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帝师”刘伯温

个人档案

姓名:刘基

字:伯温

号:犁眉

生卒:1311―1375

享年:65岁

谥号:文成

著作:《覆瓿集》、《犁眉公集》、《郁离子》、《诚意伯文集》

名言: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刘伯温像

“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的刘基刘伯温,全然一身武将之风,可他却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屈指可数的文臣之一。他先为元之进士,任高安丞;后为明之功臣,官居中丞。征战之时,他出谋划策,尽展才智;辅国之际,他编历制律,谢绝功名。被时人誉为诸葛亮,被朱元璋尊为“帝师”。传说中他上知五百年,下测五百载,到头来,还是难逃小人的暗算,被毒死在青田家中。

负才入仕三挂冠明主再请始出山

浙江省青田县,历来被称作“天下第六福地”,是人杰地灵的地方。元至大四年(1311),刘伯温就出生在这里。他出身名门,曾祖父刘濠曾任南宋翰林掌书,南宋被元朝所灭,遂与林融起事抗元。兵败侥幸逃脱后,便隐姓更名,偏居一隅,做了青田县武阳村的首户。

刘伯温天赋异禀,5岁时便开始读“四书”、“五经”,被邻人誉为神童。其老师郑复初曾对其父刘如晦道:“您家真可谓祖上德厚,令郎他日定会光耀刘家门楣。”刘如晦不信,笑道:“犬子何能,蒙先生如此谬赞!”郑复初正色道:“此言差矣,老夫教书数十载,从未见过如令郎这般奇才。若老夫寿运天允,定来讨贺酒一杯。”郑复初慧眼识珠,刘伯温不负所望。他14岁成秀才,17岁中进士,弱冠之时便官居江西行省高安县县丞。由于他为官清廉公正又学识过人,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赏识。

元天历元年(1328),知府派刘伯温到新昌州处理一起惊动了朝廷的命案。据所报案情是本州铁匠肖松,与其邻赵本田因宅基地一事发起争执,肖松被赵的仆人误伤而死。判赵本田赔与肖的遗孀李氏20两白银。李氏不服,一纸状书,递到了朝廷。刘伯温经过明察暗访,得知实情与所报出入甚大。原来是豪绅赵本田看中李氏姿色,欲行非礼,恰巧被肖松撞见,发生争执。赵家仆人闻讯而来,将肖松活活打死。

了解了实情,刘伯温当即开庭审理,将赵本田打入死牢。不料,赵本田与知州有一些关系,知州连夜派人传信,要刘伯温维持原判。刘伯温心知知州包庇,但以他为官之本性,又怎肯枉法?于是按期将赵本田绑赴刑场,一刀砍下了脑袋。然后又向朝廷参了知州一本,知州也被撤职查办。一时间,新昌州百姓群情鼎沸,奔走相告,“刘青天”的大名在新昌州广受称颂。

刘伯温此举,赢得了民心,却得罪了蒙古乡绅。他们非常清楚,这个汉人小子的廉洁奉公,势必对他们的为霸一方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便联起手来,处处为难刘伯温,使他无法立足。江西行省不得不把他调离, 元末农民起义图让他当了一个管理簿书文件的小吏。刘伯温见官场如此腐败黑暗,便愤然辞官,在家闭门读书,时而出游四方。

至元四年(1338),刘伯温又应聘出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主管诸路、府、州、县的学校有关教养、祭祀、钱粮等方面的事务,兼而主持三年一度的乡试。上任后,刘伯温依然沿袭他的工作作风,谁知,在这不得罪人的地方,他又一次遭受了挫折。

为了修建科考院所,刘伯温筹集了100万两白银,可其中10万两不知被谁贪污了。行省高官与参加政事之人互相包庇,刘伯温极为愤怒。遂以照料父母为名,请假回乡。

然而家乡也并不太平:四方造反,天下大乱。江浙沿海有方国珍;江淮一带有刘福通、韩林儿;徐州有芝麻李;江西有徐寿辉。反军越来越多,官军屡败,元顺帝苦无良策,元大都风雨飘摇。

好在武阳村暂时未受到战火的侵袭。刘伯温一面在家照料80岁的父亲、卧病在床的母亲,一面继续读书修文。

假期度完,启程日期将近,刘伯温因为已厌倦官场的黑暗,打算续假,再躲几天清闲。在原定启程之日的前一天夜晚,父亲来到刘伯温屋里问道:“你真的要续假,不回去了?”“儿主意已定。”刘伯温答道。

“那好,我来问你。”刘如晦说,“行省官场上的事,你能不能放得下?”“官场之事,尔倾我轧,放得下。”

富春山居图“仕途功名,能不能放得下?”“身外之物,放得下!”“为父为母抚养你成人,给你一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丈夫七尺之躯,而国家未治,天下不平,能不能放得下?”刘伯温被问得张口结舌,最后只好答道:“儿放不下!”

