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3章 梦回故苑八百春!太液水云皆典故(10)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隆重的仪式,就任中华民国第一届正式大总统。应邀参加庆典的中外宾客进入太和殿后,在主席台的两侧就座。10时许,两队身穿蓝色军礼服,头戴全金线“冲天冠”的总统翊立使全副武装地正步进入会场,分列在主席台两旁。紧接着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内史夏寿田、侍从武官荫昌、军参处处长唐在仪分乘四抬彩舆由侧阶而上,到达殿前。梁、夏二人身穿文官燕尾服;荫、唐二人身穿钻石蓝军礼服,佩金色参谋绶带,头戴叠羽冲天冠,文东武西分列主席台两旁。

  这时鼓乐齐鸣,军号嘹亮,在庄严隆重的接官曲中,袁世凯乘坐八抬大彩舆,在拱卫亲军的簇拥下,由中阶而上,缓缓进至殿前。袁世凯穿着陆海军大元帅的大礼服,金线绶饰在钴蓝色的映衬下光彩夺目,下轿后由梁、夏、荫、唐拥护前行,登上主席台南面就座。

  10点15分,大礼官宣布“开典”,赞礼官庄严地宣布道:“中华民国大总统宣誓就职”。这时袁世凯应声而起,面向议长、议员席宣誓:“余誓以至诚,谨守宪法,执行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务。”誓华,袁世凯向三面来宾鞠躬,文武官员、翊立使、拱卫亲军都齐声高呼“万岁”。

  盛大的午宴结束后,袁世凯在陆军总长段祺瑞、参谋总长王士珍、侍从武官荫昌、拱卫军统领段芝贵等高级将领的簇拥下,登上天安门举行阅兵庆典。步、马、炮三军依次通过时,均以最高的军仪向总统致敬。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即把总统府迁入中南海,南海作为公务所,中海西北部的集灵囿作为国务院。从此中南海成为北洋军阀政府所在地,把南面的宝月楼改建为新华门,作为总统府的南门;中南海西边(右边)的街道改名为府右街,海晏堂改名为居仁堂。

  袁世凯在居仁堂办公和会客。他御用的政事堂和海陆军大元帅统率部办事处,均设在丰泽园内,而以怀仁堂作为延见外宾举行典礼的地方。是年12月15日,袁世凯为解散国会组织了御用政治会议,开会之前,袁把69名“议员”全部叫到居仁堂,接受他的训示,于是当天下午的会议即通过了解散国会案。

  1915年12月11日上午9时,参议院开会议决帝制,与会的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无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各省的推戴书一致写着:“恭戴今日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参政杨度和孙毓筠又提议说:“本院由各省委托为总代表,尤应以总代表名义恭上推戴书。”秘书长林长民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拥戴书当场宣读,全体起立,一致通过。11时半,在一片欢呼声中散会。当日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立即发回,并煞有其事地申明自己虽尊重民意,但“惟推戴一事,无任惶骇……望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等熟筹审虑,另行推戴,以固国基。”

  袁世凯很善于做戏,他的推托是假,让其党徒为其洗刷背信弃义是真。于是,参议院下午再次开会,通过了早已准备好的第二份推戴书,这份推戴书,堂而皇之将袁世凯背叛民国的罪恶一笔勾销。于是,袁世凯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发下了一道冠冕堂皇的告示,引述了推戴书全文后,他大言不惭地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予以爱国,讵在人后?”“国民责备愈严,期望愈切,竟使予无以自解,并不无可诿避!”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

  袁世凯称帝,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极大典,任命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与大典筹备处处长警察总监吴炳湘为副处长。登极地点设在紫禁城内三大殿。为了显示新王朝开基,太和殿更名为承运殿,取意“奉天承运”;中和殿更名为体元殿,取意“恭体黎元”;保和殿更名为建极殿,取意“建国立极”。按五行更替之说洪宪王朝以火德王天下,尚赤,故殿内装饰一律改漆朱红色,殿中央的八根大柱加嵌赤金,饰以盘龙彩云。

