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2.法相初具的唐代茶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物质生活的丰富,为人们从事精神文明的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们能够超出日常生活必需之外,去追求能给人以更大精神享受的具有艺术美的生活。摒弃“浑以烹之”,“与瀹蔬而啜者无异”的粗放式饮茶,代之以细煎慢品的饮茶,作为官宦、文人、佛徒、道士精神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这时也逐渐形成。幼年托身佛寺,壮年浪迹江湖,介于文人和僧道之间的陆羽,著《茶经》一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制茶、煎茶、饮茶的风尚,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加以深化和提高。它的目的是使饮茶者在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达到澄心静虑、畅心怡情的境界,以得到茶“禅”中至精至微的“三昧”。陆羽所阐述的制茶煎茶的理论和方法,受到历代人们的称赞和效法,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学术著作。

唐代出现了细煎慢品式的艺术品茶,是在当时饮茶风气普及、名茶产地增多、名茶为人们所认识等基础之上形成的。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当时的主要产茶地区,共四十二州,涉及现在的十六个省份,西北到陕西省境内的安康,北到淮河南岸的光山,西南到云贵的西双版纳和遵义,东南到福建的建瓯、闽溪,南到五岭以南的两广。各地所产的茶叶,都有较为固定的销售范围。唐大中年间杨煜所著《膳夫经手录》记载,蜀地的新安茶,“自谷雨以后,岁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南走百粤,北临五湖”;江西的浮梁,(即景德镇)茶,运销“关西、山东”一带,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湖北蕲州、鄂州等地所产的茶,运销“陈、蔡以北,幽、并以南”,即现在河南省中部以北到河北省;湖南衡山茶,销往南方各地,“自潇湘达于五岭”,以至于“交趾(即越南)之人,亦常食之”;安徽婺州、祁门、婺源等地的茶,也为“梁、宋、幽、并间人”所好。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一书记载,山东、河南、陕西一带,“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这是唐代中期以来各地所产茶叶及其流布地区的大概情况。经过人们的鉴别品尝,还涌现出一些优质名茶。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记载说:“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出。”他列举了当时被人们公认的名茶,有剑南的蒙顶石花茶,湖州顾渚的紫笋茶,东川的神泉小团、昌明兽目茶,峡州的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茶,福州方山的露牙(同芽)茶,夔州的香山茶,江陵的南木茶,湖南的衡山茶,岳州□湖的含膏茶,常州宜兴的紫笋茶,婺州的东白茶,睦州的鸠坑茶,洪州西山的白露茶,寿州霍山的黄牙茶,蕲州蕲门的团黄茶。他推举剑南的蒙顶石花茶为第一,而顾渚紫笋及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品,自然也甚为名贵。陆羽在《茶经》中,把主要产茶地区分为五大片,即山南、淮南、浙西、浙东、剑南,对同一地区不同地点所产的茶都作出了评价。如山南所产以峡州茶为上;淮南所产,以光州茶为上;浙西所产,以湖州茶为上;浙东所产,以越州茶为上;剑南所产,以彭州茶为上。按品质高低,品评出各地所产茶叶的质量,在我国饮茶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这有助于优质名茶的选育和推广,也是从药用饮茶、粗放式饮茶过渡到品饮的标志。

陆羽生活的时代,也存在着不同的饮茶方式。据《茶经》记载,主要有四种,即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并有相应的加工方法。粗茶饮用时的加工,是把采摘来的茶叶不分芽、叶、梗,一起用刀切碎,放在釜中煮饮,陆羽称之为“斫”。散茶的饮法,是把采摘下来的茶叶,不经任何加工,直接放在釜中煮汁而饮,陆羽称之为“熬”。这种饮法,在唐人诗中也有反映,如陆希声《茗坡》绝句,“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这种摘下新芽即投入釜中煎饮的方法,大约就是陆羽所说的散茶饮法。末茶饮法,是把采摘的茶叶烘炒碾研成末以后煮饮,这种加工方法,陆羽称之为“炀”(音阳),是烘炒的意思,这已和明以来的茶叶加工方法相似。饼茶饮法,是把茶叶蒸、压成饼后炙干,再捣碎成末煮饮,这种加工方法,陆羽称之为“舂”。陆羽所记,还有把采摘来的茶叶直接放在饮水器中用沸水煮而饮之的,这是最简单的饮法。陆羽把以上这些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饮法,叫做“庵茶”,同他提倡的煎茶是对立的。

