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早期诗文选

清凉山

(1931年)

红日照锦城,

雄狮睡犹酣。

朱洪若有灵,

九泉泪不干。

潇潇风雨洒下关

(1931年)

潇潇风雨洒下关,

十万学生不胜寒。

虎踞龙盘逢国难,

请谅雄狮睡犹酣。

戚家堰

(1936年)

潇潇风雨戚家堰,

灭倭功绩留人间。

方今倭寇复来犯,

竟无一人敢当前。

堂堂华胄男儿汉,

缅怀先贤实赧颜。

何日痛饮黄龙酒,

完成古人未竟功。

聆训

(1942年)

谆谆教导启愚昧

循循善诱开茅塞

语重心长正谬误

耳提面命育英才

发表在《西北文化日报》上的旧文章

1932年夏天,我开始用“志均”的笔名写文章向《西北文化日报》投稿。《西北文化日报》曾刊登过很多我写的小品文,可惜大部分都找不到了,前几天整理杂物,无意之中发现了我于1932年12月13日至1933年1月20日期间在《西北文化日报》发表的《高跟皮鞋》、《!?》、《惨》、《衣服救国》等数篇短文,觉得尚有阅读价值。

高跟皮鞋

志均

生长在现在这个时代里的女子,如果那双纤纤玉足,不穿了一对富有特种引诱力的高跟皮鞋,便不好算为现时代的摩登人物?因此就有许多自命为最新式的女子的姑娘们,大家都想给人家称赞一声“时髦”的缘故而只得“不避险阻”的穿上了一对“踏高跷”似的高跟皮鞋,但使这种高跟皮鞋,当你打扮得齐齐整整的,穿着它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无疑的的确确是“时髦”极了,不过有时或许也会太“时髦”的缘故,反而弄出不“时髦”的事出来,不信,下列的事实就是一个说明。

西安市的一条畸形的马路上,一个“浓妆艳抹”,而穿有这“时髦”物——高跟皮鞋的她,正在履声橐橐的走着,不晓得这条马路不平呢,还是她那双皮鞋的构造不牢,竟将二寸多的高跟弄了下来,路上的人,是拍手的在狂笑,她的粉脸也登时涨的通红了。“黄包车,黄包车”,她急得没命的喊着。适巧一部都没有,她只得拿着那掉下来的一只“高跟”,在众目睽睽之下,一脚高一脚低,活像铁拐李似的,走到别的一条马路上去叫车去了。

(原载1932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

!?

志均

如雷的刺骨的西北风是怒吼着!看!出人意外的寒雪是仍旧飘舞着!拥有无数贫民的脂膏者穿着千金的轻裘,住着高有七八层美丽的暖室洋楼,吸着价值贫人数月生活(费)的雪茄或香烟,同着形如野鸡的艳妾,隔着玻璃窗子,很得意洋洋的向外看看,以作她与他赏心之乐!黄包车夫穿着破不蔽体的夹衣,同时赤着脚!弯着腰!缩着冰溜溜的头!走在那雪有尺余的马路上!刺骨的北风,又好像故意与他为难的吹着他!冻着他!而又不得不拉……不说自己,况且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母,一天多还没有吃饭呢!

同样的是一个人,而为什么她与他是那个样子?拉车的他是这个形象呢?

同一的是雪,又是同一的地方,他与她所生的感情是开心快乐,而拉车的他所感到的,为什么完全是痛苦?

日本强占了东三省,又打进了榆关,我们的守土者,始终以“镇静”和“不抵抗”为唯一的口号!但是只要遇着内乱的时候,它便睁着兽眼,瞄准了只能打自己人的枪头,惨杀自己的同胞!为的是什么原故?

