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十三、唐朝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70岁卒葬宪陵,陕西三原县城东25公里处的塬上)



晋阳举兵入关中,会师长安捣隋营。

逼迫杨侑让王位,隋亡唐立搴旗功。



割据势力尚争雄,威胁新政难安生。

高祖采用世民策,天下一统息兵戎1。



钱币替代物物换,汉武铸造五铢钱。

开元通宝新币出,币改开创新纪元2。



僧尼道士游手闲,苟避征徭不耕田。

高祖下诏遏佛道,利国利民社会安3。



贵家公子络绎来,大显身手打擂台。

高祖双箭中双目,雀屏中选得裙钗4。



高鸟尽兮良弓藏,敌国破灭谋臣亡。

高祖宠佞杀元勋,颠倒黑白夸自强5。



后宫妃嫔风流阵,高祖亲幸弄是非。

耳中常闻枕边风,当年英杰多自危6。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51岁卒葬昭陵,陕西礼泉县东北)



血腥政治向无仁,暗藏杀机血淋淋。

权力面前无亲疏,骨肉相残玄武门7。



文德皇后识见广,谈吐举止不张扬。

世民欲刃魏玄成,上殿面君救贤良8。



吕后专权作教训,力防帝倾娘家人。

长孙无忌遂逊职,太宗纳谏行有规。



载舟覆舟皆由水,人君未可轻庶民。

从谏如流人为镜,贞观之治天下闻。



天下英雄入吾彀,人才济济为余谋。

军国大事行有度,上下同心国无忧。



兼听则明偏听暗,处人处事勿偏袒。

近贤远佞屏谗慝,国富民殷口碑传。



太宗欲修乾阳殿,玄素谏止费阻拦。

言不顺耳太宗从,回天有力臣中坚9。



剖腹藏珠笑胡商,愚蠢绝顶恋贪赃。

君臣若如胡商辈,岂有国富民安康10。



太宗用人重其长,参差互补皆栋梁。

出将入相固然棒,人非尧舜样样强11。



朝廷深广若长林,啼鸟啁啾结群飞。

有幸借得一枝栖,施展才华报德恩12。

十一

集思广益聚众长,五花判事慎签章。

各负其责尽职守,国事亨通不迷航13。

十二

十八学士登瀛洲,研读典籍作注疏。

题名画像藏书府,太宗礼贤传千秋14。

十三

少林棍僧助唐王,拳打世充举手降。

紫罗袈裟作奖赏,大唐一统天赐祥15。

十四

三句好话当钱使,以诚待人添活力。

敬德感恩报明主,玄武门变提首级16。

十五

天子或许没有错,臣僚做对也是过。

唐俭对弈太认真,差点惹出杀身祸17。

十六

皇帝尚知是与非,积善余庆宴大臣。

表彰敬德说真话,唐俭幸免杀头罪。

十七

鹞死怀中默无声,只因身旁有魏徵。

身为天子知敬畏,江山定能庆升平18。

十八

望子成龙践帝祚,太子无能又懦弱。

帝命李勣作詹事,自剪龙须解沉疴19。

十九

为国捐躯付高丘,阵亡将士魂悠悠。

昭仁寺里祀亡灵,音容千古留幽州20。

二十

出生入死为大唐,气宇轩昂皆栋梁。

功臣画像入凌烟,激励后人奋图强21。

二十一

不走正道行肮脏,承乾纨绔嬉戏忙。

教养无用遭废绌,李治储君继大唐。

二十二

帝闻三世女主昌,《秘记》谶语杀“五娘”。

天黑浪高乘机过,感业寺里藏女皇22。

二十三

玄龄呈旨迎唐僧,朱雀大街结彩灯。

玉华宫中帝接见,三藏取经亘世功。

二十四

臣知君非多面从,直谏何如当面捧。

魏徵直言说真话,捧臣多多肯攀升23。

唐高宗李治(628-683年56岁卒葬乾陵陕西乾县)



睦州女杰声势大,义军数万聚麾下。

自称文佳大皇帝,欲将高宗拉下马24。



文德皇后享天年,儿为母后建寺院。

慈恩寺下聚众僧,咿咿呀呀祈福全25。



聪慧妇人懦弱男,则天皇后掌朝权。

里里外外一把手,皇帝顺从听使唤。



泉石膏肓乐山水,烟霞痼疾慕晚云。

各人自有乐趣在,何必名缰缚吾身26。



上阳宫人对孤灯,夜夜悲吟盼天明。

昔日上阳理朝事,今日妃嫔坐囚笼27。



沛王英王斗鸡狂,鸡败沛王如断肠。

王勃檄文传宫院,龙颜大怒逐王郎。



二圣相坐理朝纲,感业尼姑天后装。

格杀勿论除逆我,耳顺风光做上皇。

武则天(624-705年82岁卒葬乾陵,陕西乾县城北梁山,高宗则天合葬墓)



