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80章 庙见(3)

  指腹为婚亦称“指腹”、“指腹联姻”、“指腹之约”、“指腹裁襟”等。此俗是两妇女同时怀孕,指腹约定,产后若为一男一女,待生育长大后,无论贵贱悬殊,都要结为婚姻,故名指腹为婚。此俗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后汉书·贾复传》:“复(破敌)伤创甚,光武大惊曰:‘……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南北朝时颇为盛行,如《魏书·王宝兴传》:“王宝兴母及卢遐妻俱孕,崔浩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婚。’”《南史·韦睿传附韦放传》:“韦放与吴郡张率皆有侧室怀孕,因指腹为婚。”此俗自元代起为法律所禁止,但民间相沿不废。订婚时互割衣襟或赠金钗等信物为凭。

  陕北旧时此俗一直有之,但又有所异。此俗一般是在“世交”人家中有,在指腹为婚的同时又约定若两家均为男孩或女孩时,将来长大后结为“兄弟”或“姊妹”,世代通好下去,这是一种“盟亲”形式,所以在民间一直流行着。

  与指腹为婚相类似的,在陕北有“奶头亲”之俗。即两家人家各有男女,尚在襁褓之中或正处于婴儿之时即许以婚配。

  坐堂招夫

  坐堂招夫是由于丈夫有残疾,卧床不起,不能劳动,致使家境困难,无法维持生活,妻子又要养育孩子,又要照料丈夫,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征得丈夫与其家人的同意,通过媒人介绍招来一个男人作为“丈夫”供养一家人的生活,一直到老。这种婚姻关系与福建、山西等地流行的“挂帐十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是坐堂招夫大都是因疾病致使丈夫卧床不起,造成家庭生活困难,而挂帐十年则仅仅是因家贫无法维持生计。坐堂招夫是长久夫妻,而挂帐十年则属临时夫妻,并且约定以十年为期。坐堂招夫将自己的财产带来女家,成为共同财产,而挂帐十年则是交纳聘金归本夫收用。坐堂招夫所生孩子属招夫者,挂帐十年所生孩子可两两分之,通常是第二个孩子归本夫。挂帐亦有二三年者,俗称为“帮腿”。相同之处,他们都属于“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形式。陕北将这种坐堂招夫俗称为“招夫养夫”。

  再醮

  再醮亦称“改醮”、“再嫁”。醮在古代原指酌酒之意,即单方面的敬酒,再醮也就是第二次敬酒。醮在周代作为礼俗除行于加冠礼和及笄礼外,亦为婚礼仪式之一。《礼记·昏义》:“父亲醮子而命之迎。”意即迎娶待父命而行。故而“醮”就成为结婚的代名词,再醮,既指男子再娶,又指女子再嫁。程祖庆《吴郡金石目·宋故通判赵公圹志》:“初娶管氏,再醮钱氏。”此即指男子再娶。《北齐书·公羊列传》:“一门女不再醮。”此指女子再嫁,不再醮,即不再嫁。至西汉时,寡妇仍可以再嫁,无论皇室或民间,均不以为嫌。东汉刘向作《列女传》,班昭著《女诫》,倡守节之风,乃有改醮之禁,及至两宋宣扬程朱理学,寡妇再嫁被视为万不可行的异端。元明以后,再醮专指丈夫死后女子再嫁。由于历代统治者强调守节,民间对再嫁妇女颇为轻视。旧时寡妇再嫁,应征得婆家同意,娶方要给付一定的彩礼。有的地方,由婆家在灰屋或庙堂写好再嫁契约,内有诸如“高山擂石,永不回头”等字句,表示断绝往来。出嫁时,不得在家中穿衣上轿,不得放鞭炮,不能走大门,只能从旁门而出,步行到村口后始得更换新衣,乘坐小轿。有的地方,寡妇要守孝三年方许改嫁。通常,婚礼比较简单,从后门进屋,不请客,不送礼,不拜堂,至多请尊长和亲邻吃一顿酒饭。如果子女幼小又无法寄养,可以随嫁妇前往,但往往备受歧视。

