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就封国太公谋治齐

  吕尚被分封后,就率领部众,离开镐京,向东前往营丘到自己的封国去。在去营丘的路上,他边行边住,行动很慢。客舍中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对吕尚说:“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您这位客人睡得这样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国就任的吧?”吕尚听到这话,忽然意识到:事关邦国命运,岂容片刻疏忽!于是,他急忙将随从们叫起,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黎明时候就到达了齐国。这时正遇上莱侯带兵来攻,想与吕尚争夺营丘之地。营丘毗邻莱国,莱人是夷族,趁商纣之乱而周朝刚刚建立,还无力东顾,因此率军来和吕尚争夺国土。吕尚及时准备,率兵平定了莱侯的进攻,定都营丘,建立了齐国。

  齐国建立之初,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巩固新建的国家,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来治理。当时尽管吕尚击退了莱夷人的进攻,但是当时齐国的局势仍然是“国有未训之臣,野有未治之民”,于是吕尚采取了“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纪之以力”的政策。

  据说齐国东海上有居上兄弟二人,一个叫狂蟊(音yù),一个叫华士,这兄弟二人都很有才华。二人商议说:“我们不臣服于天子,不与诸侯为友,自己耕田来吃饭,掘井来饮水,对别人无所求。不崇尚天子赐予功名,不追求国君给予的俸禄,不外出做官而是自食其力。”吕尚建立齐国后,听说了二人的才能,就多次亲自登门拜访,想任用二人。但他们都拒不相见,于是吕尚便派人把他们给杀了。周公听说后,急忙派人问吕尚为何杀了丽名贤人,吕尚回答道:“这兄弟二人都不做天子之臣,也就是我不能使之为臣;他们不以诸侯为友,也就是我不得使用他们;他们自己耕田而食、掘井而饮,对别人无所求,也就是我不能对他们有所奖赏、惩罚、劝告和禁令。况且他们不崇尚功名和俸禄,即使是贤能之人,我也不能任用他们让他们为国建功。贤能之人不出来做官国家就不能得以治理,而贤能之人不愿得以任用就是对国家的不忠。况且先王能够管理他们的臣民,依靠的不是爵位、俸禄,就是刑法和惩罚,现在这四种方法我都不得施行,那我还当谁的国君?”吕尚还打比方说:“假如有一匹马,貌似天下最好的马——千里马,但是驱使它它却不向前,喝止它它却不停止,让它向左它不向左,让它向右它不向右,要这样的马是没有用处的。一个自认为是世上贤能的人,而拒绝为君主所任用,不为国君效力,这就不是圣明君主的臣子,就像貌似千里马而不听使唤一样,要他何用?所以我把他杀了。”

  齐国当时有个司寇叫做营汤,他巧言令色,口是心非,还结党营私,对吕尚的政令拖拉怠慢,对百姓暴虐并滥杀无辜。吕尚知道后,就召见他并询问他治国的主张,他回答说:“治国之道,只有仁义就够了。”吕尚问:“什么是仁义?”营汤说:“仁就是爱人,爱人的人有子不食其力;义就是敬老,敬老的人妻老而夫拜之。”吕尚听了营汤的解释后说:“我也主张仁义治国,可我所说的仁义与你的不尽相同。我认为天有四时,地出产物财,能够与人共同拥有而不专门为自己所有,这样才是仁;要与众人和谐,能够与众人同忧患,同欢乐,同好恶,这样才称得上是义,义之所在,则天下人皆实行。更重要的是,仁义不仅仅是说在嘴上,还要见诸行动。你口称仁义,却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巧言令色,诛杀无辜,若你这样‘仁义’治齐,只能生乱,不能安民兴国,你必须改弦更张。”营汤不从,于是吕尚令人将他诛杀,以正政令。

  吕尚击破莱国的进攻,又除掉了狂矞、华士和营汤的乱政,使齐国得以安定。齐国安定后,吕尚修明政治,因地制宜,采取了符合齐国发展的政策。

  经济方面,吕尚的封地齐国,当时只是方百里之国,国土面积狭小,人民寡少,土地贫瘠,多为盐碱地,不适宜种植五谷,发展农业生产。但是齐国面临大海,拥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便利的海上交通,使渔、盐可以流通到各诸侯国。而齐地人民又擅长于养蚕织造,这方面有许多出色的女工,并且齐地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都是东夷人的聚居地,东夷人很早就有较发达的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纺织业、金属冶炼业等。吕尚根据齐国本身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的经济政策。在此政策指导下,齐国逐渐发展成了“冠带衣履天下”的富强之国,当时的海岱之间的小国都去朝见齐国。这也使得吕尚以后的齐国之君,仍然采取大力发展手工业的措施,发扬吕尚治齐的遗风。春秋时的齐桓公任管仲为相,鼓励“百工尽其巧”,并设立重奖以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商业,使齐国的手工业、商业更加蓬勃发展。铁制工具的推广应用,又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因此使齐国富于列国,齐桓公成春秋为五霸之首。战国时期的齐国,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又成为“七雄”之一。齐国都城临淄一片繁荣昌盛景象。苏秦曾这样描绘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都是自吕尚以来重视因地制宜发展工商的政策一以贯之的结果。

