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一战”后的世界

  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在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因为事件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组织广大农民、士兵,以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最伟大的创举。1917年9-10月间革命形势完全成熟,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临时政府企图先发制人,防止布尔什维克党发动武装起义。11月2日,临时政府派士官生占领彼得格勒最重要的据点,并试图查封布尔什维克党的《工人之路》和《士兵》报。为了搜捕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切断彼得格勒苏维埃与工人区的电话联系,临时政府密令彼得格勒军分区司令派兵进攻斯莫尔尼宫——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

  11月6日,列宁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要求无论如何必须在当天晚上逮捕临时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提前于11月6日举行武装起义。这时,彼得格勒卫戌部队的士兵、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与工人赤卫队已转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深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

  从11月6日夜到7日晨,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水兵,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迅速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桥梁、火车站、邮电局、国家银行和政府机关等战略要地,接着又占领了通往冬宫——临时政府所在地的要道。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匆忙化装逃走。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勒令临时政府在6时20分前无条件投降,但临时政府指望前线调回援军,负隅顽抗。9时45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接着,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向冬宫发起总攻,在冬宫前的117级云石阶梯上和冬宫的1005个房间里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战。到8日凌晨2时,冬宫全部被攻占,临时政府的16名部长全部被逮捕。

  11月7日深夜,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会议在11月8日通过和公布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各交战政府和人民建议结束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会议庄严地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选举成立了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人民委员会由内务、农业、劳动、陆海军、工商业、教育、财政、外交、司法、粮食、邮电、民族事务和铁路13个人民委员部组成。11月16日,苏维埃政权在莫斯科最终确立。到1918年3月时,从城市到乡村,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

  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俄国已经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

  二是俄国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对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俄国资本主义是不独立的。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特别突出。

  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工人集中程度高,大多数工人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企业中,便于发挥战斗力,又有助于组织性和团结性的提高;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而且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此外,俄国无产阶级还有革命的同盟军——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贫苦农民。

  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巴黎和会大分赃

  古埃及舞蹈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类舞蹈。古埃及是宗教信仰大国,最早的宗教是拜物教,古埃及人认定自然界所有动、植物中都有一个神,在众多神祗中主要信奉“太阳神”、“赖神”、“俄赛里斯神”。古埃及人对太阳神的崇拜主要源自古埃及的自然气候,古埃及的天空终年晴朗无云,炽热的阳光终年照射着富饶美丽的尼罗河畔。温暖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物产丰收。因此,古埃及人便把太阳当做自然万物的创造之神,他们认为“太阳神”能够保护国家,能够保证整个古埃及民族永存不灭。古埃及人后来将太阳神与人结合,将古埃及国王法老认定为人世间的“太阳神”,即赖神。天上的赖神统治宇宙万物,地上的赖神统治着整个国家,他是公道、诚实、维持普天下道德规范的神,是威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因此,古埃及舞蹈很少表现赖神,而在雕塑、绘画中赖神的形象较多,这些形象都是面部刻板、严肃,没有任何表情,显示出无所畏惧、镇定沉着的统帅气质。在古埃及,无论是天上的太阳神,还是地上的太阳神都是不舞蹈的,它只是人们尊崇的偶像。太阳神、赖神是不会跳舞的神,但是,崇拜“太阳神”的舞蹈在古埃及却占有重要位置,崇拜太阳神的舞蹈与人们祈祷太阳神保佑整个国家与整个民族的安定幸福、保佑物产丰收的心态有关,是古埃及人宗教意识的表现。

  与此不同,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是古埃及宗教舞蹈常常表现的主题,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来自对自然的崇拜,它最早起始于对尼罗河神的崇拜,由于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古埃及人的生活带来不便,人们便产生崇拜河神的宗教行为,并且,每年举办祭祀河神的活动。后来俄赛里斯神成为代表植物生长、人类繁衍的神,再以后又演变成主宰人类生死大权的地狱判官。古埃及非常盛行俄赛里斯神的神话传说,俄赛里斯原是古埃及一个部落的首领,他教会人们耕田种地,他的兄弟富托嫉妒他,将他害死,并碎尸万段。俄赛里斯神的妻子将碎尸重新拼合,使他死而复生,返回人间,夺回了政权,人们又过上了好日子。这一传说反映了古埃及人坚信人能死而复生,能够长存不灭的世界观。因此,古埃及人非常崇拜俄赛里斯神,并且,把它作为宗教舞蹈中的主要内容。舞蹈一般在春耕播种季节和秋收季节时表演。表演时,一男子头戴一顶自己编制的帽子,装扮成复活之神;另有一些男子头戴“老鹰”的头饰,装扮成人的灵魂,舞蹈动作比较单一多为上肢示意动作,以祈求俄赛里斯神对死者赋予不死的灵魂。舞蹈气氛轻松、愉快、喜庆,表现了“灵魂”欢天喜地迎接复活之神的情节。

  第二类模拟星宿的舞蹈是生活在农耕文化圈内古埃及人的代表性舞蹈。古埃及人相信用人体动作去模拟星星移动就能使大地更加富饶美丽。这个舞蹈充满亲和的气氛,动作平展、松弛、比较接近自然形态,没有技巧的炫耀。舞者身体向上挺拔,双手臂松弛张开,像是一种环抱宇宙的动势,再加上独具特色的古埃及音乐情调,总不免使人联想到坐落在阳光明媚的尼罗河畔上那片巍然壮观的金字塔群。

  第三类丧葬礼仪舞蹈。丧葬礼仪舞蹈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思想与金字塔所蕴含的思想一致,均使人产生一种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的空茫感觉,它反映了古埃及人灵魂不灭,来世再生的宗教观念。舞蹈在葬礼上举行,舞蹈多由女性表演,“不再有任何属于男性的、奔放不羁的动作,没有跨大步和刚健的、变化多样的舞姿,动作线条柔和且悦目;她们从不做大弧度的变身和突变的动作,人物的情绪即使是冲动或激昂,动作依然是收缩型”。舞蹈动作平稳、松弛是古埃及人的舞蹈特点。舞蹈性质不是为舞蹈而舞蹈,也不是表达个人的愿望,而是对氏族团结一致、共同生活的一种向往。在葬礼上,人们排成一队静立默哀,表演者头戴一顶面具,用舞蹈动作表现死者生前的所有事迹,其目的是使死者的灵魂能够顺利进入欢乐的天堂。

