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章 辅政亲王(1)

  第一节太宗暴逝。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一个秋风习习的夜晚,忽然,从清宁宫中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便是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女人们的哭声。人们从四面拥来,很快就意识到出了一件大事:一国之主皇太极突然死去了。

  噩耗来得十分突然,任何人都没有思想准备。因为就在当日白天,他还一切如常,没显出任何不适。于是,《清史稿》就这样为皇太极的历史写下最后一笔:

  “是夕,亥时,无疾崩。”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三,太宋本纪第三,第80页,中华书局,1976年。

  仿佛一个下世的神佛、得道的高僧,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竟“坐化”而去,达到“涅”的境界。

  实际上,皇太极一生鞍马劳顿,又费神焦思,早有“风眩”之症,加上他晚年体态肥胖,易于中风。这样一种病症,平时休养得好便无事,如果着急,烦躁,便可突然发作,无暇抢救,这与他的“暴逝”也是十分吻合的。参见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第445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3年版。而七年多之后,他的十四弟多尔衮竞也因为同样的病壮年而折,却不能说仅仅是一种巧合。

  没有多久,诸王大臣便从一时的哀痛中清醒过来,次日将先帝的遗体装殓完毕,梓宫暂时安放在崇政殿内,下令为他举哀三天。这时,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公以下,牛录章京以上,朝鲜世子李,以及公主、和硕格格,多罗格格、固山格格、和硕福金、多罗福金、固山福金以下,牛录章京等官命妇以上,全部换上素装孝服,女眷们还截去发辫,以表哀痛。他们聚集在一起,设下卤簿,排列鞍马三十五匹,披甲胄马二匹,载囊橐马一匹,空马百匹,载帷幄的骆驼二十头,空骆驼二十头,以示送别。宗室们还会集在清宁宫前,在皇太极生前的寝宫里焚香跪奠,三巡后起立举哀,以下各官集于崇政殿前,命妇们集于大清门外,各按所属旗分的顺序肃立举哀。

  为了表示对先皇的哀悼,朝中规定,初十日一天,王公大臣们俱持斋戒,诸王率固山额真等每日黎明哭临一次,凡此七日,十三日之内举国禁止屠宰。甚至,原曾服侍过皇太极、现属豪格的章京敦达里和安达里愿以身殉!这二人临殉之前,曾问诸王贝勒:

  “如果先帝在天之灵问起后事是如何安排的,我们该如何说呢?”

  诸王贝勒们说:“先帝肇兴鸿业,我等翊戴冲主,嗣位承基,务当实心辅理。如当得先帝在天之灵垂鉴保护,那正是我等心愿。”《清世祖实录》卷1,崇德八年八月辛亥。

  显然,皇太极突然死去,没有留下关于继承人的遗言,但是,他死之后,诸王贝勒也绝没有立刻决定“翊戴冲主”,而是酝酿着一场对皇位的激烈争夺战!

  就在诸王、大臣、命妇们为先帝号啕痛哭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代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等人都想起了十七年前太祖努尔哈赤驾崩的前前后后。那时,究竟谁来继承汗位,也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当然,大贝勒代善的条件最好,既有赫赫战功,又有努尔哈赤的信任和栽培,再有两红旗的实力,所以朝鲜人李民突就曾说过:“酋死之后,则贵盈哥必代其父,胡中皆称其宽柔能得众心云。其威暴桀骜之势,必不及干奴酋矣。”李民《建州闻见录》;潘?、孙方明、李鸿彬等编:《清入关前史科选辑》,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标点本,第474页。排在第二位的是四贝勒皇太极、后来的清太宗。此人智勇双全,对手下有威有德,也颇得太祖的喜爱,特别是他与代善的嫡系、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关系不错,使他在继位问题上很有发言权。再就是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了,这二人虽说战功赫赫,但都是一勇之夫,残暴鲁莽,虽有争位之野心,但无为主的才干。除了四大贝勒之外,具有一定势力的还有多尔衮三兄弟,这主要是他们据有两个多旗的势力,还有工于心计的母亲在背后筹划。但是,代善自知能力不及,无法完成汗父的生前宏愿,也很难驾驭几个咄咄逼人的兄弟,所以,他接受了岳托和萨哈廉的建议,把皇太极推上汗位,自己退居幕后,其他人无力提出异议,只得承认这个现实。