  娶烈女

  有婚约的男女,因男方突然丧命,女方不敢违约另嫁,男方将她娶进家门,就是娶烈女。娶烈女时,该女按新娘礼仪梳妆,戴花冠,坐花轿。男方请乡老长辈迎接。进门后送入烈女房内,换上孝服,再到厅堂拜天地公婆,并同男方全家痛哭一场。清代的烈女一进夫家就被关入烈女房。烈女房的门窗都是紧闭着的,并用物遮盖起来,夫家由一妇女侍候。烈女不得与其他人接触,如同坐入牢笼一般,苦度终身。

  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是古代官府为贞妇烈女所修的旌表牌坊。始于明初。洪武元年,太祖下诏:“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又令巡方督学,岁上其事,著为条规,大者赐祠祀,次者亦树牌坊表。只因朝廷力倡,贞节烈妇在明代尤多,贞节牌坊随处可见。

  姊妹婚

  是一个男子在与某家的长女结婚后,照例可以在妻子的姊妹们到达结婚年龄时娶为妻子。是原始社会族外群婚制的一种残余形式。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开始流行。有的民族由于种种原因,进入阶级社会后尚长期存留。中国古代盛行妻姊妹婚,即所谓“姊妹从媵”。传说中关于舜与娥皇、女英两姊妹共为夫妻的故事即是例证。

  妻姊妹婚在我国古代有了进一步的演变。就是鳏夫在续娶时可以或必须娶已故妻子的未婚姊妹,同时,妻子的未婚姊妹也可以或必须嫁给他们的姊妹夫。陕北的妻姊妹婚,大都是为了照料已故姊妹所生的孩子。

  姨表婚

  姨表婚是平行从表婚的一种类型。是在同胞姊妹的子女间缔结婚姻关系,旨在加强亲戚关系。俗谓“亲上加亲”。旧时,各地汉族禁止姑舅之间的通婚,而一直比较流行的是姨表之间的通婚,因从形式上,他们不属于同一个姓氏。这一习俗在旧时的汉等民族流行。但与此不同的是彝、侗、苗、景颇等民族都有“姨表不婚”的习俗,如滇川的大小凉山彝族谚语说:“姨表兄弟姊妹,是兄弟姊妹,只是彼此不住在一起。”这是远古母系社会氏族外群婚残余的反映。在族外群婚阶段,甲氏族的兄弟们只跟乙氏族的姊妹们通婚,其子女归母方氏族,世系按母系计算,因此,某个氏族的子女们都互为兄弟姊妹,故按当时的规例互相不能婚配。

  表亲婚从生理上说,是有缺陷的,影响子女的身体素质与智商水平,尤以姑表亲更为严重,所以民间也禁止此类婚姻。陕北旧时,不仅有姨表婚,也有姑表婚,姑表婚中,仅允许姑姑家的小子娶舅舅家的女子,决不允许舅舅家的小子娶姑姑家的女子,民间谓之“倒亲”。

  一夫多妻

  一夫多妻在陕北称做“大小老婆”,即一个男子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妻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显贵人物的特权之一。旧时,汉、回、维吾尔、哈萨克、藏、蒙古、满、独龙、门巴、珞巴等民族均流行此俗。旧时各地汉族凡有权有势的男子,除元配外都纳妾,唯人数多少不一。陕北的大小老婆婚姻现象大都是为了生育而行之。