  这里就包含着教育人的思想,舞蹈者的表演是告诫生者,好好做人,死后才有资格进入俄赛里斯神的欢乐天堂,否则将受到惩罚。

  古埃及的丧葬礼仪舞蹈,崇拜太阳神舞蹈和模拟星辰的舞蹈,其精神与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尼罗河、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所透射出来的民族精神相符。古埃人生活在奴隶制社会里,平日生活很艰难,饱受奴隶主的剥削与欺压,他们把幸福寄托在灵魂,寄托在天国里。丧葬礼仪舞,就是表演者在生者面前表演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并对此进行评判,使人的灵魂能够进入天堂。丧葬礼仪舞蹈舞步平稳,手臂动作较多,动作幅度不大,舞蹈时有歌手伴唱,这种表演形式后来影响了欧洲中世纪的教堂音乐。

  古埃及最后一类舞蹈是杂舞。古埃及杂舞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是带有杂技性质的娱乐性舞蹈。古埃及杂舞不分等级差别,人人都跳,它的舞蹈表演形象至今残留在一些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上。其杂舞的舞蹈形态是:舞者双臂自然放松,扭腰摆臀、出肋出胯,动作技巧有向后弯腰、空中旋转、腾空跳跃等,这些动作技巧还影响了古希腊的克里特岛的艺术。

  古埃及舞蹈的总体特征是:明朗、活泼、轻松、愉快,给人一种浮雕艺术般的美感。这与古埃及人的思维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古埃及人认为:宇宙是永恒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人死后灵魂可升入欢乐的天堂。古埃及的丧葬礼仪舞蹈和对俄赛里斯神的崇拜就证明了古埃及人的这种乐观心态。

  苏联诞生

  在太平洋的一个遥远群岛中,有一个神秘的岛屿名叫马提尼克岛,岛上有着非常奇怪的现象,不仅当地居民们一个个身材高大,就是到岛上定居的外地人,哪怕是成年人,也会毫无例外地长高几厘米。有一位记者游览了该岛后这样描述:来到这里,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男人们高两米多,十几岁的男孩都比岛外的普通成年人高,我在他们眼里,好像是从小人国来的。人们都围着我用惊奇的眼光向下看,好像我是立在地上的一个小人。

  为什么岛上会有这种奇怪的现象?一些科学家认为,是由于这个海岛的地下埋藏着大量的放射性矿物。这种放射性物质能使人体内部机能发生某种特别的变化,从而使人身体增高。一些科学家又发表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这里地心引力小是使人长高的原因。因为,前苏联两名宇航员在“礼炮二号”联盟号轨道复合体居留半年之后,每人身高都增加了3厘米,就是失重和引力小的结果。遗憾的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足够的证据让人折服。这个难解的自然之谜似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难题,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地解答。如果放射性物质作用于人体会使人长高,为什么长年生活和工作在放射性物质旁边的人不见长高,如果引力小能使人长高,为什么地球上引力小的地方却没有形成第二个巨人国?

  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太平洋西南部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岛屿之一。据记载,1768年法国人到达过这里。1774年,英国著名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飘洋过海来到了此岛,他看到这里森林茂密,处处绿树丛生,气候宜人,觉得这里的景象和自己的家乡十分相似,便当即在苏格兰的古称“喀里多尼亚”前面加了一个“新”字,因此新喀里多尼亚就这样得名了。

  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南约四十海里处,有个名叫派恩岛的小岛。从来没有人在此居住。但就在这个小小的荒岛上,却有约四百个奇怪的土丘。这些用沙石筑成的土丘一般约高2.5至3米,直径约90米,土丘上没有任何植物生长,看上去十分荒凉。过去人们认为这些土丘是古代的遗冢。1960年,考古学家谢利瓦尔来到这个小岛上对其中的古冢进行挖掘,却意外地在3个古冢中央各发现了一根直立的水泥圆柱,另一个土丘中则有3根并立的水泥圆柱。这些水泥圆柱高1~2.5米,在水泥中还掺有贝壳碎片。谢利瓦非常惊讶,因为他知道,现代水泥是19世纪才发明的,即使是类似水泥的石灰混凝土,也只是追溯到公元前500~600年间的古罗马人。于是,他请来了有关科研人员对其进行放射性碳检测。经测定,这些水泥圆柱的年代为公元前10950~公元前5120年间,也就是说,派恩岛的水泥圆柱产生于石器时代,大大早于古罗马时代。

  更不可思议的是,按照历史学家过去的说法,世界上第一个到达新喀里多尼亚岛的人,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新喀里多尼亚岛上从来没有人类居住,一片荒芜,渺无人烟。当然,连现在也无人居住的派思岛上就更没有人了。直到1792年,法国人才第一次对小岛进行勘察,以后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罪犯放逐地。100年后,又将其正式划为法国永久领地。那么,是谁在公元前5000多年以前运用复杂的水泥技术,在这没有人居住的派恩岛上建造了这些水泥圆柱呢?

  据推测,当时的制作方法是先堆起土丘,然后将水泥倒入使之硬化。但在这些水泥圆柱周围又没有任何人类活动迹象,因此仍然无法了解圆柱的制造者是谁。至于说这些圆柱究竟有什么用处,那就是谜中之谜了。

  土耳其革命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前部,海战时小艇冲向舰艇,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卢庇尔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前行攻击对方舰船。

  1868年,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把用小船装着炸药、用电线导航的“撑杆雷”发展成了一种能在水中自行推进的炸弹。由于它的外形像鱼,又可像鱼一样在水中前进,人们就称其为“鱼雷”。

  1899年,奥匈帝国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控制鱼雷定向指航,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可控制方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了燃烧宝,以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制造了第一个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至此,鱼雷被公认为一种现代化兵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鱼雷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德国人制造的蒸汽瓦斯鱼雷1分钟可行进900多米,航程远达8000米,载炸药超过100千克,如果准确命中的话,一下子就可以击沉一艘大军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鱼雷的威力在这个时候也让世人大开眼界。

  在鱼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航空鱼雷的问世。1914年的圣诞节,在英国的军舰“方舟”号上搭载的水上飞机,袭击了停泊在库克斯港内的德国舰艇。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由舰载航空兵从海上发起的进攻,虽然未能取得显著的战果,却显示了飞机对海战的影响。事后,制定这次作战计划的莱斯克兰奇少校说:“如果我们的飞机当时携带的是鱼雷而不是小型炸弹,那么德国军舰完全可能被击沉。”受这次战斗的鼓舞,英国人很快研制出专用的航空鱼雷。这种鱼雷不需要像舰载鱼雷那样通过鱼雷发射管的强大推力发射出去,而是借助飞机俯冲的加速度产生最初的动力。发射方式和投掷炸弹相似,飞行员一按控制钮,机翼下的鱼雷夹自动打开,鱼雷自然下落,入水后水平前进,直奔目标。