“既是放不下,明天清早,你给我回杭州去;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车马。”

次日,刘伯温即乘船离乡,回到任上。

没过多久,画师黄公望因其所绘《富春山居图》而被害致死,刘伯温为其申冤,向朝廷奏上一本。不久朝廷传来消息,元顺帝诏太府监察木儿由来江浙行省审理刘伯温上章所奏之事。刘伯温知道朝廷已有降罪之意。便在得到消息的第二天丢下一纸辞书,挂冠而去。

他行至龙泉,恰遇红巾军攻打该城。刘伯温根据敌我形势,略施小计,将红巾军击溃,免除了龙泉城的兵燹之灾,在江浙一带,声名大振。驻扎温州的浙东宣尉使石抹宜孙听说了刘伯温的盛名,大力邀请。盛情难却,刘伯温来到了温州。此时方国珍派遣的600艘战舰组成的大军正在攻打温州,石抹宜孙接受了幕客汪广洋的建议――以逸待劳,并将此计向刘伯温讲述一番。

刘伯温听后大惊,道:“方国珍水军发来,不进攻温州,只停于对面,是其逸。贼兵进可攻城,退可落脚,其有何劳?贼兵水陆攻击,使温州城两侧受敌,我军疲于应战,何逸之有?”石抹宜孙一时语塞,良久,方问道:“以先生高见,应以何计为佳?”“以逸待劳乃方国珍战术。”刘伯温说,“我等应随机应变,攻其不备。”

在刘伯温的策划下,石抹宜孙的水陆之军果然打退了方国珍的进攻,保住了温州城。经此一役,石抹宜孙视刘伯温为至交。将眼高手低的汪广洋一脚踢走,奉刘伯温为上宾。

此时方国珍的势力越来越大,手下军队经常攻打江浙沿海各县,当地官府无能为力。江浙行省听说刘伯温足智多谋,便延聘其为元帅府都事,辅佐元帅泰不华剿灭方国珍。

有刘伯温相助,元朝军队势如破竹,扭转了与方国珍交手以来的劣势。方国珍见形势于己不利,便暗中表示愿意投降朝廷。刘伯温认为,方国珍罪恶深重,不灭不足以惩后,主张杀鸡儆猴。然而左丞贴里贴木儿等朝廷重臣背地里收受了方国珍的重金贿赂,力主招安。一个都事的话远不如皇帝大臣的话有分量,顺帝于是派泰不华前去受降。

哪知方国珍乃是诈降,他先引诱泰不华率战船深入,趁其不备,万箭齐发,将泰不华射成了刺猬,然后率大批战舰攻下了温州城。刘伯温和石抹宜孙率领残兵败将逃到了一座荒无人迹的孤岛,被方国珍的水军紧紧包围。

石抹宜孙见岛上一无淡水、二无食物,不禁仰天长叹道:“事已至此,势难逃脱,天亡我也!”刘伯温沉思不语,忽然抬头看见海天交际处有一丝黑线,不禁喜道:“大人勿忧。非天亡我等,乃天助我也!”石抹宜孙苦笑道:“何来天助?我只见四周敌军围绕,远处沧海茫茫,‘助’自何来?”刘伯温答道:“半个时辰之内,必见分晓。”遂令士兵排列阵势,守住孤岛四周,防备敌军登岛突袭。

一会儿工夫,但见远方黑线,化作黑压压一片乌云,霎时狂风骤起,雷电交加,暴雨倾盆,骇浪滔天。方国珍的几百条战船顿时若风中柳絮,起伏无定,难以驾驶,500多条战船顷刻之间便葬身海底。方国珍忙将剩下的战船以绳索相连,兵将齐动,奋力摇桨,这才侥幸逃脱。