  政治方面,吕尚在周初世卿世禄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提出了“举贤尚功”的用人政策。吕尚在辅佐文王、武王的时候,就提出以仁建国,以仁守囤,“尊贤上功”的用人方略。吕尚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重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诚信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早在吕尚被封于齐的时候,周公旦就问吕尚:“您准备怎样治理齐国呢?”吕尚回答说:“尊贤上功(尊崇贤能,崇尚功业)。”吕尚到齐国后实施“尊贤上功”的用人政策,选贤任能。这点和世卿世禄制为准则的鲁国所采取的“亲亲上恩”的用人政策不同。在世卿世禄制下,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以宗族为核心,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其他庶子则按照宗法原则,拥有自己的爵位和采邑,并得以世代相传。吕尚打破这种世卿世禄制,施行“举贤尚功”,结果团结和利用了齐国的贤能之士,使齐国能够在建国之初较快地稳定下来,更开启了后世齐国之君的“重士”之风。齐桓公能够放弃一箭之私仇,使管仲贵居上卿,拜之为齐相,尊之为“仲父”,从而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也正体现了吕尚用人政策之遗风。

  武王灭殷后的第二年就生了病,不久就去世了,太子诵继承了王位,就是周成王。尽管周王朝已经建立了,但当时的局势仍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并不稳定。当时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不能治理朝政。面对这种情况,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为了安定周王室,暂时摄政,代理成王管理政务,主持国事。而管叔、蔡叔等周公的弟兄这时则心怀不满,怀疑周公篡位,就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意思是周公想夺取王位)。”周公就召来吕尚、召公爽二人,对他们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还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样做的。”于是在吕尚等人的竭力拥护下,周公得以辅佐成王。而这时管叔、蔡叔等又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合谋,联合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国家,兴兵发动叛乱。这些叛乱分子其实是各怀鬼胎:管叔、蔡叔想趁着周王室内乱的机会,以图谋自己能够登上王位;而武庚是想联合不服的殷遗民东山再起;东方的奄、薄姑及徐夷、淮夷等并不服从周王朝,此时也趁机发难。周公忍辱负重,决定发动东征,以安定王室。齐国作为东方重要大国,参与了平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周公特意派遣召康公前往齐国,授权姜太公对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五侯九伯的叛乱行为,有代朝廷征伐的特权。这时吕尚又穿上了兵甲,操起兵戈,奉王命征讨“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的叛乱诸侯。周公率兵大举东征,东征的大军一路由周公率领,直攻武庚的盘锯地——殷故都朝歌;一路则由太公率领,绕到殷故都的东方,切断徐戎、淮夷等国与武庚的联系。周公攻下殷故都之后,再回兵攻打“三监”,然后又和吕尚联合大战夷人。受命之后,吕尚便在东西三千里,南北两千里的广袤地区内,南征北战,平东扫西。这场战争整整打了三年,总算平息了叛乱,最后杀掉了武庚和管叔姬鲜,流放了蔡叔姬度。

  周王室总算安定下来了,面临的问题就是治理国家。周公在还政于成王前,制礼作乐,建立了包括吉(祭祀等)、凶(丧葬、灾荒、疫病)、宾(朝聘等)、军(战争、田猎)、嘉(冠礼、婚礼等)五礼的礼乐制度,在当时的周王朝姬姓诸侯国内推行这套礼制。由于诸侯国内族属构成情况不同,如晋国国内还有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人,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周人并不相同,所以也就不适宜按照周礼来规范他们。吕尚看到齐国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因为齐地是东夷族的发祥地,齐国当时还生活有许多东夷之人。也就是说,聚居在山东乃至周围地区和沿海一带的土著居民,基本上都是东夷族人。东夷人的风俗习惯也与周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齐国贸然推行周礼,就容易激起族属之间的矛盾,将不利于国家安定。因此,吕尚并没有按照周室的礼仪制度来要求规范东夷人,而是尊重东夷人的习俗,采用“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来治理齐国。施政三个月后,吕尚就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周公还颇为诧异地问道:“怎么会如此迅速?”吕尚回答说:“因为我简化其君臣之间的仪节,一切从其风俗去做。”