  换亲

  换亲是陕北旧时较为常见的婚姻现象。是两个家庭均有儿女,但因家境窘迫,无力支付聘礼,或因人缘以及门户等影响到正常的嫁娶之仪,便由人说合,以女换女,互为儿媳。

  主婚人

  主婚人是我国古代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婚俗之一,是指婚事的主持人。主婚人可分为实质上的主婚人和仪式上的主婚人。实质上的主婚人是指男女婚姻事宜中真正享有主婚权的人,如当事人的父母等。仪式上的主婚人是指出面主持婚姻仪式的人,通常就是实质上的主婚人,也有请其他有特殊身份的人担任的。在古代阶级社会中,汉族历来强调“父母之命”,如当事者为奴婢,则由其主人主持。在周代,天子、诸侯的女儿下嫁,为不屈自己的身份,使与男家等同地位者主婚。《公羊传》庄公元年:“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者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必使大夫同姓者主之。”此“主之”,是指主持婚姻仪式。唐宋时代,律令规定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等不在由其亲尊长即伯叔父母、姑、兄、姊等主婚,无其亲尊长则由其他尊长主婚。元代规定“嫁女皆由祖父母、父母、父亡随母婚嫁。又嫁女,弃妻若不由所由皆不成婚亦不成弃。”迄至明清,历代封建法律都规定,婚姻尚有违法,主要追究主婚人的责任。到了近现代,在城镇,特别在乡村,主婚之俗仍颇为流行。

  醮礼

  醮是我国古代用于冠礼、婚礼的一种仪式。《晋书·礼志下》云:“古者婚,冠皆有醮。”醮也是一种祭祀仪式,宋玉在《高唐赋》中说:“醮诸神,礼太一。”醮的祭神仪式出自《竹书纪年》卷上,其云:“(黄帝)游于洛水,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

  醮,有醮文,是道教徒在斋醮时祭告天地的表文。如宋沈遘有《真宗皇帝忌日醮文》。有醮火,就是醮坛上的灯火。有醮告,是道士设坛祭祀祈祷之仪。有醮祀,就是斋醮祭祀。另有醮祓,就是设醮超度。在寺庙或法坛上都有醮盆,是用以点燃香火的法器,俗信认为:凡香火烧在醮盒里,神灵就会领受,就能显灵。《礼记·昏义》云:“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此文即父亲亲自给儿子斟酒,命他到女方家去迎娶新妇,以表示处于主动地位。儿子接受父亲的命令之后,前往女方家去迎娶新妇。女方家的主人在祠庙里摆设筵几,然后再迈出门外拜迎女婿。女婿手拿着雁进到祠庙,互相揖让之后登堂。女婿把雁放在地上,行再拜礼,表示亲自从女方父母那里接受了新妇。女婿下堂出祠庙,为新妇驾好车,把车上的引绳交给新妇,新妇上车后,女婿驾着车子,等车轮转了三圈之后再把车子交给车夫驾驶。到家之后,女婿先在门外等候,新妇来到门口时,女婿行揖让礼,请新妇入内。吃饭时合用一牲,用一瓠分成两个瓢来喝交杯酒,这样,就表示了夫妇从此一体,尊卑等同而相亲相爱。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此即说经过恭敬慎重而又光明正大的礼数以后才相亲相爱。昏(婚)礼的大原则是形成男女之间的区别,树立夫妇之间的意义。男女之间的区别明确了之后,夫妇之间的道义才得以建立;夫妇之间的道义建立之后,父子之间才能互相亲爱,父子之间互相亲爱之后,君臣之间的关系才能端正。所以说:“昏(婚)礼是礼的根本。”

