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2章 七巧节(3)

  这八位与农事有关的神灵是:先啬神、农神、邮表畷神、司啬神、水墉神、猫虎神、坊神和昆虫神。在汉代以前,蜡祭的日期是不确定的,有的年份在月初,有的年份在月底,没有一个固定的日期。另外,所祭神灵还有一个排坐次的祭祀日,而且仪规也不同。到了汉代,第一年的祭祀日是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恰好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好记,又因与农事有关的神灵共是八位,就将八位神灵放在一起于腊月初八日进行祭祀,腊八节由此形成。腊祭在最早时是人们为供献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所设立的祭祀礼仪,后来人们认为,腊月是一年四季的总结,人们是靠粮食生存的,粮食收成是决定人们生存命运、生活好坏的根本条件,因此,人们最后选定的八位与农事有关的神灵是人们将祭祀对象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思想观念的进步表现。八位神灵中,一些神灵从他的字面上就可看出他的神职功能,比如“昆虫神”,就是掌管昆虫的神。一些神灵仅从字面上是很难让今人理解的,比如“邮表畷神”等。邮表畷(zhuì)神就是邮表畷。邮在古代时期是指井田制度下,在井田的田野里所盖的庐舍,是督促农民耕种的田官的居所。《礼记·郊特牲》中云:“飨农及邮表畷。”郑玄注云:“农,田畯也,邮表畷,谓田畯所以督约百姓于井间之处也。”孔颖达疏云:“邮若邮亭,屋宇处所……造化邮舍,田畯处焉。”此谓造邮舍的目的是为了让管理农事的官员居住。“畯”是古代管理农事的官员。《诗·豳风·七月》中云:“田畯至喜。”是说管理农事的官员很高兴。畷义又通“缀”,是指联结的意思。《礼记·郊特牲》云:“飨农,及邮表畷。”孔颖达疏云:“畷者,谓井畔相连畷於比。”意思是井田的畔是相连着的。畷又指田间的道路。《文选·左思〈吴文〉》曰:畷,两陌间道也。邮表也指古代交通要道及交叉处竖立的路标。汉·王充在《论衡·须颂》中云:“道立邮表,路出其下,望邮表者,昭然知道。”刘盼遂集解引崔豹《古今注》云:“今之华表木,以横木交柱,状若花,形似桔棒,大路衢悉施焉,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木。”据此而言,邮表畷是管理农事官员的住所,将这一住所奉为神灵是古代人们对管理农事官员的景仰情怀的表现。

  先啬,即先农。啬通“穑”,是指收割、收获谷物之义,泛指农业。《礼记·郊特牲》中云:“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先啬,是最先发明农业,收获谷物的人,司啬是指专门管理农业的人。此说是,蜡祭主要是祭祀先啬神,司啬是配享。郑玄注云:“先啬,若神农者。”所以,这里的“先啬”神应当是神农神,即炎帝。清代学者龚自珍在《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中云:“古者伊耆氏始为蜡祭飨农,先农也;也啬、司啬,皆农之配也。”此说是蜡祭飨农始于伊耆氏,那一时期主要是祭祀先农,先啬、司啬都是配享。这里将先农与先啬分而为二,成为两个人神。但在八蜡中无先农而有农神。农神大概是所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的集合,先农被衍化为先啬,这是古人的不同认识。

  猫虎神,即猫神与虎神。猫在古代是指夏季狩猎。《玉篇·犬部》中云:“猫,夏田也。”《礼记·郊特牲》中云:“迎猫,为其食田鼠也。”依此看来,人们祭祀猫神是为了使猫将田鼠吃掉。同样,祭祀老虎的目的是让老虎将那些危害庄稼的野兽,诸如野猪一类对农田造成危害的动物吃掉,以保证农业丰收。猫虎为何同祭?因为猫是老虎的舅舅,古人将“虎舅”作为猫的别名。宋代诗人陆游在《嘲畜猫》一诗的自注中云:“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唯不教上树。”清代人孙枝蔚在《闲趣》一诗中云:“浮萍叶大鱼秧活,鹦鹉声高虎舅来。”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所以将猫虎同祭。

