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7、七夕与乞巧果子

  我国旧时以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在这一天大姑娘们要比赛穿针、绣花、织绢等本领,还要做“巧果”,其他人也有吃“巧果”的食风。

  我国“乞巧”活动始于何时,尚待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经盛行。《明皇杂录》里说,当时洛阳人家有制“乞巧装”与“同心脍”的习俗,取眼明手巧和心心相印的意思。《清异录》里记载阊阖门外饮食名店“张手美家”在乞巧节前后要卖一种名叫“罗喉罗饭”,群众争相购买。宋时七夕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东京梦华录》说,京城汴梁人家在七月七日晚,多结彩楼于庭院,称为“乞巧楼”,并摆设花瓜、酒炙、针线等,让女郎焚香列拜,叫做“乞巧”。《梦粱录》载:南宋临安富贵人家在这一天要安排宴会,并在广庭中设香案酒果,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以乞巧于女、牛。”《岁时广记》还说,这一天造煎饼,作为供奉牵牛、织女的祭品,祭毕全家分食。明清时这种风俗又有发展。《清嘉录》记载,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并演“天河配”之戏,“全国各地皆然”。

  “乞巧果子”是节令面点的泛称。款式多样,有麦面或米面做的,有炉烤或油炸的,有圆形或梭子形的,各有特色。《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的巧果是“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清嘉录》记载:清代吴地的巧果是“以面和糖,制作苧结之形,油汆会脆者,俗呼为苧结。”还有的巧女将瓜雕刻成千姿百态的鲜花。女郎们的这些杰作,旧时都要陈列在庭院中的几案上,请求天上的织女来品评。那些小巧玲珑的各色果子就被命之为“乞巧果子”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