  而与齐国相邻的是周公旦的封国鲁国。齐、鲁两地其实都属于东夷之地。周公没有就封,而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去鲁国进行治理。当初分封的时候,鲁国分有祝、宗、卜、史,具备周王室的各种文物制度,是享有最高特权的东方大国。而伯禽到鲁国,也带去了西周的全部礼乐,用西周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改造鲁国,施政三年之后,伯禽才向周公汇报施政的情况。周公问:“为何如此迟缓?”伯禽说:“改革鲁国的风俗与礼仪,这要等服丧三年除服之后才能看到效果,因此迟了。”周公听后叹息说:“唉!鲁国后代将要为齐国之臣了,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其后,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战国时代的“七雄”之一,以强盛的国力显赫于诸侯,但鲁国始终落后于齐国,没有跻身于强同的行列,至公元前249年,鲁国就被楚考烈王灭掉了。

  吕尚什么时候去世的,今已无可考。《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都说吕尚卒于周康王六年。死后葬于何处至今也无定论。据清代陕西巡抚毕源主持编纂的《关中胜迹图志》记载,是在陕西咸阳。而据《河南通志》记载,吕尚墓在今卫辉市,即原汲县西北的太公泉村西南一公里处的荒坡上,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前立有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仲春卫辉知府苇立“周姜太公墓葬处”石碑一方。另据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说,吕尚冢在临淄县城南十里。而《齐记补遗》和民国九年所编《临淄县志》则说太公死后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临淄,还说:“太公衣冠冢,在城南山王庄北。”今在淄博市临淄区(原临淄县)辛店东侧,永流乡张家庄南有一座古墓,据说即“吕尚冢”。总之,在今陕西成阳、河南辉以及山东临淄等地都可见有太公墓,人们一直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太公的缅怀和敬仰。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智勇”的代名词,被历代朝廷和民间所崇拜,甚至被供奉为神。唐宋以前的武庙奉祀的都是姜太公。唐太宗即位后,国家政局动乱,内忧外患,为了安定人心治理国家,唐太宗自称是姜太公的化身,在皤溪建立太公庙,立意要像周文王那样访贤并重用贤臣良将。唐太宗因此在当时得到了一大批贤十,唐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于开元十九年(公元731)诏令长安、洛阳两京及各州各建一所太公庙,还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口举行祭祀。每当国家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的时候,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以此来勉励人臣们要像太公那样披肝沥胆,为国家尽力。到唐代宗上元元年(公元760),代宗又下诏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建置武庙,与“文宣王”孔子一起成为我国“文”、“武”的代表。宋朝时候,人们对姜太公更是倍加推崇,《事物纪源》卷二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下诏加谥姜太公为Hf烈武成王。”除加封号外,还在青州建祠庙祭祀。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为抵御外寇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到了明代,许仲琳则把太公神化,写出《封神演义》,把太公神化为管理众神的神,而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驱邪扶正的偶像。后来民间百姓往往在城乡间的巷头屋角处,用石刻上“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此来驱魔避邪。

  1993年,齐地(今山东)人民为了纪念姜太公——齐国的开创者和齐文化的奠基人,又依托原来的姜太公衣冠冢建立了“姜太公祠”。太公祠由祠堂、道院、太公衣冠冢组成,光亮的门楣上方悬有“姜太公祠”金字大匾,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辅周论封神,灭纣传佳话”的楹联是由魏启功先生书写的。入门穿过通往东西跨院的月门,分别是鼓楼和钟楼,登楼又可望牛峰、淄江故道。正院由主殿和东西两配殿组成,主殿五间,配殿各三间,红柱上挂有木刻楹联,一联是“斩将封神功贯古今神第一;兴周诛纣才兼文武世无双”,另一联是:“六韬金匮成百载武祖,阴符奇书传千秋兵家”。殿中神楼内端坐着姜太公的彩绘塑像,鹤发童颜,栩栩有神;神楼背面墙上饰彩绘壁画,内容包括:姜氏封臣、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钓、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营丘败莱、简礼治齐、严惩不训、权专征伐、传子归周等13幅画面。神楼背面便是太公衣冠冢,冢前的石碑是由太昌先生题写,文曰:“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碑前的石坊有联曰:“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再现武成光”。

  §§第四章 张良的故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