1932年12月26日

(原载1933年1月12日《西北文化日报》)



志均

惨淡的阳光,斜垂在西山的顶上,反映着四周的乌云,更显得无精打采的神气来,带哨的黄风,拼命的吹着家乡,人们的神经上,更觉得冬神的凶猛!在这样环境之下,素日无聊的我,更觉得像煞有介事的坐也不是,运动也不是,提起看书,便觉得头痛的要紧,于是只得昧着良心,学那宰予书昼寝的故事,但不多时,忽然听见一位同学在窗外惊讶的喊道:

“想不到的事,这么样大的冷雹,真怕呀!……”因为着好奇心理和受刺激的精神所差使,不能不毫无留恋。但他呢,一声不响的将我看了一下,接着便落下那无比的伤心泪来,我同时也痴呆莫名其妙的也伴着流泪。好久,他悲不成声的又看了几番才说道:“均!今年打下的几石麦,被差人完全装去了!你是知道的。但家里十几口人是非吃不成的,没法,只好五分利息去借人家的钱,买些米喝稀粥,但我来时米也不多了!虽然如此,但还有一线希望的。便是地里种下的麦,哼!谁料想被黑霜打的死完了!我看你的书是念不成了!同我一块到山里去逃荒,你意思怎的?”“伯父!我当然是顺从的,但我觉得……唉!……”

当啷!自习铃摇得讨厌!

(原载1933年1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

衣服救国?

志均

为着“九一八”事变而罢课以来的今天早晨,精神是特别的兴奋,所以起来的时候也比较早,于是照例的整理之后,便匆匆地跑到校园中去做呼吸运动,没有多时,忽然听到立正和喊“一、二、三、四”的体操声,从操场中远远的一阵一阵的送来,我不觉得诧异的想说道:“咦!校内为政府认为有受军事训练资格的义勇军——高中同学,虽然上操的铃摇过多时,但他们还都静静悄悄的在甜蜜的睡乡中,那么,是何许人在体操呢?”为了这个好奇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出去看一番。不是内乱有余的兵,也不是别校的学生,原来是约有150多名的工人在那里上早操,他们所穿的虽是颜色和长短不一的便衣,若在一般专务外表的人看去,固然有点不雅和不整齐,但若仔细观他们的精神和绝对的服从性,令人真是佩服而生敬——在立正的时候,个个挺胸,目不他视,严肃的好像塑像一般,即就是稍息,也不东倒西歪的任意乱动,若论到动作,更是楚楚可观,比起一天到晚喊空口号而不实地去做的学生,还要好看十倍,再更进一步而比较国内数百万的丘八,所少的不过几根只能打死中国人的火枪和一身灰皮罢了!

然而,这不过是我一个人心目中的工人,也可以说是我的见解,但人们思想不是一致的,所以便有看见而鄙视的人,那不是别的,乃是素日精于理发而兼动辄爱谈恋爱和好出风头的张某,他是穿着齐楚可观的哔叽义勇军武装,亮可照人的黑皮鞋,口里吸着我无以为名的香烟,懒怏怏的走到操场中,向着那出于真诚为爱国而学军事训练的工人,想看不想看的看了两眼,遂向着那拿球而没操的另一个小工人问道:“你们既然学军事训练,为什么连军装都不穿,叫外国人看见,笑也笑煞了!还打什么日本,岂有此理!”那位正在忘天忘地玩着的小工友,猛然听到这个难题之后,并不略有难色的答道:“是的!先生!你要知道我们是受苦的工人呀!比不得你们先生的钱来得容易而多,若果拿着那苟延生命的几块钱去做军装,那么,饿死便要快了!先生!你明白了没有!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军装穿上神气呀!”

梦想不到而毫无预备的他,假白脸上泛着黑红色,怒骂道:“小鬼!真小鬼!没知识的东西!我不屑于和你较量,但你们总须顾着中国的体面……”不三不四的说着走回学校去了!

啊!啊!我是有知识的——我是中学生,所以我会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大约是说学军事训练的人若不穿上军装,便不配救国。反过来说,只要有军装穿,即就是不受军事训练,不拿枪不拿刀,日本兵见了便会害怕的跑了。果尔,那我只好怨他为什么不早些将“衣服救国”这个伟大的发明说出来,以防那倭奴未占东三省以先的准备!