  水墉神和坊神将在“城隍”中详述。

  在天帝信仰时期,为了禳灾,又在腊祭中增加了“赤豆打鬼”的内容,有了赤豆打鬼后,又引申出了“腊八粥”的食俗。

  腊八粥有三种说法,一是共工的儿子死了以后,变成了播撒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赤豆。因而也就有了在腊祭中用赤豆打鬼的礼俗。在赤豆打鬼礼俗之后又产生了“腊八粥”的食俗。这种粥里一定要有赤豆,有赤豆才可以禳灾。这便是禳灾的俗信。

  第二种说法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才形成的,是宗教说法,也是宗教习俗渗透到民俗中的产物。依佛教教义说,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经遍游名山大川,探求人生之道。于腊月初八这天,他来到了比哈尔邦的尼连河畔附近,因长途跋涉,耗尽了体力,又累又饿地昏倒在路旁。这时,有一位牧女走来,见此情景,就把自己所带的杂粮,加上从山中采来的野菜,用泉水煮成粥后,一口一口地给释迦牟尼喂,把佛祖救活了。牧女让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释迦牟尼坐下来静静地深思着,他终于悟出了大道,成佛了。这一佛教故事被我国的佛教徒们所信奉,将腊月初八认做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所以称做“成道节”。寺院的僧侣们每到“成道节”这一天,就用五谷杂粮煮粥供佛。此俗传入民间后,人们认为,佛祖吃了五谷杂粮后可以悟出大道成佛,可见五谷杂粮有着神奇作用,因此,老百姓们也就效仿起佛教礼仪来,用各色杂粮煮成粥食用,以求佛的保佑。久而久之,遂而成为习俗。

  第三种说法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传说,朱元璋在小的时候给富人家放牛,富人家很吝啬,不给朱元璋吃饱饭,因此,朱元璋经常挨饿,不得不偷点东西来充饥。有一次,不小心在偷东西的时候被主家捉住了,将他关在一间小房里,不给他饭吃,仅给点水喝,以此来惩罚他。朱元璋实在饿得不行了,这时,他发现了一个老鼠洞,就在洞里挖,想挖出只老鼠来充饥。不料,竟从洞中挖出了老鼠积存在洞中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来,于是,他就捡了些柴棍,用破瓦罐将五谷杂粮煮成粥吃。朱元璋饿极了,他觉得此粥比世上什么都好吃。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吃得多了,觉得什么饭菜都不好吃。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在富人家的小房里吃的那顿粥来,便让御厨用杂七杂八的米豆等物给他煮粥吃,御厨们为了讨好皇帝,还在粥中放了糖,这样一来,此粥甚是好吃。朱元璋吃这顿粥时,正是腊月初八。因皇帝在腊月初八吃了一顿极为满意的粥,就将这种粥称做“腊八粥”,朝廷官员们见皇帝吃这样的粥,一则是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另则,这种粥也很好吃,便都效仿着在腊月初八吃起腊八粥来。这一吃法从朝廷官员中传入民间,民间也随即形成风气,腊八粥便成为一种食俗流传至今。

  其实,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在宋代已开始流行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一诗中就写道:“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从诗中可以看出,腊八粥在宋代已与佛结缘了。腊八粥在宋代流行开来后,经久不衰,成为腊八节的主要食品。腊八粥也随着历史的变化,它的煮制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着。现在所食用的腊八粥多用黄米、江米、白米、小米以及各种豆类、杏仁、花生、松子、瓜子等熬制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挂腊八穗,腊八穗亦称做“腊牌牌”,是陕北民间的节令习俗,就是将黑豆、干草节、红枣用线绳穿在一起,挂在小孩胸前,有的还将哑炮用红布裹着,缀在小孩衣肩上,还有将枣、干草节穿成较短的串,缀在小孩两衣肩上。一般从腊月初一开始挂,但大多在腊月初八挂,所以被称为“腊牌牌”或“腊八穗”。此俗之意是既可以求得祥瑞,又可祈来丰年,也可以起到避邪作用。

  “腊祭”作为祭祀礼仪,相传是由炎帝神农氏所创的一种祭祀活动。陕西宝鸡的炎帝庙中有相关的史料。炎帝创立腊祭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祀与农事有关的自然神灵,但后来人们又反过来将他也作为祭祀对象,如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纪念这位发明农业的英雄所设的祭坛。由于炎帝发明粮食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发明中药为人治病,他的功绩很大,全国有很多地方有他的祭坛和祠。