刘伯温协助石抹宜孙平定江浙红巾军及方国珍水师之乱一事,很快便飞书传捷,报到了行省。行省左丞贴里贴木儿发函表彰。同时也告之方国珍再一次归降朝廷。行省御史左管纳里夫因收受方国珍的贿赂,已将方国珍的降表上奏朝廷。

刘伯温闻之愈加愤怒,认为方国珍屡降屡反,毫无诚信可言,此次朝廷若允,无异于中其缓兵计,给了其以喘息之机,日后再为祸,更加难以制服。然而一个刘伯温的正理敌不过方国珍的金银珠宝,左管纳里夫在大都上下活动一番,不日顺帝即下诏允降,且授予方国珍五品官职。对于刘伯温,顺帝以其与朝廷仁道相悖,擅作威福为由,撤去了其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一职,送至绍关羁管。

不久,农民起义之势愈发壮大,只知道聚财揽富的大小官吏闻风丧胆。不得已,再次起用刘伯温,让他与石抹宜孙同事处州。元顺帝像然而处州经略使李国凤受了方国珍的贿赂,且知方国珍对刘伯温恨之入骨,遂仅授予他总管府判一职,且未给予他任何兵权。刘伯温这次真的是心灰意冷,对元朝彻底丧失信心了。至正十八年(1358),他第三次挂冠而去,时年48岁。

回到青田老家的刘伯温,闲暇之余,为中国文学史添了一部寓言集《郁离子》,书中嬉笑怒骂,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愤慨和对人生的精辟见解。

当刘伯温在家赋闲、悠然著书之时,中原的农民起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以昌州人郭子兴的势力最大。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统领此路兵马,接受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避开了蒙古人的锋芒,迅速壮大起来。

虽然此时的朱家军生机勃勃,但朱元璋还是委曲在韩林儿的“大宋国”之中,当一个“宋国公”。且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均想将朱元璋这个心腹之患一口吞下,如此东西威逼之势,给朱元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朱元璋便广觅天下能士,为其出谋划策。

刘伯温此时虽然身在青田,对天下大事却是了如指掌。他见起义军已如决堤黄河,势无可挡,再加之元朝统治黑暗,早把一颗心,由保元灭贼变成倾向义军了。只是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究竟哪支义军能够统领群雄,前途无量呢?

恰好,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胡大海攻破了处州城。朱元璋早就听说了处州府判刘伯温的声名,只是不知道他已辞官归乡。待得知后,便命胡大海携聘礼,及刘伯温的好友、业已投奔朱元璋的浦江名士宋濂的一封书信,前去青田邀请刘伯温。

刘伯温看信之后,大吃一惊,他没料到宋濂投奔了朱元璋。虽然信中言辞恳切,但刘伯温对朱元璋了解不多,不敢轻易许诺,兼之他为官数十载,也有些倦意,便对胡大海说道:“宋国公手下能人济济,不缺我一人吧!”胡大海毕恭毕敬地说:“先生神机之名,早已遍传中原。吾主求贤若渴,望先生答允。”刘伯温答道:“什么神机之名,那都是别人渲染风传之事,不可以之为真。且我已归老山野,不愿再问世事了。”胡大海道:“当今天下,蒙人恃强,百姓苦不堪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刘伯温笑道:“将军此言,怕是宋濂所教吧!”胡大海笑而不语。

刘伯温又道:“烦请将军回复宋国公,刘某已是老朽,无心世事,但求平淡余生足矣。宋国公聘礼如此之厚,刘某心领,万不敢受,请将军一并带回。”胡大海推让再三,刘伯温仍旧坚辞不受。胡大海无奈,唯唯而去。

朱元璋得知刘伯温不愿相助,感叹道:“此乃异人也!”心中渴盼之情,不减反增。他欲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无奈军事烦琐,实在难以脱身,于是亲自修书一封,派总制孙炎前往邀请。朱元璋没什么文化,满纸俚语,间或还有几个错别字,但渴求诚意跃于纸上,不由得刘伯温心动。刘伯温将信收好,笑问孙炎道:“宋国公数次相请,实叫刘某汗颜。刘某本一介草民,何得宋国公错爱?”