天枢高耸入云端,腾云缭绕承露盘。

蟠龙麒麟绕楼柱,三思颂周耗亿钱28。



天枢冲云颂皇权,铁铸江山也腐烂。

锈蚀斑斑自剥落,无如孙儿作熔炼。



著书立说入深宫,文学之士北门行。

锦囊妙计能济世,辅政立下汗马功29。



李治懦弱武曌能,阴阳互补称“二圣”。

则天建言十二事,治国良策高宗行30。



大唐将遭灭顶难,则天当即做决断。

重兵南下讨逆贼,统一伟业得保全31。



御座后面置垂帘,则天隔帘仔细观。

耳闻目睹朝廷事,生杀予夺独揽权32。



废唐自立武周皇,结党营私乱朝纲。

五王入宫搞政变,拥立中宗复李唐33。



看朱成碧思纷纷,武周转眼如灰飞。

病榻老妪遭冷眼,昔日风光永无归34。



御用侍臣善鼓吹,颠倒黑白弄是非。

女皇评诗赏锦袍,百官附凤求自肥35。



歹毒女人蛇蝎肠,装腔作势假善良。

为与皇后争宠幸,掐死生女恶栽赃36。

十一

坏事做绝怕报应,宫中不能闻猫声。

谁敢养猫杀无赦,毒鼠优哉坦然行37。

十二

改唐立周龙捧凤,天圆地方凤压龙。

悠悠岁月帝王史,武曌喜攀最高层38。

十三

酷吏政治帝潇洒,内外无人敢说话。

俊臣日日媚皇上,朝臣时时遭杀伐。

十四

告密之风大泛滥,酷吏得逞杀良善。

则天三任徐有功,平冤昭雪纠错案39。

十五

则天能进亦能退,知错即改行可贵。

酷吏定徐为死刑,皇帝赦免改无罪。

十六

雄皇妃嫔充六院,雌皇面首讨人嫌。

男尊女卑则天改,巫山云雨日缠绵40。

十七

才人武媚制烈马,三件器具作驯化。

烈马务必烈物制,争权夺利靠棒杀。

十八

扼死亲女嫁祸人,欲夺皇后做替身。

皇后有口难辩解,高宗废后立武媚。

十九

感业寺里偷洒泪,心猿意马恋红尘。

海誓山盟画楼旁,何日莲步能见君41。

二十

三十年后女主昌,太史预言触帝肠。

则天送进感业寺,思君吟成《如意娘》。

二十一

鸟鸣万岁仿人声,亲制舞乐歌升平。

武皇日夜盼永年,长生不死终成梦42。

二十二

耿直方正不徇情,政绩卓著屡建功。

皇帝尊敬称国老,仁杰仙逝朝堂空43。

二十三

以农为本食为天,《兆民本业》亲自撰。

嘱咐官吏细研读,州郡农桑大发展44。

二十四

谦和佛祖向善教,武皇迎佛礼仪高。

金棺银椁盛舍利,阳奉阴违笑藏刀。

二十五

两个儿子失皇权,李唐朝里唯则天。

昔日后宫武昭仪,心狠手毒戴皇冠。

二十六

则天巧借上皇口,惨无人道杀皇后。

非人手段效吕雉,谁敢挡路先送走。

二十七

手握皇权心自在,生杀予夺任安排。

成者王侯败者贼,燕啄皇孙观世态。唐中宗李显(656-710年55岁卒葬定陵,陕西富平县城北凤凰山)



文武百官赴婚宴,壮壮声威给点脸。

钦明弹跳八风舞,五经扫地失体面45。



皇帝保媒甚荒唐,半老徐娘扇后藏。

却扇方见老且丑,木已成舟口难张46。



吮痈舐痔臣僚辈,牵强附会说桑韦。

阿谀奉承投其好,趁机升迁捞资本47。



中宗懦弱随妻唱,朝权全被韦后掌。

姑息养奸黑风起,母女合谋鸩上皇48。



懦弱无能当皇帝,武韦集团横无忌。

卖官鬻爵敛大财,安乐奢侈谁堪比49。



突厥骚扰屡侵凌,唐筑三座受降城。

烽候一千八百所,北部边境得安生50。



颠沛流离庐陵王,死里逃生做上皇。

休管他人热与冷,享尽荣华喜欲狂。

唐殇帝李重茂(697-714年18岁卒葬陕西武功县西原)



重茂堪称短命帝,匆匆来也匆匆去。

只因韦后太专横,朝野不安难为计。



隆基宫廷闹政变,韦后党羽赴黄泉。

重茂见状速退位,诏封相王掌皇权。

唐睿宗李旦(661-716年56岁卒葬桥陵,陕西蒲城县西北金炽山)

奢侈昏懦观灯乐,皇姐参政乱搅和。

姑侄之间起矛盾,党徒还比朝臣多51。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78岁卒葬泰陵,陕西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武韦擅权乱朝纲,滥杀无辜害忠良。