陆羽所提倡的煎茶,饮用的也是饼茶,不过加工比较精细,饮法更为考究。他在《茶经》的“六之饮”中,专讲饮法,他说饮茶要得茶中“三昧”,达到“精极”的地步,先得克服“九难”。“九难”,一是“造”,即采造,阴天采摘,夜间烘焙的茶,不算得采造之法。二是“别”,即鉴别,光是靠嚼茶来辨味,嗅茶来辨香,不算是会鉴别。三是“器”,即器具,煎饮时的鼎炉釜盂,气味膻腥的,不能算是煎茶用器。四是“火”,油脂木材和厨房用炭之火不能算是煮茶之火。五是“水”,急流死水不能作为煮茶用水。六是“炙”,即炙烤饼茶,所炙外熟内生,不能算得炙之法。七是“末”,即把饼茶碾末,所碾茶末不细,色泽不纯不符合“末”的要求。八是“煮”,即煎茶,煎茶操作时不顺手、不熟练,不能算得煎茶方法。九是“饮”,即饮法,饮要持之以恒,夏天饮,冬天停,纯属解渴,不能算做“饮”。以上的“九难”,是对饮茶者的基本要求,是饮茶者本身的事,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品饮的对象——茶本身。

陆羽所用的饼茶,经过七道加工程序而成,这七道工序是:采,蒸、捣、拍、焙、穿、封,这样制成的茶饼,才符合煎茶的要求,才算是真正的饮茶。如何进行这七道工序的操作,陆羽没有直接用专门文字叙述,但在《茶经》的其他部分中涉及颇多,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具体制作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把煎茶的工具叫做“器”,把加工茶叶的工具叫做“具”。该书的第二部分即“二之具”中,通过记述加工工具而表现了人们加工茶饼的七道程序。他记述说,采茶时用□,是用竹子编织的,也叫做篮、笼、筥,茶农背在身后,容量为五升到三斗之间,见于唐人诗中,也有用丝麻织品的,如李咸用《谢僧寄茶》诗:“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绵”,把采茶用具叫做“兜罗绵”。唐人采茶多在清晨,如张籍《茶岭》诗:“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柳宗元诗:“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啜灵芽。”当时的品饮者,往往自己动手,采摘制造。陆羽自己采茶、制茶的事迹就见之于当时人的诗文中。采茶还有许多忌讳,如姚合的《乞新茶》诗:“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忌油腻及香辛味。这是陆羽制茶七道工艺的第一步。采摘来的茶叶要蒸,这是第二步。蒸茶的灶没有烟囱,灶上置釜,釜中盛水,水中放甑(即罐),甑有木制的,也有陶制的,甑中有小竹篮,是用来装茶叶的,把小竹篮用竹篾吊在甑中,等釜中的水蒸干,就算蒸好,然后把茶从篮子中取出来再倒入甑中,用桑木制的三丫杈加以搅拌,目的是使里面的茶叶不致因挤压而流失膏汁。被蒸的茶叶,按陆羽所述,有“芽、笋、叶”三种,芽是刚抽出来的嫩叶;笋,是枝头抽出还没有展开的嫩芽,这种茶笋,是诗人们歌咏的对象,如陆龟蒙《茶笋》诗:“所孕和气深,时抽玉苕短,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皮日休的《茶笋》诗:“裒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叶,是指较大的茶叶。三种混在一起作为饼茶的原料。第三步是捣,所用的工具为“杵臼”,又叫做“碓”。