  可是,这样一种现实首先无情地打击了多尔衮三兄弟,母亲阿巴亥的被逼自杀,使他们多年不能忘怀。紧接着,阿敏,莽古尔泰,甚至代善都分别尝到了拥立皇太极的苦果。阿敏,莽古尔泰心中不服,便分别遭到幽死及死后追罪的下场,代善缩头藏尾,与世无争,以避免加害,只有多尔衮把仇恨强咽在肚里,装出一副驯服的样子,攀着皇太极往上爬,暗暗地扩充着自己的实力,从旗主贝勒到和硕亲王。到这个时候,机会终于来到。

  经历了上一次汗位争夺的王公们,开始思考这一次汗位继承的结局。但是,不同于上次的是,争位者及争位者的实力已经有了变化。礼亲王代善的势力已远不如前了。他年过花甲,暮气沉沉,多年退居幕后,不问朝政,那时能力才干不敌皇太极,现在更不如彼时。他有八个儿子,最能干的岳托和萨哈廉已青年过世,使他失去了左膀右臂。其第二子硕托本是个年轻有为、颇有战功的人物,但代善很不喜欢他,这时硕托与多尔衮又过从甚密,父子二人已经离心离德。其他如第四子瓦克达,皇太极时期才初露头角,又因过被籍没,没有多大影响;第七子满达海也是崇德年间才开始立功,虽然地位上升很快,但毕竟还没有多少发言权,比不了哥哥岳托和萨哈廉当年。代善孙子辈中,也已有数人长成,积极参与政治。如萨哈廉之子阿达礼,但也和多尔衮关系不错。岳托第二子罗洛浑年轻有为,代善也颇中意,崇德四年岳托死后,他即继为镶红旗的主旗贝勒,后又在松锦之战中立有战功。但是,皇太极却对他屡加压抑。崇德八年正月,继处罚硕托、阿达礼之后,又以六罪将罗洛浑革去贝勒,追夺册文。是年五月,皇太极虽复他主旗贝勒之爵,但仍遣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告诫他,说,其父岳托在时,“有数大罪”,他还“嗜酒作恶,致获大辜”,如果屡教不改,“不第官职人口,即置尔于法,亦所不赦”。《清太宗实录》卷40,崇德八年五月初四日。代善之其他诸孙,更是年轻资浅,无法应付大场面。这些人既不能自己跳出来竞选,也不能推举共主代善争位。因此,在皇位的人选中,除非有人推举代善出来,否则他自己是绝不会走到前台来竞争的。十七年前壮年之时就无意争取的东西,今天更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但是,代善仍据有两个红旗的实力,资历最老,地位最高,还有一群虽然年轻、却蠢蠢欲动的儿孙。他虽自己不愿出政,但仍有可能被其他人抬出来。更重要的是,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如果自己不参与此事,他的支持或反对也对其他竞争者关系重大。他们都没有忘记,在太祖努尔哈赤死后,正是代善出来主持定议,才使皇太极稳坐御位,此时此刻,他仍有足够的实力和资历再次扮演这个角色。

  皇太极生前集权的努力和满洲社会的日益发展,使皇太极长子豪格参加到竞争皇位的队伍中来。若是在努尔哈赤死去的时候,像豪格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多少发言权的,因为作为汗王本人并没有多么超过他人的强大实力,另外只有汗子或皇子才得继承大统的观念也比较薄弱。这时就多少有些不同了。皇太极在世时,频频打击各大贝勒、旗主的势力,拉拢、分化中间势力,形成了以两黄旗和正蓝旗为核心、两白旗和镶蓝旗为左右羽翼的强大向心力量。这样,皇子就具有争夺皇位的实力,而两黄旗大臣也希望由皇子继位,来继续保持两旗在诸旗中的优势地位。当然,随着满洲社会的日益发展,汉人之正统观念的不断传入,皇子继承的观念也在满洲贵族当中普及开来,对豪格之流争位也颇有利。