  腊月廿三祭灶

  腊月廿三是我国古代祭灶的节日。有些地方也将此日称做“小年”,是因为“祭灶”标志着将要过年了,故而将祭灶之夜称做“小年夜”。

  祭灶日期各地有所不同,北方是腊月廿三日,南方则是腊月廿四日。这一差别大概是因为我国古代时有“官三、民四、蛋家五”的说法所致。此说是,官家于腊月廿三日祭灶,民间是腊月廿四祭灶,水上人家则是腊月廿五日祭灶。蛋(音旦)家指的是水上人家。旧时,广东、广西、福建内河和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被称为蛋家,他们以船为家,从事渔业、运输业。

  宋代范成大有诗云:“相传腊月廿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肉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纸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将人们的祭灶礼仪描写得很详细。民间祭灶大都是“祭献一个糖瓜三炷香,灶王回宫保安康”。祭品除了荤菜素食外,还要特别加上麦芽糖,以此来粘住灶神的嘴,使他上天后说的都是甜言蜜语。

  灶神很小,人们为什么要对他进行特别祭祀呢?一则因灶君是“一家之主”,人们都应当服从他的“领导”,另则,灶君的神系关系很有来头,所以,人们要对他有特别礼遇。灶神虽小,但却是一个肥缺,他得到的祭品的数量也要比其他神灵多得多,正如范成大诗中所说是很丰盛的。人们敬重他,是因为传说他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也有说他是玉皇大帝的小儿子。有了这样的神系背景,人们当然害怕他了。另外,他于腊月廿三日之后上天宫去直接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表现情况,玉皇大帝就是依据他的汇报来对人行夺纪授纪的。所以人们要对他溜须。

  灶君是怎么产生的,古书中记载的灶王(也叫司命)是有名有姓的,有说他叫隗,而且状似美女。也有说他姓张,名单,他的夫人名卿忌,生有六女,都名察冾。这位灶君是玉皇大帝打发下界后变化为地精,后来又被奉为灶君。因此,他上天以后,一旦在玉皇大帝面前告了凡间的状,罪轻者,会被减寿百日,罪重者则减寿三百日。所以,祭祀灶君,送灶君上天之事,是谁也不可怠慢的事情,更是不能忘记的事。关于张单是灶君一神还有另外的传说。说张单在人间的时候,是一个好打听闲事,向上汇报的人。他死了以后,正赶上玉皇大帝召集群臣研究灶君的人选问题。以前的灶君都嫌神位太小,不愿去做,所以,人间有很多恶人恶事没有汇报上来,玉皇大帝也是知道的。这时,太白金星等一干大臣们觉得张单很适合坐这一神位,就向玉皇大帝推荐了张单。玉皇大帝朱笔御批,张单走马上任。果然不负玉皇大帝的重托,将人间的善恶之事一五一十地汇报得很清楚,为玉皇大帝惩罚人间提供了依据,张单也因此成了常任灶君留在人间。人们也因为张单爱打小报告,所以对他非常敬畏。关于灶君姓张,民间另有一说法。说有一位一贫如洗的张秀才,为求功名而上京赶考,时值寒冬数九之际,因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昏倒在一家财主家的门洞里。这家财主有个心地善良的烧火丫头,见到此情后,就偷偷送来了衣服和饭食,把张秀才救活了,秀才很是感激,二人遂有了爱慕之情,便海誓山盟,私订终身。不料,张秀才走后,财主发现了二人的事情,便对丫环百般虐待,倍加凌辱。这位丫环忍受不了这种折磨和屈辱,于腊月廿三日这天,一头扎进灶里烧死了。第二年的这一天,张秀才及第归来,寻找救命恩人,准备成婚。当他得知丫环不幸身亡后,悲痛欲绝,也愤然扎进灶坑身亡。这对夫妻的刚烈行为报到天宫后,感动了玉皇大帝,就封他俩为灶王。在这一传说下,灶王就有了或男或女的说法。因灶王是夫妻的说法,又有灶王是一家人的说法。所以,有的地方将灶君称做“灶王爷”,有的地方则将灶王称做“司命翁妈”。据说,他们两个被封为灶王以后,受到玉皇大帝的重托,年年在厨房里监视人间的善恶行为,并把看到的情况分为善事和恶事分别装入玉皇大帝所赐的两个罐罐里,以便到时候向玉皇大帝申报。一些经常做坏事的人,往往被灶君将他的记录恶事的罐子早早装满了,所谓“恶贯满盈”的说法也就是由此而来的。有了张秀才夫妇被封为灶君的说法后,就使得那些做坏事的人有所收敛,尤其是那些财主们,也不像以往那样肆无忌惮了。

