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4章 叶帅午夜布奇兵!“四人帮”中计就擒(1)

  第一节 毛泽东临危召叶帅“四人帮”步步露杀机(1)

  “四人帮”长期以来推行“稳住上海,搞乱全国,乱中夺权”的反革命战略,现在迫不及待地要搞乱全国,乘机夺权。毛泽东逝世以后,“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的准备,自然忘不了抓武装力量,这是夺权的关键一着。叶剑英在各种场合总是从大局出发,维护华国锋的威信,坚持正确的主张,抵制“四人帮”的胡作非为。美丽的西山,这个避暑胜地,如今竟成了铲除“四人帮”的秘密“联络站”和“指挥部”。听了这些话,华国锋情绪高起来,表示只要有老同志撑腰,有军队撑腰,就好办。9月21日,是粉碎“四人帮”斗争史上很值得记载的一天。“很快会有的。山雨欲来风满楼。”9月27日,张春桥亲自出马,给上海作了“三点指示”。

  毛主席病危

  秋风萧瑟,草木摇落。

  9月5日,毛泽东病危。叶剑英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非常着急,准备安排后事。而这一天,远在山西的江青上了虎头山,在大寨公社牧场的小房内休息。大寨公社宣传队准备为她演出文艺节目,先奏《东方红》乐曲,她说:“你们奏《东方红》我就不出去,赶快给我停下来。”后来,她见到红小兵戴着红领巾,便动手恶狠狠地揪了下来,还说:“戴这个干什么,要戴红小兵臂章。”毛主席曾经多次和少先队员、红小兵在一起,戴着红领巾照相留念。江青竟这样厌恶红领巾,更有甚者,对《东方红》乐曲也反感,她对毛主席究竟是什么感情,不是很明白了吗!江青明知毛泽东在重病之中,这一天却准备在中秋节大摆宴席,别有用心地请大寨贫下中农都来赏月。陈永贵同志严肃地回绝了她,对她说:“中秋是什么节日?正在农忙季节,摆酒请客,我不理解。”

  晚间9时半,中央紧急通知江青火速从大寨回京。工作人员一听这消息,好像天快塌下来似的,惶恐万状,去叫醒江青,声音都发抖了,但江青却若无其事,慢慢悠悠地起床,高高兴兴地打扑克,从阳泉上火车,打到石家庄,从石家庄改乘飞机,一直打到北京城。

  9月7日,江青回到毛泽东身边。在202号一间宽阔的房间里,笼罩着一种可怕的不祥气氛。医护人员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政治局委员来去匆匆,忙着料理后事,几乎所有的人都提着一颗心,泪流满面,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是,江青一进门却连声说:“应当高兴。”一忽儿又歇斯底里大发作,高叫:“不值班的,都出去!”她不顾医生劝阻,恶作剧式地给病人擦背、打粉、搜钥匙、找文件、发脾气,还给病人插上助听耳机,在一旁哇哇叫……像个女巫一样,继续折磨毛泽东。医生急得直哭,苦苦哀求她不要这样做。她一意孤行,毫不理睬。她当着众人大吃其“文冠果”。说什么“文冠果”另一个名字叫“文官果”,象征着“文官掌权”,文官也就是“王、张、江、姚”,就是他们四人掌权。

  9月8日,毛泽东在江青的折腾中,病情笃重,再次进入弥留状态。清晨,江青又窜到北京新华印刷厂,继续请工人吃厚皮的“文冠果”,然后又去抓她的所谓“特务”去了。

  医生发出最后病情通报。

  毛泽东的生命烛光已燃到最后,在灰暗中颤抖。

  对于江青等折腾迫害病危中的毛泽东的罪行,医疗组的同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表示了无比愤慨。1976年10月14日,医疗组陶寿淇、吴洁、陶桓乐、周光裕、方圻、王新德、翟树职、潘屏南、朱永寿、薛世文等愤怒地上书揭发,特予摘录:

  每次主席生病治病,江青都一再干扰破坏。1972年主席病重时江青一再干扰说:“主席没有病,医护人员谎报病情”,还说:“医务人员都是反革命特务”,气得主席停止了一切治疗,延误治疗二十多天,造成对主席健康严重损害。

  今年九月二日,主席病情加重,江青要去大寨,给主席写报告,主席未同意,第二次又报告,硬要主席同意。

  九月七日,主席的病已很危重,我们心情很沉重,而江青与医务人员每人握手,并连声说:“你们应当高兴。”我们听了很气愤。主席刚入睡,江青不顾医生的劝阻,老给主席又擦背,又活动四肢,抹爽身粉。当日晚,江青进来就找文件,找不到就发脾气。我们主张毛主席多休息一下,江尽送一般参考资料,硬要主席看。当时主席床头灯光已很强,主席怕热,但江又硬再加上一座灯。江离开后我们即将灯拿走。

  九月八日,江青一定要主席翻身,医护人员坚决说不能翻,翻了危险。江硬给主席翻身,结果翻身后主席颜面青紫,血压上升,江看情况不好,扬长而去。

  八日晚我们在抢救过程中,大家分头紧张工作,江青进来大吼“不值勤的都出去”,我们没有听她的。

  在毛主席病重的时候,江青拉毛主席医疗组的医生给她查体。她还要把主席正在使用的心电图示波监护器拿去她自己用,我们没有同意。去天津小靳庄时,不顾主席病重,还要医疗组一些医生陪她去,我们坚决不同意才作罢。

  主席生前江青对医护人员横加指责,经常谩骂“医生是资产阶级的,护士是修正主义的”,干扰治疗。主席逝世之后,我们都很悲痛,江青却说:“你们不要愁眉苦脸啦,看我现在就很高兴。”

