昌起义后,张彪东渡日本,1912年,张彪退隐天津日租界,开始投资实业,1915年,他在宫岛街建起这栋具有西洋古典风格的豪宅。

  虽为私宅,但是,因为前前后后入住过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这个院子便显得不同寻常起来。孙中山从此赴京不久,被逐出宫的末代皇帝溥仪化妆逃到天津,入住张园,未几,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绣也赶到这里,开始长达7年的在天津生活,而轰动一时的“淑妃文绣出走事件”也是在这期间发生的。

  张彪为了迎接溥仪,买了许多生活用品和欧式家具。溥仪觉得这里要比北京的紫禁城舒服。他说“此处没有紫禁城里我所不喜欢的东西,又保留了似乎必要的东西”。张园的随意让溥仪褪去了所有行仪上的束缚,笨拙的龙袍不穿了,宽大的龙椅不坐了,一袭普通袍子马褂,出入自如,同时又少不了政客、遗老、武人的顶礼膜拜。已经熏染了些许现代气息的溥仪对远离了红墙黄瓦,躲进备有马桶和暖气的洋楼的日子,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惬意,唯一令他心烦意乱的就是到天津后,婉容与文绣之间的疙瘩越结越大,文秀后来回忆说:“在天津虽然我们同住一幢楼房里,无事谁也不和谁来往,形同路人。婉容成天摆着皇后的大架子,盛气凌人,溥仪又特别听信她的话,我被他们俩人冷眼相待。”文秀忍无可忍,数次自杀未遂,遂在妹妹的帮助下逃离张园,并诉诸法院成功地与溥仪离了婚。溥仪说:“这与其说是感情上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由于张园生活上的空虚。其实即使我有一个妻子,这个妻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思,因为我的兴趣除了复辟,还是复辟。”

  溥仪离开后,张彪的儿子把张园卖给日本人,改作日本警备司令部,国民党时期张园又被当作国民党警备司令部,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张园曾为天津警备司令部,今天的张园是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看天津的锐气,有一个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新世纪神话——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英语字头的缩写恰好是TEDA,按照汉语拼音的读法,这个写满奇迹的区域被习惯地称为“泰达”。

  有人这样描述20年前的泰达:渤海苍苍,海河汤汤。荒原如梦,碱花如霜……

  就是这样一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20年后,下笔有神,画出了一座有名气、有底气的前卫新城——主要经济指标连续7年位居国家级开发区首位,以摩托罗拉、三星集团、三洋、松下为代表的电子通讯产业;以丰田、SEW、艾默生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葛兰素史克、田边、诺和诺德为代表的医药化工产业;以顶新、可口可乐、雀巢、大冢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四柱擎天,2003年统计的产值已达1145亿元。“泰达”已定型为中国电子通讯产品的主要制造基地,以手机为代表的多种产品产量居中国第一。

  看“泰达”,看的是一种速度,看的是一种智慧。这速度,表达在每个街上行人的脚步中,这智慧,浸润在每个品牌的精密与细致中。如今,到“泰达”,津滨高速、津京塘高速、津塘公路,都是一马平川,开车不过二三十分钟车程,或者,买上一张轻轨票,四十分钟,直达“泰达”。

  那些主宰着行业命运,引导着消费潮流,领跑着科技水准的跨国品牌,虽然只能隔雾看花,但是,透过围墙,还是能把纤尘不染的厂区小路,言行规矩的产业工人以及和一般单位不太一样的节奏立此存照,待日后用到这个品牌的时候,总有一种放心与信任的情愫,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或许便是工业旅游的魅力所在。

  20年的脚印还是清晰可辨的,对照“泰达”的昨天和今天,怀旧的情感里边少不了的是自豪。当年仅仅1公里长的开发区第一街上,还保留着经发局的第一座办公楼,许多项目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立项审批“一站式”服务;办公楼后面还有开发区的第一个城区绿地——“青年园”,此外,开发区的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一家海关大楼,第一家泰达医院,第一个带有室内游泳馆的体育活动中心,第一所学校泰达国际学校等等,都是身影犹在。

  如今的第一大街已今非昔比,往东一直延伸到气势恢宏的时代广场,往西有新建的开发区第一个泰达火车站。轻轨高架桥和绵延的防风绿化带,环绕着它的南面,北面一直到十三大街,成片的工业区和新建的生活区的高楼大厦,已经把一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繁华尽情展示出来。

  “泰达”所在的环渤海经济圈是一个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购买力旺盛的黄金地带。在以泰达为中心的500公里半径范围内,分布着全国约17%的人口和11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全国为32个),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测量出“泰达”的后劲。

  “泰达”之美,不仅仅是通衢大道,林立厂房,还有那独特的不毛之地上生成的万方仪态。泰达热带植物园就是个杰出的代表。这个扎根盐碱滩的植物园坐落在泰丰公园旁,两园相映成趣,是个藏在深闺的奇妙去处,建成于2003年,由两座玻璃金字塔和55米拱形玻璃长廊联接而成,一大一小宛如母子。大塔50×50米、高30.88米;小塔25×25米、高15.5米。两塔由玻璃和钢铁完美组合,充分发挥钢材特性,构造简洁,造型新颖,匠心独具,国内首创,四周衬花草水景,好像两颗镶在绿盘上的璀璨钻石。

  进门后凉风扑面,仿佛绿野仙踪一般的感觉。闹市喧嚣如风掠去。大金字塔“四季花园”占地2500平方米,分棕榈、水生、花果、蕨类四个植物区。方寸之地,魔幻世界,洞天福地,别有千秋。并且由浅到深渐入佳境,一步步走进诗情画意。植物园利用高科技手段,自动控制各种生态要素,保持最佳环境,一年四季春常占,足不出园千里景,西双版纳密林风光,十几米高的大王椰子,配以瀑布、游鱼、青苔、睡莲……湖水丰盈,卵石护岸,小桥流水,其声潺潺,返朴归真,再造自然。

  小金字塔“沙漠植物园”占地625平方米,与“四季花园”湿热气侯截然不同,空气干燥,不见水影,绿肥红瘦,真如沙漠。沙漠主要生长仙人掌类多浆多肉耐旱植物。最大的仙人柱5米高,最小的生石花不足1厘米,大小悬殊,如大象和蚂蚁。大的仙人掌高约两米、山影高约2.5米,与家庭盆栽相比简直成了精。刺猥般仙人球学名“金琥”,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琳琅满目,大的直径约1米,球体碧绿,刺丛金黄,聚落成群,极耐观赏。有两种植物很怪:一是光棍“树”,大枝小枝光秃无叶如死树,仔细瞧,原来它象树不是树,那些繁“枝”是由一段段粗细不同的绿色肉柱组成;一是红“花”绿叶的仙人草,渐开线式螺旋叶,像花不是花,却又美艳胜似花。

  §§有骨气的天津(看奋起)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