(原载1933年1月20日《西北文化日报》)

孤岛日记

谈谈写日记

1930年8月,我随大哥郝克俊,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家乡临潼,赴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上海求学。在我那简单的行囊中,除了一些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外还有一本心爱的日记本。那时我每天都写日记,到了周末便将日记全部带到哥哥处请他修改并加批语。后来他把这个批改日记的工作交给了他的朋友张警轩,请他帮忙。张警轩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批改日记十分认真。除了对日记中的文字结构,修辞造句要求很严外,还经常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修炼自己坚强意志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对日记的批改,既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我的思想修养和认识水平。实际上,他已成为我的一位很好的校外老师。遗憾得很,我写的大量日记已经遗失了。

我是提倡写日记的。日记是时代的脉搏,人生的气息,没有什么文章能比日记更能真实地反映时代的精神,没有什么记录能比日记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起伏。日记的最大特色就是真实。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写日记的人仿佛越来越少了,我的儿辈们好像还写过一些,到了孙子这一代,除了迷恋上网之外,对写日记已经毫无兴趣了。在我们那个年代,写日记是人生的必修课,不写日记,是绝不会上床睡觉的,因为它标志着这一天还没有过去,这一天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根据我们所受的教育,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完不成是不许睡觉的。所以,如今我已经年逾九旬,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日记是不能不写的。虽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长篇大论地写在专门的日记本上,却依然十分认真地写在台历上。

我提倡写日记,呼吁年轻的朋友们,通过写日记真实地记录自己人生的历程。

我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呼吁年轻的朋友们,通过写日记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今天,我把60年前的数篇日记拿出来,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老先生们把当年自己真实的日记发表出来,一方面为史学家们提供更多的参考材料,另一方面让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一下我们的那个时代和我们的思想起伏、情感历程。

1931年

12月11日 星期五 晴

罢课以来,时感寂寞无聊,尤于今日下午,头闷心慌,甫坐书案,便欲懒眠,然,眠终不着。值此之故,乃邀数友,以作宋公园之游。及至,园门紧关,仍如余去年初次来进无异。但此次未费周折,即得入内。游毕,遂择一较旷之场,置衣帽为球门,每边三人,玩赛小球,乐甚!待有时余,始停而息,未几,忽有一友程君谓余曰,吾辈何不抄此以作纪念。殆方不愧来此一游之价值矣!余顺其所指而观,乃宋教仁(国民党领导人之一,1912年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十个政团,组成国民党,大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不久,孙委宋教仁代理。1913年3月10日袁世凯指使特务暗杀宋教仁于上海车站)像后之词也。故亦甚然其说,但铅笔与纸之问题,待遍问数人之后,不意竟成当时无法可解之难矣。良久,余忽忆野人记中,曾有太山者,因彼虽之英文之意而不能语,故与一法人相遇时,取一树皮,以尖木书之,方得全达其意,但此时因树皮难得,故余改取一菜叶,仍以细木书之,结果甚清。友人皆悦,余亦甚悦。故及归校后,旋即速腾于纸,今又特抄于后,以作他日有感之用。余所抄于右任的《宋教仁先生题后》原文如下:

“先生之死,天下惜之,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记。为直笔乎!直笔人戳。为曲笔乎?曲笔天诛。吁呼,九原之泪,天下之血,老友之笔,贼人之铁,勒之空山,期之良史,铭诸心肝,质诸天地。”

12月12日 星期六 阴

昨晚大风,吹伤玻璃甚多,待到今日,寒冷更甚。故余不得不将卫生裤开始穿着矣!然,在未穿着之先,尚有一事,诚堪为记。即余起身之后,忽有同学数人,唤余出外运动,余允其邀,遂持一篮球而出,但未及有十分时之久,则已觉手脚之冻痛,较之刀割,恐犹难堪。因此,目光则不禁而注射之,岂意手则青筋高涨,腿则红粒如毛,故余大为之震,乃速归,着衣数件,始着可耐。然,虽着可耐,但因此而发生一伤心之感想,思如此点水便冰之寒,有衣有金者,火炉皮衣毛衣等,自不待言。但若转思能于水灾中而逃生之17万无家可归之灾民,不仅棉衣难谈,即如每日一餐之能得与否?犹有画饼充饥之虞。呜呼!天之生人,本如是乎!抑亦人间自造乎?

