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太学与郡国学

一、公孙弘奏议董仲舒

在其《对策》中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兴太学,置明师使尊儒进程具体化。

利用学校教育来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董仲舒是首创者,而真正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的是丞相公孙弘。

公孙弘是淄川薛邑(今山东青州北)人,家境贫寒,年轻时在海边养猪为生。

四十多岁才开始学习《春秋》,后来又研究当时非常流行的《公羊春秋》。

花甲之年,以贤良征为博士,出使匈奴,不合天子意,旋病免。

不久,又以贤良征,对策第一,复拜为博士。

他是武帝时著名的儒官之一,生活俭朴,谙于世故,为人谦虚谨慎。

全国各地贤士多去投奔他,口碑极好。

公孙弘历任左内史、御史大夫,终于拜相封侯。

他以贤良对策的儒生身份一跃成为丞相,确实让读书人羡慕。

于是许多人以他为楷模,努力研习经书,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拜官封爵。

公孙弘以布衣入相,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所以为人处世更是八面玲珑。

面对武帝不断集权于自己手中,他表现出软弱服从的样子。

公孙弘经常以“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节俭”来迎合武帝,主动要求加强皇权,削弱臣权。

廷奏时也总是唯唯诺诺,不敢争辩,和敢于直谏的都尉汲黯形成鲜明对比。

公孙弘身世微不足道,学术上不能和董仲舒相比,但他善于“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而平步青云,位列三公。

他执政期间实行的吏治和太学对汉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朔五年(前124),公孙弘和太常孔臧、博士平等共同上奏:

听说三代的制度,乡里有教育机构,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劝勉人们为善,让他们在朝廷显名;征戒作恶的人,给他们施加刑罚。

所以教化的推行,树立榜样从京师开始,由内到外。

如今陛下昭显最高德行,开启大明,匹配天地,推本人伦,劝勉从学,修习礼仪,推崇教化奖励贤才,以此风化四方,这是太平政治的根本。

以往政理教化未能谐合,礼制不完备,请求利用原有机构而重新振兴。

为博士官设置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徭役赋税。

太常选择十八岁以上,仪表端正的人,充任博士弟子。

各郡、国、县、道、邑有爱好文学,尊敬长上,严守政令教化,和顺乡里,而名副其实的人,由县令、国相、县长、县丞上报所属二千石官,二千石官谨慎考察认为可以的人,当随上计吏一同赴京师太常那里报到,可以像博士弟子一样参加学习。

一年后就都参加考试,能通晓一门经书以上的,可以递补文学掌故的缺位;其中优秀可以担任郎中的,由太掌造册上奏。

如果有才能特别突出的异等人才,就把名字上报。

那些不好好学习或者才能低下的人,以及不能通晓一种经书的人,就开除他。

而那些推荐了不合格弟子的人要受处罚。这可以说是确立西汉官方经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继董仲舒兴太学建议后,公孙弘进一步把它完善、具体化了。

明确了生源、师责、考法和分配等各方面规定,从而建立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章制度、史实可考的官学校。

它自创建到清末,历代最高学府多被称为太学,其意义深远是不难想象的。

公孙弘奏议中指出办太学目的是为了兴教化,实质上是把儒学推广到全国,使读书人把儒家经典作为学习内容,自汉至清末未有改观。

从某一方面讲,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其成为只知向上爬、头脑简单的利禄小人。

二、太学与太学生

武帝建元年间设五经博士时并未立弟子,到元朔五年(前124),由丞相公孙弘奏议,才产生了博士弟子课试的制度。

由于博士学习的地方叫太学,所以把博士弟子称为太学生。

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帝国时代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汉朝掌管文教的官员为太常,居九卿首位,原名奉常,是秦官名,景帝时改为太常。

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同时“国有疑事”要“掌承问对”,即参加议政。

另外,博士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项工作。

众博士之上设首席长官仆射,总领太学事务。

仆射由太常“差选有聪明威重”之人担当,是后代大学校长的前身。

西汉博士多由熟读经书的名流担任,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也有诸科始进或他官迁任的。

博士要求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能够“明于古今”,“通达国体”。

汉代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所以经过严格挑选后的博士多是为人师表、修养高深的儒学大师。

