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章 北极探险日记(1)

  1930年,一艘挪威捕海豹的船正在北极附近猎捕。他们来到一个叫怀特的冰雪小岛上。忽然有人发现了一顶破败的帐篷,便进去翻看。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东西,倒被一本日记吸引住了。日记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1897年5月10日,今天我为大气球买来了风帆。说实话,乘气球飞到北极,我很清楚这极不安全。没有人知道北极是什么样子的,风向和风势更是无人测知。如果不是因为我是瑞典专利局首席工程师的话,恐怕我的乘气球飞越北极的计划早在两年前就被驳回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想把瑞典国旗第一个插在北极的念头太强烈了。一想起那黄蓝两色的旗帜在北极的冰雪世界里迎风飘扬,我就激动不已。况且我有过乘气球飞行成功的经验。别担心。

  “5月18日,晴。我很满意我选的两名组员——职业摄影师斯川鲍格和气球飞行员法兰克尔,我感觉这两个年轻人是可以生死与共的。今天我们已经来到北极海中的陆地——斯匹次卑尔根,就等老天刮南风了。

  “7月21日,此刻我正在气球上,手有点发抖。这可恶的南风让我们等了快两个月!今早南风一来,我们兴奋得又蹦又跳,迫不及待地钻进气球坐舱,做好升空准备。当我下令同时砍断气球绳索时,那种瞬间上升的感觉让我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地面远去了,那感觉真好。就写到这儿吧——我们还没吃早餐呢。

  “7月22日,昨天没等吃早餐,气球就遇到了麻烦——我不愿回忆,可我必须得记下来。先是开始缓缓下坠,费了好大劲才又上升到大约400米的高度。正当我们拿起酒杯准备庆贺时,下面三根大绳索的接头松了,我们开始了自由飘坠,气球完全失控。尽管这样,我们仍在四处打转时发出了报平安的信鸽,希望能带来好运。

  “7月25日,我们的大气球情况不太妙。它不仅湿淋淋的,甚至还结满了冰。有时候还会在结冰的海面上一路蹦跳,连北极熊看见了都会发呆。但云开雾散时也能上升一点——总之完全凭运气。看来氢气泄漏得比预期快。

  “7月26日,天哪!我们已抛光所有可丢弃的物品,气球还是瘪气掉了下来,整个儿成了一张皮。我们的飞行计划彻底完了。值得纪念的是我们曾飞到北纬82度55分,离北极的南端只有780多公里了。但看来目前只有等救援队了。

  “7月30日,谢天谢地我记了日记!因为我们确实已走到了绝境,但我不后悔……上天保佑,将来能有人看到日记……”看完日记,所有的人都记住了日记封面的名字——安德烈·斯特林堡。

  死亡之旅

  1983年底,巴黎有位工程师,在携家人横贯撒哈拉大沙漠时,不幸迷路了。

  12月23日晚,在艾因萨拉赫用过晚餐后,我们就向塔曼腊塞特进发了。他的儿子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打算直接赶到塔曼腊塞特,在那里找个向导再向万阿哈加尔高原进发。车开了不一会儿就发现路挺难走。我们找到一条与主路平行的小道,把车拐了上去。当时我们很有把握,认定再往前开一程,这条小路肯定会与主路汇合的。

  此时我们的方位应该是撒哈拉的西部。

  第二天清晨,我们才发觉迷路了。到傍晚,我们决定继续向南走。可是汽油不久就用完了,我们只好抛锚。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沙丘,其他什么也没有。

  三天过去了,看不到一个人影。我们的汽车瘫痪在那儿,漆着亮闪闪的橙黄色,几乎接近橘红色,人们很远就能看到它。我们还在沙地上画上了大大的“SOS”字样,从汽车的一侧写开去,一直到六公里左右。

  一星期过去了,天天都一样,白天非常燥热,而夜晚又很寒冷。置我们于死地的是缺水,但我们并没有绝望。

  我们一直在附近走动,借以锻炼自己的身体,但更多的是躺在睡袋里。这种睡袋,有助于防止脱水。我们在汽车上尽可能高地竖起一面白旗,后来我又系上了自己的红纱巾。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我们的心头像压着沉重的铅块。到了第三个星期,每个人都开始出现了脱水的征兆,个个瘦骨嶙峋;大家都开始痉挛,头昏眼花,痛苦万状;吃东西感到非常困难,难以下咽。但我们挨在一起,这样就感到轻松些,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痛苦。

