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5章 叶帅午夜布奇兵!“四人帮”中计就擒(12)

  叶剑英和李先念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就相识了。在长征路上,一、四方面军会合以后,叶剑英是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的参谋长,李先念是总指挥部率领下的第三十军政治委员。在极其恶劣艰险的条件下,他们携手并进,率领先锋部队,越过茫茫草地,向班佑进军,连续战斗,勇敢冲杀。从那时候起,这两位革命家、军事家建立起了战斗友谊,经过了长期斗争风风雨雨的考验。

  叶剑英被宣布“生病”以后不久,李先念也遭到“四人帮”嫉视,因病“休息”,不便轻易走动。有一次,王震和余秋里找他一起去看叶帅,他也没有去。有好长一段时间彼此没有联系了。

  现在李先念来了,又是在王洪文监视之下上山来了!

  “马头”又来报告:“首长,先念同志已经来了!”

  叶剑英赶紧出迎。

  “哎呀!是哪股风把你吹来了啊!”叶剑英迎到走廊里,风趣地问。

  “当然是东风喽!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李先念幽默地答。

  两个人一问一答,说着走进了内间坐下。

  叶剑英习惯地扭开了收音机,放大音量,《红灯记》的唱腔又高叫起来。

  李先念谈了对形势的看法。

  叶剑英说:“我们同他们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只有你死,才有我活,没有调和的余地。”

  李先念赞成叶剑英的看法。他们密谈一会儿,感到事关重大,需要妥善处置,周密部署,当机立断。由于时间和环境不允许他们多谈,这次会晤很快就结束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对于李先念受华国锋之托来会见叶剑英一事,有些“传记”和“纪实”虽然也在探索求真,但互相间出入很大,甚至有一本“纪实文学”上面说,李先念当时竟要求华国锋给叶剑英写个“便条”,以便“他好组织人马行动”。华国锋随即从桌上拿起一页信纸,用铅笔迅速写道:“剑英同志: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迫在眉睫。事情太紧急了,一切由你下决心办。”

  华国锋亲自把信叠好,装入信封,密封后,交到李先念手里。后来李先念从皮包里取出那封“密信”,交到叶剑英手里。还绘声绘色地说叶剑英看了,思索了足足5分钟,才下决心。这还不够,还说叶剑英伸出指头,在茶几上写了“三个字”(只是未说这“三个字”是什么?――作者注),并“约定一个地点”,叶剑英、李先念、华国锋三个人“几乎同时”到达,在一间高悬马、恩、列、斯、毛画像和军用地图,摆着十几架高频电话机的大会议室里,经过一番紧张的秘密的策划,李先念提出几条“智取”办法以后,“他们又就实施这一行动计划的人选和具体办法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决定由叶剑英和华国锋分头安排,共同指挥。”

  关于这一段“纪实”,据作者迄今为止掌握的材料看,很值得商榷:第一,叶剑英并没有接到过华国锋写的那张“便条”和“密信”,经有关档案部门再三查找,也未发现;第二,叶剑英在与李先念那次会晤时,并未在茶几上写过“三个字”,当然也无从知道写的是什么了;第三,叶剑英也从未出席过叶、李、华三人“事先约定地点”的会议,更没有在这次会议上研究和部署粉碎“四人帮”的“行动计划”以及“分头安排”“共同指挥”的问题。顺便说一下,上面提到的那篇“纪实文学”还写到在粉碎“四人帮”的决战前夕,叶剑英和聂荣臻、徐向前三位元帅曾在一起开会研究对策,以及说叶办秘书“张航”(查无此人)与王洪文秘书肖木是老同学,并在一起交谈等等,这些事也是没有的。

  有关这方面的事实,《李先念文选》的第157条注释,有个说明,特予摘引: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在这一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起了重要作用。是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许多老同志对此深感忧虑并酝酿解决办法。9月21日,华国锋到李先念住处,商讨解决“四人帮”问题,认为同他们的斗争不可避免,并请李先念代表他去找叶剑英,请叶剑英考虑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解决为好。9月24日,李先念到叶剑英住处,转达了华国锋的意见,并同他研究此事。

  这是迄今为止能够见到的当年华、叶、李三位领导人在粉碎“四人帮”斗争紧急时刻互相联系的惟一的官方正式文献材料。但据作者调查了解,对当时活动的一些细节(包括时间、地点、方式)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和看法。如华国锋找李先念的时间,有的知情人说是9月11日,而不是21日,会面地点不是在李家,而是在中南海的某一个小会议室,也有说是因受到监视,二人是借入厕之机紧急会晤的。至于李先念找叶剑英的时间有的知情人说是9月13日,据叶帅办公室当事人回忆,肯定不是9月24日,而是更早一些。因为尚未察到确切根据,作者在修改此书时,对一些有不同说法的活动细节也只好省略了。好在这些细节并不影响基本事实的存在。

  “好汉坡”上“放鹤亭”