12月13日 星期日 阴

气候较昨略佳,但仍除在床上阅书外,别无其他工作。

12月1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纪念周为什么不开?因为罢课了!哼!罢课以来做的什么事,胆敢连总理都不纪念了!唉!你这个呆子,国难临头的时候,就是把总理再纪念着千万遍,到底有什么用处!唔!我明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一定是说那一个现在能够将国难改成国庆的人,才值得快纪念!念念不忘,是不是!好了,再不要乱说了,党员王先生来了!

12月15日 星期二 小雨

起身钟怏怏地打了几下,把我跑在去高陵县上会的自由魂,忽然被提回!我真感谢和佩服他的速力与能力,不然时,岂非有那“一去不复还”的危险吗?心中虽然是这样想,但似乎肚中还有一个什么在那反对着说,如此的寒冷,醒来便要去,起去便要无聊,无聊便复要睡觉。试问到底为的哪一端?

然而,不料想这个才完,便忽然又起了一个反对者说,哼!你说得真好听,你莫问我们是做什么来的!一天到晚只是睡觉,试问到底惭愧不。啊!啊!可怜呀!可怜的我呀!竟被那三个莫的什么兼东西,做了一个会场!

终于和结果,还是一直地睡到八点钟才鼓了不知多多少少的勇气而起身,与这个寒冷作最后的奋斗。起身以后呢?乱跑跳一阵罢了,实在觉得无聊的里边也是有趣的。

12月16日 星期三 阴

行不顾言,言不顾行,蒋介石忽然今日正式的通电下野。今天看了以后,着实有些蹊跷。因为他在军校给沪上中学生训话的里边,有这几句话说:“本主席已经下了决心北上,誓必收回我们整个的领土,但是广东那些卖国贼,他必定要我下野。诸位想想,既然下野,哪里还能北上呢?所以本主席也同时下了一个决心,就是誓不下野”等语。而现在忽然如此,其中想必有缘故在内,但我实在没有政治的眼光来推测他,给他下一个或贬或褒的断语,但是以我的理想和报纸上所看到的,大约最重要的原因有二:

一、因他叫宋子文酬备一批军用款,但宋子文给他回答无法可设,所以只得暂且将一时的野心收住。

二、因他大约看见法国在云南等地,有很大的军事准备和行动,更恐一时不能挽救,便更要引起国人反对,所以他便毅然的下野,一方面可以得到一般人的同情,他方面还可以有重登舞台的希望。总之,我可断定他不是出于真诚下野的。他是有很大的奸谋在内。(注:正如日记中所料,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下野。1932年3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推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军权完全由蒋一人掌握。3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宣誓就职,以蒋委员长名义重任中央大权。)

12月17日 星期四 晴

我记得上海开统一会议的时候,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准军人干政。但今日所看到的,不特不将干政的军人撤职,并且将江浙侥幸而能得到主席的文人撤职,令诿的原来是蒋介石的两个爪牙。是的,这便是中国前途有望的表现。

12月18日 星期五 晴

读语体日记文做法,颇不所得,故对于今后之日记,想必将更有兴趣矣!

12月19日 星期六 晴

今为星期六,但无特殊感觉,故至晚8时许,因得一友人之询问,尔为何不往法政一玩,余始恍然,但时已迟,即欲往亦不及矣!

12月20日 星期日 晴

本欲往赴法政,但不知因何而触动一念曰:去无一事,经济损失,犹不为惜,但如此一逝不复返之光阴,实觉可贵。因此不过三分钟之天良发现耳,待过之后,何曾能有践其言而行,故余往后,务必言能顾行,行能顾言为贵?