得意忘形君莫笑,除恶务尽有明皇。



太平公主专朝权,安插亲信布鹰犬。

稳坐钓舟欲捕鲸,不料隆基掀翻船52。



武后乱政滥封官,玄宗精简裁冗员。

大义灭亲明赏罚,重用直臣理政坛53。



州官莫如姚崇廉,离任百姓拥道拦。

截镫留鞭恋挽留,御赐千两黄金砖54。



沽名钓誉欲做官,扭扭捏捏进终南。

真隐飘然无去向,假隐造势上金銮55。



敢言直谏不谄媚,朝野百官皆敬畏。

玄宗御宴赐金箸,盛赞宋璟耿直辈56。



宝镜只能照尊容,人镜照心增智能。

礼送千秋金镜录,愿君近贤远谗佞57。



韩休敢管不正风,皇帝寝食得安宁。

帝貌虽瘦又何妨,天下共肥得双赢58。



团扇能遮美人面,御赐九龄白羽扇。

口蜜腹剑天子爱,耿直诤臣速辞官59。



跨马直奔长安城,圣皇降辇趋步迎。

大略雄才难舒展,太白飘然辞帝京60。

十一

蜂狂蝶舞款款飞,焉知天子巧用心。

后宫门前万花丛,企盼飞蝶驻足勤。

十二

欲尝荔枝一口鲜,催马扬鞭昼夜传。

可怜驿站小官吏,为博妃子开笑颜61。

十三

养儿学得一技长,斗鸡走狗也风光。

皇帝欣然肯光顾,金银财宝满布囊62。

十四

两宫之间置鸡坊,千只毛色艳丽装。

贾昌鸣笛发号令,君臣动容乐赏光。

十五

制衣女儿情绵绵,诗作迢迢到边关。

战袍知落阿谁身,不添金银也御寒63。

十六

大智若愚装憨诚,暗与杨妃通私情。

昏庸玄宗养干儿,惊闻渔阳鼙鼓声。

十七

江南香艳一枝梅,隔山跨水入宫闱。

长安洛阳失宠幸,万千嫔妃若丧魂64。

十八

游宴忽想上阳宫,一斛珍珠传旧情。

长门哪有真情在,怜念难挽白发生。

十九

玉环入宫陪帝眠,杨家鸡犬皆升天。

梅妃失宠泪如雨,死葬梅下傍汤泉65。

二十

西宫南内秋草肥,重返禁苑孑然身。

辗转反侧伴孤灯,翡翠衾寒夜深沉。

二十一

酒色游宴华清宫,贵妃一人得宠幸。

汤池鸳鸯不单飞,圣主朝朝暮暮情。

二十二

樽酒壶浆伴游赏,笙歌婉转绕画舫。

上巳中元重阳日,丽人皇戚满曲江。

二十三

玄宗叱弹琴默然,羯鼓解秽豪气传。

天子心想事可成,花奴解闷善驱烦66。

二十四

惠妃善吹枕边风,谣言四起乱宫廷。

玄宗宠爱偏听信,日杀三王鸟惊弓67。

唐肃宗李亨(711-762年52岁卒葬建陵,陕西礼泉县东北武将山)

宦官皇后专朝政,矛盾重重国无宁。

南衙北司频争权,肃宗被迫死无能68。

唐代宗李豫(727-779年53岁卒葬元陵,陕西富平县西北檀山)



拥兵自重藩镇强,中央禁军怕地方。

连兵不已相攻战,割据催得大唐亡。



代宗崇佛颇痴迷,百官朝服听经义。

国相元载乱附会,万事逢凶能化吉。

唐德宗李适(742-805年64岁卒葬崇陵,陕西泾阳县云阳镇北嵯峨山)



人多势利鄙韩翃,不知诗外有盛名。

御批韩翃非员外,寻寻觅觅入皇宫69。



先帝赐名作褒奖,万福威名天下扬。

草木知名无须改,乱臣贼子望风降70。



红墙黄瓦葬青春,宫女焉能许他人。

红叶题诗偷传情,世间梦想却成真71。



皇帝赐宴三月三,上巳清明易相参。

德宗御批中和节,力避鬼日聚宴欢72。

唐顺宗李诵(761-806年46岁卒葬丰陵,陕西富平县东北金瓮山)

永贞革新惠政多,利刃捅破马蜂窝。

宦官狗急善跳墙,惨杀二王将命夺。

唐宪宗李纯(778-820年43岁卒葬景陵,陕西蒲城县西北韦山)



扶正祛邪善纳谏,求才若渴喜用贤。

行使改革见实效,元和中兴万民欢。



明争不赢暗中上,寻找刺客来帮忙。

趁其不备出黑手,宰相元衡遇刺亡73。



削藩决心志不移,平定淮西讨元济。

三州归唐遂民愿,大唐重新归统一74。



兴利除害步履艰,铲除弊政遭暗算。

宦官控权横竖行,杀死宪宗夺皇权75。



臣民疯狂头发热,焚顶烧指断臂血。

皇上礼佛夹道迎,韩愈切谏说症结。

唐穆宗李恒(796-824年29岁卒葬光陵,陕西蒲城县北尧山)



长庆会盟碑若镜,唐与吐蕃修共生。

彼此和平安乡土,汉藏协同一家庭76。



先祖创业曝霜露,儿孙抛掷付东流。

耽于酒色不视政,金石伴走黄泉路77。

唐敬宗李湛(809-827年19岁卒葬庄陵,陕西三原县东北柴家窑村)

击球游宴夜打狐,真狐鼠窜假狐谋。

宦官趁机跳梁过,杀死敬宗换新主78。

唐文宗李昂(809-840年32岁卒葬章陵,陕西富平县西北天乳山)



牛李党争几十年,内耗阴损国无安。

文宗不甘做傀儡,欲借力量除宦官79。



乙夜观书扼腕叹,明君昏君何其远。

昏君佞臣纵淫逸,明君博览找借鉴80。



甘露之变罹大难,逆贼屠刀满门斩。

皇帝转瞬变囚徒,诸事决断由宦官81。

唐武宗李炎(814-846年33岁卒葬端陵,陕西三原县北徐木乡桃沟村)

财税拮据失安泰,佛与政府争资财。

会昌灭佛无置疑,武宗诏令除公害82。

唐宣宗李忱(810-859年50岁卒葬贞陵,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

外晦内朗装不慧,宫中皆以为痴人。

即位称帝反常态,大开杀戒似凶神83。

唐懿宗李漼(833-873年41岁卒葬简陵,陕西富平县西北紫金山。又名凤孔、五台山)



肆意挥霍不惜爱,上行下效政腐败。

听乐观优不知倦,国事懒于做安排84。



同昌公主撒手去,吹吹打打百年曲。

随葬珍玩不胜数,身价金贵也变泥85。



善男信女夹道迎,惊天动地诵佛声。

懿宗请佛法门寺,长安百姓难安生86。

唐僖宗李儇(862-888年27岁卒葬靖陵,陕西乾县乾陵乡鸡子堆)

纨绔子弟当皇帝,声色狗马斗鹅鸡。

一只斗鹅五十万,比球输赢赌官职87。

唐昭宗李晔(867-904年38岁卒葬和陵,河南偃师景山西北三四里处)

