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9章 马上得天下(4)

  山海关之战,从事后来看,对清军和农民军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战,因为在山海关这个地方,两军将要第一次交锋,并且一决胜负。而且山海关之战的胜负,将决定两大权利的命运。李自成得到吴三桂降而复叛的消息后立即出征,说明他意识到了山海关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此去要与清军接仗,并且始终抱有招抚吴三桂的侥幸心理。因此,他不仅把明太子朱慈和永王、定王,以及吴三桂之父吴襄带在军中,试图再以君父之德感而化之,而且把明降臣张若骐带在军中,为他出谋划策,也是希望以张与吴三桂的亲谊关系来说降吴三桂。因此,当吴三桂派高选、李友松,谭邃环,刘泰临,刘台山、董镇庵六人前来诈降缓师时,李自成必然受到影响。光绪《永平府志》卷58,“高选传”;卷65,“李友松传”。我们知道,李自成军进山海,可自通州、三河、玉田、卢龙直抵山海关,但在三河遇到了这六个诈降者之后,不知为何又北赴密云,然后回过头来,奔东南至卢龙?民国《临榆县志》卷21,“事实编?乡型”,“行至三河遇贼”。无论这是不是诈降者诡计得逞的表现,但行军路程延长,误了一天时间,战机就被耽搁了,没有能在清军抵关之前消灭吴三桂,因此还在山海关战役发生之前,就已潜伏下了李自成农民军必败的因素。

  然而戏剧性的是,清军也并不是开始就抓住了战机、意识到这里要发生一场生死存亡的争斗的!四月初九日,多尔衮同多铎、阿济格、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罗洛浑、尼堪、博洛、满达海、吞齐喀、博和托、沈志祥,以及朝鲜国世子李,与八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一道诣堂子,奏乐,行礼,陈列八纛,对天行礼。然后统率满洲、蒙古八旗的三分之二,汉军八旗全部,及三顺王、续顺公的兵马,鸣炮出征。十三日,清军到了辽河边,三四天只走了一二百里。,多尔衮在这里把洪承畴找来,征求他的意见。因为降清汉官中,只有洪承畴和农民军面对面地交过手,对这仗怎么打,洪承畴最有发言权。于是,洪承畴向多尔衮建议:

  第一,“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扫除乱逆,期于灭贼,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州县,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立大功者,则破格封赏。法在必行,此要务也。”一方面重申了范文程关于申严纪律、实行安抚政策的建议,一方面又通过威胁和利诱,劝告沿途官民归顺。

  第二,“流寇初起时,遇弱则战,遇强则遁。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一旦闻我军至,必焚其宫殿府库,遁而西行。贼之骡马不下三十余万,昼夜兼程,可二,三百里,及我兵抵京,贼已远去,财物悉空,逆恶不得除,士卒无所获,亦大惜也。今宜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前。贼走则即行追剿,傥仍坐据京城以拒我,则伐之更易。如此庶逆贼扑灭,而神人之怒可回,更收其财畜以赏士卒,殊有益也。”洪承畴当然不知道农民军此时正发兵奔赴山海关平叛,因此建议清军轻装简行,迅速绕道入边墙,从密云直下正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农民军“逃遁”之前,围住北京。如果多尔衮接受了洪承畴的建议,并在吴三桂乞师之后仍然这样做的话,便会形成偶然的批亢捣虚、围魏救赵之势,因为李自成的主力已离开京师,彼处只有万余守军,如清军乘虚攻下北京,便会与吴三桂一起,形成对李自成东征军的两面夹击之势,农民军的境况将更为不利。

  第三,“初明之守边者,兵弱马疲,犹可轻入,今恐贼遣精锐,伏于山谷狭处,以步兵扼路,我国骑兵不能履险,宜于骑兵内选作步兵,从高处观其埋伏,俾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比及入边,则步兵皆骑兵也,孰能御之?若沿边仍复空虚,则接踵而进,不劳余力。抵京之日,我兵连营城外,侦探勿绝,庶可断陕西、宣府、大同、真、保诸路,以备来攻,则马首所至,计日功成矣。流寇十余年来,用兵已久,虽不能与大军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汉兵轻视之也。”对于如何与农民军交战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战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洪承畴敦请多尔衮重视农民军的战斗力,不要对其掉以轻心,对多尔衮后来的决策影响很大。《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庚午。