  “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说是礼是从冠礼开始,以昏(婚)礼为根本,以祭礼、丧礼为最隆重,以朝礼、聘礼为最尊敬之礼,以乡、射之礼为冲和之礼,这是礼的大原则。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执笲、枣、栗、腶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待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西阶,妇降自阼阶,以着代也。”夙,就是结婚的第二天。质明,即天明。赞,就是辅助行礼的妇人。笲,盛物的竹器。腶修,加上姜桂等作料调治而成的肉干。赞醴妇,即公婆命辅助行礼的妇人向新妇行醴礼,为新妇献上脯醢等食物。祭是行食之前的祭礼,先祭醴,再祭脯醢,这些礼节都是在堂中进行的礼节。妇以待豚馈,是在室中进行的一种礼节,豚即一只小猪。一献之礼指行礼时主人献宾,宾酬主人,主人酌酒自饮后更爵酬宾,这个过程就是一献之礼。舅姑共飨妇,这一过程是先由舅酌酒给妇,妇饮用完之后,回敬舅,然后妇自酌饮用一杯酒,再酌酒酬姑。阼阶,是主人尊者的升降之处。着,表明。代,代婆而成为主妇。此文的意思是:新妇在清晨起床后要洗头洗澡,以等待拜见公婆。天亮的时候,由一个充当赞者的妇人前来引着新妇去见公婆。新妇拿着装有枣、栗、干肉的篓子来见公婆,赞者代公婆拿甜酒赐给新妇,新妇用肉浆和酒在席上行食前祭礼,这样就完成了作为男家媳妇的礼仪。公婆回到内室后,新妇向公婆供献一只小猪,用以表示作为媳妇孝顺之心。第二天,公婆共同赐给媳妇“一献之礼”,媳妇回敬的酒,公婆把它放在一旁。公婆先从西阶下堂,然后媳妇从东阶下堂,表示媳妇将代替婆婆成为一家之主妇。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箸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顺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圣王重之。”室人,指丈夫的姐妹,丈夫兄弟的妻子,委积盖藏,指家里收藏的财产。此义是说:在完成了为人媳妇之礼后,表明了为人媳妇的孝顺,同时又表明了新妇将要接替主妇之职位。这些都是为了着重要求新妇要孝顺。新妇若要孝顺就得依从公婆的要求,和睦家人,这样才适合自己丈夫的要求,来经营养蚕、缫丝、纺麻、织布等事,并且保管家里所收藏的财产。所以,新妇孝顺,家里才能和睦安定,家里和睦安定,家业才能维持得长久。所以,贤明的君王们都很重视妇女的孝顺问题。

  “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萍藻,所以成妇顺也。”祖庙未毁句,即出嫁女子时,往上溯四世祖,即祢、祖、曾祖、高祖,因祖中曾有人做过国君则祖庙未被迁毁,这样,就在祖庙中对女子进行教育。公指诸侯国君。宫即庙。宗室指宗子之家。宗子即大宗,国君的嫡长子之下诸子分出去做卿大夫者。教成祭之,即三月教成后,祭告祖先。芼是用萍藻做成的羹汤。此义是,在古代时期,凡女子出嫁之前的三个月,她的曾经做过国君的先祖祖庙尚未迁移,就在祖庙中接受婚前教育。教她关于妇女的品德,妇女的言行,妇女的仪态,妇女的手工。在学成之后就举行祭礼以祭告祖先。用鱼作祭祀用牲,用萍藻菜做羹汤,这样祭告祖先,是为了表明为人媳妇的柔顺德行已经形成了。

  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上事宗庙是说女子结婚之后要充当帮助祭夫行宗庙祭祀的职责。主人,指女方家长,庙指祢庙。拜迎于门外是指婚礼的前五项都是在庙中进行的,女方主人在庙门口迎接,向媒人行再拜礼,入庙后还要行三揖三让礼后再登堂。此说是:举行婚礼是准备合同两姓的欢好,对上,可以接续香火,祭祀祖先;对下,可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所以,君子很重视婚礼。婚礼过程中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节,女方家的主人都要在庙里设筵几,然后在庙门外拜迎男方家人和媒人,进入庙中后,互相揖让之后才可登堂。在庙堂上要恭听媒人传达男方有关婚礼的意见,这是为了使婚礼能够恭敬谨慎,隆重而又光明正大地进行。

  婚约。婚约是我国古代婚姻礼仪中的重要程序,它的起源很久,历代沿袭。旧时,婚姻经媒妁沟通之后,双方家长就选定吉日为子女商定婚姻,这种商定形式俗称为“订婚”。在订婚的同时,还要构成婚约,即婚姻礼仪中的约定事项,有的写有婚书为证,如果一方在中途反悔,企图解除婚约时,则要给对方赔偿损失。民间大都没有这种婚书,双方均以媒人为证人。