孙炎不似武将胡大海那般拙口笨腮,言道:“先生盛名,早已令主公心怀钦佩。先时,先生妙计救龙泉,两伏方国珍,早已随口耳相传。当今之时,天下群雄蜂起,逐鹿中原,我主公英明神武,遍观群雄,与我主公能相抗衡之人,唯有张士诚与陈友谅而已。张士诚胸无大志,陈友谅为人奸狡,先生若为他二人所得,无异于明珠暗投。‘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先生高识,此理亦当熟知。况我主公出身贫寒,若成大事,必以天下黎民为念,先生随之,不亦名传千古?先生得主,则主公之幸;主公得先生,则如鱼得水,天下黎民之幸也!”

孙炎一席话,说得刘伯温血脉贲张,雄心顿起,笑道:“宋国公有君这般说客,不愁不成大事。我早已心倾宋国公,前之所以不应者,实为不知宋国公之实。今日听君一言,老朽愿随帐下,聊尽犬马之劳。”

元至正二十年(1360),50岁的刘伯温再次出山。

运筹帷幄诛友谅决胜千里灭士诚

朱元璋闻刘伯温到来,亲自起身相迎,口中呼:“吾之子房也!”相见毕,二人并股而坐。刘伯温在家赋闲的时候,根据天下大势,已拟好平定天下的策略,自称“时务十八策”,此时便献与朱元璋。朱元璋得之,如获至宝,声言“先生身处乡野之中,已阅透天下大势,实为孔明再生”。又向刘伯温请教道:“今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我军夹于中间,十分危险,不知先生可有妙计解救?”

刘伯温道:“主公占得应天(今南京),已得地利;手下兵强将盛,已占人和;唯有天时于主公不利。依我之见,当先除此二人,方能平定天下。”朱元璋道:“先生高见,正与我意相同,但两人势力强大,我军恐难占上风。”刘伯温道:“用兵之计,当在于权衡缓急。主公应采取各个击破之法,逐一吃掉,否则,两面夹攻,令主公深临险境。”朱元璋大喜:“我正有此意,明日,即命大军攻打张士诚。”刘伯温摇头道:“主公差矣!如今应先打陈友谅,再灭张士诚。”

朱元璋奇道:“张弱而陈强,先弱后强,乃用兵之常法,先生何故反其道而行之?”刘伯温道:“如今之势,不可拘泥成法。张士诚乃一自守愚夫,胸无大志,苟且偷安。若集中兵力攻打陈友谅,张士诚不敢轻举妄动。而陈友谅,无时不欲占据应天,且其在长江上游,顺水行舟,又兼之野心勃勃,企图横扫群雄,因此陈友谅实为目下最主要之敌。若主公先取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而入,吾军将无退路;若先取陈友谅,则张士诚坐观虎斗,欲求渔翁之利,而陈之命运,全握于主公之手,此又有何惧?先灭陈,后除张,进而西攻陕西,北逼大都,则天下定于主公之手矣!”一席话,把朱元璋惊出一身冷汗。他忙站起身,一躬到地:“先生此言,不亚于孔明之《隆中对》。元璋得先生,实皇叔得孔明,乃吾之师也!”

未过数日,朱元璋即依刘伯温之策,进攻陈友谅。

池州一役,陈友谅大败。友谅愤愤不平,纠集了十万兵马,力攻应天,水陆两支大军合围,企图将朱元璋灭于城中。

如何抵抗,朱元璋问计于诸将、谋士,意见不一,有主战,有主降,亦有主逃者。互相争辩,各有各理,朱元璋难以定夺,遂向刘伯温征求意见。刘伯温怒道:“言逃言降者,主公应立斩之!”朱元璋愕然道:“先生何意?”“陈友谅此来,乃是向我示威。逃亦死,降亦死,唯有决死一战,方有一丝生机。且陈友谅初经大败,士气低迷,兼疲军远行,战力衰竭,我军正好以逸待劳,诱敌深入,暗设伏兵。陈友谅勇有余而智不足,悍兵必败。我军战之必胜!”朱元璋依言,果然杀得陈友谅丢盔弃甲。随后又乘胜追击,将其逼退至江州。