  从以后的事态发展来看,多尔衮基本接受了洪承畴的建议。尽管此次出兵意在夺取中原,但对农民军的沿边防御,如山海等关的守备情况不甚了解,使多尔衮不敢贸然轻进,只得缓缓前行。到十四日,多尔衮还传令于次日行猎。十五日到翁后(阜新一带),仍不过离沈阳三百多里,《沈馆录》卷7.显然是在犹豫观望。然而就在这时,从南边来了两名使者,他们的突然到来,竟使整个局势改观,可以说对满洲自身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中国王朝兴衰更替的结局,乃至对此后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效果如此,自然是当事人们所无法料及的。

  来人正是吴三桂差来向清兵求援的使节――副总兵杨坤、游击郭云龙。

  四月十五日晨六、七点钟,清军起程行进了五里左右,遇到了这两个求援使者。多尔衮立即下令停止前进,召见杨坤、郭云龙二人,他们向多尔衮呈交了吴三桂的信函。信上说:

  “我蒙先帝提拔,肩负辽东总兵的重任,王爷的威望,我是一直深慕的。但春秋之义,不能越境交往,所以很久没敢联系,作为臣子的情谊,谅王爷应该理解。如今我国以宁远孤立一方,命我放弃宁远,镇守山海关,从而镇守东部边疆、防卫京城。不想流寇攻打北京,由于人心不稳,奸党开门投降,先帝不幸身亡。如今贼首僭称帝号,抢掠妇女财物,罪恶已极,真是赤眉、绿林、黄巢、安禄山之流,天人共怒,众叛亲离,马上就会失败。……各省宗室纷纷兴举义兵,山左江北,星罗棋布。我受国厚恩,不忍百姓遭难,拒守边门。虽想兴师问罪,以安人心,但京东地小兵弱,特泣血求助。我们与你们通好二百余年,今我们遭国难,你们应有恻隐之心,而乱臣贼子也不是你们所能容忍的。除暴剪恶,拯救危难,出民水火,是大仁大义之事;兴灭断绝,取威定霸,可得大名大功,何况流寇聚集了金帛子女无数,清军一到,都是王爷您的。王爷以盖世英雄的身份,在此关键时刻,希望考虑我这亡国孤臣的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我自率部直抵北京,灭流寇于宫廷。我报答贵朝的绝不仅是财帛,而将裂土以酬。……本应上书贵朝皇帝,但由于不知你们的礼节,所以只好请王爷转奏。”《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壬申。

  吴三桂在这封信中,除了说明当时形势及一些客套话之外,主要表明他站在明王朝立场上请求清军支援的态度,还没有表示降清。其条件是与清军分治中原,或说“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张怡:《闻续笔》卷1见《笔记小说大观》第1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264页。再者请清军入喜峰口、龙井关、墙子岭诸处(即中协,西协),自己从山海关出兵(即东协),分兵合击,目的是对清军保持独立性。吴三桂派出信使时在十三日,显然不知道农民军已派兵东征,或者还寄希望前去北京诈降的六个人能取得成功,因此并未请清军直奔山海关。也许,吴三桂也不希望清军占据自己的势力范围,因为他此时还是希望清军“帮忙”之后仍撤归一隅的。

  多尔衮看了信,当然会感到意外。他没想到屡招不降、抗拒关宁的吴三桂会如此轻易向清军敞开大门,特别是吴三桂并不说投降,而且让清军另道入边,不赴山海,更使人有些怀疑。他对阿济格和多铎说:

  “莫非三桂知我南来,故意引我上钩?而且我军三次围困明都,不能立克,自成一举破之,其智勇肯定过人,如今率大军而来,志不在小,是不是想乘胜攻辽?”计六奇:《明季北略》卷20“吴三桂清兵始未”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2006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第495页。