  祀先。祀先是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要到祖坟上去烧纸,以告诉祖先,明天就要成亲了。

  婚俗礼

  六礼是古代成婚应当具有的六种礼仪形式,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这些在前已述。

  六礼中除纳征外,其余五礼中男方都要向女方送雁,作为彩礼。《仪礼·士昏礼》郑玄注说:之所以要用雁来作为彩礼,就是“取其顺阴阳往来”。清代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又进一步解释为:“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取其飞成行,止成列,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六礼十分繁琐,在古代,主要为士大夫所用,庶民则往往精简变通而行之。《宋史·礼志》云:“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彩,并请期于纳成(纳征),其无雁奠者,三舍生(地位相当于士的大学生)听用羊、庶人以雉及鸡、鹜(鸭)代。”

  委禽是古代婚姻礼仪中致送聘定的礼物,因纳彩用雁,故名。《左传·昭公元年》云:“郑徐吾犯之妹奠,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强使委禽焉。”杜预注:“禽,雁也,纳彩用雁。”

  文定是古时纳币订婚之礼。《诗·大雅·大明》云:“文字厥祥,亲迎于渭。”郑玄笺:“问名之后,卜而得吉,则文王以礼定其吉祥,谓使纳币也。”即周文王卜得吉兆后纳币订婚,又亲迎太姒于渭河之滨。所以旧时又称订婚为“文定”,即源出于此。

  铺房是古代婚俗,于婚期的前一日,女家请多子孙的老人到婿家铺设新房卧具,以取吉利。旧时将这些铺房人称做“铺公铺母”。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前十五《诺皋记下》云:“(有妇人谓刘积中)曰:‘我有女子及笄,烦主人求一佳婿……兼烦主人作铺公铺母’。”可见,铺房之俗至迟是始于唐代的。新房内的陈设用具、床榻、桌椅之类均由男家自备,毡褥帐幔衾枕之类则由女家置办。

  青庐,是用青布幔搭成的帐篷,用以迎娶新妇和举行交拜礼,是古代婚俗的一种。此俗在汉代已有,《世说新语·假谲》中云:“魏武(曹操)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现,魏武乃入,抽刀劫新妇。”我国古代青庐成婚的习俗一直保留到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寄生》中云:“张待之既久,知其不行,遂亦以舆马送五可至,因另设青帐于别室。”这里的青帐指的就是青庐。

  共牢是我国古代婚礼中新婚夫妇共同食用一份牲的礼仪。牢,即牲。《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汉书·王莽传》:“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共牢含有夫妻同心,合为一体之意,故而,古人很重视共牢之仪。

  合卺是在旧时的婚礼中新郎新娘饮交杯酒的仪式。卺,就是瓢,是把一个葫芦分成两个瓢,夫妻各执一瓢以饮酒,含有合为一体,甘苦与共之意。合卺又称“合瓢”,《魏书·临淮王传》:“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合卺仪式在后来屡有变化,《南齐书·礼志上》:“连卺以锁”,就是把两瓢用锁连接起来。宋王得臣《麈史·风俗》:“古者婚礼合卺,今也以双杯彩线连足,夫妇传饮,谓之交杯。”后来便以合卺交杯作为结成夫妻的代称。

  结发,《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缨。”缨是用丝线做的穗状头绳,用以束发,标志着这一女子已经许嫁。《仪礼·士昏礼》:“主人(婿)入室,亲脱妇之缨。”以此看来,女子在订婚时束发所用的这条丝绳直到成婚之日入洞房后才由新郎为其亲自解下。所以,后来人们就将这一“脱缨”之仪移指到成婚之夕上。在这一仪俗的基础上产生了男女在洞房里结发的婚仪。结发的方式是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曹子建集·种葛篇》云:“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由此可以看出结发是表达夫妻恩义之情的仪俗。白居易在《太行路》中云:“与君结发未五载,忽从牛女为参商。”故而,人们又将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此外,古代男女在成年后举行的冠礼和笄礼中,亦要结发。无论是婚礼中的结发还是成年礼的结发,其发均被结为髻形,即类似髽鬏样式的髻,因结发为髻,所以也将之称做“结发”。这种结发在后来的婚礼中已不使用,被演变成“合髻”形式,在婚礼中广泛流行。