把蒸过的茶叶放在臼里捣烂成糊状,唐人诗中,“夜臼和烟捣”,“左右捣凝膏”,说的都是捣茶成膏的情形。捣过后的茶膏,放在一定形状的模子里拍制成茶饼,叫做“拍”,这是第四步。拍就是成形,做茶饼有专门的模,当时叫规,也叫棬,以铁制成,有圆有方,也有做成花鸟形的,把茶膏注入其中加以拍打使之坚实,从捣到拍,见于唐人诗歌中,如陆龟蒙《茶焙》诗:“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捣也叫研,研是研磨的意思,考古发现有内壁带棱的陶研盆,是用来研磨蒸过后的茶叶的工具。唐人诗中也有称“研”的,如皮日休《茶舍》诗:“湖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这种研盆正是小户人家制茶所用,一些官营的大规模制茶场,有“研架”,一次能研磨很多茶叶,研磨之声,轰轰然如雷霆。李郢《茶山贡焙歌》,记述的就是制造贡品顾渚紫笋茶时的情景,研磨时:“蒸之馥馥香胜梅,研膏架动轰如雷。”茶形做成后,退下茶模,待烘焙,排列在叫做“芘莉”的竹织器上。待焙的茶饼,先要在其中穿上眼,穿眼的工具叫做“棨”,又叫做“锥刀”,还有一种工具叫做“朴”,又叫做“鞭”,是用来退下穿眼时粘在棨上的茶饼的。由于茶模的关系,决定了人们饮用的茶饼的形状和重量各有不同。唐人诗文中所见,有方形的,有圆形的,如前引诗“方圆随样拍”。方形的茶饼,有重至一斤的,如《膳夫经手录》记蕲州等地所产的茶为“方斤厚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砖茶。圆形的,有称做“仙人掌”的,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诗前有一小序,说:“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这种圆形饼茶,有的比较薄,所以有时也以片相称。有的茶饼仿古代礼器中玉圭的形状,上尖下长方。也有的浑圆,中间有孔,像古代礼器中的玉璧,见于唐人诗中,如柳宗元诗:“圆方丽奇色,圭璧相叠压”,又如李群玉诗:“圭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也有的茶饼呈鸟状,如徐夤的诗:“飞鹊印成香蜡片”。同一地所产的茶饼,形状也不相同,如当时推为第一的剑南蒙顶石花茶,“或小方、或散牙”,圆形的饼茶,当时也叫“团茶”,或叫“小团茶”。这种种形制和名称,对宋代茶都有很大影响,有些并为宋人所沿袭。制茶饼工艺的第五步是“焙”,焙是烘焙的意思,烘焙茶饼的焙坑也叫“焙”。据陆羽所述,是在地上挖二尺深,二尺五寸宽,一丈长的坑,四周砌上高二尺的矮墙,用泥灰抹平;焙上用木编成二层架,共高一尺,叫做棚,也叫做栈,上层叫上棚,下层叫下棚。用竹子做成二尺五寸长的竹筷,叫贯,用来穿茶饼放在棚中,初焙时茶饼在下棚,焙干后放到上棚,务必尽去水分。皮日休《茶焙》诗:“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就是描写茶焙的情景。茶焙也有用砖砌的,如李咸用诗“砖排古砌春苔干”。第六步是“穿”,茶饼焙干后,要穿成一串串的,以便贮存、运输,穿茶饼的绳索也叫“穿”。

陆羽记,当时江东、淮南一带用竹条作穿,巴山、峡州一带劈篾青搓绳作穿,秦韬玉《采茶歌》中有“烂研瑟瑟穿荻篾”一句,还有用芦荻作穿的。穿也成为当时茶的计量单位,又称芦作“串”。各地所产茶饼每串重量并不相同,陆羽所记,“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膳夫经手录》记衡山茶运往南方各地时,是“团饼而巨串”。韩翃《为田神玉谢赐茶表》说:“伏奉手诏,并赐臣茶一千五百串,令分给将士以下,圣慈曲被,感荷无阶。”一次赏赐一千五百串,可见当时产茶之多。当时茶也有以斤称的,如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中使窦某至,奉旨宣赐臣新茶一斤。”这一斤也许就是“一斤为上穿”的江东茶饼,但也有可能是散茶,质量自然是上好的。穿的工作完成之后,制造茶饼的整个工序基本完成。还有最后一道工序是“封”,封的工具是“育”,育是育养的意思,也是茶饼完成后的贮藏工具。育用木做框架,用竹编四周,再用纸裱糊;里面分隔层,上有盖,下有架,一侧开门。将茶饼放入育内的上层,下层空档置一贮火器,平常置热灰,梅雨时节燃上微微的炭火。这是“封”的过程,实际上讲的是贮藏方法,而不是制造方法。茶饼制成运销各地,是不是还有包装呢?陆羽没有讲,从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应该是有的,特别是一些选料精细,加工讲究的高级的茶,士大夫互相馈赠时,包装是很讲究的。如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惠寄新茶》:“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这是用丝织品做包装。还有用玉盒贮茶的,如卢纶《新茶味寄上西川相公》:“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贮元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饼茶是当时制茶的主要形式,也有其他形式的茶存在。如当时誉为天下第一的名茶——剑南蒙顶石花茶,李肇说成茶形式“或小方,或散牙”,可见已有散形芽茶出产。陆羽所述当时还有“末茶”。加工方法是“炀”,大约就是烘炒。从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中,就可以得到证明。这首诗道:“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余。木兰坠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山僧待客,自己采摘春来抽出的像鹰嘴一样的嫩芽,并加以火炒,以至满室生香,这和明朝以来流行的散条形茶加工方法并无不同。诗中说“斯须炒成满室香”,“自摘至煎俄顷余”,可知决非是摘后经蒸、捣、拍、焙等工序所制成的茶饼,这在我国茶史上是用炒法加工茶叶的最早记载。从诗中“白云满碗花徘徊”一句看,这种炒法加工成的散茶,饮时也是又碾研成末后才煎饮的,因为只有加工成细细的茶末,煎时加以搅动,才有白色的乳花,不经碾末而煎饮的散茶,是不会有白色乳花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