昭宗泪洒华州城,劫来夺去回东京。

面对乱世无力挽,听任摆布受刀刑88。

唐昭宣帝(哀帝)李柷(892-908年17岁卒葬温陵,山东菏泽市)

衰唐仅留气一口,李柷支撑奈何久。

专横跋扈朱全忠,灭唐建梁若翻手。

【注释】

1 李渊逼杨侑让位,改隋为唐,建都长安。即位后,全国几支大的农民起义军和地主武装集团仍在威胁着新政权的安全。李渊继续采用李世民关于巩固关中、平定西北,然后进兵关东、分收江南的策略,一方面团结关陇豪族,以稳定其统治,又于武德二年(619),宣布租庸调法,调整赋役,禁止横征暴敛,以缓和其统治地区的阶级矛盾。另一方面,用武力和离间分化手段,先后用了七年的时间消灭了残存势力,全国基本统一。

2 武德四年(621)所铸的“开元通宝”钱币,径八分。其文用八分书、篆书、隶书三体,相传是唐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写。币上下左右有“开元通宝”四字。从此废除了汉代以来所使用的五铢钱,成为后世铜币以“通宝”为名的由来。我国古代衡法自此也不再以铢(24铢为一两)为计算单位,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其中的一钱即指开元通宝钱一枚的重量。这是我国古代钱币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一直沿用到清末。“开元”这时还不是年号,是开辟一个新纪元的意思。后来唐武宗于会昌五年(845)铸造新的开元通宝钱,正面有“开元通宝”四字,背面为“昌”字或各州的州名。

3 经过隋末战乱,至唐朝初年,全国人口只有400多万,而佛道僧尼道士就有10万之众。他们不事生产,专门消耗。武德九年(626),太史令傅奕上疏说:他们“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影响国家税收。削发为僧,是违背了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生死寿夭,由于自然”。“贫富贵贱,功业所招”,与佛道无关。“僧尼众徒,糜损国家,寺塔奢侈,虚废金帛”,要求废除。高祖李渊对傅奕的论点深表赞同,说:“沙门、道士苟避征徭,不守戒律,皆如奕言。”于是,下诏有司,裁汰天下僧尼、道士,“悉令罢道,勒还乡里”。在京师只留佛寺三所,道观二所,诸州各留一所,其余一律“罢之”。

4 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窦氏,是隋朝定州总管窦毅的女儿。窦毅见她长得才貌出众,不肯将她轻易嫁给人家,意欲精心挑选一位有本事的乘龙快婿。于是就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窦毅对前来求婚的人说,谁能两箭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我就把女儿嫁给谁。先后来了几十位贵公子,没有一个能射中的。高兴而来,败兴而去。李渊到后,两箭各中一目。窦毅很高兴,就把女儿嫁给他。后称择婿许婚为“雀屏中选”。

5 刘文静是唐的开国元勋,史书评价他“奋纵横之略,立缔构之功”。他与裴寂同为宰相,裴寂投其所好,向李渊进献美女,君臣嫔妃杂处,通宵作乐,李渊更为宠爱偏信裴寂,多有封赏。后与裴寂杀死刘文静。

6 李渊政绩平平,与他沉湎女色有很大关系。一次宴席间,李渊看中了太子舍人辛处俭的妻子,当夜就强迫她留宿宫中。辛处俭的同僚魏徵看不过堂堂皇帝如此掠夺人妻的丑行,当面直言劝谏,高祖难堪地放走了妇人。后来李渊干脆名正言顺地广纳嫔妃。规定后宫内宫的编制。皇后以下设4妃,9嫔,9婕妤,9美人,9才人,宝林、御女、采女各27人。

7 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的一次生死较量。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先发制人,趁太子毫无戒备地去朝见李渊之机,伏兵于玄武门,突然袭击,发动政变,亲手射死太子李建成,尉迟恭杀死齐王李元吉。高祖遂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初九日,禅位给太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8 有一次,魏徵向唐太宗提意见,太宗恼怒要杀魏徵。文德皇后知道后当面不加反对,退回后宫穿上朝服去向太宗朝贺。太宗问是什么原因。她用指东道西的手法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不敢不贺!”结果,魏徵幸免一死,后成为唐太宗建功立业的第一大功臣。

9 张玄素在隋朝时为一地方小吏,唐太宗把他提升为侍御史,后又调任给事中。贞观四年(630),太宗想修建洛阳宫乾阳殿,玄素极力谏阻,严厉批评唐太宗想学隋坏榜样,比隋炀帝还厉害。唐太宗听了虽然很生气,但还是接受了批评,停止了修造计划。魏徵听了玄素的谏阻后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回天之力”是形容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能改变极难挽回的事态。

10 唐太宗有一天问侍臣:“我听说西域经商的胡人,得到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为了把它藏好,竟然剖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世上有这样的事情吗?”侍臣答道:“确有其事。”侍臣们都感到胡商爱财伤身,愚蠢可笑。太宗却颇有感触地说:“大家都像胡商那样爱财伤身,官吏也贪赃枉法,弄得身败名裂;帝王也穷奢极欲,弄得国破家亡,这与那个愚蠢的胡商又有什么区别呢!”后人就用“剖腹藏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

11 有一次,太宗问大臣王珪:“你与房玄龄、魏徵、李靖等谁最有德才?”王答道:“孜孜不倦以为国家,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指太宗)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

12 初唐人李义府,太宗时以对策擢第,高宗时位至宰相,执掌朝政。他未显达时,太宗曾命他以“鸟”为题作一首诗,李义府应命做诗道:“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他用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的典故,以鸟栖于木,喻己托身之所。太宗领会其意说:“与卿全树,何至一枝!”遂破格授以监察御史。后因以谋求职位为借一枝栖。