  袁世凯是五短身材,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脚不着地,头不出椅背,活像在宝座上放了一个肉墩子,十分难看。所以重新制做了“御极宝座”,椅背上雕有九条云龙,饰之以金玉,造价40万银元。这个宝座的特点是腿短、背低,可以为袁氏遮丑,显示帝王威仪。

  袁世凯虽然体胖,但十分怕冷。登极时又正值寒冬,所以在太和殿中搞了个“中西合璧”,安装了巨大的暖气片。

  万事俱备,就等着吉时一到龙袍加身。一些好事之徒,也迫不及待地要一睹盛况。而且,风传皇上登极时不但要大赦天下,而且要大赐天下,四万万国民,每人赏洪宪银元一枚。

  但令人不解,令四万万国民为之奇怪的事发生了:袁世凯提前登极了。

  1915年12月13日早上8点多钟,拱卫军司令突然通知在京的文武官员:“皇帝早上9时三刻在居仁堂登极,文官简任职以上,武官少将以上,立刻前往朝贺。”当时的通讯很不发达,不能召开电话会议下达通知,而是由“骑兵通讯员”飞马驰告。接到通知的人一看吉时已近,想回府整理衣着也来不及了,只好策马驱车直奔中南海。所以朝贺者之中,穿文武大礼服的人很少,多是便衣见驾。

  吉时方近,居仁堂大厅内的朝贺典礼就提前开始了。大厅正中摆设着龙案,可是龙座摆设在龙案前头,这种序位颠倒的做法,实在令人不解。龙座两侧也无仪仗,只有8名侍卫排列在座后两旁,袁世凯也未穿早已准备好的龙袍、皇冠,而是穿着大元帅戎装,头上也未戴“叠羽冲天冠”,而是将其放在龙案上,袁世凯站立在龙座旁。

  赶来参加朝贺皇上登极的人随到随朝拜,由于事先没有统一的安排,朝拜之礼也不统一,有行三鞠躬礼的,有行跪拜礼的,还有行三跪九叩大礼的。由于没有司仪、赞礼,朝拜秩序显得异常混乱。

  袁世凯受礼时,左手扶着龙座,右手屈向前伸,似在表示答礼,并频频点头向朝贺者致意。

  礼成告退的人们都议论纷纷,“旷世盛典”为什么如此仓促草率地举行。甚至有的人说:“这不是坐在家里称天子吗,又想当皇上又怕见人。”

  12月20日,袁世凯鉴于前清时做过督抚和号称民国元勋的一些显赫人物不愿下跪称臣的情况,发表“嵩山四友”的电令,称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张謇“久负重望”,与自己为“道义之交”,各颁嵩山照片一张,均许不称臣。21日和23日,袁世凯特封公侯伯子男爵位共128人,另封孔子76代孙孔令贻仍袭衍圣公。

  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改民国5年为洪宪元年,改总统府为新华宫,此外,册封皇后和嫔妃,立皇储,订皇位继承法等事务。袁世凯为过皇帝瘾已是利令智昏了。

  袁世凯称帝后,内宫没有了太监而改用“女官”服役。

  袁世凯长期以主张“新政”的新派人物自居。他常说,自己习练新军起家,又曾为民国元首,曾与西方各家新学广为接触,又有一批新学家为他所用,所以他文明进步不离口,不愿以腐败官僚自居,常言若有一天登极为帝,决不再用宦官旧制。相传刚开始密议帝制时,前清宫之权阉小德张得此消息,以为时机已到,曾贿赂与袁相近的某臣公,为他在袁世凯面前进言,希望能有朝一日重返宫中,但袁不为所动。袁世凯既然决意废止宦宫,但内廷劳役之差,由何人所负呢?仍用旧日家府婢媪,似乎不合乎帝王的尊贵体制,驱使新兵近侍入宫内,又难保不会给众姬妾嫔妃添乱,踌躇之下,忽发思古之幽情,欲从周礼天官成法,恢复女官之职。有人说,袁世凯这一想法是与筹安会中刘大经师刘师培相议所得,亦未可知也。