太学生的补选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二是由郡国县道邑选送。

另外也有通过考试和按“父任”入学的。

虽然公孙弘拟定太学生为十八岁青年,可实际上既有六十岁以上的白首翁,也有十二岁的“任贤童”。

太学生毕业后,能通一艺以上者,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其不事学若不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

说明太学生的级别不高,那些学而无成,空手而归的大有人在。

武帝时的太学创造了“密封”试卷的考试法,叫“射策法”。

“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

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

射之言投射也”。

可见这是一种抽签式的考试,一年进行一次。

武帝立的是儒家“五经博士”,教学内容当然以讲经学为主。

经学大师在专门的学堂讲学,弟子在台下听教诲,遇到有名儒授课,更是济济一堂,颇有学术气氛。

西汉时纸未普及,帛贵难以承担,主要使用简牍。

简牍书写速度慢,不易出版,所以大师学说师师相传,遵循一定的家法和师法。

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规范师法、家法的标准,纷争迭起,连年不已,给太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汉代太学除经师讲学外,学生有充裕时间自学。

学校提倡太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求教。

先秦游学的风尚依然流行。

汉代太学鼓励自学,允许自由讨论,不但为当时造就了一批学识渊博、有研究能力的人才,而且对今天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汉代太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官学。

它的创建代表了汉朝兴盛时期的文明。

武帝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

太学给汉朝政府培养了大批用儒家大一统思想来治国的儒生,解决了人才的蓄给,巩固了汉武帝的政权。

从某种角度看,博士弟子课试实质是试学僮之制的扩大和演变。

它进一步将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开创了后世选举与教育相结合的先河。

汉·

讲学图汉武帝建立太学,以官禄为诱饵,来实现独尊儒术的目标,用心可谓深远。

从此后,研读儒家经学,作为当官的敲门砖一时蔚然成风,使汉代选补官吏进一步儒术化。

所以《汉书·儒林传》说:“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班固同时总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三、郡国学的设置武帝时,蜀郡守是一个叫文翁的人,他十分尊崇儒家的仁政之说,重视教化。

可是他管辖的地方很偏远,多是少数民族,有许多陋习,“蛮夷风”盛行。

文翁决定用儒家之说来施行教化。

首先他从县郡小吏中选出一批聪明伶俐、有文学修养的优秀之材,亲自饬厉之后,派往京师学习儒经和律令。

学成归蜀,作为老师再教授当地人文明习俗。

同时,文翁又在成都市创设官立学府,谓之“学官”,招收当地人做门徒,免除他们的徭役,使之安心学习。

学成之后,成绩显著的委以重任。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文翁还创制了许多奖励进学的方法。

郡国学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广泛的社会影响。

蜀守文翁可以说是郡国学的倡导者。

文翁办学的事情传到武帝耳朵里,立刻得到赏识,认为是一个可以推广的好方法,于是诏令全国:“郡国皆立学校官。”

这样一来,作为按朝廷统一命令设置的帝国时代的地方官学就产生了。

汉代的郡国学是以行政区划“郡”、“国”为范围的地方官学,按级别分为学、校、庠、序。

其中学和校程度相当,有经师之设;庠和序类似,有《孝经》师之设,比学校低一个级别。

汉代因为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所以郡国学隶属于当地行政部门。

许多郡守自己当老师讲课授业。

汉代的郡文学有可能为兼管地方文教长官,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

清代学者黄本骥认为西汉的郡文学相当于后代的府儒学教授,官居校、学经师之上。

郡国学以宣传儒家教化为目的,郡国学成为统治者推行教化的基地。

郡国学、校、庠、序都致力于教化百姓,学校祭拜孔子的礼节就是由此开始的。

一些郡守曾令文学、校官、诸生演习礼容来引导地方礼仪。

为了加强教学效果,一些郡守延请名儒来授课,让学生听到最正宗的讲义。

虽然武帝时期创立的郡国学尚属初级阶段,但它执经教义,推行儒家文化收到很好的效果。

太学和郡国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帝国时代官学在武帝时已形成体制,分中央和地方两部分,庠序、学校、太学由低到高三个等级。

董仲舒建议的三大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置明师;重选举,广取士,在武帝手中一一实现,创建了一套以儒家经学为内容,政教合一,通过考试选官的教育制度。

先秦儒家理想的学制模式由武帝时代的儒生变为现实。

汉代太学、书馆(或家馆)、乡塾和精舍(或精庐)的教学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许多教学管理制度和教课方式被历代所沿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