13 唐太宗重视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对重要政务,皆让百司商量,经过宰相筹划,于事稳便之后,方可奏行。如果认为于事不太稳便,就要据理执奏,不要立即执行。他重申中书省和门下省办事制度:凡军国大事,由六员中书舍人各自申述自己的意见。因为各人意见不同,就能集思广益,并且在文书上签名,这就叫“五花判事”。制成敕草后,须经过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送到门下省,交由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复奏之后,付诸实施。这样对军国大事和重要政令所作出的决定,就避免了重大失误,而且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

14 唐太宗平定天下之后,为推崇儒学,礼遇四方学者,便开设了文学馆。当时的知名人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禇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等18人为学士,分成三批,每天六人当值,讨论经典,时称“十八学士”。太宗给予他们各种优厚待遇,并为他们绘像题名,由禇亮作像赞,称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于书府,以示表彰。当时被延入文学馆的人,颇为人们所羡慕,称之为“登瀛洲”。瀛洲,本为传说中的神仙之地,用其比喻十八学士得到宠遇如登神仙之境。

15 武德三年(620),唐平定薛仁杲、刘武周后,盘踞在洛阳的王世充成了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这年七月,李世民率军东进,欲消灭王世充,少林寺武僧十三人奋力相助,一举活捉王世充,迫使王世充归降。李世民对少林寺僧起兵归唐给以嘉奖,并赐给玺书,对其中立功最大的十三位和尚,给以封爵,只有昙宗接受了“大将军僧”的官爵,其他不愿封官爵者,每人赏赐给紫罗袈裟一件。

16 在李世民与王世充交战时,原刘武周部下的士兵很多人逃跑了,和尉迟敬德同时投降唐朝的寻相也逃走了。于是唐军对尉迟敬德产生了怀疑,没有请示秦王李世民就把他囚禁起来,欲杀掉。有人告诉李世民,李世民认为,尉迟敬德不是两面三刀的人,不应该因为寻相跑了就对他产生怀疑。于是对要杀尉迟敬德的将领说:“我和你们的看法不一样,如果他要叛逃,寻相叛逃时,为什么不一起逃跑呢?快把他放了。”李世民让人将尉迟敬德领到自己的卧室,赏赐给他不少金子,并开诚布公地说:“随便怀疑你,使你受了不少冤枉,请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不会听信流言蜚语陷害忠良,大丈夫做事明来明去,你如果要走,我并不阻拦,这些金子就作为送别的礼物,以表咱们共事的情谊。”尉迟敬德是一位不计较个人恩怨的人,他仍然忠于唐军,更加信任李世民了。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前夕,太子建成用重金收买秦王府将领尉迟敬德,遭到拒绝。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亲自率领70余骑,射死李元吉,又提着建成和元吉的人头,大义凛然地立在东宫、齐王府将士面前,那些将士见主子人头落地,便纷纷溃散投降。尉迟敬德终于帮助李世民夺取了帝位。

17 有一次,唐太宗和吏部尚书唐俭下围棋,唐俭抢先占了有利的位置,太宗大怒,就把他贬为潭州(今长沙市)刺史。太宗对尉迟恭说:“唐俭对我不尊重,我要杀掉他。你前去探视一下,看他贬官后有没有怨言。”第二天,太宗再三询问尉迟恭,尉迟恭顿首说:“臣实在没有听到唐俭有什么怨言。”太宗很恼火,把玉板都掷碎在地上。过了一会儿,太宗命三品以上大臣入宴,并对大家说:“敬德(即尉迟恭的字)今天做了好事:唐俭得免于枉死,有再生之幸;朕得免于枉杀,有改过之德;敬德免说假话,有忠直之誉。这对三人都有利。”于是,太宗下令赏赐敬德绸缎千匹。

18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只俊异的鹞鸟,正将它放在臂上把玩,望见魏徵向他走来,忙把鸟藏于怀中。魏徵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装作不知情。遂以奏事为名,向太宗讲起古代帝王逸乐之事,用以进行讽谏。魏徵的话讲得很长,太宗怕鸟儿会闷死,几次想阻止魏徵继续往下讲,可是又敬畏他,未将话说出来。结果,魏徵的话还没有讲完,鹞鸟就闷死在怀中。

19 贞观十七年(643),废太子承乾为庶人,立李治为太子。于是太宗就任命李勣兼任太子詹事,让这位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来管理太子的家事。帮助太子担任起治国重任。有一次,李勣生了病,太医诊断后说:“须用龙须灰调和成药,方可治其病。”太宗听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龙须剪下,烧成灰,亲自调治成药,让李勣喝下。李勣病愈后,对太宗叩首泣谢。太宗说:“我把太子托付与你了,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希望。”太宗的言行,让李勣感动得泪流满面。太宗又将自己的衣服披在李勣身上,让他好好休养。

20 贞观年间,为纪念与军阀薛举、薛仁杲作战阵亡将士而建立昭仁寺(在今陕西长武县城内),寺内有大雄宝殿三间,内部不见立柱,全由四周大梁叠架而起,结构颇为特殊,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寺内有唐《豳州昭仁寺碑》一通,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书写,书法秀丽刚劲,保存基本完好。

21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为了表彰太原起兵和开国功臣,把长孙无忌、王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等24位功臣的图像画于凌烟阁内。太宗亲为作赞,禇遂良题字,阎立本画像。后来侯君集谋反被杀,才把他的像从凌烟阁24功臣中去掉。