  祭祀灶君一般是在腊月廿四日灶君上天朝见玉皇大帝之日的前一天,即腊月廿三日晚上举行祭祀仪式。也就是说,廿四日灶君要离开人间上天上去了,人们要于廿三日的晚上在灶台摆上糖果,黏(年)糕等供品,在他的神龛上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焚香、烧表、顶礼膜拜、送灶君上天汇报这一年的民情。在传说中,腊月廿三日,在灶君准备启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时,人们怕他说人间的坏话,就用糖果、黏糕之类的食品把他的嘴巴粘住,不让他开口讲话。到了宋代,供品中又增加了酒,人们想用酒把他灌醉,使他上天以后告不了状。有的还拍灶君的马屁,在所挂的垂穗中吊上一个竹马,让灶君乘马而行,免得旅途劳累。陕北民间之所以将灶君称做“灶马爷”的原因就是来源于此,即灶君与马的合称。到了明清时期,祭灶习俗更为盛行。乾隆皇帝就是信奉灶神的,“每岁于十二月廿四之夕,祀灶于坤宁宫”。六十年中无岁不然。

  祭祀灶君时必须扫尘。民谚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又有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那么,扫尘与祭灶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认为,扫尘是从扫年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扫年是祭祀活动,扫尘是民俗习惯,将祭祀礼仪借鉴到民俗习惯中,用于祭灶这一礼俗里,祭祀灶君的礼俗也就形成了。灶又是人们最早的祭祀对象之一,民间对灶有很多说法,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上天后给玉皇大帝直接汇报这一家人的情况,人们害怕灶王爷说自己家里不好,就在灶君上天之前将房舍打扫干净,一则是扫尘习俗,另则也是对灶王表示恭敬,所以,就将扫尘之俗的内容逐渐融合到祭灶中了,久而久之,人们只知祭灶时要扫尘,而不知扫尘与祭灶是不同的民俗。

  扫尘之俗由来已久。扫尘就得用扫帚和簸箕。相传,扫帚和簸箕的发明人是夏朝的少康帝。“帚”字在甲骨文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陕西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记载。《礼记》中亦有“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载。《周书·秘奥造宅经》中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说明那时期的人们就知道打扫卫生与避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扫尘源出于尧舜时期的“扫年”习俗。扫年是古代的人们为了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吕览注》中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这种宗教礼仪与“腊祭”有关。腊祭是炎帝神农氏时期用以供献天帝,祭祀神灵以及祭鬼禳灾的祭祀礼仪,在祭祀时必须打扫卫生。因为是在十二月这个年末时所举行的礼仪活动,故而,将这次打扫卫生称做“扫年”。扫年一则是为祭祀礼仪服务的,另则也是以扫除尘埃来寓以将灾祸清除。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并与祈求新岁平安,禳灾祛祸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据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年平安。”

  扫尘在北方也被称做“扫房”,南方则称之为“掸尘”,或叫“扫洋尘”。但在全国一般都叫做“扫尘节”或“扫尘日”。因陕北民间的居往条件是以窑洞为主的,所以称做“扫窑”,即便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住上了楼房,仍然称做“扫窑”。我国北方的扫尘节是在腊月廿三日,或是由“扫年”这一宗教礼仪传承下来的,或是由“官三、民四、蛋家五”中的“官三”沿袭下来的。

  扫尘节之所以被民间称做“过小年”是因全国大多数地区从这一天起就进入了过年阶段,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后,“过年”意识才从人们心目中结束。