  合髻是唐宋时期形成的一种婚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娶妇》中是这样描写的:“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也就是说:新婚夫妻饮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以表示同心。此俗在当时十分流行,但因不合古礼,后世颇多责备,元明时期便逐渐废弃。后来,人们既不用古礼结发,又不用唐宋之合髻,在这些婚俗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结发方式,即有的是男女背靠背坐着,将二人头发搭在一起,即为结发,有的是将二人头发绑在一起,成为真正的结发。陕北习俗则是由司仪人用木梳在男女头上梳拢,一边梳,一边唱一些吉祥歌谣,称做“上头”,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表达夫妻恩爱,白头到老,更重要的是为了表明是元配夫妻,“结发夫妻”在这一理念下产生了。男子如果因故续娶,即便是娶来黄花闺女,也不再行上头之仪了。

  见舅姑,是古代婚礼中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新婚次日天亮,新妇要盛装拜谒公婆。拜见时,新妇要双手捧笲(盛放物品的竹器),将枣、栗献舅,取“早自谨敬”之意。腵脩(肉脯)献姑,取“断断自修”之意。然后举行新妇盥馈礼,把新妇做的盛馔献给舅姑,表示尽子媳之孝。舅姑食毕,飨新妇于堂,并盛酒给新妇,以示回敬。最后,舅姑从西阶(宾位)下堂,新妇从东阶(主位)下堂,表示新妇从此接替了舅姑的职责,来操持家务。在我国古代婚礼中,新妇只有在参拜家庙,拜见公婆以后,才能正名定分,才能算做真正的成婚。杜甫在《新婚别》中云:“暮婚晨告别,无失太匆忙……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这里所说,就是指这一新婚女子没有举行过拜谒舅姑之礼,所以,新妇的身份还未能得到确认。可见,庙见和拜公婆在古代婚礼中是多么重要。

  庙见,是古代婚礼中新妇到宗庙去参拜祖先神灵的仪式。新妇来到夫家的第二天早晨,首先是拜见公婆,如果公婆已死,则在三月以后到庙堂中去参拜祖先神灵。《仪礼·士昏礼》云:“若舅姑既殁,则妇入三月乃奠菜。”奠菜即选择吉日,用馔食祭奠公婆。《礼记·曾子问》云:“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祢,即父死,在宗庙所立之神主牌位。汉何休注曰:“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所谓“成妇之义”就是举行庙见礼后,新妇的身份才能得到确认。

  归宁,是指已嫁之女回娘家省亲。《诗·周南·葛覃》:“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毛诗故训传》:“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晋陆机《思归赋》:“冀王事之暇豫,庶归宁之有时。”按此义,归宁本指通男女而言,后则专指已嫁女子回至母家。据唐人孔颖达《五经疏》:周代制度,诸侯的夫人,如果父母健在,可以归宁,如父母已死,则禁止夫人归宁,只可派人向娘家兄弟问安。卿,大夫之妻,则无此限制。

  陕北民间其他婚俗

  裹亲布

  在订婚以后,男方要给女方一匹布,这匹布要浑头浑尾,不能剪断。但此布不能长出五丈,一般取“四丈八,两头发”、“四丈九,两头有”的吉祥数字。裹亲布的用意是厮裹之意,也就是取你好、我好、都好的意思。如果中途退婚时,必须将此布退回男方。

  全家鞋

  全家鞋是取“金家贤”之意。从订婚之后,女子就要亲自动手为男方家中所有的人做一双新鞋,到大婚第二天的拜人礼仪时,新娘亲自将鞋分送到各人手中,一则是向家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手工,另则取鞋与“谐”、“贤”音近,以企过门后与家人和谐相处,贤智永睿。