  于是他派学士詹霸、来衮赴锦州召汉军带红衣炮向山海关进发,同时,又派其妻弟拜然与郭云龙去山海关探听虚实,杨留在清军营中做人质。《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壬申;《沈馆录》卷7.奇怪的是,为什么多尔衮出兵时未把操红衣大炮的汉军带在军中以备攻城之用,而此时才突然派人去召唤?是多尔衮以前并没有考虑攻打关内各城(如北京)?还是多尔衮对吴三桂不放心,假如兵临关下,发现是诈,便可用大炮攻关?由于记载上的缺陷,我们很难回答这些问题,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多尔衮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但对吴三桂的真实用心仍然疑虑重重,不得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经过一天策划商议,四月十六日,大兵启程向山海关进发,当日到西拉塔拉。多尔衮已写好给吴三桂的复信,叫人送去。信上说:

  “我们一向想与明朝修好,屡次写信,但明朝君臣不管国家受难,军民死亡,不曾有一言相答,所以我们三次进兵攻打,对明朝官吏表明我们的想法,就是要明朝皇帝考虑通好。如今我们不再这样做了,只有平定国家,与民休息而已。我听说流寇攻陷京师,明主惨死,不胜发指。于是率仁义之师,破釜沉舟,誓不返旌,灭亡流贼,出民水火。到平西伯遣使来信之时,我很高兴,于是率兵前进。伯想报恩,与流贼不共戴天,当然是忠臣之义,所以尽管一向与我为敌,如今也不必因为以前的事存有什么疑虑。……如果率众来归,一定封以故土,升为藩王,一方面报了国仇,一方面可保身家,子孙万代,永享富贵。”《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午四月癸酉。

  多尔衮这封信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一封招降书。他想让吴三桂明明白白地表示归顺,别想走第三条路。因此他根本不理会吴三桂提出的什么“裂土分封”条件,而是以一国之主的口气,用“封以故土,晋为藩王”的条件招降吴三桂,而且没从中,西协入边,径直南下,奔山海关而来。这一番书信来往,乃是多尔衮与吴三桂讨价还价的“外交”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在这种既心怀疑虑,又还在讨价还价过程中的情况下,多尔衮当然不会急速前进的。《沈馆录》卷7记,十五日晚多尔衮下令‘自明日当为倍程”,但从后来的情况看,清军并未加速前进,如果是这样,每天可走一百五十里左右,两天便可达连山。四月二十日,即四天之后,多尔衮以平均每天六十里左右的速度来到连山驿(宁远以北,今锦西),这时候,李自成的大队人马已经来到山海关下。于是,吴三桂又派郭云龙和孙文焕来见多尔衮,递交了吴三桂的第二封信。信上说:

  “接到王爷的来信,知大军已到宁远,救民伐暴,扶弱除强,义声震天地。您帮助我们实在是为了我们先帝,,我的感谢是微乎其微的。我按您的指教,立即派出精锐到山海关以西的紧要处,引诱贼寇速来。如今李贼亲率党羽驻扎永平一带,此乃自投陷阱,天意亡他。现在我已尽整精锐部队,希望看时机合适就出发,如果有幸王爷速率军队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京西可传檄平定。另外您的仁义之师,首重安民,发布的檄文非常合适,但更请大军秋毫无犯,这样百姓心服,财物、土地也可到手,什么事不能做成呢?”。

  这时吴三桂已得知农民军逼近山海关,也从郭云龙带回的多尔衮书信中得悉清方的要求,更清楚清军已直奔山海关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只得暂且放下一些具体的谈判条件,紧急要求清军入关。多尔衮见此书信,也就下定决心,立即昼夜兼程,越过宁远,小驻于沙河驿(中后所与前屯卫之间,距连山一百五十里,距山海关一百里),《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丁丑。然后继续进发。二十一日,清军尚离山海关十里之遥,但已隐约可闻关内炮号轰鸣、喊杀阵阵。多尔衮知道,这是农民军在与拒守关城的吴三桂军交战。的确,历史上著名的山海关之战就在这天开始了。

  三、石河西激战历史上常把这次战役称为“一片石之战”,《明季北略》卷20即如此记载。据我们考察,一片石(又称九门口)在山海关外十里(蒋良骐《东华录》卷4),而李自成与吴三桂及与清军的激战均发生在山海关内的石河西岸(或称石河西)。有人认为石河西即一片石附近,实际上相离甚远,一片石附近另有九门河,在那里只发生过一次小战斗(见光绪《临榆县志》。