  1915年8月12日,英国海军航空兵艾德蒙兹中校驾驶一架“肖特184”水上飞机,在马尔马拉海用航空鱼雷击沉了一艘5000吨的土耳其供应舰。这不仅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航空鱼雷攻击,而且也首创了舰载航空兵击沉舰船的记录。此后,各国不断完善鱼雷的制造技术,无航迹电动鱼雷、线导鱼雷、自导鱼雷等纷纷问世。时至今日,鱼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千米/小时,航程达46千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依旧是不可缺少的攻击性武器。

  世界经济大萧条

  早在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就出现了最早的职业潜水者,专门从破损的沉船中打捞财宝。而在13世纪法国的一部《亚历山大历史》著作中,描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乘坐玻璃圆筒进行的一次非真实性的水下冒险。

  最早提出潜艇设想的是英国科学家威廉·伯恩,他在1578年设计了一艘完全密封、可以潜到水下并在水下滑行的船。整个船只是由木架构成,外面由防水皮革包裹着。下潜时,手钳收缩舷侧以缩小体积。但他并没能真正建造出这种潜艇。

  40年后,科尼利斯·德雷贝尔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支持下,很快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潜艇。在1620年到1624年间,德雷贝尔进行了多次航行试验,证实了水下航行的可能性。

  1775年,美国人戴维·布什内尔设计建成一艘单人驾驶的,以手摇螺旋桨为驱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它的沉浮通过排注海水来控制。在艇底还装有一圈重锤,危急时,可抛掉重锤迅速上浮。

  1897年,美国籍的爱尔兰人约翰·霍兰在新泽西州造成一艘以汽油机为水面航行驱动力、以蓄电池电动马达为水下航行驱动力的双推进动力系统潜艇。

  霍兰潜艇是现代潜艇的鼻祖,45马力的汽油机能使潜艇以7节航速在水面航行1000海里,电动马达则能使潜艇以5节航速潜驶50海里。潜艇上装有1座鱼雷发射管,携3枚鱼雷,首尾各置1门机关炮。霍兰因而得到了“现代潜艇之父”的称号。霍兰还主持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双层艇壳的潜艇,而且完成了从美国诺夫克至纽约的航行,开创了潜艇进行公海远航的首次记录。

  1939年,美国海军实验室的技术顾问罗斯·冈恩最早提出采用核能充当潜艇推进动力的大胆设想。他向美国海军当局呈递了第一份关于研制核能动力潜艇的报告,详细论证了这种新潜艇的巨大优势。但这时海军当局得到了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的消息,冈恩博士的报告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当局才意识到冈恩博士报告的重要性。1946年初,美国海军精心挑选出里科弗等5名优秀军官送往著名的橡树岭核物理研究中心学习核技术。后来,里科弗成为著名的潜艇专家。1954年1月21日,美国海军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新建成的“鹦鹉螺”号在1955年1月17日进行了核动力推进的首次试航,创造出历时84小时航程为1300海里的当时世界潜航最高记录。

  1960年,美国海军又建成“乔治·华盛顿”号战略导弹潜艇,使潜艇具备了核攻击能力;1982年10月,中国用潜艇在水下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说明中国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研制的潜地弹道式战备导弹和战备导弹潜艇的能力;1996年,瑞典“哥特兰”号常规潜艇建成服役,它是世界上首艘AIP动力潜艇,标志常规潜艇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国防部害怕仅有的一个集中军事指挥中心被前苏联的核武器摧毁,那样的话,全国的军事指挥将会陷入瘫痪状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由多个分散的指挥点构成的指挥系统,某些指挥点遭到破坏后,其他的指挥点则不会受到影响,而这些分散网点的相互连接则要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为此,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规划署(英文为ARPA,音译阿帕),其核心部门之一叫作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从此,对阿帕网的研究开始了。

  1962年10月,美国国防部请来了科学家约瑟夫·兰克里德担任高级研究规划署信息处理技术处的负责人。他把一大批专家学者团结到阿帕网周围,戏称银河网络。这些人后来都是研究网络的中坚力量。

  1966年,33岁的鲍姆·泰勒接任信息处理办公室的主管,他的办公室有3台电脑终端,必须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上机步骤,使用十分不便。这个时候,泰勒从高级研究规划署申请到100万美元的经费,准备实施不同类型电脑主机联网的试验。

  到了1969年,联网工作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联网试验在位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地的四台高级计算机上开始。通过招标,罗伯茨把项目交给了BBN公司。当这个项目完成后,电脑网络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便来临了,相隔数百千米的两台主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对话。

  1972年10月,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讯会议在华盛顿开幕,网络先驱者一致决定成立国际网络工作组,计划以阿帕网为基础连接全球大大小小的网络,已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文特·塞尔夫博士当选为工作组主席。他和卡恩的研究成果TCP/IP协议为互联网的成功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随后,互联网便以极快的速度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

  为了表彰塞尔夫和卡恩为发展因特网作出的杰出贡献,1997年12月,克林顿总统为他们颁发了“美国国家技术奖”,而塞尔夫则被后来的人们尊称为“互联网之父”。

  希特勒上台

  1934年,美国物理学家费米在用中子轰击铀原子的试验中,得到后来被他命名为超铀的元素,并首创了β衰变定量理论,为原子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费米也因此在1938年12月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9年,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用化学方法检验了费米的试验,他们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原子,只能得到地球上已存在的钡。钡的重量略高于铀的一半,这是无法用原子核的衰变来解释的。因此,两位科学家便提出了裂变理论。

  裂变理论诞生时,费米正在外出途中。当他从杂志上看到这一惊人消息后,马上返回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实验室。他用精密的试验验证了裂变理论的正确性,进而建立了整套“链式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费米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人类科学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进步。铀核反应的试验成功及其基础理论的产生,为后来原子弹的试制成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1942年,费米领导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的建设和试验工作,成为原子能事业的先驱之一!

  原子能事业的另外一位先驱当数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早在1933年,他就曾预见,链式反应一旦实现,其释放的巨大能量很可能用来制造杀人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拉德意识到要是让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拥有了原子弹,那么,人类的未来将不可想象!