22 唐太宗贞观末年,民间流行一册叫《秘记》的书,其中有一句“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话。后经太史占卦,也是主“女主昌”,唐太宗心怀忧虑,反成一块心病。有一天在宫中宴会武将,行酒令中,太宗别出心裁让各人自报小名。禁军将军李君羡说他叫“五娘”,太宗笑着说:“你是个什么女子,这样勇健!”李君羡任职为左武卫将军,屯守玄武门,封爵武连县公,原籍洛州武安,全都带一个“武”字。偏偏小名“五娘”,是个女人的名字。看来,唐三世之后有天下的人,应在他的身上了。唐太宗也犯了专制君主晚年多疑又主观武断的通病,竟将自己的虎将草草处死,而对唐宫廷多达4万女性中的武则天却置之脑后,做了杀假留真的傻事。

23 有一次太宗在丹霞殿设宴招待长孙无忌、魏徵等几位亲近大臣,席间,太宗谈起他和魏徵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意见不同,于是问魏徵这是什么原因?魏徵答道:“臣知其非而口应陛下,乃面从也。”即面从而心违。

24 唐高宗统治初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朝的统治力量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也越来越重,不断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永徽四年(653)十月,睦州(今浙江建德)农民陈硕贞由于不满唐朝的压迫和剥削,率领本县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她自称文佳皇帝。起义虽然失败,但是,陈硕贞是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领袖,比武则天称帝还早30多年。

25 慈恩寺,即今之大雁塔,长安八景之一,是唐代著名的佛寺。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创建。寺院宏阔华丽,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10余院,共1897间。永徽三年(652),慈恩寺主持玄奘为保护其由印度带回的佛经,表请捐资建塔,用以保护经卷和太宗、高宗亲自撰写的《圣教序》碑。由高宗资助,在寺内修建慈恩寺塔。

26 初唐隐士田游岩与母亲、妻子同游山水20余年,隐居于嵩山。调露年间(679-680),高宗游幸嵩山,亲自出访其门,田游岩野服出拜。高宗问他在山中养道情形,田游岩答道:“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意思是他爱好自然山水、暮云朝霞成癖,犹如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27 上阳宫在东都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元年间(674-676)建,故称上阳宫。武则天常住此宫,又广加修饰,成为洛阳宫殿中最为壮丽的一座建筑。高宗末年常居上阳宫听政。武则天称帝后改洛阳为神都,就在这座宫殿里主持朝政。天宝五年(746),因杨贵妃得宠,有姿色的宫女都被贬到此宫,一关就是几十年,头发都变白了还不能出来。故白居易有“白发上阳人”之句,描述上阳女的凄凉生活。

28 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做女皇后为了给新王朝增加一点神圣色彩,武三思于延载元年(694),率领各少数民族酋长,奏请武则天用铜铁铸造天枢,立于神都洛阳端门(皇城正南门)之外,用以歌颂大周朝功德。仅各少数民族用来购买铜铁的钱就花了百万亿。武则天又收缴农民的农具,制成高105尺,直径12尺的天枢。天枢呈八棱柱形,下部为铁山,周围170尺,用铜铸成蟠龙和麒麟缠绕在铁柱上。天枢的上部装有腾云承露盘,直径长三丈。承露盘上立有四个高一丈的龙人,手捧火珠。铁柱上刻有武三思歌颂大周的颂文,以及百官和各少数民族酋长的名字。上面还刻有武则天亲自书写的“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八个大字。开元二年(714),唐玄宗下令毁天枢,熔化以铸钱,熔化了一个月还未完。

29 唐高宗乾封以后,武则天物色一批文学之士,作为自己的亲信力量,将他们召入宫中,除让他们撰写《烈女传》《古今内苑》等书外,还让他们参与朝政,共议国事,掌朝廷奏议和百司表疏,以分宰相之权。他们实际上成了武则天的智囊团。这批学士被特许从皇宫的北门出入禁中,不经南衙,故当时称为“北门学士”。宫城北门是皇宫后门,乃为皇家要地,是皇帝、后妃、太子诸王出入之门,禁军把守很严,一般大臣很难靠近,学士能从北门出入,是一种很特殊的待遇。这批北门学士为武则天出主意、制造舆论立下了汗马功劳。

30 上元元年(674),武则天以天后的身份向高宗上了一道奏章,提出了治理国家的十二条意见,第一次较系统地阐述了她的政治主张,史称“建言十二事”。其内容是:一、劝农桑,薄赋徭;二、京师附近的百姓免除租税和徭役;三、对外停止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四、天下不分南北,不论宫内外一律禁止浮华淫巧;五、避免大兴土木,节省开支和劳力;六、广开言路;七、杜绝谗言;八、王公以下都要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九、父在母亡,为母守孝三年;十、上元元年以前有功劳的人已发给委任状的,无须再进行考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皆增加俸禄;十二、百官任职已久,才能高而职位低者,可以超级晋升。以上建策,切中时弊,是富国强民的良策,它涉及国家经济、军事、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很有号召力。得到高宗的褒奖,并诏令天下,加以实施。

31 光宅元年(684)冬,徐敬业利用唐宗室贵戚的不满,首先在扬州发难,公开打出反武的旗号。徐敬业是徐茂公(李勣)的孙子,初依门荫做官,由于作恶多端,被贬为柳州司马,和他一起反叛的都是一些心怀不满的中小官僚。当时叛军有10万之众,组织严密,由骆宾王起草了《讨武曌檄》,檄文极尽谩骂攻击武则天,但文采特佳,以致使武则天看后竟以爱惜人才之心压抑了她被辱骂的满腔怒火。当叛军迅速占领扬、楚、润三州的紧急关头,武则天当机立断,派李孝逸、魏元忠率军30万,日夜兼程,经过40多天的激战,收复三州。使武则天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军事危机,避免了中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