  主席病重,张春桥值班守护时,很少进主席的房门,也很少过问主席的病情。有一次他值班时,主席病情突然变化,我们到处找不到他。一次医疗组在汇报毛主席病情时,提出需要查血、打针,张春桥声色俱厉地说:“不打针不查血,你们给治。”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后来我们查了血,打了针。

  毛主席弥留之际召见叶剑英

  连日来,政治局委员们守候在毛泽东的卧室,排着队走到病榻前,一个一个看望老人家,准备最后诀别。

  叶剑英走过来了。他默默地深情地望着这位自己跟随多年的领袖,想不到昔日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变得如此消瘦,昔日那满面红光的容颜,变得如此憔悴。那蜡黄发灰的脸上,流露出难过的表情,黯然失神的大眼淌着伤感的泪水,半张开的嘴角抽搐着,似乎要作新的指示……叶剑英多么想多看他一眼,但又不忍多看。一股股热泪夺眶而出,一阵阵悲痛袭上心头。顿时涌出千言万语又无从倾诉。

  这时,意识仍然清醒的毛泽东双目微睁,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叶剑英,眼睛突然睁大,并且试图活动指挥不灵的手臂,轻轻相招。可是,叶剑英只顾伤心,泪眼模糊,并未察觉。待他走出病房时,毛泽东再次吃力地抬起了那只显得沉重的胳膊,他的手颤颤地摆动了几下,他的嘴微微地动了一下。细心的张玉凤见此情景,揣摸出毛泽东的意思,马上跑到休息室找到叶剑英说:“首长,主席招呼您呢!”

  叶剑英霍地站起来立刻转身回到病榻前:“主席,我来了,您还有什么吩咐?”他凝神贯注,准备聆听最后遗教。只见毛泽东睁开双眼,嘴唇微微张合,呼吸急促,想要说什么,只是说不出来。叶剑英握着他逐渐变冷的右手,又急又悲,淌着热泪,断断续续地说:“主席,您多保重啊……您会好起来的……”他在床边伫立良久,觉得毛泽东的右手在用力握自己的手,还想用力抽出左手来。那平静的面孔,因为用力涨得发紫,那宽阔的额头下面紧锁着双眉,吃力地转动着双眼。那眼神虽然已经失去往日的光彩,但依然发出异样的光芒。看到毛泽东如此激动,叶剑英不好再呆下去了,他依依不舍地移动沉重的脚步,蹒跚离开病房。回到休息室,大家围过来,探询病情。叶剑英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主席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头脑还在思考。为什么特意招呼我呢?要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嘱托……他的心情十分沉痛,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关于这一段细微的传奇的情节,作者曾听叶帅亲口讲过,当时在场的吴德向作者讲述了他亲眼看到的具体经过,孟锦云等也作过同样的忆述。

  “一生一死,乃见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毛泽东晚年常常吟诵《史记?汲郑列传》中这几句话,并录以示人。毛泽东在弥留之际,犹念念不忘单独召唤叶剑英,欲语不能,可见两位伟人“生死之交”的深情了。

  叶剑英离开病房不久,毛泽东的意识完全失去了自我控制。9月9日零时10分,一颗伟大的心脏终于停止了跳动。

  9月9日下午4时,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当无线电波将噩耗传向全国全世界的时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从首都到边疆,从城市到农村,从陆地到海洋,亿万人民为失去自己的领袖而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之中。

  这一天,正是秋收起义的发动日。这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领导中国人民与国内外阶级敌人苦战28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作为共和国实际的最高领导者又连续执政27年。在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为党和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正如叶剑英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毛主席领导我们党进行了22年革命战争,27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主席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在军事理论、文艺理论等方面,都总结了很多很宝贵的经验,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有很大的贡献。”

  毛泽东这位新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代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他的丰功伟绩和高大形象将千秋万代永远铭刻在中国的历史丰碑上,炎黄子孙的后代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历史巨人。

  但是,毛泽东同世界上任何伟大人物一样,也不是“完人”,也曾有过一些失误和错误。建国后,从批判胡风开始,开展了一系列的“左”倾的政治运动,特别在晚年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人民陷入了灾难的深渊。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特别是重新起用邓小平,粉碎林彪集团、揭露和批评“四人帮”,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这一期间,在其他方面,在国内建设和国际斗争中,仍然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对毛泽东这个伟大人物,也必须一分为二,或按照他生前自己所说的要“三七开”。不能象西方“非毛化”派和中国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那样,来个全盘否定。

  关于这个问题,不妨重温一下1980年8月21日和23日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两次谈话的有关部分:

  尽管毛主席过去有段时间也犯了错误,但他终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拿他的功和过来说,错误毕竟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从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来说,我们永远把他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

  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你知道,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把毛主席各方面的思想概括为毛泽东思想,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我们遵循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当然,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但是,由于胜利了,他不够谨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违背了他原来的思想,违背了他原来十分好的正确主张,包括他的工作作风。这时,他接触实际少了。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长制或家长作风发展起来了,颂扬个人的东西多了,整个政治生活不那么健康,以至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

  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我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远挂在天安门前,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而且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不会象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

  邓小平这个谈话中提到,在评价毛泽东时,要把毛泽东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的罪行区别开来。历史事实正是这样。

  由于林彪、“四人帮”长期以来搞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自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列宁曾批判过“造神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的悲剧现象),在“文化大革命”中政治狂热的人们把毛泽东看做是至高无上的“主脑”,空前绝后的“完人”。“造神派”和他的成千上万的信奉者们手捧小“红书”“早请示”,“晚汇报”,听从他的“最高指示”,紧跟他的“战略部署”。他的思想渗透在每个人的头脑,他的语言成了全国最流行的语言。说真的,在许多人心目中,毛泽东成了共和国的象征,全体公民的化身。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