  哭嫁

  陕北民间当女子在出嫁的前一天就开始低声哭泣了,第二天,当男方的迎亲队伍到来以后女子在吃过一碗离母饭,盖上盖头,准备上轿时,便放声大哭。这种哭嫁习俗是女儿用以表示对母亲的依恋不舍之情。女子哭着,由父亲、舅舅或哥哥将新娘抱上花轿后,迎亲队伍即可启程。抱上花轿的讲究是“不带娘家土”。因为旧时人们认为,“土生万物,地产黄金”,“不带娘家土”的俗信就是不要将娘家的福气和运气带走,让娘家人永远富贵,有好的运气。

  丑新娘

  据《延安府志》所载,延安一带曾经流行过丑新娘的习俗。就是在迎亲队伍中,无论送亲女客还是迎亲女客都打扮得很漂亮,但坐在花轿中的新娘却是身穿旧羊皮袄,锅底黑将脸擦得很难看,怀里搂着押轿娃娃。这种俗信认为,只有这样打扮才可以避免鬼怪对新娘的拦截。

  压箱南瓜

  是流行于榆林地区的绥德、米脂等县的习俗。当女儿出嫁时,娘家要在陪嫁箱里放两个大南瓜。这种陪嫁南瓜又被称做“云瓜”,是祝愿女儿和女婿在成婚后能够像南瓜一样,圆圆满满、甜甜蜜蜜。并取“云瓜”之“云”与“融”音近,祝愿小两口融融和睦。

  穿硬衣

  是流行于横山一带的习俗。在迎娶之日,新娘必须穿着硬衣。所谓硬衣就是红衣、红裤、红腰带和红盖头。脚上还要穿毛袜或毡袜,胸前挂着铜镜。这一习俗是源于红可以避邪,镜可以照妖。现已不见传行。

  羊进圈驴驮水

  是流行于横山一带的习俗。当花轿迎进大门以后,鼓乐齐奏“得胜回营”曲牌,这时,要有人将羊赶入圈里,有人赶着驮水的驴从大门进入院中,以此表示人财两旺。此意是新人进院又添一口,表示人旺,羊在民间被视为“财”,羊进圈即财进院,表示财旺,水在五行中的示象为旺,故将此俗称做“人财两旺”。

  抱斗坐斗

  是流行于延安一带的习俗,是在新人拜堂以后,新郎将插有天地牌位、方尺和秤的斗抱起,新娘手扶沿,一同进入洞房,将斗放在炕上,新郎揭去新娘盖头以后,二人背靠坐斗上,然后由一老成妇人为新郎新娘上头。此俗谓坐金斗,因斗中所装为小米,黄色如金,故名,以此寓意新郎新娘日后能享荣华富贵。

  镇新房

  是在花轿快要回来之前,在新房门上贴一张红纸条,上写“伏羲氏,女娲氏,镇定太岁、天狗、白虎、狐狸煞尾,一定俱行退避”。在镇新房以后,再不能有人进入房内,只有在新人入洞房时才能开启房门。

  打醋坛

  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大门时,由一个长者身披红布,一手挑着一页烧红的铧,一手端着一碗醋,绕着花轿顺转三圈后再逆转三圈,一边转,一边往铧上浇醋,谓之打醋坛。此俗认为,姜太公是醋坛神,一打醋坛,姜太公就会来到坛前,他来了,不要说鬼怪,就是诸神也要退避三舍,不敢侵扰新娘。

  喝爽铺酒

  这是流行在陕北各县的习俗。是在新婚的当日晚上,由迎亲和送亲女客陪新娘在洞房内饮酒喝茶,由新郎给送亲人的男宾送去酒茶,以小饮为爽,故名。又因爽是快意,新婚是人生之快事,故名爽铺酒。