  钻到汽车底下的睡袋里,对未来的憧憬占据着我们的心田。我从未感到过家人如此亲近体贴,没有一次争吵,也没有半点怨言。

  一天夜里,记不清是哪一夜了,几声枪响打破了沙漠的寂静。我们无法知道枪声来自何方。但人分明就在附近。我们的嗓门已干得无法叫喊了,爸爸冲到汽车跟前按喇叭,还把收音机开足了音量。很快枪声停止了,随后又听不到一点动静了。我们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从来没有这样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对我们的爱。每天在用餐之前,他们总是优先保证玛丽和我的一份吃食和饮水。每天傍晚,妈妈总是反复描绘着荒漠落日的壮观景色,爸爸则给我讲述大段大段的故事。

  第三个星期即将结束了。我发现只剩下桶底的一点点水了,喝完这最后的一点水,我们只能任凭大沙漠的摆布了。我试着用双手挖井,我把手指甲都折断了,但还是一个劲儿地挖着,最后力气使完了,连一滴水也没有。

  后来,营救人员在离廷米绍——塔曼腊塞特小路40公里处找到我们时,妹妹和爸爸已经死去了。爸爸活了57岁,妹妹15岁半。54岁的妈妈于14日凌晨两点死于锡累特。这一切我是在很晚才知道的。

  一星期后我才睁开了眼睛。我已失去了40%的水分,血液已失去了凝固性,皮肤上的汗毛都已开始脱落了;我得了中毒症,肾脏已失去了能力,肺部也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医生给我施行了气管切开手术,使用了人工呼吸器,就这样我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星期都不能说话。现在哥哥让米歇尔守在我身边。我们得一起重建新生活,为了我,为了他,为了已经去世的亲人们!

  绝处逢生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英国青年探险家鲍勃来到了肯尼亚山下的纳纽基,准备到肯尼亚山中作一番探险。

  当地警署安排黑人青年约翰给他做导游。约翰一边在前引路,一边不停地用眼向四方打量,显得很警惕。

  鲍勃则跟在后头,也不住地往四周环视,气氛有点紧张。

  从山谷进入原始森林,林内变得湿漉漉起来,大树互相倾轧,挤得密密麻麻,树冠连着树冠把整个天空遮得严严实实,透不出一丝光进来,偶有风吹过,树冠发出“哗哗”响声,冠叶间露出一缕缕阳光,像一束束光柱,光柱中水汽飘曳,让人感到好似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进入密林10多个小时后,他们突然发现一株大树边的巨石上,有一只非洲小豹在盯着他们。

  豹子的眼睛凶光毕露,约翰和鲍勃也圆睁豹眼与豹子对抗。

  究竟过了几分钟呢?不知道。

  对手毕竟是一头小豹,一头还缺乏经验和胆量的小豹子。它摸不清敌人的底细,终于忍不住转过身,一纵身从巨石上跳下去,奔向密林深处去了。

  他们又继续上路,用了4个半小时穿过密林。这时,肯尼亚山辽阔的山麓展现在他们面前。只见漫山遍野的热带植物都枝繁叶茂,美丽极了。

  爬过长满热带高山植物的草原,再向上就到了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区。

  他们停下来,在附近找到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屋过夜。

  第二天一早,鲍勃便独自去攀登山顶。

  当他回到那间过夜的小屋一看,约翰正躺在里面睡大觉呢。

  鲍勃叫醒约翰,建议是否可以走另一条道回去。

  约翰点头同意。

  两人便一头钻进了另一个原始丛林。

  他们的脚下一片滑溜,青苔奇厚,石块奇滑,旱蚂蟥随时会从阴影处跳出弹到你的身上,饱吮鲜血。

  突然,密林中一头非洲大象当面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大象野性十足地向他们冲来,他们不得已绕着树兜起圈子来。 ’

  不料刚兜了两圈,P股后面又响起了一片撞击树木的哗啦声。他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又一头大象立在他们的后面!两人吓得灵魂出窍,忙往旁边一闪,躲到另一株大树后。

  眼前唯的一出路是逃,是绕,是从树林的小夹缝中求生。

  约翰和鲍勃在林中走着“S”形,眼看要逃脱野象巨腿的蹂躏,不料祸不单行,斜刺里一阵冷风骤然袭来,他们斜眼偷看,原来是一只凶猛的豹子从树上跃下,向着两人猛扑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正当豹子从树上纵身跃到地上,几个跳跃,横窜到一块空地前的一瞬间,紧追约翰、鲍勃而来的两头大象也同时冲到这块空地上。由于脚下青苔又湿又滑,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豹子被大象压成了肉饼,倒在地上的两头大象也气喘吁吁,不知是一时爬不起来呢,还是一时被撞昏了头,躺在地上不停地“哼哼”。

  鲍勃还在愣头愣脑地看得起劲,约翰赶紧拉住他的衣摆,悄声说:“快逃命吧,上帝保佑你呢。”