江州临水而建,城墙多建在水中,易守难攻,朱元璋攻了数日,城墙毫发无损。陈友谅以为固若金汤,便放心安睡。谁知刘伯温暗中测量城墙高度,造了许多坚梯,载于船尾,趁夜缓缓移至水中的城墙边,竖梯搭住城头,军士顺利登城,一举攻克江州。陈友谅以为天降神兵,忙携带妻子,乘船逃往武昌。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七月,朱元璋大军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陈友谅大舰数十艘以绳索相连,上架巨炮,分为10队,每队上有千余名士兵,向朱元璋部进行猛烈的攻击,将徐达、常遇春的战船击沉60余艘;连索舰队一旦靠近徐达的大舰,便搭钩跳舰,白漆大舰也被俘虏了十余艘。刘伯温见此情形,急忙向朱元璋建议:“主公,应速备十条装有火药的快舰,派精干水军,驶向敌连索舰,将其一一烧毁,不然,我军危在旦夕!”

朱元璋依计,十条快舰装满火药,直冲进入陈友谅的连索舰队之中。数声巨响,十队连索舰有八队烈焰冲天,陈友谅丧失了其最大的战斗力。朱元璋下令全力进攻,一时之间,万箭齐发,敌人纷纷溃退。激战中,陈友谅左太阳穴正中一箭,登时身亡。朱元璋欲尽诛陈军,然刘伯温力主招降。朱元璋依计,果获战舰1000余艘,降卒40余万,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同年九月,张士诚在平江(今苏州)城自立为吴王。朱元璋见陈友谅已灭,便欲攻取张士诚。刘伯温道:“主公应先乘胜之势,灭了陈的余党,收复两湖两广,将之彻底剿灭,以防死灰复燃。不过,此时应另有一件大事要做准备。”

“何事?”“即王位。”

朱元璋吃了一惊,没想到刘伯温会言及此事。于是道:“先生何以认为此时称王适宜?”“主公与张士诚共领吴地,割据已久,现在张士诚已称吴王,是与主公挑战,企图吞并吴地。主公宜速即王位,抑其焰。”“然而朱枫林(朱升)有嘱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九字元璋牢记在心。”“枫林此言,甚得当时形势,可谓大智;然则十年已过,天下大变,主公当变之。若枫林在面前,当劝主公即王位,乃此一时,彼一时耳!”

朱元璋欣然允诺。然后亲率大军进剿陈友谅残部,派李善长、徐达镇守应天,由刘伯温负责筹备即位之事。同年岁尾,朱元璋凯旋而归。次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即王位,称为吴王。后世为与张士诚相区分,称张为东吴,朱为西吴。

至元二十五年(1365)二月,东吴王张士诚听说朱元璋亦称“吴王”,愤怒之极,大骂朱和尚,派兵20万,由大将李伯升、谢再元统帅,进攻诸全新城。

诸全守将胡德济手下只有兵马数千人,刘伯温闻讯后,忙命严州守将李文忠率领1万人马赶赴诸全,并授予锦囊之计,叮嘱他行至半路之时,方可拆看。李文忠得令后,大为头痛,区区1万余兵马,怎能与20万大军相抗衡?但军令如山,无奈之下,只得点起1万士兵,星夜奔驰。行至半途,李文忠拆开锦囊,只见上面仅有八个字:“围魏救赵,暗渡陈仓”。李文忠本是个聪明人,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军师的妙计,不禁抚掌大笑道:“刘伯温真乃当世孔明也!”于是点出1000名老弱残兵,大张旗鼓,宣声造势,向平江方向进发,自己则率领剩余士兵,绕小路悄悄行至诸全附近,避开东吴军,驻营扎寨,并遣传令兵,偷偷进入城中,向胡德济授予军令。

东吴那边李伯升闻得探报,大吃一惊。正是月黑风高之夜,哪里数得清有多少人马进攻平江?便命谢再元领兵10万,追赶而去。西吴行军人马远远望见10万大军马蹄扬尘,便化整为零,四散而去。谢再元求胜心切,命紧急追击,勿令逃脱。10万大军顿时乱成一团,黑夜之中,你踩我踏,不分敌我,竟至自相残杀。西吴未耗一兵一卒,就令敌军损失惨重。谢再元情知中计,忙召集起残余兵勇,挥师回返。

此时天色已亮,诸全城内一声炮响,兵马如潮水般涌出,杀了个李伯升措手不及。当他醒过神来,命军队正面对抗时,李文忠从后方掩杀过来,顿时军心大乱,10万人马被砍瓜切菜一般,惨不忍睹。

这时谢再元的残兵余勇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企图对李文忠形成反包围之势。但李文忠早料到此着,仅用几千兵马,就把这些筋疲力尽的东吴军打得一败涂地。战至黄昏,东吴军大败而归。

进入诸全城,李文忠一见胡德济即开口道:“若不是军师妙计,你我二人均死无葬身之地矣!”

