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章 和硕睿亲王(3)

  此事代善没有什么错误。既然八旗各派官将轮班办事,本来就应该依次调遣,为什么该镶黄旗班次时,会没有候差的值班官员?就此,镶黄旗便犯了错误,有关官员要受重惩,应当值班而无官候差,贻误了军机,后果不堪设想,这应当算是一条大罪。与此类似的是,因镶黄旗无官而令镶白旗满都护代往,可是,刚下达命令,又以“海色、满都护无能”,而改遣次班。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派无能之人充当值班官将?误了要事,怎么办?镶白、镶蓝旗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严重责任。这样看来,是非曲直已经清楚了,镶黄、镶蓝、镶白三旗的固山额真都犯了错误,都该惩处,吏部官员也有过失,代善对此提出质问,没有欠妥之处。

  对这一过错,也应承担治下不严、疏忽失察责任的吏部王和镶白旗旗主多尔衮,照理说,他该向兄长礼亲王赔礼道歉,引咎自责,处治有关人员,这才是正当的做法。可是,多尔衮此时已非昔日听人摆布的幼小台吉,已经高居诸王、贝勒之上,成为威震国中的赫赫王爷,他哪能自我指责而损威严。并因代善原系仇敌,当时又已势衰力弱,皇太极极力压抑,使其处境异常困难,何不利用此事,以攻为守,报复一番。多尔衮就借此了。

  《清太宗实录》卷二十八载述此事的审断结案如下:

  “(崇德三年八月十一日)……睿亲王遂告于诸王、贝勒、贝子、固山额真、议政大臣等曰:遣人之事,原听该部相其人而用之,今王不悦,岂另有一部耶。遂议罚银五百两,拨出部下五牛录,宜希达议斩,摩罗洪泄本部事,亦论斩。奏闻,上以为礼亲王年迈颠倒,姑赦其罪。宜希达处斩,摩罗洪鞭一百,箭穿耳鼻,革衙门。”

  《实录》的文字虽不多,不过一百五十个字,可是,反映的问题却不小,表示出判案的错误也不少。第一,多尔衮的告状,本身就是强词夺理,纯系诡辩。判案的根本依据是事实,查清事情的真相,辨明其是非曲直,才能定案,哪能离开案件本身,涉及其他之事而上告和裁决。统摄吏部长达八年之久的吏部王多尔衮,岂能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可是,他偏偏不顾这起码的要求,偏偏不谈这一事件本身,更不谈镶黄、镶蓝、镶白三旗的过失,却牵涉到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控告代善对君不敬,不服从吏部差遣,自作主张,欲“另有一部”,成为国中之国、国中之主。其逻辑之荒唐,捏加之罪的严重,确实罕见。

  第二,诸王、大臣媚帝希宠,乘机打击代善。对于多尔衮不堪一驳的理由,诸王明知其非,但是,如果仗义执言,则必然要谴责和惩处镶黄三旗,镶黄旗旗主是至高无上的宽温仁圣皇帝,镶蓝旗旗主是统摄刑部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镶白旗旗主是多尔衮(崇德四年以后,多尔衮与多铎对换,成为正白旗旗主),常言打僧看佛面,打狗看主人,议政王大臣怎能为代善而开罪清帝和睿、郑二王,当然只有随声附会,共责礼王。

  第三,皇太极巧施手段,一举两得。皇太极素以聪睿名世,又久经风霜,屡审大案,他岂不知此事的是非曲直及其带来的后果(埋怨断案不公),但他更重视的却是政局的变化。如果就事论事,公正审理,他就要判处镶黄三旗有过,也就是要涉及本人和睿、郑二王,他就冷落了诸王、大臣“敬上”的一片赤忱,从而招致埋怨,影响到今后王、大臣的忠君,并且也失去了一次压抑政敌的机会。左思右想,妙计突生,他首先肯定,礼亲王代善是有罪的,但念其“年迈颠倒,故赦其罪”,而将其属员斩首穿刺。既指责代善犯了罪,采纳了忠君敬上的王大臣意见,让他们今后继续如此行动;又表示宽厚,宣布礼王“年迈颠倒”,又年迈,又颠倒,哪能理政治国,哪能统军出征,只有回家去享福,坐食厚禄,观花自娱了。这就是比较巧妙地谕告群臣,礼亲王代善应该退居林下,勒令他休致了。

  从此以后,代善确实是闭门静坐,不问朝政。这是皇太极十几年来苦心经营多次斗争的结果,除去了与君并尊的政敌。这也是多尔衮长期梦寐以求的结局,他帮助皇太极,也利用皇太极,打败了阻碍自己揽权的政敌,初步报了十二年前的大仇。他当了摄政王掌权以后,还要继续排挤、压抑代善及其子孙,彻底清算旧账,为母为己报仇泄恨。

  第二节奉命大将军。

  崇德三年(1638)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极授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以多罗贝勒豪格、阿巴泰为副,统左翼军,授多罗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以多罗安平贝勒杜度为副,统右翼兵,两路征明。二十七日,岳托领右路军出发。九月初四日,多尔衮偕多罗贝勒阿巴泰,率左翼兵起行,帝至演武场送行,赐敕印。大学士刚林、范文程分读满、汉敕书,其敕书说:

  “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古帝王讨逆破敌以定国者,必选于众,拔一良将,特授以兵权,则大事始定。今因明朝不愿讲和,乐于干戈,故命尔睿亲王多里洪充奉命大将军,授以敕印,率左军西伐明朝。尔其同和格贝勒、饶余贝勒,与满洲、蒙古、汉营众固山额真,佥虑协谋,择其臧者从之。勿以受命重而邀功,勿以将士勇而轻敌,驻营处严设侦探,小心提防,勿得怠忽。须信赏必罚,激励将士,破彼边关,直入其境,预定谋策,密察敌之机,速乘其利,指其前而袭其后,声其东而击其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至于待将士,勿护所爱,勿蔽所憎,有冲锋破敌奋力先登者,必破格优赏,仍录其功以奏。参游以下,有败阵及违军律者,先斩后奏。尔其钦哉,勿违朕命”。《清太宗实录》卷29,崇德三年九月初四日。

  读毕,多尔衮接过敕印,率军出发。这是多尔衮第一次充当主帅,统军出征,而且是直攻明国,关系重大,可见其此时地位之高、宠信之隆和权势之大。

  多尔衮没有辜负皇帝的重托,小心翼翼,勤勤恳恳,施用智谋,挥军冲杀,取得了很大胜利。

  岳托、杜度率右翼先行,九月二十二日从明密云东北墙子岭,拆毁边墙,四路前进,击败密云总督吴阿衡之兵,附近明兵纷来救援,多尔衮乘虚而入。九月二十八日,他和豪格、阿巴泰统左翼兵从青山关进入明境,两翼兵会于北京东边通州,明廷大震,诏令各地率兵“勤王”,抵挡清军。明崇祯帝以宣大山西总督卢象升为“督师,总督天下援军。

  卢象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善骑射,“娴将略,能治军”。崇祯八年(1635)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寻进兵部侍郎,加督山西、陕西军务。第二年,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兵抵京郊,象升率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帝以象升督天下“勤王军”,三赐尚方剑。象升誓死抗清,军心大振。如能让卢统辖全军,大力支持,清兵将会遇到劲敌。但此时明大学士杨嗣昌悉帝意,主和反战,与总监高起潜、兵部尚书陈新甲勾结,竭力阻挠,阴谋陷害卢象升,以关、宁诸路援军隶高起潜。卢象升虽名为统率天下兵的“督师”,却只辖有宣,大、山西三将,兵只二万,而且又被陈新甲调走一半,实际上是被杨嗣昌置于死地。这样一来,便为睿亲王多尔衮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崇德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清军围卢象升于巨鹿,以数万之众攻明五千士卒,象升力战死。清军获胜,分路出略,北京以西千里内六府俱皆蹂躏,西至山西界,转至山东临清州,渡运河,破济南,回经天津,于崇德四年三月返回辽东。多尔衮统领的左翼军,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城,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岳托病卒于军中,右翼由杜度代领,取十九城,降二城,败敌十六阵。两翼共斩明总督二及守备以上官将百余员,生擒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克济南府、赵州、高唐州、深州,取灵寿、商河、,东光、高邑、临城、南宫、新河、青县、庆云、庆都、获鹿、隆平、平乡、高阳、广宗、巨鹿、博平、禹城、长山、行唐、海丰、滦城、盐山,博野、南河、沙河、兴济、无极、宁津、宁晋、元氏、内邱、鸡泽、平原、饶阳、南皮、济阳、清平,任邱,清河、夏津、吴桥、武城、文安等县,共取一府三州五十七县,俘获大量财帛,仅白银就有一百余万两。《清太宗实录》卷30,崇德三年三月初九日;《明史》卷261,“卢象升传”。

  这是清军自天聪三年(1628)入关抵京以来的第三次进入畿内,取城之多,俘获之众,皆超过前两次,而且还第一次生擒了一个亲王和一个郡王。此亲王是德王朱由枢,其七世祖为英宗第二子见,景泰三年(1452)封荣王,天顺元年(1457)改封德王,岁禄万石,成化三年(1467)就藩济南。德王府一贯霸占官民田地,赀财巨万。德王朱由枢的被俘,在政治上给予明廷以重大打击。

  皇太极闻听捷音大喜,立即转告朝鲜,本欲隆重庆贺,但因右翼主帅岳托贝勒及其弟玛瞻俱病卒于军中,只好取消大庆仪式,而重赏出征将帅官兵。他赐奉命大将军、和硕睿亲王多尔衮马五匹、银二万两,豪格马二匹、银一万两,阿巴泰马二匹、银五千两,辅国公和托、博和托各赐银二千两。赐已故扬武大将军、多罗贝勒岳托马五匹、银一万两,杜度贝勒马二匹,银五千两。《清太宗实录》卷30,崇德四年四月二十五日。多尔衮为大清国又建功勋。

  第三节松锦之战的主帅。

  一、险被错斩。

  崇德六年(1641)八月,一场决定明、清命运的松锦大战发生了,此战以清胜明败而结束,奠定了清军席卷关外的基础,为三年以后的入主中原创造了足够的条件。智勇双全的多尔衮,是清军两个主帅之一,在这场鏖战中,建树了重大功勋。松锦之战,系明清于锦州、松山进行的一场大战,决战的时间只有几天,而前后持续却长达两年。

  锦州,是明国辽西的军事重镇,城南十八里是松山城,西南四十里是杏山城,杏山西南二十里为塔山城,另一重镇宁远在锦州西一百二十里。宁远、锦州不取,山海关就难以攻克,山海不下,清军便很难打进关内,入主中原。皇太极虽曾屡派大军入塞,几次直逼北京城下,纵横于畿内与山东诸府,但皆不得明国寸土,(曾一度攻占永平四府州县,旋即失守),皆由于山海关阻隔,不得联贯。因此,皇太极决定先取关外四城,首先是要把锦州打下,为攻取山海作准备。

  此时锦州守将,是明国第一勇将挂征辽前锋将军印的前锋总兵官祖大寿,他据城固守,城坚炮利,清军屡攻不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