  鲍勃被约翰这一提醒,才如梦初醒,立即拿起冰镐跟着约翰往山下狂奔,直到山下警察署,他们还惊魂未定,想起刚才那一幕历险,还真有些后怕呢。

  太空历险

  1970年4月,美国的宇宙飞船“奥德赛”号在执行“阿波罗一13”太空计划时,由于太空舱中的电力不足以及氧气严重泄漏,使得人类第三次登月行动宣告失败。4月13日的夜晚,美国得克萨斯南部的休斯敦航空航天控制中心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密切注视着监控台上的两个超大屏幕。此时,载有三名宇航员——机长吉姆·洛维尔、宇航员弗雷德。海斯和杰克·斯维格特的宇宙飞船“奥德赛”号,正以3500公里的时速向着月球飞去,企图第二次敲开广阔宇宙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一13”登月行动。

  现在是21点07分。突然,驾驶舱内的一只主警报灯亮了起来,远在33万公里外的“奥德赛”号宇宙飞船上发生了严重的机械故障,三名宇航员的生命危在旦夕。

  21点30分。此时,“奥德赛”号宇宙飞船依旧如醉汉般摇摇晃晃地在太空中航行。

  经过仔细的检测,地面控制中心发现情况简直糟透了:飞船上第一燃料箱的氧气已经漏光,第二燃料箱也开始发生泄漏。

  导致泄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氧气的纯度不够,经过低温处理后,一部分气体并没有凝固,而氧气舱的密封盖又因为质量问题无法密封。

  “奥德赛”号越飞越远,它已经驶入了原先为登月而准备的下降轨道中,为了安全返航,飞船必须重新加速脱离原先的轨道,并从月球的另一面绕回来,摆脱月球引力,在地球引力作用下,重新进入回归地球的轨道。

  尽管还可能出现许多的问题,但采取行动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现在是22点20分。一位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登月舱当作“救生艇”,把登月舱上配备的电力、燃料和给养全部转移到主驾驶舱来。而且附在“奥德塞”号上的登月舱内还配有火箭助推装置,这样三名宇航员或许还可以重返地球哩!

  洛维尔机长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最后一搏,因为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而且氧气的泄漏比人们预计的还要快。形势十分危急,不能再犹豫了!斯维格特已将控制系统的转换开关拨到了登月舱一边,海斯也正打开通向登月舱的门。与此同时,洛维尔正进行着更为重要的工作——将“奥德赛”号的飞行数据和控制命令输入到太空舱的电脑中。其…中许多数值的转换都是洛维尔用手工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争取在停电前保留下重要的信息,为以后的登月计划提供一些宝贵的资料。

  现在是4月14日零点三十分,三名宇航员身着宇航服正进入登月舱转移给养。真是祸不单行!“奥德赛”号的一组蓄电池能量转换时又发生了故障,使得登月舱又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能源。

  半小时后,休斯敦中心立即组成了临时救援小组。全美最有威望的飞行教练克朗茨率领20多名专业工程师进入位于地下一层的210控制大厅,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经过反复计算,他们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点火时间,并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试验。之后,他们立即向“奥德赛”号的机组人员发出了指令。

  2点43分太空登月舱主推进器正式点火,5秒钟以后,洛维尔按下了控制仪上的加速按钮,“奥德塞”号再次呼啸着冲破了夜空。25秒钟后,全部加速过程完成,飞船安全地进入指定轨道。37秒后,地面控制中心的导航系统测出了飞船的准确位置,一切正常!——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行动终于大功告成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经过无线电波很快传到了离地球40万公里的“奥德赛”号上。三名宇航员长长地松了口气,他们终于可以安心地踏上回家的旅途了。

  冰岛历险记

  在北极一望无际的冰原上,8条高大强壮的纽芬兰狗拉着装满猎物的雪橇正在飞驰。车上坐着ll岁的小男孩迈尼和他的父亲,他们是北极的居民因纽克人。

  天近黄昏,太阳很快消失不见,寒冷的风刮来,海面传来一阵阵冰群互相撞击的声音。

  没过多久,小迈尼便被狗的狂叫和爸爸的大声吆喝惊醒,接着,雪橇骤然停了下来。他急忙探出头,眼前是一条深深的冰裂,像只巨兽的大嘴,张开在雪橇面前。刚才,如果爸爸没让雪橇及时停住,那么狗、橇、人都将跌进无底深渊。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在狂风巨浪的打击下,眼前的冰裂正“吱吱嘎嘎”地越裂越宽。深黑色的海水在下面翻腾,脚下的“地面”摇摇晃晃,他们这个“半岛”很快将变成一块可以随风漂移的巨大冰块!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7教出最棒的儿子
8学前儿童游戏
9教子从此不累
10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平凡的家庭 杰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教育孩子是件苦恼的事,许多中国家长为此费尽心力,本书结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的故事启发家长换种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

  • 家教:与孩子同行

    作者:章创生主编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向家长和我们的孩子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给我们小孩以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