  袁世凯决定宫内设置女官,一时却难以物色到合适的人。而督率女官的女官长之人选,更难选拔。这女官长,既要稍有学识资格,又须熟识官场事上接下之手段,其工作既不同教师管理学生,也异于姬妾之媚其夫主。况且,出身高贵一些的名门淑女,又有谁肯孑身入宫值宿?若是贫贱之家女子或娼优之身,则又不合体统。所以,袁世凯在居仁堂愁眉了好几天。忽一日,袁世凯见到了一份“女子请愿团”的上书,上面首列名者为安静生安女士。袁世凯问及此女,得知安静生出身于富贵之家,更优学业。且于交际上颇具阅历资格。袁世凯立即批答,许其入宫觐见。

  安静生来到居仁堂谒见袁世凯。她尽量抑止住那颗狂跳不已的心,三跪九拜,无不合礼节。

  袁世凯一见她长得皮白肉嫩,眼睛里汪着两泓秋波,心中便有了几分好感,又装腔作势地问了几个问题,安女士都对答如流,袁世凯说:“你先回去,等着消息吧。”

  过了两天,安女士走马上任。上任第一天,袁世凯便立即命她招选女官,人数为120名。安静生打了一个草稿,草拟出招选女官的章程,送给袁世凯皇帝过目,老袁大笔一挥,写了“同意”两个大字。这个章程共有八条:

  一、家世清白,政治清白,拥护袁皇帝领导。

  二、年龄在14岁到25岁之间。

  三、品貌端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

  四、没有出嫁,没有对象的黄花大闺女。

  五、或孀妇,但必须没有生过小孩。

  六、不吃烟、不喝酒、不赌博。

  七、三年后才可以出宫。

  八、三年期满后,由女官长奏请皇上,对那些表现出色的,给予褒奖。

  这八条章程公诸于众后,安女士又自作主张,加了一条,凡来报名的,必须交报名费10元钱,不合格的话,此款一律不退,合格的话,还得再交100元钱的入宫费。这钱自然进入了安静生的腰包。这个袁世凯自然不知,因他正在居仁堂筹划皇位继承人之事。

  历代帝王之制,即位后,先立皇后及太子,以为继承有名。清代皇室确立皇位继承人,是由皇帝书写出继承者名号,密封起来,藏于正大光明殿匾额之后,此法被称为防弊之至的密法。袁世凯很是欣赏这一办法,故于登极建号后,在定皇位继承人制度时,反复考虑如何既承袭清室此法之长处,又要与之有所区别,有所“进步”。经过反复思考,袁世凯声言,他要写下三位皇位继承者的姓名,缄封于一处,以待其时启视。于是,袁与梁财神梁士诒、徐相国徐世昌密议于宫廷深处凡三天三夜。接着召皇侄袁乃宽,让其命工匠精铸铜质镀金之方匮,高二尺五寸、长三尺五寸,厚五寸,外有扃钥,四周可以启闭,中附以纯金质之秘椟,代价约值10万金。匮制成后,袁世凯又命袁乃宽督工造石室于中海之九曲亭后,室以天池白石为廊,上下不施栋宇,四周咸以石灰浆等胶固,一面置铁门,下管键。石室造好后,袁世凯乃于宫中斋戒祀神及祖宗,亲书名字三轴,如诰敕状,置金匮中,亲加扃锁,然后送置石室,即闭铁门键,外仍施灰浆胶固。虽近侍僚属,绝不知所书者为何人,甚至家族嗣子亦未由一窥秘奥。袁世凯死后,石室被打开,总统继承人为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

