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4.从饮酒习俗看民族心理

  饮酒是中国历代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饮酒活动透射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情趣和精神寄托。透过饮酒习俗,我们可以发掘出一些民族心理的积淀,这些民族心理的积淀是中国酒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三杯酒与“三”的特殊含义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三”有特殊的理解。古代中国人认为“三”是最圆满的。《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自汉代始,三出阙成为帝王威仪的象征,例如唐代大明宫的含元殿前树三出阙;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前的三出阙遗址,至今历历可辨。在民间谚语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人成虎”的说法;再如礼俗中的三鞠躬,发誓中的三击掌等做法。为什么“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这样特殊的位置呢?这里面包蕴着中华民族的哲学内涵。在远古时,我们的祖先最早只有“一”和“二”这两个数,“三”的概念是经过长期的认识和思辨才产生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说,统一的事物可分成对立的双方,对立的双方产生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了千差万别的东西(万物)。儒家学派也重视三,《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都十分强调这个“三”。其实这个“三”并不单单是数量上的“三”,而是一种思辨的优选法。如果“一”是一种方案,“二”是另一种方案,究竟选择哪种方案好呢?按“一生二,二生三”或“三省”、“三思”的逻辑,就是既不采纳“一”方案,也不采纳“二”方案,而是取两个方案之长,弃两个方案之短,创造第三方案,这第三方案比起前两个方案来,是最圆满的。

  在我国各族的饮酒习俗中,多有“敬三杯酒”、“罚三杯”的劝酒方式。这个“三”就含有最圆满的意思。《坚瓠集》说:“然罚饮之数,多限以三。吴谚谓:‘客来迟,罚三锺。’未始无本。韩安国作几赋不成,罚三升;兰亭之会,王子敬诗不成,罚三觥。景龙文馆记御诗序云:‘人题四韵,后者罚三杯。’又,郝隆不能诗,罚依金谷酒数。”金谷酒数是三斗(酒具)酒。褚人获在书中引了许多资料,说明自古以来罚酒限以“三”的习俗。罚酒如此,敬酒也是如此,“三杯美酒敬亲人”之举历代皆沿袭不变。酒席之上,酒三巡后再自由饮酒之风,不但汉族如此,少数民族也大多这样,《酒歌集》说:侗族酒宴上,“主人指定座中年轻的亲属持壶(俗称‘酒司令’),负责斟酒、劝酒、罚酒。第一杯从左边转起,喝完了;第二杯再从右边转来,称为‘左发右顺’,第三杯才是自饮。这酒筵开场的三杯酒,在座者不分宾主、不管酒量大小,一律人人干杯。”

  由此可见,敬酒用“三”,说明敬酒者的情已很圆满了,劝三巡酒也是这个意思;而罚三杯酒,也是由“圆满”之意引申而成的“极限”之意,被罚者饮了三杯酒,说明他已完全认错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中华民族古老的哲学意识,在其流传演变过程中,也逐渐地渗透到饮酒习俗里,在潜移默化中被人们所接受。

  劝酒之习与民族心理

  我国饮酒习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劝酒。酒宴上的歌以送酒之习以及名目繁多的酒令等,都是直接和间接劝酒的手段。主劝客酒,客敬主人酒,客人互相劝酒,以及罚酒、赌酒和斗酒等,直到皆酩酊大醉才结束。“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劝酒》)不一醉方休客人就等于不领主人的深情,反之,似乎主人不想法把客人灌醉,也不够意思。于是乎,“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黄周星在《酒社刍言》中说:“世俗之行苛令,无非为劝饮计耳,而不知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酒量小,一喝就醉者)不能劝,唯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之哉?故愚(作者自称)谓不问作主作客,唯当率真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黄周星所言极是,他讲的道理也不深奥,人们一听就明白,一想就会通。而且与黄周星见解相同的历代皆大有人在,但是为何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呢?这正是风俗所具有的独特约束力。不论人们是否愿意如此,但是约定俗成的力量却会迫你就范。那么,劝酒习俗所透射出的社会心理究竟是什么呢?初步探寻可知,大约不外乎“好客”与“礼”这两层意思。

  夏商之时,人们(奴隶主贵族和一些自由民)饮酒多在各种祭祀之后,人是代替诸位神灵享口腹之乐的,谁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以醉为限度。当时人们能“靡明靡晦,式号大呼,俾昼作夜”(《诗经·大雅·荡》)地狂欢饮酒。到了周代,饮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炎武在《日知录·酒禁》中说:当时饮酒,“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不得醉焉。”这显然是周代贵族和自由民按周礼的仪度化要求而采用的饮酒方式。今存的《仪礼》十七篇中就有许多关于这种饮酒方式的文字。孟僖子曾说过这样的话:“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强调了仪度修养的重要性。仪度修养的关键是谦恭待人,即所谓“让,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卑让,礼之宗也。”(《左传·昭公二年》)这种谦恭待人的仪度修养要求人们“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于是在酒宴之上,主人谦恭待客,宾客谦恭谢主人,“宾主百拜”,喝酒只不过是一种礼仪的方式而已,无怪乎能“终日饮酒,不得醉焉”了。

  周代这种强调礼的仪度化的饮酒方式,在后来历代的国宴一类的大型酒宴上得到延续。除此外,它还对历代社交宴会和民间的酒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主人不劝酒,客人不便多饮酒的社会心理。这种由礼仪的积淀而演变形成的社会心理,刺激着好客的主人千方百计地劝酒,于是各种劝酒方式也应运而生了。

  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朋友来了有好酒”是我国人民好客的具体体现,劝酒是表达这种好客心理的一种习俗。我国各民族中多有劝酒的习俗,但是比较起来,许多兄弟民族的劝酒方法远比不上汉族劝酒方法那样丰富多彩。探讨其根源,恐怕与“礼”(仪度化的礼)的影响程度有关。也就是说,兄弟民族的劝酒心理主要是好客,而汉族的劝酒心理除了好客外,还有仪度化礼的积淀。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