12月21日 星期一 晴

久囚年余之校长德征,今日有来校开纪念周说,但终未面,不知何故云。

12月22日 星期二 阴

为着九一八事变而罢课以来的今天早晨,精神是特别的兴奋,所以起来的时候也比较早,于是照例地整理之后,便匆匆地跑至校园中去做呼吸运动。但没有多时,忽然听到立正和喊一二三四的体操声,从操场中远远的一阵阵的送来。我不觉诧异地说道:“咦,校内为政府认为有受军事训练的,虽然上操的铃捶过了,但高中同学他们还都静静在甜蜜的睡乡中,那么是何许人体操呢?”为了这个好奇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出去看一趟。

不是内乱有余的兵,也不是别校的学生,原来是商务印书馆的工人约有150余人,在操场上操。他们所穿的虽是颜色和长短不一的便衣,若在一般专务外表的人们看去,固然有点不雅和不整齐,但仔细观他们的精神和绝对服从性,令人真是佩服,敬而生乐。在立正的时候,个个挺胸,目不他视,严肃的好像塑像一般。即就是稍息,也不东倒西歪的任意乱动。若论到动作,更是楚楚可观,比起一天到晚喊空口号而不实行去做的学生,还要好看十倍。再更进而比国内数百万的丘八,所少的不过几根只能打死中国人的枪和一身灰皮罢了!

然而,这不过是我一个人心目中的工人,也可以说是我和人的思想不是一致的,所以便有看见而鄙视的人。那人不是别的,乃是素日精于理发修面兼动辄爱谈恋爱的张某。他是穿着齐楚可观的义勇军的武装,亮可照人的黑皮鞋,口里吸着我无以为名的香烟,懒怏怏地走到操场中,向着那出于真诚为爱国而学军事训练的工人,想看不想看地看了两眼,遂向着那拿球而没操的另一个工人问道:“你们既然学军事训练,为什么连军装都不穿。”岂有此理,那位正在忘天忘地玩耍的小工友,猛然听到这个难题之后,并不略有难色的答道:“是的!先生!你要知道我们是工人呀!比不得你们先生的钱来得容易而多,若果再拿那苟延生命的几块钱去做军装,那么饿死便要快了!先生:你明白了没有!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军装穿上神气呀!”

梦想不到而毫无预备的他,假白脸上好像有点发红的怒骂道:“小鬼!真小鬼!没知识!我不屑于和你较量……”等等的走了!

啊!啊!我是有知识的,我明白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大约是说学军事训练的人,若不穿军装,便不配救国,反过来说,只要有军装穿,即就是不受军事训练,日本兵见了便怕,果尔,那我不得不佩服他,并且还要怨他为什么不早些将这个伟大的发明说出来,以致那日本侵入东三省以先的准备?!

12月23日 星期三 阴

惨淡的阳光是垂西已半了!一阵阵的寒风是比上午更冷了!游手好闲的学生们,穿着棉衣棉裤棉袍大衣等等可以御冷的保障物,但还唏嘘、唏嘘的喊冷。这大约正合了那俗语所谓“人在福中不知福”的原故吧?!

是的,不错!不是刚才看见一大群灾民,还穿着夹的或单的过去吗?但他们并不见得如何的畏缩不前。你说错了!他们并不是不怕冷,那是他们没有法呀!也或有人这样的反对吧!

12月24日 星期四 雨

午饭后,略觉微疾,暖睡数时即起,甚佳,至晚更佳。

12月25日 星期五 晴

上午8时,同友王君必余,步赴法政,及至,时已10时余。因无谈话之资料,故只得阅报至12时许,始与俊兄及友,偕去进膳。已毕,因王君之邀,及遂往法国公园一游。但因树木凋零,青草变黄,甚觉无趣,故未多留即返法政。少待,言兄欲归,兄因知余之无钱,但兄亦困于经济,最后,似甚不欲使余目睹其状而言曰,尔暂持此4角以归,若实无办法时,可当尔用之毯,且少寄与余。嗟呼!此时之余,正不知有多少之利刀,刺于心中矣!

12月26日 星期六 晴

午后2时许,允友之邀,同赴虹口公园,最大目的,即欲观足球之赛,既至,因时未及,乃作步游全园之举,所见者,亦不过数池清水,枯树多株而已,但最特者,即倭兵之出没,较之游人犹多。后复至球场,则见数十中外健儿,赤腿露肘,奔跑相争,浓厚战味,已开端多时矣!结果,终因沪口实力甚厚,故能以8比3,大败顽强之西人德律风,以致观众,几有志却国难犹殷之慨!