  落日衔山,晚霞满天,层林尽染。

  叶剑英同往常一样,晚餐后总要在山间漫步。随员们已经熟悉他要走的路线,绕过15号楼向北从一条狭窄的碎石小路,攀登而上,到达一个亭子上,小憩一会儿,再转向西,再折向南返回。正好走一个马蹄形。这条路虽然不算太远,但向北上时,要爬一个漫坡,走起来并不轻松。叶帅给它起名叫“好汉坡”。年近八十的老帅不服老,一步一步地攀援而上,只是遇到实在难走的地段,才让随员搀一搀,或者停一停,看看迷人的山色,听听小溪的细语,口里低吟着别人听不清的诗句,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晚元帅好像遇到了什么喜事似的,心情爽朗,谈笑风生。正在爬坡最吃力的地方,他忽然停住脚步问道:

  “你们谁知道这个坡为什么叫‘好汉坡’吗?”

  随员们虽然天天走,也听叶帅这样叫过,以为随便说说而已,从来没有细想过为什么,一时答不上来。

  “你们想想看,路这样难走,天天攀登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难道这还不算是英雄好汉吗?”元帅说完又补充说:“上得山来是好汉,半途而废是孬种!”

  几个人听老帅这样一说,更加奋力向上,很快到了半山腰上的凉亭。

  这个亭子有点古怪,既不是木亭,又不是石亭,而是个砖瓦亭,它由砖瓦垒起的四根浅灰色柱子支撑起来,上面又覆盖着一个镶着蓝边的黄色八角尖屋顶。远远望去,活像一个穿西装戴瓜皮帽的现代“怪杰”。亭子的底座倒是由石块垒起来的,并用水泥固定,相当结实。亭中间摆着一个石桌,四个石凳,四面围着木制的坐椅兼做栏杆,看上去倒还顺眼。人们平时从山下爬上来,突然在绿树掩映中发现这样一个亭子,已经感到是一个很美的点缀,加上又能够凭栏小憩,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享受,自然爱从心头来,也就无暇计较它的模样是否“古怪”了。

  叶帅和随员们,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很喜欢这个亭子,而且是每天登山必达的目标和转折点。

  有一天,走到这里,元帅突然给这个亭子起了个名字,叫“风雨亭”。

  随员们不理解:“现在也没有刮风下雨啊?”

  “很快会有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实,元帅的寓意是很明显的。反“四人帮”斗争需要“英雄好汉”,可以信赖的同志们需要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同舟共济。

  今天经过这个亭子,元帅在石凳上坐下以后,突然提议:“给这个亭子改个名字好不好?”

  “改什么名字呢?风雨亭不是很好吗?”同志们有点不解。

  “叫放鹤亭吧!”

  人们更不解其意了。

  元帅忽然立起身来,极目远眺,左望颐和园的昆明湖,清波荡漾,右望玉泉山的琉璃塔,高耸云天,心情非常激动,不禁放声高歌起来: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

  忽何所见,娇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

  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

  归来归来兮,

  西山不可以久留。

  这是谁的诗呢?同志们弄不懂,连连发问。

  叶剑英笑一笑说,这是大文豪苏东坡《放鹤亭记》里写的山人“放鹤招鹤歌”。然后一句一句地解释起来。他介绍“放鹤亭”有两个,一个在徐州云龙山,是自号“云龙山人”的张天骥修建的,苏东坡文中所指的就是这一个;另一个“放鹤亭”在西湖孤山北麓,深藏在几棵千年古樟荫下,原是北宋诗人林逋植梅放鹤处。这个“放鹤亭”比较出名。林逋通晓经史子集,做得一首好诗,画得一手好画,恬淡寡欲,孤芳自赏,后隐居西湖孤山,结庐而居。性喜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也不婚娶,时人称其为“梅妻鹤子”。元帅吟诵林逋咏梅名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吟罢又自我介绍说,他也喜欢梅和鹤,年轻时曾作过一首咏《梅》诗:“乞得嫦娥一片痴,孤山风雪自怡悦……”就是引的这个典故。他说罢,又反复吟诵“放鹤招鹤歌”。

  随行的同志无不佩服叶帅的学识渊博和惊人的记忆力。平时人们议论叶帅,常常称赞他的天赋好。其实,他的才华主要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长期在他身边负责文电机要工作的李俊山不止一次地向作者倾谈自己的体会,他在《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形象》一文中写道:

  叶副主席知识渊博,学问高深。他自己那么高龄,还孜孜不倦地学习。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无不涉猎。虽然他精通俄文,懂得英语,到了垂暮之年,还在深钻英语。他不仅自己刻苦学习,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严格要求,常常向我们讲述学习的重要性。教导我们学习马列、学习哲学、学习中央文件。他说:只有加强学习,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学哲学时,我和其他几个文化低的同志觉得这门课深奥、枯涩、难懂,他老人家嘱咐我们要知难而进,并亲自为我们订了学习计划,像老师对小学生一样耐心细致。要求我们按章分节熟读、讨论,并要写出学习心得。还要求每个人既当先生又当学生,在学习讨论时各着重谈一个问题,一人发言,大家受益,做到互帮互学。这样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增强了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少问题上克服了盲目性,减少了工作上的差错。