  再说袁世凯称帝后,立即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反对。一时间,把个袁世凯搞得焦头烂额。万般无奈,袁世凯求助于迷信,便不时请人为自己算命、看风水。有风水先生推断袁家达官虽多,但都寿命不长,不超过58岁,原因是袁家祖坟的葬地不正,故而禄高命短。袁世凯对此深信不疑,当大权在握之后,便去州府请来风水先生吴佑文看阴阳宅。吴佑文选定河南彰德作为袁世凯生前的住宅和死后的葬地,于是袁不再回河南项城老家了。他大肆修建宫殿,改换门面,将原大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但他还不放心,时刻惦念着风水先生的预言,一天,他对“太子”袁克定说:“你知道明朝何以享国300年?就是因为十三陵的风水好。不看看风水我总是不能放心。”

  袁世凯让袁克定礼聘山东著名堪舆家贾某,到北京为皇城看风水。

  贾某风尘仆仆赶到北京,即手持罗盘在皇城内外详细查勘了一番,尔后,异常严肃地对袁克定说:“千岁爷,这是历朝宫殿,设计与结构气足神完,可保皇帝江山万代。”

  他停顿了一下,又说:“可是美中有点不足,惟有新华宫门气散而不聚,正位以后,难免会出现一些波折,这是一个缺陷,请千岁爷三思!”

  袁克定忙问:“先生有无补救良方?”

  “补救法嘛。”贾某不慌不忙地说:“依臣的愚见,最好在新华宫门左侧修建一个厕所,以收聚其气。”

  “胡说八道!”袁世凯听儿子汇报了看风水的经过,极为不满,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门上建造厕所实在太不雅观了。“他还说了些什么?”

  “他说如不收聚其气,父皇正位后,难免要出现一些波折。”

  “嗯?”

  自袁世凯宣布称帝以后,反对之声四起,连北洋军中的嫡系干将冯国璋、段琪瑞都反对,而一向狼狈为奸的老友徐世昌也消沉在一边,云南蔡锷、李烈钧的护国军已举起了倒袁的旗帜,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各省纷纷响应,相继独立,他正为此焦虑不安,贾某的预言,恰恰中了他的心病。为了皇图永固,他也顾不得雅观不雅观了,终于接受了贾某的建议。

  于是,贾某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奖赏,而在新华宫门上出现了一个厕所,堪称世界皇宫之最。

  厕所虽然修好了,可举国反袁的声浪愈加高涨。袁世凯终于只做了83天的皇帝梦,便呜呼哀哉了。

  窃国大盗大殡怀仁堂

  1916年6月6日,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忧焚中自毙。第二天,袁世凯遗体入殓,他头戴平天冠,身穿祭天大礼服,俨然如“大行皇帝”。北洋政府下半旗致哀,禁止民众娱乐活动一天。

  袁世凯大殓后在中南海停灵21天,到6月28日起灵运回老家彰德洹上村。当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国务院对袁世凯的丧事,拨款10万银元(一说50万元)作为治丧费,并通令文武机关下半旗27天,文武官吏及军队服丧(臂围黑纱),停止宴会27天,停止民间音乐,演戏7天,等等,一如清朝皇帝办丧事的规定。袁克定主办丧事穷奢极欲,极端铺张浪费。

  在怀仁堂内外,挂满了各方面赠送的祭幛、挽联和花圈,门前还搭了鲜花扎成的牌坊一座,新华门外搭了素彩的牌坊三座,各机关文武官吏每天轮流到灵前行礼。驻京军队按日分班到新华门外举枪致哀,袁克定等家属麻衣麻帽在怀仁堂守灵。

  永利杠房于袁世凯入殓时,即把“太平杠”连同杠夫32名送到怀仁堂(杠夫需经警察厅详细调查许可后,由丧礼处发“工人”标志和黄色纸花各一枚)。32名杠夫分日夜两班轮流看守。