李伯升、谢再元败回平江,张士诚也无可奈何,以为天助朱和尚,遂又起了苟且偷安之心,整日里纵情酒色,不问军事了。

朱元璋见1万军马就将东吴20万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兴奋异常,便意欲派兵灭掉张士诚,刘伯温阻道:“主公勿急,现今并非出兵之良机。”朱元璋道:“先生又有何高见?”“张士诚就迁平江,虽有腐朽,但也为百足之虫,虽死未僵。”“那依先生之意,更待何时?”“先做好充分准备,然后臣为主公择取出兵吉日!”

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八日癸丑,朱元璋发兵20万,由中书左丞相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讨伐张士诚。

出兵前,朱元璋召集将领谋臣共商用兵之策。常遇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次发兵应直奔平江,平江既破,则其余诸城可不劳师而下矣。”常遇春像刘伯温听后,连连摆手道:“不可。张士诚出身盐贩,与湖州守将张天其、杭州守将潘元明相为足手。我攻平江,两将必力救之。当其援兵双至,取胜难矣。应出兵先攻湖州,乘其不备,剪其羽翼,再图他城。”

常遇春与刘伯温争论不休,朱元璋默然不语,待两人说得口干舌燥,方开口道:“依我之见,先生之言甚当。”常遇春不服,还想力争。朱元璋勃然变色:“先生乃我之子房,所定计策,岂是你这恃勇匹夫所比?若攻湖州失利,我一并承担;若先攻平江失利,你敢担此责任否?”徐达见朱元璋大怒,忙出来调停,道:“吾王之言有理,常将军勿再坚持。”于是便依刘伯温之计行动。

湖州战役开始后,西吴军久攻不下。刘伯温献计,命李文忠率8万军马攻打杭州,使张士诚到处救火,以牵制其兵力。未及数日,大将吕珍、李伯升献城投降,湖州城落入朱元璋之手。

闻知湖州已失,杭州军心浮动,守将潘元明率众投降。值此,张士诚的领地只剩下平江一座孤城了。

然而平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徐达、常遇春久攻不下,朱元璋也分外羞恼,又向刘伯温问计。刘伯温道:“张士诚仅此一座孤城,别无他援,我军已无后顾之忧。基于此,我军应采取围而不打之策,令城中粮绝弹尽,军心生变,则主公可坐收渔利。”

朱元璋依计而行。未及一月,平江城内粮草早尽,军民饥苦,以树皮草根果腹,再过数日,恐怕就要易子相食了。

刘伯温见时机已到,令徐达、常遇春虚守其余五门,全力进攻主门阊门。阊门一战即破,平江遂陷。张士诚被俘之后,趁人不备,悬梁自尽。至此,中原大地,只剩元朝的残部未灭了。

殚精竭虑固社稷坦言论臣遭毒戕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是为明太祖。改元洪武,国号大明,刘伯温被封为太史令,兼御史台中丞。

作为太史令,刘伯温组织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编成了历书《戊申大统历》。

作为御史中丞,他为开国的大明朝制定了法律。他请李善长牵头,并召集杨宪等28人共同协商,最后修成令145条,律285条;又将与民事相关的条款摘编成《律令直解》,颁发至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徐达、常遇春率兵北伐中原,一路横扫,攻下潼关。至此,山东、河南全境都已被明军占领,形成了对元大都的三面包围之势。元朝覆亡,只在旦夕之间。