  一般认为,祭灶习俗要比扫尘习俗稍晚一些,祭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祭祀活动,是当时我国的“五祀”之一。但不同于扫年的祭祀活动,而是为“灶”这一体现人类文明进步的事物所设立的专项祭祀礼仪。

  所谓“五祀”,是儒教的五种神灵祭祀,指门、户等神,其说法不尽一致。《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郑玄注认为此处之“五祀”,即《礼记·祭法》中之五祀。指司命、中霤、门、行、厉。《白虎通》认为:五祀即门、户、井、灶、中霤。依儒教规定,大夫以上才可祭五祀,但后来在儒教流行地区,逐渐成为全民祭祀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门神和灶神。另外,《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认为这里的五祀指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

  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界、灶界老公、东命司厨等。在民俗信仰中,灶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神灵,其作用和地位远在门神之上。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结束以后,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盛谢灶、敬重灶。灶的自然属性是以火烧煮食物,人们逐渐将灶的这种自然属性人格化,就形成了最早的灶神信仰。应劭《风俗通义·祀曲》云,《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就是说,灶神是颛顼的儿子黎。《淮南子·时则》中高诱注云:“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祀于灶。”《淮南子·汜沦篇》中云:“炎帝作火,死而为灶。”这些典籍中,将我国上古时期的人物奉为“灶神”,可见人们对灶的敬仰之情有何等深厚。也可以从中看出,灶神都是由这些管火的火神转化来的,所以,祭灶也就是祭火神。但也有说法,祭灶神并不是祭火神,或者说祭灶并不是单纯的祭灶神,而是祭祀“先炊”。《仪礼·郊牲馈食礼》云:“尸卒食而祭□簟。”郑玄注云:“簟者,老妇之祭。”孔颖达疏云:“老妇,先炊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先炊”就是最早主持炊事的人。灶的自然属性是以火烧煮食物,但不同于火。直接支配灶以发挥其功能的人就是“先炊”,于是,先炊便成了司灶之神,得到人们的祭祀。先炊又与灶的自然属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人们便以“司灶之神”混同于灶神。先炊为老妇者,是因人们在群居时期,由老妇主持这一较为轻松工作而由,主持炊事工作的老妇执掌着食品分配大权,她是母系社会中有相当高的地位的女性。

  有关灶神的形象和身份,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庄子·达生》中云:“灶有髻。”司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这是当时的民间俗说。今人袁珂认为,“髻”即“蟛”之假音。蟛,蟑螂也。古人以蟑螂为神物。灶上是蟑螂神秘出没的地方,故人们误以为蟑螂就是灶神。《荆楚岁时记》引许慎《五经异义》云:灶神“姓苏,名吉利。其妇姓王,名抟颊”。《后汉书·阴识传》注引《杂五行书》云:“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又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上云:“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祭洽(一作察洽)……一曰,灶神名壤子也。”“禅”与“单”皆通“蝉”,亦指蟑螂。至于“隗”之说,或由“吴回”之“回”音似而致。又因一灶之蟑螂不止一只,故而又造出一个灶神家庭,遂有了灶神夫人及女儿之说。夫人名卿忌,卿者,古代夫妻之间的爱称,“忌者”,亦即“蟛”之假音,亦蟑螂也。祭洽者,“祭”亦与“蟛”音近,亦蟑螂也。察洽者,察人之善恶也。《酉阳杂俎》中又云,“灶神”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帝都尉、天帝长兄、硎上童子、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夫等。其中,天帝家族人员居多,而天帝姓张名坚,灶神亦为张坚父系家族人,故而又说灶神姓张。民间道教的《灶王经》中又云:灶神乃“种火老母”,或云“种火老元君”,此说源于“先炊”之说。《灶王经》中又云:“有东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黄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厨灵灶神君,地厨神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妇神君,灶子灶孙神君,灶家姊妹媳妇眷属神君。五方游奕灶君,灶下炊涛神女,运火左右将军,进火神母,游火童子,天帝娇男,地帝娇女,囱中童子,童男童女。”

  民间道教《灶王经》中云:灶神种火老母“主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掌人禄职,又谓五帝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尊,定其簿书,悉是此母也。凡人家灶,皆有禁忌。若不忌之,此母能致祸殃,弗可免也。”《敬灶全书·真经劝善文》云:“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甲日,上奏玉帝。善恶簿呈电,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天必降之灾殃。”