  一般人家办丧事,请和尚、道士念经每棚最多13位,也有9位或11位的。袁家每棚用15位,服饰也特别讲究。

  和尚从广济寺、拈花寺和戒台寺三处请来,各为15位。他们均穿绣有砖纹的红色袈裟,是和尚受戒时的“戒衣”。念的是“禅门”经典。

  喇嘛由雍和宫请来,身穿黄缎绣龙纹的大袍,头戴大绒边礼帽,大鼓、大锣、大喇叭,外加别的吹奏乐器,就像每年正月雍和宫“打鬼”时的格局。

  道士由白云观请来,身穿绣团花缎子道袍。每天早、午、晚更换道袍。道袍分黄、红、绿三色。除了中间3位法师外,其余12位道士穿的道袍,上面的绣花图案分为六种,每两人一种,十分华丽。

  在停灵的21天里,五棚僧道每天轮流有一棚念经,到做七的日子,则五棚僧道全到,鼓号齐鸣,笙管齐奏,声音喧闹,在怀仁堂里根本就听不见人的说话声。

  丧礼处向冥衣铺定制了许多纸糊的冥器,有高大的牌楼、享殿、轮船、汽车、马车、纸人以及各种日用器皿,应有尽有,摆在怀仁堂内外。又向丰台花厂定制了松鹤、松鹿、松亭、松人、松匾等,都用松树枝叶制作,十分精致。这些冥器价值几千元,于出殡后付之一炬。

  一般汉官人家办丧事,有长约丈许的红绸制成的铭旌,上写死者“某某之灵柩”字样,挂在灵堂内,下葬时即覆盖于灵柩上。袁的铭旌异常高大,长约二三丈,用整幅红缎缝制,上面镶金字,写着“大总统”的官衔。

  此外,袁生前向清室“銮仪卫”取来的一些皇帝仪仗用品也陈列在怀仁堂内,到出殡时进入了丧仪行列。

  6月28日出殡。前一天,永利杠房把“皇杠”以及各种仪仗用品摆在新华门内外,称为“晾杠”。出殡路线是:从怀仁堂南出新华门,往东,过天安门,向南,过中华门,出正阳门(前门)到京汉路车站(即西车站,后称前门车站),有二里多路。沿街密布军警,由警察总监吴炳汀负责警卫,路上事前铺上黄土,并泼清水净街。居民在街道两旁站立观看,人山人海。

  袁柩先上32人小杠。棺上仍罩黄缎生龙纹棺罩,金顶。32个杠夫穿缂丝銮驾衣,黄套裤,青布靴,头戴鸡翎帽。棺前有“响尺”二人,棺后也有“响尺”二人(一般人家用“响尺”一人或二人)。响尺身穿孝服,一手持一根长约一尺的细长黑漆的檀香木棍,另一手用一根小木棍敲打作声,用以指挥杠夫的脚步。根据灵柩经过的路上的情况,“响尺”的声音或急或缓,杠夫随着“响尺”的声音走大步、碎步或跑步。棺罩上的金顶用四根黄色丝绳拉在杠的四角上,以免金顶摇晃,名为“拉幌”。另有四人,手持丈许木杆,上有小旗,称为“拨旗”,随着袁柩四角行走,路上空间遇有障碍物即由四人拨除。另有四人各背一个二三尺高的凳子,如遇灵柩在途中停留,即用此木凳把灵柩垫起来。这样,小杠也有四十多人。

  在起灵前,袁的儿女、太太、姨太太、丫鬟以及各地亲属,均在灵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大总统黎元洪的代表以及文武官吏、清室代表也都行礼。

  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身穿麻衣,头戴麻冠,左手持魂帛(魂幡),由两个侍从扶持在灵柩前行走。三儿子以下的男性家属每人左手持哭丧棒一根,也由侍从两人扶持,在柩后步送。