太祖闻得军情,极为兴奋,令刘伯温着手制定大明兵制,以图霸业长治久安。刘伯温详细研究了历代的治兵之法,认为各有长短,遂决定创立一种新的兵制――卫所制度。

卫所制对军队的兵源有了全新的、严格的规定。计有四种:一为从征,即早先跟随太祖打天下的队伍,也就是原来的红巾军班底,地位最高,为甲种;其二为归附,即灭诸强如陈友谅、张士诚时所得的降兵及元朝的降兵,亦能征善战,为乙种;其三为谪发,乃指因犯罪而被谪发从军者,亦称为恩军,为丙种;其四为垛集,即征兵,按人口比例,一户以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去从军,可灵活处之,为丁种。甲种和乙种为固定兵员,丙种和丁种则是随时补充的兵员。四种兵员,皆为世袭,为保障其后续不减,规定每位兵员必须娶妻,如果无子孙继承,则由其原籍同族家属壮丁顶补。

凡兵员,皆单独列入军籍之中,与民籍、匠籍平行。民籍属户部,匠籍属工部,军籍则属都督府。兵员不受普通行政官员管辖,其社会身份在法律经济上皆与民众不同。民户有一人为兵,官府则优免其原籍老家一户之差役,是谓优恤。凡兵士去戍所,皆由宗族治装。

在卫所之兵士称为正军,其子弟称为余丁或兵余;将校子弟称为舍人,兵员生活费用由官府从屯粮中支付,按月发米,称为月粮。马兵月粮两石,步兵总旗(官职名)一石五斗,小旗(官职名)一石二斗,兵卒一石。恩兵,即谪发者例外,家四口以上一石,三口以下六斗。待战争结束,卫所之兵立即各回原乡,将军交回将印,复原职。

刘伯温将拟订的新兵制呈太祖御览,太祖甚为满意,对于军权的安排,更为称许:“此卫所兵制,将不去军,军无私将,甚佳。自唐宋以来,常有悍将跋扈,骄兵叛变之弊端,有此兵制,弊从此绝矣!”

此时,太祖国务繁忙:元廷未灭,朝纲紊乱;明朝初立,百废待兴。身边除了李善长,只剩下刘伯温一人。他感到人才不足,便要刘伯温举荐贤才。

刘伯温道:“庸才易得,英才难寻。”“然而,国无英才则不治。”“只要陛下贤明,英才不求自至。”“是谓时不我待。”“有一旷世奇才,曾佐帝业,陛下何不速召而用之?”“先生所言何人?”“朱升朱枫林。”“并非朕不用他,每召其来,均借故离去,想必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若得陛下恩准,臣愿前往安徽歙县,必召其速来应天。”太祖允诺,数日后,刘伯温即携朱至应天府,朱升也成为明初的一名能臣。

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军攻克大都,元朝灭亡。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太祖大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授弘文馆学士。

明初之时,吏治腐败,宰相李善长也卷入浊流。刘伯温生性清廉,刚正不阿,极其痛恨腐败之风,因此建议太祖严加治理。对李善长他也毫不通融,李的求情也好,威胁也罢,他都视而不见,毅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除掉了李的亲信、巨贪李彬,引起朝野震动。使得李善长在太祖耳边屡进谗言,蓄意陷害。幸好太祖深知刘伯温为人,不为所动。而李善长日益骄横,太祖便免去了他宰相之职。

太祖本欲让刘伯温担任宰相,刘伯温固辞道:“臣无德无能,难担此大任。”

太祖问道:“依先生之意,何人可担此责?”“李善长乃我大明之元勋,颇有威信,可以服众。”

太祖大为惊奇:“李善长常在朕前诉先生之过,而先生独讲其优,此为何因?朕意欲以先生为相,望先生允之。”刘伯温道:“国之要事,莫大于置相,易相犹如殿之换柱,应以大柱为撑;若小柱则难堪重负,不移时,则柱折殿塌。臣实为小柱,难撑大局。”

太祖对李善长已心怀恨意,不肯依言,又问:“杨宪能否担当此要任?”杨宪,字希武,太原人,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克应天时,他来投靠,居幕府,常常持吴王书信,出使方国珍、张士诚辖地。因办事干练,成为朱元璋的亲信。

刘伯温道:“杨宪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之度。一国之相,必须持心如水,不偏不倚。杨宪难以至此。”

太祖又问:“汪广洋如何?”(汪即石抹宜孙的那个幕僚,后投奔朱元璋。)刘伯温道:“汪广洋胸襟之狭,更甚于杨宪。”

“那胡惟庸怎样?”(胡惟庸原为中书省参政,后为太祖所赏识。)“万万不可!宰相好比一车夫,若用他来驾车,不仅车轮难行,亦有辕断轮摧之险。”