  1939年8月,西拉德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在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委托罗斯福总统的朋友和顾问萨克斯请求美国政府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工作。12月6日,美国政府大量拨款研制原子弹。并成立了一个军政委员会,实施制造原子武器的计划,该计划被命名为“曼哈顿工程”。

  1943年4月15日,原子弹的综合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奥本海默及费米、劳伦斯等人开始通过不同的实验方式尝试获取铀-235,同时,让工程师开始着手设计原子弹。

  1945年3月,有关原子弹的所有重要物理研究都已接近完成,奥本海默宣布实施“三一计划”。7月4日,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8月1日完成装配第一颗原子弹。

  然而,在这紧要关头,许多事情并未尽如人意,炸药雷管性能达不到可靠性的指标,裂变材料的供应跟不上进度,加之整个7月份风雨交加,根本无法试验。杜鲁门为了在7月15日的美、英、苏最高首脑会议上以手中的原子弹作为砝码调节战后的大国格局,要求原子弹无论如何在7月14日前试验成功。奥本海默凭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著,在极度焦虑和兴奋中度过了整个春季。7月16日早上5点半,一颗安放在铁塔上的试验原子弹终于抢在暴风雨来临前爆炸了。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要比科学家们原先的估计大出了近20倍。

  从此原子弹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它给全世界所带来的核战争威胁都是巨大的。

  国会纵火案

  荷马,相传是古希腊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否确有其人以及他的身份、出生地等,一直是西方学者有争论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荷马可能是公元前八九世纪时一位朗诵史诗的盲艺人,他根据口头流传的篇章,整理了这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写的是由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骗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引发希腊联军讨伐特洛伊的十年战争。史诗集中描写第十年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和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之间的决战,以赫克托尔的死告终。其中阿基琉斯是一个理想的部落英雄形象。《奥德赛》则写战争结束后,希腊主将奥德修斯返乡途中的海上冒险和机智地维护自己的财产、与妻儿团聚的故事,它的形成比《伊里亚特》稍晚,反映了奴隶制度萌芽时期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对私人财产的捍卫,并通过奥德修斯之妻佩涅洛佩的贞洁勇敢提倡新的家庭道德规范。两部史诗的结构巧妙,布局完整,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也被称为“英雄史诗”。基本主题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史诗的语言也很有特点,尤其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被称为“荷马式比喻”。此外还常用重复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犹太人的血泪史

  传真技术的起源说来很奇怪,它不是有意探索新的通信手段的结果,而是从研究电钟派生出来的。1842年,苏格兰人亚历山大·贝恩研究制作一项用电控制的钟摆结构,目的是要构成若干个互联起来同步的钟,就像现在的母子钟那样的主从系统。他在研制的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这个时钟系统里的每一个钟的钟摆在任何瞬间都在同一个相对的位置上。这个现象使发明家想到,如果能利用主摆,使它在行程中通过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图形或字符,那么这个图形或字符就会同时在远距主摆的一个或几个地点复制出来。

  根据这个设想,他在钟摆上加上一个扫描针,起着电刷的作用;另外加一个由时钟推动的信息板,板上有要传送的图形或字符,它们是由电接触点组成的;在接收端的信息板上铺着一张电敏纸,当指针在纸上扫描时,如果指针中有电流脉冲,纸面上就出现一个黑点。发送端的钟摆摆动时,指针触及信息板上的接点时,就发出一次微小的电流。信息板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地向上移动,使指针一行一行地在信息板上扫描,把信息板上的图形变成电流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的信息板也在时钟的驱动下缓慢移动,这样就在电敏纸上留下图形,形成了与发送端一样的图形。这便是一种原始的电化学纪录方式的传真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对新闻照片和摄影图片的需求也是很广泛的。许多科学家都曾致力于相片传真机的研究。

  爱德华·贝兰是法国摄影协会大楼里的工作人员,他所在的法国摄影协会大楼下正好是法国电信线路从巴黎——里昂——波尔多——巴黎的起始点和终点。这为贝兰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907年11月8日,爱德华·贝兰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他的研制成果——相片传真机。成功并没有使贝兰陶醉,他继续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研究。1913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于新闻采访的手提式传真机。次年,法国的一家报纸首先刊登了通过传真机传送的新闻照片。相片传真机主要是利用了电子元件感光的特点,把指针接触式的扫描改变成光电扫描,不仅使传真的质量大大提高,而且光电扫描和照相感光制版的配合,使相片传真得以实现。

  1925年,贝尔研究所率先研制出高质量的相片传真机。1926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同年还与英国开放了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此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开放了这项业务,从此,相片传真被广泛应用于传送新闻照片,随后扩展到军事、公安、医疗等部门,用来传送军事照片、地图、罪犯照片、指纹、X光照片等。

  日本法西斯建立

  1894年,20岁的马可尼从杂志上读到,赫兹在实验室里做过电磁波传送试验之后断然否认了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的可能。他并没有迷信权威,而是认为利用电磁波跨越空间传送通讯将远远优于通过电线传输。

  为了证实自己的设想,马可尼开始搜集资料进行试验。结果,马可尼成功地看到了赫兹所观察到的现象。第二年,电波信号已经可以发射2.7千米了。这一成功使马可尼心中产生了一个使无线电网络布满全球的梦想。

  为增大信号接收距离,马可尼研制了检波器。他还自制了一个更大的电感线圈,并接上了天线,以使信号传到更远的距离。经过试验,信号传到了1.6千米以外的地方。就这样,马可尼发明了自己的无线电报。

  1896年,马可尼向意大利政府申请资金来制造更大的发报机,遭到了当地政府的拒绝。但这一发明却得到了伦敦科学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他于1896年获得了无线电通信发明的专利并成立了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当时,马可尼的无线电波已经可以传播至160千米远的距离。在赢得了经济支持以后,他在英国西海岸修建了一座2.5万千瓦的发射站。

  1901年12月11日,马可尼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将天线固定在风筝上,再将风筝系在一条电缆上,当风筝飞到122米的高空时,接收到了预先设定好的三点信号。这一成功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这也成为以后出现的无线电通信、广播等技术广泛发展的起点。

  1910年,马可尼接收到了大约9600千米外发出的信息。1916年,他又利用短波使发射机功率增大了100倍。

  不仅如此,马可尼还在1932年用抛物面天线为微波定向;1934年,他又亲自演示在雾中应用微波导航,次年,他还建议用微波传播电视。

  为表彰马可尼在无线电领域的杰出贡献,1909年,他与德国物理学家布劳恩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对无线电的研究中,还有一位佼佼者,就是和马可尼同时代的俄国的波波夫。波波夫于1859年出生于俄国的一个牧师家庭,曾就读于彼得堡大学。1888年,波波夫对电磁波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开始致力于试验研究。

