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神奇的酒

  酒的出现,使饮酒习俗得以形成。在酿酒术不断发展提高和饮酒习俗不断传承变异的同时,独具特色的中国酒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几千年来,评价酒与饮酒的文字汗牛充栋,毁誉不一,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类:

  一是“善助英雄壮胆”,如荆轲刺秦王,刘邦斩蛇和武松打虎等,皆是借酒壮胆的缘故;二是“能添锦绣诗肠”,是说饮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例如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醉后书狂草等。如果无酒,将大为逊色;三是“三杯能和万事”,在诸侯会盟、议和以及历代民间调解纠纷等事上看,酒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四是“区分尊卑长幼”,我国筵席之制,自古以来尊卑长幼区分得明显而严格,被提到礼的高度上;五是“一醉能解千愁”,虽说借酒浇愁愁更愁,但确实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于是人们遇到难事往往求助于酒,“但愿长醉不愿醒”;六是“亡国丧身归酒罪”,亡国者夏桀殷纣,丧身者,张飞醉后被杀等等;七是“败德废事在醉酒”,在我国历史上,因醉酒不能自持而败德毁誉之事颇多,酒醉后误事的例子也不少,故有此说。

  这些评价虽说都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却往往只是从酒的利弊功过上着眼的。而面对绚丽多彩的中国酒文化,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评价酒的功过利弊上,是难以深究其丰富内涵的。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容着每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等留下的深浅不一的痕迹。这些众多的深浅不一的痕迹,使得中国酒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酒文化的内涵。而这些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中国历代的饮酒习俗。为此,让我们从饮酒习俗的具体事项上入手,来探讨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庾穆之在《湘州记》里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关于君山不死酒的神奇传说:

  洞庭湖的君山之上是神仙的栖息之处,那里的松柏比翡翠还绿,山中的泉水比蜜还要甜,更为奇特的是,山里藏有数斗美酒,据说喝了这样的美酒便会返老还童,长生不死。汉武帝听说后,喜出望外,便派遣栾巴带领童男童女数十人专程前往,去寻求君山不死酒。而汉武帝却在宫中斋居七日,以表诚心。

  栾巴等人一路上风尘仆仆,起早睡晚,遍访君山不死酒。后来竟寻到了这种美酒,把它献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连忙沐浴净身,准备享用。这事被东方朔得知了,他就和汉武帝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把栾巴寻来的君山不死酒全喝了。汉武帝得知后,勃然大怒,叫人把东方朔斩首。这时,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对汉武帝说:“假如这酒真的像传说的一样,就是杀我也杀不死的,如果这酒本来就不是君山不死酒的话,即使杀我死我,要这样的酒又有什么意思呢?”汉武帝听了东方朔这一席话后,觉得有道理,就笑着把东方朔释放了。此事之后,君山的僧人还说,他们常常闻到一股股酒的异香,但是却找不到这种美酒到底藏在何处。由此可见,栾巴等人根本就没有寻到君山不死酒,他们不过是将人间的酒抬进宫里交差罢了。

  另外,干宝在《搜神记》里还讲了这样一个关于千日酒的传说故事:

  有一个叫狄希的中山国(在今河北一带)人,能酿制出一种千日酒。人们饮用这种千日酒后,会酣醉千日而不醒。有一个叫玄石的酒徒闻讯后来到狄希家,央求千日酒喝,狄希面有难色地说:“我所酿的酒还没有熟透,怎么能给你饮用呢?”玄石不肯罢休,百般相求:“即便还没酿熟,给我一杯饮也行。”狄希无法,只得盛一杯酒给他饮。这酒果然醇美,玄石一饮而尽,他拿着空酒杯继续向狄希讨酒喝。狄希劝他说:“你赶快回家吧,等醒了酒后再来吧。这酒只要干了一杯,便可醉眠千日呢!”玄石只好作罢,脸上带着不痛快的神色和狄希告别了。

  谁知,玄石到家后,很快就醉死了。家里人不知何故,见他死了,便痛哭一场,把他埋葬了。

  三年后,狄希估计玄石该醒酒了,就到玄石家去了。进门后不见玄石出迎,就问他家里的人:玄石不在家吗?家里的人觉得他问的奇怪,就告诉狄希:玄石已死了三年。这不连三年的丧服都换下来了。狄希听后大惊道:玄石哪能是死呢!他喝了我酿制的千日酒,应醉眠三年。今天正好到期,快领我去把玄石叫醒。于是便带上掘墓的工具,来到玄石的坟上。只见坟墓上汗气弥漫,酒香阵阵,狄希忙命人赶快发墓。开棺后,只见酣睡的玄石睁开眼,伸了伸懒腰,大声说道:真痛快呀,醉煞我了!接着便起身问狄希道:你酿的酒劲真大,使我大醉一场,今天才醒酒。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墓旁的家人们看见这样的情景,都忍不住大笑起来。谁知他们大笑时,竟顺便把玄石嘴里呼出的酒气吸了进去。为此,他们都醉卧了整整三个月呢!

  从这两则妙趣横生,颇具想像力的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心理。不论是返老还童、长生不死的君山不死酒,还是一醉方休、千日后始醒的千日酒,世上原本没有,但是人们却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宁信其有。这反映了一个社会心态,即“酒”具有无比的神奇力量。这种社会心态大约从酒在远古时从人们生活中出现后就萌芽了。后来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到了道教产生、炼丹术盛行的汉魏之时,更加丰富、浪漫而神奇了。这种社会心态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例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因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而显形之事;《聊斋志异》中狐女醉酒显原形的故事等等。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是如此,清代广西镇安一带的少数民族有一种酿酒验甘苦以决定婚事的习俗:“婚姻得庚贴,或凭鸡卜,或酿酒验甘苦以决成否。”(《镇安府志》)

  这种对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在制曲的过程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是这样介绍和曲、团曲等诸外禁忌的:和曲在七月的甲寅日,挑选一批未成年的童子,身穿青衣,在太阳没有出来以前,面向杀地和曲、团曲。发酵曲饼的曲房地面上要打扫干净,画上阡陌街巷。在这些画成的街巷中安放一些同时做好的曲人和曲王,然后再把曲饼堆放在阡陌里。这时,主人要在曲王前供上酒脯汤饼之类,念祝曲文,然后跪拜。其祝曲文是这样写的:

  东方青帝土公青帝威神,南方赤帝土公赤帝威神,西方白帝土公白帝威神,北方黑帝土公黑帝威神,中央黄帝土公黄帝威神:

  某年某月某日辰朔日,敬启五方五土之神。主人某甲,谨以七月上辰,造作麦曲数千百饼。阡陌纵横,以辨疆界。须建立五王(即五个曲王),各布封境,酒脯之荐,以相祈请。愿垂神力,勤鉴所愿……敬告再三,格言斯整,神之听之,福应白冥,人愿无为,希从毕永。急急如律令!

  制曲如此,酿酒烧酒时也很庄严。酿酒作坊不许女人涉足,据说妇女出现会冲了酒。酿酒作坊(或烧锅场子)供有酒神(杜康),酒酿出后先供酒神,然后才喝酒卖酒。这些做法,都与人们对酒的神奇性的崇尚心理相一致的。“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于是神奇的酒便理所当然地在祭祀天地、鬼神以及列祖列宗的仪式中充当了通神、娱神的媒介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