  李自成仅仅比多尔衮早到山海关一日。实际上,四月十八日前后,农民军主力便已抵达永平,离山海关只有一百五十里左右,如果一天之内赶到关前大举攻城,那么多尔衮还在连山驿的时候就会听到吴三桂的败讯。但是,直到二十一日之前,农民军还未有所动作,虽然缺乏史料记载,我们也还是可以想象,这是因为李自成仍抱有招抚吴三桂的幻想,很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利用乃父乃主对其加以招降的缘故。另外,也有可能是吴三桂的缓兵之计产生了效果,有些书记载李自成在用唐通等招降失败后仍发给吴三桂犒金,而吴亦佯受,或许就是这种情况的说明。无论如何,那六名假降代表一直被李自成带到山海关下,直到吴三桂假降露出破绽,他们企图于阵前脱逃,这才被李自成杀掉五个,一个跑掉,身上还中了三箭。乾隆《永平府志》卷18,“李友松传”。这也说明李自成直到最后才识破吴三桂的诡计,但宝贵的战机却丧失了,山海关的地主士绅自己也说,“关城卒赖以完”。

  山海关除县城以外,四面分别是东、西罗城和南、北翼城,起着拱卫县城的作用。其中除南翼城偏近大海以外,其他三城均为攻取整个关城的障碍。因此,李自成大军二十一日到山海关之后,立即调兵遣将,攻击这三个城池。由于西罗城面向关内,前有石河,所以两军首先在这里接触。吴三桂与高第首先在石河西布阵迎敌,两军对垒,自然有一番恶战,从上午八九点钟一直杀到中午一点左右,历时四五个钟头。农民军力战得胜,首先在西北角击

  退敌军,然后以数千骑兵飞驰过阵,至西罗城北侧,准备登城。眼看西罗城就要被农民军将士拿下,守城将领又以伪降来骗取农民军将领的信任,然后令偏将从北坡连贯而下,偷袭农民军,城上又同时用大炮猛轰,里外夹攻,使农民军攻取西罗城的行动功败垂成。佘一元:《山海关志》卷5,“兵警”。《临榆县志》卷八,“舆地编?纪事”。佘一元:“述旧事诗”中云,“伪降诱贼帅,游骑连北坡。将令属偏裨,尽歼付城阿”。我们看到,在李自成东征的整个过程里,农民军竟几次因为敌人的诈降缓师而上当受骗,坐失良机。显然,大顺军领导人在吴三桂降而复叛之后,仍对招降他抱有幻想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遗憾的是,正是这种幻想使自己的事业功败垂成!

  就在农民军与吴三桂主力在石河西激战的同时,另有几支农民军分队在攻打北翼城和东罗城,唐通等也率军赴一片石“出边立营”,意在截断吴军北逃之路。《清世祖实录》卷4,顺治元年四月戊寅。《李朝实录》,“仁祖大王实录7”。当时北翼城的守将是山海关副总兵冷允登,面对农民军对此城的重点猛攻,他也拼命抵挡,几次打退农民军的攻击,但农民军为了“联络直下,”“故独日夜狠攻”。这样,守城官军军心不稳,有些人企图作农民军的内应,使冷允登忙于“御寇防奸,内外兼顾”,城池看来即刻不保。《明清史料》丙编第5本,第414页,“山海副总兵冷允登启本”。东罗城的情况也同样不妙。当时除吴三桂在石河西与农民军主力接战、北翼城为山海关副总兵冷允登所率官军驻守之外,西罗城与东罗城都是由山海关士绅马维熙、吕鸣章等十人率乡勇“总理”“协理”守城,据说东罗城当时“孤当贼冲,危急劳瘁,倍于两城”,《明清史料》丙编第6本,第449页,“平西王下马维熙等揭帖”。显然也处在危急存亡之际。特别是入夜后,吴三桂与高第已将主力撤回城中,连十几里外屯驻的清军都听见“关上炮声,夜深不止”。《沈馆录》卷7.到黎明时分,吴三桂见情形不妙,又知清军已到关外,赶忙亲自出关搬兵。就在这时,“北翼城一军叛降贼”,农民军蜂拥而上,冷允登率亲兵抵挡,眼看不能遏止农民军的进攻,幸得吴三桂一支援军到来,才保城池未失。《山海关志》卷9,“附录”。

  不几时,清军大举入关,战争的形势便从此逆转。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