12月27日 星期日 晴

今因困于无钱,以致午饭终未得进,故乃备感人情之轻浮,世故之炎凉,资本主义之发达。乃作一文,拟其题目曰没钱。但皆余今日之经过,今特抄录于后,以作他日浪费有力之戒。

没钱

两星期没一个铜板用的他,但他并不垂头丧气,也不怨天怨地,甚至于对于没钱苦的观念,好像没有感觉到似的,并且还似很快乐的和同学玩着,很舒服兼很勤地做着他应做的工作——书写看读。这是什么原故呢?想来想去,原来他是寄宿在校内的,每日三餐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任何嗜好是没有的,所以才能不觉天长或夜长的一天天的度着过去了。度到一天的上午,大约8点钟前后的时候,忽然有一位同学叫他到某某同乐会去玩,因为票子是会员送的,所以他便很高兴的答应!

他到了不久,忽然听见哨子叫了几声,便看见一幕幕的表演了,所演的情节,大多都是关于爱国有力的宣传品,又于最后加映了一幕电影《云郎》。内容最重要的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相爱,后因女的父亲知道,因男的太穷的原故,所以大发雷霆,重重地责斥了那青年一次,永远不准再登他家门一步,结果是女的因思其爱云郎而死。但是看了之后,好像做梦一般。如此想了好久,但结果总想不出要钱的东西,因为他一个铜板都没有。

最后,他的智慧忽然开了!他想和他要好的几个朋友,钱是昨天才从家里拿来的,难道去借两角钱,他还不肯吗?不会的!于是他的勇气和希望,又从那零下度中提高百度的,到一个寝室内,口里喊着某某某,“借给我两角钱,可以吗?”“可以是可以的,但我是整一元,不能为你花开呀!对不起!”那位某某某是这样回答的。开始觉得有点稀奇,继而觉得现在的世界,现在的人情,原来如此。哼!哼!钱,我要骂你这个万恶的钱,他想到这里,眼圈竟皆茫茫然的无所谓了。

好了,会开毕了,时间已经两点多钟了,太阳的光线,愈是黯淡无色,北风怒吼,更是大的难堪,他和他出了门,鼓着平生的勇气和力气,袖着手,弯着腰,口里不住地喊着:“冷呀!冷呀!”的没命的向着学校跑去,跑到之后,学校的午饭,当然是来不及了!所以,他只得喊厨房,凭着行李为抵押品,所以很大胆的叫来一个客菜。但厨房的回答是火没了,来不及了。他到此时,很是失望,因为他着实早已饥了,但他终于没法。只得另想办法,想来想去,这也好,那也好,这样贱,那样更比这样贱……。

老鼠洞里的作文本

1920年春天,我开始进入私塾读书。这年按农村的习惯算,我是7岁,按实际周岁只有5岁,穿的还是开裆裤。

我们那时候上学是很辛苦的,除了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外,教学方法也十分呆板。学习内容除了“四书五经”,还是“四书五经”,没有什么音乐、体育、历史、地理等趣味性较强的科目,教学方法除了死记硬背,还是死记硬背。老师总是说:“趁年纪小,记性好,先把书本记住,长大了自然会明白意思的。”然而,如今我都90多岁了,有些句子的意思还是没有完全明白。

伯父每年出八十两银子,请了一位在当地很有名的刘福昌老先生来教我们读书。刘先生教书很认真,对学生也极严格。他讲课之后,就布置明天要会讲会背的作业。第二天上课时就指名提问,一个地方没有讲对就用鞭子打,背不过就用戒尺打手心。

针对这种教学方法,我们的老祖先也创造了一套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把书当成口歌,高声诵读。我想这种方法可能来自寺院,小和尚通过这种高声诵读的方法,把佛经都能背下来,可见世上没有任何文章,不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了,因为世上不可能再有什么文章比佛经还难懂了。实践证明,我们老祖先的办法还真灵,通过这种高声诵读方法背过的书,仿佛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溶化在血液里,扎根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由于“四书五经”大部分讲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和处理事务的基本原则。所以,我虽已年逾九旬,依然严格地遵循着诚实、善良、守信、无私的道德观念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理事务的基本准则。