32 中国封建时代在特殊情况下,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隔着,叫“垂帘听政”。“垂帘听政”始于武则天。唐高宗显庆五年(660),李治身患风疾,头痛目眩,政事皆决于武则天。麟德五年(664),高宗每次视朝,武则天就垂帘于御座后,事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则天一人独揽。生杀废黜,皆出则天一人之口。当时人们把武则天和高宗称之为“二圣”。后来宋真宗刘后、英宗高后、清咸丰后(慈禧太后)都曾垂帘听政。

33 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载初元年(689),又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检校太子右庶子(教养训诫太子的官)崔玄、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司刑少卿桓彦范联合左右羽林卫将军敬晖等,乘武则天卧病不起,以张易之、张昌宗谋反为名发动宫廷政变。部队顺利通过玄武门,直奔武则天所居住的迎仙宫,当场抓住武则天的嬖臣张氏兄弟,将其杀死,并把二张的党羽数十人贬流外地,重新拥立中宗李显为帝,复国号为唐。中宗因功封张柬之等五人为郡王,所以这次政变,史称“五王政变”。

34 武则天在出家感业寺时,曾写过一首《如意娘》的诗,诗中有“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之句。她把自己纷乱的思绪和君王高宗联系在一起,反映自己意绪纷乱,愁闷萦怀,竟有不辨五色的反常现象。

35 天授二年(691)春天,是武则天登基后的第一个春天,女皇率领百官巡幸龙门,参拜龙门奉天寺大佛,命随从官员大做颂诗。聪明的臣子竞献诗才,颂扬以周代唐是万物更新,践位称帝是顺天应人。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女皇看后赐给他一件锦袍以示奖励。过了一会儿,宋之问的诗也写出来了,女皇看后十分赞赏,便把锦袍从东方虬手中夺回,给宋之问披在身上。后来,人们常把在考试和竞赛中夺得第一名的称为“夺锦袍”或“夺锦”。

36 高宗将武则天接回宫中不久,便拜为昭仪(比才人高两等),她为了和王皇后(无子)与萧淑妃争宠,不惜施展各种手段。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生下第二个孩子,是女孩,很讨人喜欢,武则天竟用掐死生女的卑劣手段来陷害王皇后,结果,武则天得势,高宗便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立她为皇后。

37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囚于宫中别院,册立武则天为皇后。一天,高宗怀念旧情,突然到她俩被囚禁的院内,见门窗封闭极严,仅在墙上挖个小孔可以送进食物。高宗起了怜悯之心,在院中呼唤:“皇后,淑妃,你们在哪里?”王氏听了泣不成声,毕竟结发夫妻一场,恩爱有加。说:“妾已得罪被废,哪里还敢称皇后!陛下若不忘旧情,使妾等能再见天日,则乞请将此院改为回心院。”高宗也潸然泪下,说:“我即将有新的处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武则天,她大为震怒,派人把王氏和萧氏各打100大棍,然后砍去手足,投入酒缸中,对左右说:“叫这两妪的骨头都要发醉!”过了几日,武后下令将她们处斩。王氏临死时说:“愿陛下千秋万岁,昭仪(武则天)长承恩泽,我落得今日下场,完全是自找的。”萧氏则破口大骂道:“武狐媚(则天)残酷以至于此!愿我死后托生为猫,武氏托生为鼠,我生不能报仇,死后也要咬住她的咽喉,把她活活扼死,以报今日之仇。”从此,武则天就严禁宫中养猫。

38 武周垂拱四年(688)底,武则天在神都洛阳乾元殿的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明堂,高294尺,方300尺,分为三层。底层正方形,四面配有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中层是正十二边形,以象征十二时辰;第三层是二十四棱柱体,以象征二十四节气。明堂的顶部为圆盖,有九条龙捧着它,圆盖的上面立有一只昂首独立、高一丈余的涂金铁凤,以象征女皇至高无上。武则天给这个宏伟富丽的明堂起名叫“万象神宫”。这种以凤压龙的思想就起源于武则天,比晚清慈禧太后的这种思想要早1200年。

39 武则天提倡告密,任用酷吏,镇压了一批批反对她的人。稳固了女皇的地位。但告密之风毒化了社会风气,在全国造成大量冤假错案,民心不稳,政治陷入危机。武则天为了摆脱告密之风所造成的危机,煞住此风,曾先后三次起用刚直不阿、敢于秉公办案的徐有功、杜景俭等人,才扭转了不良的社会风气。

40 武则天不仅在政治上豪奢专断,而且在生活上也显露出惊人的一面,她像男性皇帝一样纳妾封宫,与面首鬼混在一起,让男侍陪寝,过着荒靡Y荡的生活。据文字记载,当时先后有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柳良宾、侯祥、僧惠范等人因“阳道壮伟”而成为她的男侍。她还专门设置“控鹤监”,搜罗天下美男,对外号称专门研究儒释道三教,实际上就是供其放纵情欲、淫乱享乐的“后宫面首院”。

41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临死前想起太史李淳风“三十年后有女主昌”的话,当即下了一道旨令:后宫妃嫔,除徐充容外,一律出宫为尼,才人武则天也被送进感业寺。她在寺里曾写过一首《如意娘》的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她不甘心在寺院苦度时光,思绪常常飞到曾与她海誓山盟,现在成为君王的唐高宗。

42 武则天时期,宫中养的八哥能仿人说话,又常常鸣叫“万岁”。武则天以为奇,就模仿鸟的声音,将它制成《鸟歌万岁乐》的乐曲,在宫中演奏。她又依据乐曲创作了三人舞,舞蹈的人都穿着绯红色大袖衣服,上面绘上八哥的形象,帽子也制作成鸟的形状,通过舞蹈以再现鸟鸣万岁的情景。舞蹈时有音乐伴奏。