  6年后,波波夫研制成功了一台电磁波接收机。1895年,在彼得堡的物理学会分会场,他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演示,这使他备受鼓舞。此后,他又改进了这架机器,使无线电收报机更加完善。1896年,波波夫成功地在距离250米左右的地方清晰地收到了世界上第一份无线电报,内容是纪念电磁波的发现者海因里希·赫兹。1897年,波波夫的无线电通信距离扩展到了640米。夏季,其距离进一步扩展到了5千米。在波波夫的不断努力下,无线电通信在俄国也逐渐普及开来。

  保卫马德里

  从16世纪的格列柯开始,西班牙绘画进入了她的黄金时代。17世纪,西班牙出现了里维拉、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等绘画大师。

  人们习惯上把17世纪的西班牙美术称之为“委拉斯凯兹时代”。同时,这一段时朗,欧洲正值巴洛克美术盛行之时,所以美术史上也常把17世纪西班牙美术称为巴洛克绘画。

  17世纪西班牙的现实主义绘画有两大发源地和集中地:巴仑比亚和塞维利亚。

  巴仑比亚地处西班牙的东海岸。它与意大利交往频繁,可以直接受意大利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同时,这里,天高皇帝远,宫廷和教会的势力软弱无力,即使是为教会的创作的作品也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因素。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是里维拉。

  塞维利亚,是西班牙现实主义绘画的另一个中心。它位于西班牙的西南部,担负着与新大陆的全部贸易任务,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等一些现实主义画家就是在这里获得了成功。

  巴仑比亚的画家——里维拉

  里维拉(1591年—1652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巴仑比亚,少年时期随父亲去意大利。长期定居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受到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提香等人的影响,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艺术对他影响尤为直接和深刻。在那不勒斯时。成为那里公认的领袖人物,与意大利大师们共享声誉。他个子矮小,意大利称他为“小西班牙人”。

  17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里维拉创作活动的早期。在这段时间,主要是创作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1628年他绘制了一幅《圣塞巴斯其扬殉教》。在这幅作品中,他通过宗教的悲剧性场面,歌颂了他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把圣者描绘成一个具有坚强性格的和充满精神力量的人物,他那神圣的躯体是完美无瑕的。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肃穆的宗教气氛。几年以后,他又创作了另一幅宗教画《圣保罗的殉教》。这幅画是描写的基督十二使徒之一保罗殉教的场面。画面气氛十分悲惨,有着深刻的感染力。这幅宗教绘画已标志着里维拉对于宗教题材绘画的个人风格的形成。他与16世纪下半期的格列柯不同,格列柯在他的作品中强调的是宗教本质的一面和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而里维拉却尽量使宗教画带上更多世俗化的意味。这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圣女德列萨》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圣女德列萨》是里维拉40年代创作盛期时的一幅代表作品。它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氛。里维拉尽量使他宗教画中的人物不去过多地表示对上帝的赞美和虔诚。而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去歌颂西班牙人民在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所孕育起来的对信仰的坚定不移和一种大无畏的气质。同时是用农民般的朴实、有力的粗犷来形成自己艺术语言。这种具有明显世俗化因素的宗教画在此以前并不多见。17世纪40年代是里维拉创作活动的盛期阶段,他除了创作了许多宗教画以外,还绘制了一些肖像作品。著名的有《圣安东尼奥》、《德谟克里特像》、《赫拉克里特像》,《跛足男孩》等。这些肖像画作品,艺术手法臻于成熟。画面具有强烈的表现效果,深沉而厚重。人物的造型上更加强调明暗和体积感的塑造,强烈而又集中的光线增强了对比,使画面显得突出而生动。尤其是一些细部的处理,细腻而不琐碎。显示了画家坚实的造型功底。

  里维拉晚年时曾一度搁笔,隐居在那不勒斯郊外,深居简出。直到画家临死的前一年才又重新拿起画笔,创作了他晚年的代表作品《博士来拜》。这幅作品不受宗教题材的限制而着重渲染了画面中悲剧的气氛。

  里维拉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为西班牙的现实主义绘画做出了贡献。

  塞维利亚派的绘画——苏巴朗和委拉斯凯兹

  1.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宗教画家苏巴朗

  苏巴朗(1598年—1664年)是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出生在农村,具有农民的气质,而且终身都未曾改变,一生也从未离开过西班牙,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他的艺术主要是描写寂静的僧侣世界。代表作《圣劳伦斯殉教》无疑是一幅不仅在西班牙而且在欧洲也能称得上佳作的作品。画面上圣者劳伦斯正在从容地走向火刑架。他画的虽然是殉教情节,但是画面上丝毫没有悲剧气氛。

  苏巴朗也是一个出色的肖像画家,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依·别列斯肖像》、《萨拉曼卡大学博士像》、《圣母童年》等作品。

  苏巴朗也是欧洲最早的静物画家之一。他的静物画不同于小荷兰画派的作品。没有荷兰作品中的那种奢华气,有的是宁静而朴素的僧侣生活。代表作有1633年画的一幅《有橘子和柠檬的静物》。这一作品使我们感觉到,在宁静的僧房里,阳光柔和地落在桌子上,暗色的背景衬托出闪光的器皿和色彩清新诱人的橘子。他的艺术特色是善于发现宁静中的美。

  2.17世纪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委拉斯凯兹

  委拉斯凯兹(1599年—1660年)把西班牙17世纪现实主义的绘画推向高潮。他是戈雅以前的西班牙最伟大的画家,他的名字几乎代表了17世纪西班牙绘画的全部光荣。

  委拉斯凯兹是个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少年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画家兼艺术理论家巴契科。在委拉斯凯兹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他的家乡塞维利亚的下层人民的生活。他经常接近一些流浪汉、老妇、小贩、儿童等等,并且在他的绘画中注意刻画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卖水的人》(1617年)就是他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个卖水者的形象中,反映着西班牙人民特有的严肃、冷静的性格和粗犷沉着的力量。此一时期的作品还有《音乐师》、《女混血儿》、《煎蛋的妇女》等。1622年,委拉斯凯兹来到马德里,1623年被任命为宫廷画师。从24岁开始一直到61岁去世,在宫内度过了他近40年的艺术生涯。

  委拉斯凯兹在西班牙宫中结识了佛兰德斯来的画家鲁本斯,在鲁本斯的劝说下,委拉斯凯兹29岁游学意大利。两年后回到西班牙。第一次从意大利回来。他画了大量的肖像,这些肖像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宫廷肖像;二是亲友的肖像;三是表现下层人民的肖像。第一类作品有腓力四世立像,王子罗塔萨尔和王后的肖像,公主马利亚·德丽萨的肖像画等。第二类有《马·蒙塔耶斯像》(1636),《拿扇子的妇人》。第三类作品像《伊索》和《默尼普》和侏儒丑角肖像等。