太祖有些不悦,道:“若如此,则非先生,已无宰相之人了。”刘伯温听出太祖话中的怒意,忙磕头道:“臣生性刚直,疾恶太甚,且不耐烦琐事,若擅此任,则负了陛下苦心。我大明如此之大,何愁觅不到贤臣?只要陛下能诚心实意相觅,定会得国之栋梁。”太祖默然不语,良久,方令刘伯温退下。

洪武三年(1370)十二月,杨宪因包庇李善长而被斩。次年正月,李善长自知难逃罪责,索性告病还乡。太祖也不挽留,令他自去。

相位出缺,太祖即封汪广洋为中书左丞相,拜胡惟庸为中书右丞相,全把刘伯温之言当作了耳旁秋风。

胡惟庸得势后,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独断专行,大权独揽,得知刘伯温曾向太祖言己之失,颇为怀恨,到处寻刘伯温的过错,欲置之于死地。

浙江福建交界处有一空地,名曰淡洋,为盐枭巢穴,沿海民众都到这里私自贩盐,甚为混乱。当地盐官得到贿赂,对之视而不见,盐枭更加猖獗。洪武五年(1372),有人将此事状告御史台衙门,刘伯温得知后甚为重视,派其子中书省参政刘琏前去调查,情况属实。刘伯温欲在淡洋设立巡检司,打击盐枭气焰,遂令其子拟成奏章,没有请示中书省就上报朝廷。

胡惟庸在朱元璋御案上阅到此奏章,因为奏章没有经过自己所辖衙门便呈递上来,便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蔑视,所以更加痛恨刘伯温。于是暗中指使同党,连连上奏朝廷,弹劾刘伯温,说刘伯温善观风水,发现淡洋有王气,欲在此修墓,当地民众聚众反抗,所以刘伯温让他儿子奏请皇上立巡检司驱逐反民。

太祖闻后,甚为不解,不知刘伯温为什么去海边盐地修坟,于是派官员前去查对。谁知去的竟是胡惟庸的爪牙,回应天的禀报,自然与胡党奏章所言相符。太祖感念刘伯温多年辅佐帝业,不忍心将其问罪,只是取消其俸禄,将其留在京师,严加看管。

不久,汪广洋因母亡,回乡丁忧。胡惟庸升为左丞相,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伯温被软禁在应天府,见胡惟庸连连高升,十分气愤,加之年事已高,饮食不周,竟忧愤成疾,卧床不起。胡惟庸听说刘伯温患病,暗自高兴,带御医前去诊治。刘伯温服过这位医生的药后,感觉腹中积有硬石,病情更加恶化。刘伯温墓得知刘伯温病情严重,太祖遂降旨解除软禁,命其子护送其返回青田武阳村。

回乡之后,刘伯温病情更加严重,自觉腹内石块越来越大,压迫胸腹,难以呼吸。他明白自己已遭胡惟庸毒手,时日无多,于是招来二子,将自己学习的天文密书授予长子刘琏,道:“立即将之献与圣上,万不要令后世之人知晓。”又对次子刘?留下遗言:“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我欲为遗表,惟庸在,无益也。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洪武八年(1375)四月,刘伯温与世长辞,享年65岁。

刘伯温死后不到五年,即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胡惟庸谋反,牵连之广,连李善长一家70余口也全被诛杀。这时,太祖方想起刘伯温之言,无奈,悔之晚矣。遂赐刘伯温谥号“文成”。正德八年(1513),明武宗朱厚照追封其为“太师”。

刘伯温一生刚正不阿,以武将之魄行文士之职,才华盖世,确为政治名家。他本欲避世修书,却投身政治,成为乱世谋臣。只是朱元璋贫苦出身,全凭蛮力夺取天下,心中颇以文士为鄙,虽将刘伯温尊称为“先生”、“吾之子房”,却难掩蔑视之意。否则论功晋封,刘伯温亦应列入王侯之列,朱元璋却仅以“诚意伯”爵之,可见一斑。至于刘伯温神机妙算,预知万事,乃为后人演绎托名,实难为真。不过亦可由此看出,刘伯温在民间的地位之高,不亚于三国之孔明。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5西安事变实录
6汉武大帝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