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1 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外部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原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形成的战略态势。战略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战略环境应重点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

  外部战略环境分析的目的是确认可以使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受益的机会和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可大致概括为三大类:

  4.1.1 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30多年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的实力和经验,但至今还没有摆脱低收入状态,有些地方的人均收入水平还相当低下。从总体上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了。这是由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尤其是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东部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与人口比例的相对偏差为53.41%,经济发展水平很发达;中部相对偏差为-25.56%,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比例基本持平;而西部的相对偏差为-41.10%,经济不发达。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间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东西部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究其原因,体制环境、政府职能转变、科技水平和观念等软投入落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转变是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特征和解释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本质因素。从广义上看,产业结构包括就业结构,就业结构是衡量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就业结构是指劳动者素质技能结构与投资结构相结合而形成的就业状态,包括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城乡结构、就业的地区结构等。我国就业结构矛盾已经非常严峻,调整就业结构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重大课题。西部的第一产业比东部高7.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东部低4.25个百分点。由此,西部地区农业比重高、工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西部与中部的第一产业差距不大,相差1.72个百分点,中部是我国工业聚集区,因而第二产业比例高,中部比西部高4.80个百分点。

  由于就业结构可直接反映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状况,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分布的变化情况往往成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显示西部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最高,比东部高23.78个百分点,比中部高6.40个百分点;西部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最低,比东部低15.68个百分点,比中部低5.53个百分点。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一般情况下,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正偏离),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且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则表示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在国民经济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即呈现完全竞争的状态,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会使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产业之间的偏离也逐渐趋于零。就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来看,西部地区相对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而言,无论是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存在较高的结构偏离度。尤其是第一产业,西部地区的结构偏离度高达37.60,说明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下且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

  (3)居民教育消费水平。居民教育消费水平,是指个人在教育消费方面的货币支出。居民教育消费水平是衡量教育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存在较大差距。尽管统计口径中没有单独列出居民对高等教育消费金额,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学费高出中小学教育很多倍,它在居民的教育支出中占有很大份额,因而居民的教育消费水平就能大体上反映居民的高等教育消费水平。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普遍偏低,高校的学费及其他支出总额与中、西部的家庭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悬殊较大,这将严重影响中、西部的贫困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妨碍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提高。

  4.1.2 政策因素

  布鲁贝克提出,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二战以来,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始终占有明显的优势,高等教育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这种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和公众对高等教育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普遍地把高等教育看成克服国家危机的工具,实现社会平等和改善社会地位的手段,从而促使政府制定一系列法规来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所谓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正确把握时代潮流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的重大发展。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2)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国家陆续做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鉴于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1999年国家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3年,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国家又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中央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并在率先发展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2006年4月,以中央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即涵盖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内的,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已有的研究肯定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具体来说,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包括:区域经济水平对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影响不同地区高等教育投资多渠道、多元化的实践效果。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与毕业生规模的扩大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高等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来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政治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直接产生影响;高等教育通过选拔、培养国家管理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高等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尤其是骨干青年的政治社会化。高等教育对区域文化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能够传授、延续文化,选择、整理文化,创造、更新文化[78]。

  4.1.3 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79]文化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经济竞争力背后的支撑力之一是文化,它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更要自觉和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文化是终极竞争力。”[80]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相对滞后,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深刻的原因在于支撑它们发展的文化乏力。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崛起,必须增强支撑它们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落后的经济背后必然有落后的文化及由此滋生的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文化的滞后,必然会阻碍经济的持久发展”。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了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欠发达地区存在着诸多文化滞后或文化底蕴淡薄的现象。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式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如果说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是硬件,那么以文化为基础、为底蕴产生的发展方略、施政纲领、行政原则和管理模式等均可称为软件。如果这种软件顺应潮流、因地制宜,便会促使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解放和发展。硬件是固定的,是僵死的,只有使用了先进的软件才能表现其优越性,因此必须不断地更新其软件,以便使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4.1.4 技术因素

  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电脑、网络、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等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