我无意评论当今的教育方法,但总觉得目前这种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不够扎实。如果说“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能把一些做人基本的准则,像一枚芯片植入人的脑海,无论外部环境怎样改变,而那些已经溶化在血液里,扎根在脑海中的基本的准则是不会跟着变的。

我从10岁开始学习写作文,在我家办的学校和在大留村学校的几年中我写了好多本作文,可惜大部散失。1954年我出席首届全国人代会后,1955年返回西藏路经西安,我的侄儿革政来看我,他说在家中的老房的老鼠洞里,无意中找到一本我当时的作文本,说着就将这一作文本交给了我。我高兴地接过来一看,纸色发黄,边有鼠齿痕迹,但里面的10篇作文和老师评语尚完好无损。我还真要感谢老鼠齿下留情,竟替我保存下来这份最早的文稿。

礼尚往来

与人交际,肉酒联欢,事所互有,然必以往来为贵,于此有人焉。馈礼与彼,彼不来谢,则为无礼。苟如此,即无亲戚朋友之交,无亲戚朋友之交,何能礼尚往来之称乎。无怪乎昔日孔子之与阳货,虽阳货之不可见。而孔子知礼尚往来之要,故暗见之。由此观之,礼尚往来,实不差矣。

春雨说

四季之雨皆有益,苟为尤要者,莫若春季之雨。其时草木禾苗萌动,非水滋润不能生也。今仲春天降大雨,禾得水,苗渐高,勃然兴矣。及至四五月之间成熟之期,风调雨顺,日光丽之,则麦丰收矣。农人个个欢喜,以其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故农人丰收,应纳之赋税踊跃输入,国必富矣,富则强矣。由此观之,不特有关于民生,且有关于国计也,春雨之益大矣哉。若夫久雨而不晴,则苗不长,以至于死亡,民不堪命,而何有富国之望,此则雨之害也。

我之对师

友问余曰:尔之对师何其敬也。余应之曰:天人生于世,父母养子童,有七八岁之时,送入学校,学习礼仪。学习道义种种之能。皆师所导。虽然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人皆赖于老师一人。由此观之,师之恩或有甚于父母,故余敬之犹父也。友曰:殆不可。余之对曰:父母虽能养子成童,苟非其师,必为庸碌无知之人。果如此虽至成童,与世有何益。故师之大以哉,余终身不能忘之,不亦然乎。友乃称善。

说棉

季春之雨,初晴之后,余与诸同学,乘课业之暇,作郊外之游。

但见数农人,持犁执鞭策牛翻地不已。友问余曰:翻地何为。余应之曰:今将种棉也。棉有草本木本之别,始产印度,唐太宗之时,其种方入中国。今日播种,夏秋之交,叶腋之花,结实如桃,熟则绽裂三歧,其棉自见,采而轧去其子,或弹、或纺、或织布等,以供人之衣服,又能售之,所赚之利,以供费用,其利大矣哉。

学贵守规则说

学校之立规则,岂欲压制学生哉,将以约束其身心耳。故有无知之徒不知规则为何物,辄违犯之,进退不以礼。无论何时任意游戏,耽误功课,违犯规则,引诱同学,败坏学校风气。苟如此,则学业何能进。惟善守规则者,无论何时即与同学同居谈论学问,谦让卑下,上课游戏,未尝有过失而守规则以化同学。呜呼吾侪少年岂可不守规则也。

一场大梦

予眠之后,梦约数友出游,遇一大石,数友皆坐。见池中杨柳丛生,又闻池中蛙鸣,予曰:“此虫能栖于陆地,捕食害稻之虫,所谓两栖动物也。”友曰:“然,此即理科之实验也。”未几,游于桃杏园中,见桃杏争荣,纵目一观,见地上黄绿甚多,真佳景也。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惊动而醒,乃一大梦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