  灶神有两种功能。一是家庭保护神,能为家庭驱赶或纠察鬼魅,使之不能为害。家庭成员有难时不论在家还是在外面,灶神都有救助之责。正因为灶神的家庭保护功能,民俗中又有了“镜听”之俗,或云:“听响卜”、“灶卜”。即若有所眩,于除夕晚(或云正月十五、八月十五晚或不拘何日晚)焚香礼灶,对灶神告明所卜何事,即怀镜出行,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所卜之事的答案。旧时婚俗中,订婚礼成,便将女子的生辰八字交付男方,男方将它放入灶陉(即安放灶君神像处),灶神就会对这位未来成员也给予保护。

  二是招魂功能,将人丢失的魂魄招回来,交予灶神,人的病也就好了,其法是先焚香礼拜灶神,然后告之家中何人有病,疑是失落魂魄,故烦请灶君出去寻找。

  腊月祀灶,据说起于西汉阴子方。《后汉书·阴识传》云:“宣帝时,阴子方香,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于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后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亦云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为黄羊。阴氏世蒙其福寿,俗人竞尚,以此故也。”然周处《风土记》云:“腊月廿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后世于腊月廿三或廿四祀灶之俗,即承此而来。

  祭灶所用供品,阴子方云腊日祀灶黄羊或云黄是荤。又顾思张《风土录》卷一中云:“《白虎通》祭灶以鸡。东坡《纵笔》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应燔吾’。范成大《祭灶》诗云‘猪头烂肉双鱼鲜’今相沿用素,是以佛待神耶?明嘉定王槐祀灶词云:‘陉边烂煮黄毛鲜,一碟胶牙腻更圆。’亦是以鱼牲祀之。”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所载腊月廿四祀灶之俗,所用俱是素品。后世专用素品者为多,是受佛教的影响。顾禄《清嘉录》卷十二云:“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廿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元宝糖。又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曰谢灶团。祭时,妇女不得预。先期,僧尼分贻檀越《灶经》,至是填写姓氏,焚化禳灾。篝灯灶马,穿竹箸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拨灰中篝盘未尽者,还纳灶中,谓之接元宝。稻草寸断,和青豆,为神秣马,且撒至顶,俗呼马料豆。以其余食之,眼亮……”这是一套完备的祀灶之仪。

  灶君像一年要换一次,吴地旧有接灶之谚云:“接得早,灶君年纪少;接得迟,灶君年纪老。”此俗之意是如果接迟了,恐怕接来的是老年灶君。人们恐怕老年灶君有些糊涂,言语不清,上至天宫以后会颠三倒四说错了事,所以早接,可以接得年少灶君,精明能干。每年换一次灶君像又有说法是接来的是新灶君,怕与旧灶君有些恩怨过解,不好处,所以要换。

  民间祭祀灶君还有一个灶王爷救百姓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人们身上有一个人眼看不见,却通灵性的东西,叫做“三尸神”。三尸神很坏,一天到晚不停地搬弄人间的是非,专说人的坏话,他还每月都要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报告人在世上的情况,但从不如实禀报,不是张三坏,就是李四刁,要么曹五偷窃啦,要不赫六抢劫啦,在玉皇大帝面前从来没有说过人的一句好话。

  日久天长,玉皇大帝对人产生了坏印象,想对人进行惩罚。但怎么惩罚,玉皇大帝还没拿定主意。他想,如果三尸神说的都是实情,岂不是世上连一个好人也没有了吗?一年,三尸神又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的事情,并且把人说得更坏了。说人在世上咒骂天庭,甚至对玉皇大帝也有不敬之辞。玉皇大帝听后,觉得再不对人进行惩罚,就显得天庭太软弱可欺了,就命三尸神立即下凡,挨家挨户进行巡察,凡有不敬天庭,不守纲纪者,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在墙上,等一到大年三十晚上,派王灵官执钢鞭下凡,只要墙上定了姓名的“坏人”,格杀勿论。三尸神领了玉皇大帝的圣旨后,高兴地来到人间,不问青红皂白,挨家挨户地往墙上写名字。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