  1649年委拉斯凯兹第二次去意大利为皇家采购时,画了他的又一幅肖像画力作《教皇英诺森十世》。它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教皇的复杂性格特征,表现了委拉斯凯兹不媚权贵,只忠于客观对象真实性的现实主义精神。

  晚年时,委拉斯凯兹的最主要的作品是《宫女》、《纺织女》等。《宫女》是委拉斯凯兹晚年在繁杂的宫廷事务中创作的一幅杰作,这幅作品表面上好像是为小公主和宫女的画像,实际上是画家本人的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画,画家以给国王、王后画像,小公主和宫女们闯进画室的情节,画下了自己正在作画的形象。《纺织女》是委拉斯凯兹继《宫女》之后的又一杰作。此画描绘了天上人间两个纺织世界。发人深思的是作为主要故事情节的天上的纺织世界反倒为背景,作为衬托的人间的纺织女成了全画的主角。可以说明画家虽然以神话故事为题,但他更重视人间,特别是重视他在宫廷中常见到的他很同情的劳动妇女。这一作品与《宫女》一样,充满着光亮与生气,突出地表现了画家在处理光和色彩上的成就。所以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奈把委拉斯凯兹奉为他们的先驱。

  17世纪下半期的西班牙绘画大师牟里罗

  牟里罗(1618年—1682年)是西班牙17世纪下半期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个代表,又是艺术上走向唯美主义的先驱。因此,他成为过渡期最典型的画家之一。

  牟里罗生于塞维利亚,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此度过的。他早年曾游历佛兰德斯,1646年,曾在首都马德里住了三年,在委拉斯凯兹的帮助指导下学习绘画。1660年,他参与创建塞维利亚美术学院工作,并荣任第一任院长。在教学上主张探讨艺术表现自然的原则。

  牟里罗把握了描绘风景的高度技巧,他往往在主体性油画中用风景作为背景。他在50-6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宗教画,在他的宗教画中,画得最多的是圣母像,所以有人称他为“西班牙的拉斐尔”。他笔下的圣母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风格。著名的作品《圣母升天》和《清净受胎》就是两幅动人的描绘圣母的作品。

  牟里罗最有力的作品还是风俗画,他的风俗画有描绘赌博的,有描绘贪美食或吃水果的,有描绘卖花者。有描绘少年乞丐的。但他在这方面的作品缺乏委拉斯凯兹的深度和力量。著名的代表作有《小乞丐》、《孩子和狗》、《吃水果的少年》等。

  牟里罗作为一个艺术家,在风俗画和宗教绘画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他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中,广泛地运用日常生活的情节,赋予作品以抒情性,神在他的作品中被人化了,宗教被世俗化了。他的风俗画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牟里罗按照人们公认的美的公式指导自己的绘画。他精到地掌握了油画技巧,表现了丰富的层次变化而非丰富的色彩,表现了优雅的色调所形成的和谐,表现了刻画空间的细致入微。牟里罗长期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当时,他获得的荣誉几乎要超过他的老师委拉斯凯兹。

  埃塞俄比亚的反意斗争

  17世纪的法国,其艺术中的主要潮流是古典主义。

  试分析一下古典主义的含义可能有助干我们进一步了解17世纪的法国艺术。

  1.古典主义是17世纪到19世纪初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流行的一种艺术思潮。它起源于法国,却对欧洲各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17世纪法国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它主张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认为理性是真理的标准,是真正知识的惟一源泉,从而否认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必要性。在艺术创作中它反对想像力,否认自然是艺术创作的对象。这种唯理论在艺术中的反映就是古典主义。

  3.古典主义有三个特征:一是古典主义把人的理性提高到首要位置,认为仅凭理性就可以表现世界的真实,所以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只重视纯客观的描写,而不掺杂任何主观感情。二是古典主义注重艺术的形式,把艺术分为高级的和低级的两部分,从形式上去模仿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作品。高级的是指历史画、宗教画和神话画;低级的是指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和静物画。三是古典主义注重一般的类型的表现,而排斥特殊的个性表现,认为艺术不应该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古典主义在欧洲各国或各个时代的艺术中都得到了不同的反映。在法国,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大多醉心于用古代艺术的形式表现现代社会的道德观点,他们广泛地利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主题,追求形式的合理性和明朗性,提倡完美的造型和抽象的理想化,不免脱离了当时现实的具体形象。

  17世纪法国绘画和同时期的其他艺术形式几乎具有同样的特点,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初到17世纪30年代,即亨利四世在位的最后10年和马丽·美帝奇王后摄政时期,此时国家正忙于宗教战争的善后工作。在艺术上一方面受到佛兰德斯和意大利的强烈影响,同时也在外来的艺术中不断吸取营养,孕育着法国自己的艺术样式。亦即古典主义艺术的准备阶段。

  2.第二阶段是从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即主教黎世留独揽大权的时期。此时的法国已成为欧洲世界的强国。在艺术上古典主义已完全确立,进入17世纪法国艺术的黄金时期,一大批杰出的古典主义画家如普桑、洛兰等都活跃在这个阶段,法国已逐渐成为欧洲的艺术中心。

  3.第三个阶段是路易十四当权的时期,“太阳王”的光辉已照耀在欧洲大陆上。法国甚至在国际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在艺术上,由于路易十四的倡导,学院主义的绘画已逐渐盛行,与古典主义分庭抗礼。

  从巴洛克到古典主义

  17世纪之初的两股艺术潮流是巴洛克艺术和一部分完全根绝巴洛克艺术成分的从事历史画和宗教画创作的画家。其中,第二种艺术潮流孕育着法国的艺术样式并启露了法国古典主义的萌芽。

  法国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富埃(1590年—1649年)。他在意大利生活了13年,归国后任路易十三的首席画师,在巴黎地区的香底怡、圣日耳曼昂莱、枫丹白露作了大量壁画。从现存卢浮宫的《丰盛》、《神庙中的拜见》、《对神庙的祭献》中可以看到他丰富的色彩,宏大的气魄,优美的环形节奏,以及和谐的衣褶造型。

  17世纪初期的法国绘画主要是受到了意大利的影响,当时几乎每一个稍有成就的画家都曾去意大利留过学。他们不仅去学习古代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而且尤为重视当时盛行的三大流派:巴洛克艺术、卡拉瓦乔的现实主义和卡拉奇兄弟的学院派艺术。