  起灵时,杠夫头目唱道:“请驾!”又唱道:“太太们上轿啦!”乐队奏哀乐。

  袁世凯的大太太也穿了麻衣,用麻布包头,带有白棉球五个,姨太太包头上只有三个白棉球。媳妇、女儿等也有三个白棉球,内有一个是红的。女佣、丫鬟有一大群,身穿白布孝服。大太太手捧“宝瓶”,待灵柩上“小杠”后,率领女眷,登上轿子,出西宛门,经府右街,到新华门前,抬在“大杠”之后。

  北京民间风俗,在出殡前夕,丧家买一只瓷瓶由孝子跪在灵前捧着,亲友及家属每人依次用新筷子从灵前供的祭品中夹取少许,放入“宝瓶”,最后用青绸一方、红绸一方及五色丝线扎紧瓶口。出殡时,由长媳捧着,送到墓地坟内棺木之前,埋入墓中。迷信传说是供死者在阴间享用的。袁家这次用的是一个青玉雕刻的大宝瓶,但不由大媳妇捧持,而由袁世凯的大太太捧着。据说也是依照皇室的规矩。

  32小杠启行,前有乐队引导,还有铭旌,冥器、旗、伞、幡等,出了熏风门,经宝光门,沿中海西岸,经仁曜门,丰泽园前,再沿海岸,出新华门。这时,黎元洪等候在新华门内,向袁柩行一鞠躬礼,即退。

  最前为向导旗10面,警官厅总监吴炳汀率领武装警察、保安队开道。次为陆军仪仗队一个团、海军仪仗队一个连。这些加起来已有2000人左右,士兵倒背枪支,俯首而行,长官手持指挥刀督队,刀、枪柄上都系黑纱,在这些队伍之后,才是仪仗。

  北京民间风俗,丧仪队伍前有撒纸钱的一人,把白纸钱沿途撒向空中。清末民初撒纸钱的一个能手,外号叫“一撮毛”,此人系旗籍,颊上有一绺黑须。他能把一把纸钱拧成一团,撒到四五丈高的空中,才散落下来,有一些纸钱恰好落到在灵柩前行走的孝子身上。“一撮毛”身穿孝服,把几百斤纸钱装在大车上,叫他的伙计从车中取来,交与他撒。他又组织一群穷孩子,跟在仪仗队两旁,收拾空中散落下来的纸钱,转卖给办丧事的人家,他从中取利。这次袁家出丧,撒的纸钱是金黄色的,与一般白纸钱不同,用好几辆轿车载运。“一撮毛”用了三四个伙计做他的助手,从新华门口一直撒到西车站。

  各方致送的花圈50对,由执事穿孝衣持行。

  大车一乘,内放皇帝应用的各式器皿。“从独马”12对,执事穿青绒红边衣,头戴大绒帽,手持长枪,身背弓箭,骑在马上。这些都是清朝皇帝外出的排场。

  各色绣花大纛旗12对,又绣花片幡24把,均分黄、红、绿、白四色,上绣日、月、星、辰、龙等花样,每色6把。又黄色大座伞3顶。这些都在中间由执事抬走。两旁有各色扎彩配亭4对,内供袁世凯生前的衣冠、勋章等物。

  幡伞60柄,分为黄、红、绿、白、紫五色,缎绣,每色各12柄,由执事穿绿色銮驾衣抬走。

  和尚、喇嘛、道士各15名,手持引幡或经幡及各种吹奏法器。

  13人组成的大“清音”队,双管、双笙、双笛,外加九音锣等。

  总统府军乐队,约六七十人,穿青呢制服系孝带,奏哀乐。

  总统府“华乐队”七八十名,用民族乐器奏哀乐,也穿青呢制服,系孝带子。

  蓝白色扎彩绸的大影亭一座,八抬、杠夫穿孝衣,内设袁世凯的大照片。

  大黄色绣缎座伞两柄,黄丝绒穗子。每柄由一人手持,两人“拉幌”。座伞之后,有袁世凯生前坐骑一匹,由侍卫牵引。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