  叶剑英元帅就是这样一位勇于攀登知识高峰,善诱众生的学者和师长。

  可是他今晚,在西山“放鹤亭”,反复吟诵“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这两句诗,却让人一时琢磨不透。

  过了两天,杨成武要下山,临走前特来见叶帅。元帅微笑着说:“你转告聂总,先念来过了。我正在考虑聂总上次说的意见。”并诙谐地补充说:“狡兔三窟哟,我要立即搬家,你告诉聂总,也要注意安全!”

  第一节 毛泽东临危召叶帅“四人帮”步步露杀机(4)

  但是,究竟采取什么办法来收拾“四人帮”,元帅心里还未定盘子。他对“眼镜”“三点水”等人一个一个地翻过来倒过去掂量。根据几个人不同的情况,设想了各种不同的办法,既想过“一起解决”,也想过“个别处置”;既想过采取紧急措施,从“隔离审查”到公开逮捕;也想过采取过渡办法,把他们分别调离中央,到外省,再视情况,慢慢处理。最后倾向于还是“一网打尽”。

  他又叫人请来了“联络参谋”。

  王震一向是叶帅有令召之即来,来了以后又是深深一鞠躬。

  “胡子,你的任务还未完成。”

  “好,我这就去唱‘二进宫’!”

  老帅悄悄告诉他李先念来过了,事情不能再拖了。王震即刻又到陈云那里去请教。这位老革命家沉思良久,缓慢地说:“也只好如此了。”紧接着又补充一句:“下不为例!”并再三嘱咐,请叶帅快下决心,以稳妥为上策。

  “联络参谋”回来,向元帅复命。这里还要补上一笔,这位“联络参谋”也不是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得顺心如意。他曾向作者说过,在进行“联络”的过程中,也有人表示“摇头”,或者耍滑头,不敢表态,不想参与这场斗争。最可笑的是有人在平时见到江青等人,两条腿绷得直直的,夹得紧紧的,而在粉碎“四人帮”后竟吹嘘自己是“最早提议”的,斗争是“最坚决”的!真是天晓得!

  叶剑英经过深思熟虑,成竹在胸。

  “鹤飞去兮……择所适……西山不可以久留。”晚间散步,他又多次复诵这道“放鹤招鹤歌”,随行人员终于明白首长为了躲避鹰犬,意在“择所适”,就要离开西山了。然而山路漫漫,何处是归程?

  “狡兔三窟哟”

  玉泉山洞壑迂回,流泉密布,晶莹如玉,风景如画。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为诗属文,颂此胜境。

  玉泉山本是西山东麓的一个支脉。因有皇家园林静明园和燕山八景之一的“玉泉垂虹”而名扬遐迩。又因为多年未开放,属于“禁区”,更使它披上了一层神秘奇幻的色彩。

  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叶帅看中了这个去处。当年林彪“自我爆炸”后,为了处理军机大事,他就从二号楼移住此地。今天,他又从西山从容不迫地转移到这里,落榻在周恩来总理住过的九号楼。

  元帅像熟悉西山一样熟悉玉泉山。出于战备的需要,也出于对祖国山水名胜的爱好,他过去几次住在这里时,利用闲暇,特意翻阅过古书,考证过“玉泉山”史,习诵过“玉泉垂虹”的诗句。

  史籍记载,早在金章宗时就建行宫于此。元明以来,皆为历朝皇帝游幸之所。后经清帝修葺,康熙钦命,先赐名澄心园,后更名为静明园。《日下旧闻考》说:“山有石洞三,在山之西南,其下有泉,深浅莫测。一在山之阳泉自山而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澄泓百顷,鉴形万象,莫可拟极。一在山之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洞门刻玉泉二字……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故曰‘玉泉垂虹’。”康熙帝不仅乐此澄心静处读书习字,而且在此频繁举行阅兵,可见玉泉山早已是兵事要地。

  元帅就自己研究所得,曾向人谈起过,玉泉山有“三绝”,即山泉、石洞和宝塔,确实不假。山以泉名,沙溏石隙,随地此泉。至今玉泉池旁仍留有乾隆御书“天下第一泉”“玉泉趵突”和制诗。诗曰:“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太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现在玉泉已干涸,玉泉池改用井水灌满,依旧澄澈清碧,潜鳞了然,仍不失为一绝。再加上石洞和宝塔相伴,静明园内的楼、阁、亭、寺林立,山水交融,秀丽和谐,实在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元帅是一位喜欢游历的人,妙高峰上雕刻佛像的华藏白石塔,玲珑剔透的七级琉璃塔,还有雄伟壮丽的玉泉塔,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