  富埃使巴洛克艺术在法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意大利艺术的局限,也未能做出独创性的成就。

  就在此期,惟一可以和巴黎巴洛克艺术对抗的画派是以17世纪初期法国最伟大的画家雅克·卡洛为首的南锡画派。

  卡洛创作历史画和风俗画,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组画《狂想曲》、《战争的苦难》和版画《绞死的树》等。

  古典主义绘画的全面兴起

  17世纪初期,巴黎的巴洛克艺术虽然称雄一时。但巴洛克艺术终究在法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巴洛克艺术的激烈的运动感,夸张的形体和强烈的色彩与法国人特有的温和和节制是格格不入的。

  当时巴黎是宫廷所在地和上层社会的集聚之地,巴洛克艺术正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巴黎以外,几乎没有巴洛克艺术的市场。而与法国人精神相一致的古典主义的艺术却在不断形成。洛林就是古典主义艺术活跃的地方,当时活跃在洛林的伟大画家是拉图尔。

  拉图尔(1583年—1652年)是一位写实主义画家,他受到卡拉瓦乔艺术的强烈影响,是风靡欧洲的“黑绘法”的法国杰出代表画家。他一生主要从事宗教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也常常描写日常生活的题材。

  拉图尔是一个偏爱夜光的画家。他常常把作品处理在晚上,都以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为光源。他因此而被称为“烛光画家”。著名的作品有《圣保罗的忏悔》、《圣女马多列努》、《基督的降临》、《圣诞》,《工匠圣约瑟》和《救圣保罗的天使》等。在这些作品中,拉图尔强调画面构图的单纯性,反对巴洛克那种激越的运动感和对细部的带有装饰性的刻画。赋予整个画面以崇高的精神性。它笔下的人物动人的朴素、端庄而理智的样子,已经形成了一种古典主义的造型样式。

  17世纪的法国绘画是丰富多彩的,勒南三兄弟的市民写实美术为法国17世纪的绘画艺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勒南三兄弟,安东尼·勒南(1588年—1648年)、路易·勒南(1593年—1648年),马修·勒南(1603年—1677年),是法国17世纪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画家。兄弟三人都以描绘农民生活为主,农民、乞丐始终是他们最重要的画题。他们质朴写实的风格在17世纪法国美术中独树一帜。三兄弟中路易·勒南成就最大。40年代是他们的艺术的最活跃期,代表作有《农民的家庭》、《农民的午餐》、《幸福家庭》、《铁匠铺》和《午餐前的祈祷》等,都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路易·勒南的《农民的家庭》是其中的精品,画家以真挚的感情真实描绘了农民生活的简陋和贫困,同时又表现出这些下层人物虽然衣衫破旧,但却具有人类的尊严和法国传统所特有的安详沉着的性格。勒南兄弟的这种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的现实主义美术传统,对后来18、19世纪法国以夏尔丹、杜米埃、米勒、库尔贝等人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术有重要的影响。

  17世纪法国绘画大师普桑和洛兰

  17世纪的法国绘画反映在法国古典主义纪念性绘画上的最杰出的画家是普桑和洛兰。普桑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创始人,洛兰是杰出的古典主义风景画家。

  普桑(1594年—1665年)出生在诺曼底地区累桑德里的军人家庭,17岁开始学画。19岁去了巴黎,1624年定居罗马。他在17世纪法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吸取了意大利古代艺术和文艺复兴的先进艺术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法国民族艺术的传统。他主张以“崇高的风格”去进行绘画创作,认为画家的职责是:(1)应描写高贵庄严的行为,要合乎逻辑;(2)不是画实际出现的情形,而是画应该出现的情况;(3)绘画要追求普遍和典型的东西,影响人的心智更重于影响人的感官;(4)色彩不要太炽烈,动态和构图不要过于紧张。

  普桑在绘画中追求文学效果。作品具有宏大的气度和端庄的美感。是古典主义的创始者。代表作品有《诗人的灵感》、《花神的胜利》、《阿尔卡迪的牧人》等。

  《阿尔卡迪的牧人》是普桑最著名的作品。这幅作品描写3个牧羊人和他们的女友,正在一座墓前猜测和解释墓碑上刻的铭文:“即使在阿尔卡迪亚也有我”。阿尔卡迪亚是希腊的一个地区,被人称之为乐土。这个坟墓和它的墓志铭告诉年轻的牧羊人和他们的女友,即使在这样美好的地方,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故画中一个牧羊人神态严肃,不安地看着那个妇女。此画的含义颇为费解,似乎含有“人生无常美景难再”的感慨。但普桑在描绘这一富有哲理的思想时。处处赋予它古典主义艺术所要求的崇高感情。不仅画面上是一片宁静优雅、牧歌式的抒情气氛,而且构图均衡对称。人物姿态从容庄重,宛若四尊古代希腊雕像。普桑的这种艺术风格为17、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奠定了基础,故后人称他为“法国绘画之父”。

  洛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几乎终生致力于风景画的创作,对其他绘画题材几乎从未涉及。

  洛兰(1600年—1682年)出生在洛林的南锡附近,12岁时双亲病故。作为孤儿的洛兰被人带到罗马,成了画家达西的仆人,正因如此,洛兰接触到了绘画,他利用一切时间向达西学画,显示了杰出的才能。1625年他曾回到祖国,两年后重返罗马。直到去世,都没有离开过意大利。

  洛兰风景画的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古典风景画的风格,在他的风景中常常出现希腊罗马郊外的风景和古代建筑物的废墟。使画面带有一种寂静幽深的效果,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古代生活的向往。二是洛兰对光线在风景中的运用表现了格外的兴趣,常常面对太阳作画,利用光线的变化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他的代表作有《克娄巴特拉在塔尔斯登岸》、《圣保罗登舟》等,都以海空一色、宁静优美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

  法国美术院的成立和勒布仑的艺术

  1648年,由主教黎世留的提案成立了国立美术院。并逐步成为法国美术活动的中心之一。当时裸体模特不许一般的画家所用,但美术院有使用裸体模特的特权。

  夏尔·勒布仑(1619年—1690年)是国立美术院的院长和首席画家。勒布仑是寓埃的高足,擅长装饰性绘画。也是一个肖像画家。他在造就法国统一艺术风格方面的作用是无人能比的。其油画代表作《大法官塞基埃的骑马像》宏伟壮观。画中人春风得意,雍容华贵,服装与坐骑富丽堂皇,马侧的两排随从安排得错落有致,动态神情极具变化。勒布仑在担任首席宫廷画师的同时,还领导美术学院和戈伯兰壁毯厂,主持凡尔赛宫镜厅和卢浮宫阿波罗厅的装饰工作,建立起以普桑的古典主义为主,从意大利巴洛克艺术中汲取营养的官方学院艺术风格。