  当然,豪格作为皇位的竞争者并非尽靠着先人的余荫,他自己的军功才能也是重要的竞争条件。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豪格是长子,次子洛格和三子格博会均夭折,以下叶布舒和硕塞均比豪格小十八、九岁,高塞以下就更小,皇太极死时都是无功无禄的少年或幼童,唯有长子豪格在天命、天聪及崇德年间能够通过自己的文韬武略,构成日后争位的实力。他在天命年间便因征讨蒙古有功,被封为贝勒,以后在对蒙古和明朝的作战中又屡立功勋。天聪六年被晋为和硕贝勒,劳绩不在几位叔辈之下。自崇德元年始,他晋为肃亲王,掌户部事,在处理政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后又在征山东和松锦之战中立下大功,这都为他竞争皇位创造了条件。可以说,豪格是继承汗位可能性最大的一个人,仅仅在资历方面比代善略逊一筹。

  争夺皇位的另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就是我们的传主多尔衮。对于多尔衮的生平,通过我们前面的叙述已可详知。他还未成人之时,就因为他们三兄弟可能构成威胁,其母被逼殉死;他从小势孤力微,受尽他人冷眼,这时尽可通过争位来进行报复。特别是他在皇太极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处理军政大事方面又被公认为宗室中的最强者,从能力上的文武双全来看,他最像八兄皇太极。虽然他比豪格小三岁,但争夺皇位的实力并不太差,因为他的背后还有两白旗以及两位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甚至红旗、蓝旗和黄旗中的部分宗室也有暗中支持多尔衮的,这就更使他如虎添翼。如果说豪格是先皇长子是继承皇位的有利条件,那么,皇太极生前对多尔衮的高度评价也为众所周知:皇太极曾派人对他说:“朕爱尔过于诸子弟,赖尔独厚,以尔勤劳国政,恪遵朕命故也。”《清史列传》卷2,“多尔衮”,中华书局,1987年王钟萌点校本,第25页。他自己后来也回忆说:“夫太宗恩育予躬,特异于诸子弟者,盖深信诸子弟之成立,唯予能成立也。”《清世祖实录》卷22,顺治帝十二月癸卯。的确,皇太极对多尔衮的重视,不仅超过其他兄弟,而且超过了自己的儿子豪格。

  还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镶蓝旗主济尔哈朗。虽说他是太祖的侄子,又是靠皇太极的恩赐作了旗主,当上亲王,主管刑部事,似乎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是,他的向背却对其他派系有重大影响。如果代善的两红旗忽略不计的话,豪格有正蓝和两黄三个旗,多尔衮有两白旗和其他旗中个别势力的支持,也近三旗的势力,这样,济尔哈朗倾向任何一方,都会打破实力对比的均衡。后来的事实证明也即如此,而且济尔哈朗上台作第一辅政王,与此也有极密切的关系。

  平心而论,皇太极身后留下的空位有三个可能的继承者:代善、豪格、多尔衮。但实际上竞争最激烈的当是后面两人,因为代善是不大可能主动参加竞争的。就后二人来说,豪格的力量要略强些,这不仅因为他据有三旗在手,更重要的,是代善和济尔哈朗已经感受到多尔衮的咄咄逼人,已经准备投豪格的票了。

  就这样,当人们还没有从皇帝的暴亡中完全清醒过来时,八旗贵族们又已投身于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去了。局内人的心中都存在着“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难道真要出现骨肉相残的结局吗?

  第二节叔侄争位及其结局。

  早在崇德初年,朝鲜使臣就曾看出:“彼诸王辈皆分党,多有乖争之事,汗死则国必乱矣。虎口即汗之侧生子,不定名位。又有十四岁子,而以侧生,故不得为嗣,他日必有争立之举。”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第3627页。

  “虎口”即豪格,虽属长子,但由于是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所以当时并没有被立为太子。所谓“十四岁子”不知何人,因为这段话是在崇德三年时说的,当时皇太极诸子中,除豪格之外,叶布舒十二岁,硕塞十一岁,为比较接近者,且都是庶妃或侧妃所生,或许是指叶布舒?抛去朝鲜人话中由于正统礼法观念而对清初继嗣问题的不理解,里面至少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预示了“他日必有争立之举”。

  果然,皇太极死后不久,两黄旗大臣们会于豪格之家,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倡议立肃王豪格为君,在一起密谋良久。肃王豪格在众人怂恿之下,决心争位,并积极活动,争取支持。他派何洛会和杨善找到济尔哈朗,对他说:

  “两黄旗大臣已决定立肃亲王为君,当然还需要和你商量一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