  长明灯

  流行于陕北各县的习俗。长明灯也叫“长命灯”,是在洞房内点一盏灯,夜里不能吹灭,意味着夫妻二人是“长明”之人,也寓意夫妻是“长命人”,此俗与“洞房花烛”相同。

  儿女饺子

  饺子在陕北亦称做“扁食”。所以,儿女饺子也叫做“儿女扁食”。吃儿女饺子有的是在新婚夫妇就寝前由婆婆送去,有的则在凌晨时分送去。有的地方不吃儿女饺子而吃“儿女疙瘩”,此俗是婆婆盼儿媳能早生儿女。

  撂儿女馍馍

  是流行于横山一带的习俗。即新婚夫妇入睡以后,婆婆从窗户上将儿女馍馍投掷到洞房的炕上,希望能早日抱上孙子。

  挑灯拉话

  流行于陕北各县,即在洞房花烛之夜,小两口是不能入睡的,新娘要主动与新郎说话。此俗认为,如果洞房一夜无语,将来生的孩子会成为哑巴。

  结缘法

  是流行于陕北各县的习俗。在新妇迎娶回来的第二天举行拜人仪式,仪式之上新妇在新郎的陪同下,逐一相认家里人,辈分高的坐在专设的席位上,新郎斟酒,新娘奉酒,敬三杯后磕头,并将自己的女红活计赠给长辈,长辈赠以礼金。同辈则只是敬酒一揖而已,并送以礼品,受者赠以礼金相还。这一仪俗被称做“结缘法”。此俗认为:新妇刚刚过门,若有些不周全处,还希望家人多多包涵。

  参厨

  流行于陕北各县的习俗。此俗是新婚次日,新妇由女傧相引领着来到厨房,向厨师们赠以礼品,以表示对厨师的感谢。在参厨之后,婚宴才能开始。相反,在迎新娘时,新郎在新娘家也应参厨,其仪相同于新娘参厨。但后来的参厨多由男女双方的主事人完成。

  试厨

  新妇在归宁礼之后回到婆家的第二天,要亲自擀一块“杂面”,即豆面,以试厨艺水平。为什么要擀杂面,因为陕北饮食文化中,对杂面的擀制有相当的要求,要求其擀得薄如纸,切得细长如线。这一试厨一则可以看出新娘的厨房手艺,另则,全家人共同吃这种长面,一方面求将来能全家和睦,另一方面也祝愿小两口能长命百岁,福寿绵长。

  抢新房

  新娘在迎娶回来的当日,完成了必要礼仪后,进入洞房时,新郎与新娘争抢着进入洞房的习俗。此俗认为:谁先进了洞房的门,谁就能在日后“占强”。此仪在民间各有不同。有的是新郎新娘在拜堂后,新郎撒腿就跑,抢先进入洞房后脱鞋上炕,踩踏炕的四角,然后站在炕边等新娘进房。新娘来到炕前时,新郎抬起腿从新娘头上扫过,陪送的女客如果机敏,就设法让新娘躲开了去,此仪结束。还有的是新郎新娘拜堂后,新郎抢先进入洞房,将门关闭,不让新娘进来,直要等新娘在外磕头以后,才打开房门,放进新娘。陕北民间则是在迎娶当日完成了下轿等礼仪后争抢进门。抢新房是男尊女卑思想在婚礼中的反映,主要体现了大男子主义、男人要占上风的思想理念。

  跨马鞍

  跨马鞍之仪在旧时的陕北婚俗中是一项重要礼仪,现在已经见不到了。甘肃民勤的跨鞍之仪是,新娘刚刚进入院门后,立即就有人将其拦住,由众人搬来马鞍,放在地上,在“新人跨马鞍,一世保平安”的赞唱声中,新郎新娘双双从马鞍上跨过。满族的仪式是:将马鞍放在洞房的门槛上,新娘怀抱宝瓶从马鞍上跨过后进入洞房。此俗认为:新人跨过马鞍可保一生平安幸福。怀抱宝瓶是寓意可以招财进宝,发家得福。

  唱赞礼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