  17世纪法国的绘画在欧洲美术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从此代替了意大利成为整个欧洲美术的中心。

  张伯伦绥靖政策

  18世纪的法国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那以前,意大利美术一直走在欧洲各国的前列,直到此时,它那光荣的地位才被法国美术取而代之。而在这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法国绘画。

  18世纪法国美术的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世纪20年代以前。此期为过渡阶段,是古典主义风格逐渐过渡到罗可可风格的创立。第二阶段为20年代到70年代或称“路易十五时代”,是宫廷罗可可艺术与代表第三等级的市民艺术并存和相互对抗的时代。第三阶段为70年代以后或称“路易十六(1774年继位)时代”。这是新古典主义兴起的时代。

  总的说来,18世纪法国美术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其主要的艺术潮流是罗可可艺术和市民艺术。18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市民艺术已经完成了时代的使命,代之而起的是新古典主义艺术。

  18世纪法国的罗可可绘画

  罗可可绘画的主要风格是装饰性,其最大特点是明显的带有人生的享乐主义倾向。

  罗可可美术盛行时代是路易十五时代,这是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路易十五就曾说过“在我死后,那管洪水滔天”。这种醉生梦死的人生观在当时严重影响着整个法兰西的艺术趣味。一位18世纪的诗人罗梭在他的诗篇《新年颂》里写到:

  “昨天”早巳失去,

  “明天”也许不到来。

  仅仅是在今天,

  毫无疑问,人们能找到快乐。

  18世纪这种享乐主义倾向影响了此时的美术,可以说它是罗可可艺术产生的一种心理背景。

  所谓罗可可美术。有时也被称作“路易十五式”。罗可可最初指的是始于路易十五时代的室内装饰。它具有鲜明的反古典主义传统的特点,总的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

  罗可可美术表现在绘画上的特点为:(1)从主题来说,都是贵族的,或为贵族服务的。其主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国王和贵族的肖像主题。一类是求爱式主题,一类是牧歌式主题。(2)绘画技巧与表现方法没有巴洛克显著的强烈的明暗对比,相反是一种轻快的平面感觉。(3)在色彩运用上,也不喜欢浓重艳丽的色彩,而喜欢采用银色、不鲜明的金黄色、白色等。总之是轻淡、稳静、雅致的色彩。(4)在线条运用上已经不似巴洛克那样曲折夸张,而是使用柔和的曲线。

  罗可可绘画方面的杰出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尔。

  1.罗可可绘画的创始人华多

  华多(1684年—1721年)是18世纪初期法国画坛上出现的一个天赋诗才和画才的大师。可以说,自普桑以来,在当时的法国还没有一个可以与华多相提并论的画家。他喜欢描写上层社会生活的场面,喜欢描写贵族男女们在田野和庭院里谈情说爰,寻欢作乐的场面。

  华多出生在佛兰德尔的一个烧瓦工人家庭,家境贫寒。幼时喜欢小说、绘画和音乐,后到当地一个画家的工作室当学徒。18岁到巴黎学画,成为一个剧院舞台布景画家的学生和助手。以后又进王家绘画学院学习。1710年左右开始创作爱情题材的名作《发舟西苔岛》。这幅画他先后画了三幅,以1717年完成的第二幅为最好。它描绘一群情侣依依惜别地离开神话中的爱情之岛,返回现实生活之中,每个人物的姿态都被赋予了同爱情有关的象征意义。画家以理性驾驭感觉,运笔用色腾奇烁妙,树立了纤弱苗条的女性典型形象。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华多大量关于爱情题材的最杰出的作品,它给罗可可绘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罗可可画家提供了范本。

  华多绝大多数的作品取材戏剧,但他创作的最后一幅作品《热尔桑画店》可算是一个例外。这是画家于1720年在巴黎用几个半天时间画就的一幅大型绘画。它描绘的是热尔桑正在家中接待买主时的情景,画面上出现了三组贵族男女顾客,他们正在精心地挑选着称心如意的作品,背景的壁面上挂满了热尔桑收藏和准备出售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华多成熟期的代表作,也是18世纪首屈一指的名作。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艺术家因患肺病于1721年夏天过早地去世了。

  2.罗可可绘画的杰出代表布歇

  由华多开始兴起罗可可绘画到路易十五时代已发展到高潮。弗朗索瓦·布歇(1703年—1770年)以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成为罗可可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

  与华多相比,布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布歇出生于巴黎的一个版画家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接受到父辈们的熏陶,并对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少年时师从罗可可画家鲁莫奥斯学习绘画,32岁就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经常出入贵族沙龙,尤其是深得路易十五的情妇、巴黎风流才女篷巴杜夫人的赏识。18世纪中期,他获得路易十五首席画师的称号。晚年荣升皇家美术学院院长。

  布歇所喜欢的题材是神话和寓言,他好像对华多所倾心的那些贵族男女们的风流韵事不感兴趣。同时他作为一个宫廷画家,那些题材的作品也难登大雅之堂,他笔下的那些略带轻浮的维纳斯和可爱欢乐的小天使却受到了王室的欢迎。他的著名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和奥姆法拉》是西方绘画史中对接吻的最热情的描绘。他的神话作品很多,《维纳斯的胜利》、《维纳斯化妆》和《猎神的狄安娜》是其精彩的作品。其中以《维纳斯的胜利》最为突出。

  布歇不是一个肖像画家,但他却留下了一幅极为精美的肖像作品《篷巴杜夫人肖像》。在这幅肖像画上,布歇着重刻画了蓬巴杜夫人的美丽的姿容和高雅庄重的神情,整个画面中显示了罗可可绘画艺术的明显特点。同时,布歇还创作了不少的风景画,著名的作品有《水车》等。

  3.弗拉戈纳尔

  奥诺莱·弗拉戈纳尔(1732年—1806年)是路易十六时代法国画坛最出色的天才艺术家。他出生在库拉斯,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最初曾跟本世纪法国杰出的画家夏尔丹学习绘画基本技法,后又去罗马深造,并漫游意大利,研究意大利古代艺术。1761年回巴黎。不久,就获得很大的荣誉,国王在卢浮宫赐给他一个画室,他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社会地位也很显赫。他的绘画像布歇一样,主要是迎合当时上流社会的需要,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