43 狄仁杰在武周朝两次出任宰相,政绩卓著,被武则天尊为“国老”。武则天不但在政治上尊重他的意见,对他加以重任,在生活上对他十分关心。有一次,狄仁杰陪武则天在郊外游览,大风把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在地,坐骑又受了惊,狂奔不止,女皇赶紧让太子拾起头巾,勒住惊马,把头巾给他戴上,才算放心。狄仁杰比武则天大17岁,因年老体弱,多次提出告老还乡,武则天都不答应。狄仁杰每次上朝,武则天都不让他下拜,并说;“每见公拜,朕亦腰痛。”女皇还取消了他值夜班的任务,为了照顾他,非大事,就不去找他商量。久视元年(700),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流涕地说:“国老一去世,我好像朝堂空了一样。”从此之后,朝廷每有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总是唉声叹气地说:“老天爷怎么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44 武则天非常重视农业。她亲自主持,由大臣周恩茂、范履冰、卫敬业参加编写的一部指导农桑生产的书《兆人本业》,于垂拱二年(686),由皇帝亲自颁发给朝集使,并嘱咐他们:此书带回州府后,一定要与州府官员认真研读,致力农桑,搞好农业生产,使亿兆人的本业更加兴旺发达。

45 唐中宗时,祝钦明精通五经,曾官至礼部尚书,封鲁国公。因被劾不孝贬官为申州刺史。时韦后掌权,祝钦明为谋求升迁,曲意献媚。有一次,韦后的一个亲族举行婚礼,中宗在皇宫宴请文武百官。祝钦明为讨好韦后,自言能跳“八风舞”,由于他体肥貌丑,舞蹈时又左顾右盼,摇头晃脑,扭扭捏捏,丑态百出,惹得中宗哈哈大笑。一些正直的大臣对祝钦明的举动,无不感到羞耻。吏部侍郎卢藏用见状感叹地说:“是举《五经》扫地矣!”后用“五经扫地”比喻丧尽文人体面。

46 景龙二年(708)除夕,唐中宗邀请大臣等到宫中守岁,共度新春。大家一边喝酒,一边欣赏音乐舞蹈,正当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时,中宗对侍御史窦从一说:“听说你很早就没有妻子了,我甚为忧虑,今晚是除夕,明天就是元旦,有除旧布新之意。我想趁此吉日良辰,为你结一良缘,马上举行婚礼,你意如何?”窦从一毫无思想准备,只是唯唯点头,表示感谢。中宗早有打算,随即让宫女打着灯笼,举着罗扇,罗扇后有一个女人穿着结婚礼服,来到殿上,与窦从一相向而坐。唐代的婚礼,新妇行礼时必须以扇遮面,交拜后撤去扇子叫“却扇”。在撤扇前须由新郎官朗诵《却扇诗》,窦从一念完诗,撤扇后一看,原来是韦皇后的奶妈王氏,已50多岁了,中宗和大臣无不捧腹大笑,欢乐达到了高潮。中宗立即封王氏为莒国夫人,嫁于窦从一。开始窦从一见是一个老太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他知道是韦后的奶妈后,心里便喜不自胜,因为奶妈的丈夫当时称“阿爹”,那么他就是韦皇后的“阿爹”了。也是非常荣耀的事,她虽然老一点丑一点,窦从一也不当作一回事了。后来他每拜见中宗或上书时都自称“翊圣皇后阿爹”。后来韦后被李隆基杀死,窦从一为了洗刷自己与皇后的关系,就将王氏杀掉。

47 唐高宗永徽末年,民间就流传着《桑条韦》《女时韦》等乐曲,歌唱的是蚕桑之事。到唐中宗时,韦后专权。景龙二年(708),迦叶志忠为韦后篡权制造舆论,编了《桑韦歌》12篇,附会为韦后应当柄权的预兆,并上奏说,韦后未临朝称制前,天下歌《桑条韦》,天意要韦后当国母,主桑蚕之事。并奏请将《桑韦歌》12首编入乐府,每当皇后祭祀蚕祖时就请奏此曲。

48 中宗在位期间,韦后专擅朝政。景龙四年(710),安乐公主为了让韦后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便同韦后合谋,毒死中宗。

49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儿,自幼备受中宗和韦后的溺爱,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崇训被杀后,又改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廷秀。中宗懦弱无能,韦后专权。安乐公主得以开府置官,干预朝政,公开卖官鬻爵,多达数千人,这种官当时叫“斜封官”。宰相以下,多出其门。她强占民田,修筑宽广数十里的昆明池;生活奢侈,不惜代价,织成一条裙子,上绣花卉鸟兽,无论从正面、反面,还是从日光下或黑暗处观看,颜色都各不相同。李旦之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韦后、武廷秀,安乐公主也同时被杀,铲除了武韦集团。安乐公主死时27岁。

50 神龙三年(707),唐中宗李显命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中、东、西三座受降城,相距各400里左右,置烽候1800所,首尾相应,用以防御突厥统治的侵扰,巩固了唐王朝的北部边境。

51 睿宗复位后,立李隆基为皇太子。他常纵百僚以观灯为乐,奢侈昏懦,其姐姐太平公主干预朝政,引用大批党徒,把持朝政,大臣多依附,又谋废太子李隆基,姑侄之间矛盾激化。

52 睿宗退位,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把持朝政,七位宰相中就有四位是她的亲信。先天二年(713),玄宗先发制人,一举铲除太平公主一党,结束了动荡的政治局面。

53 玄宗在裁汰冗滥官员中,注重考核。先后重用直言敢谏、大有作为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为宰相。他曾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人不合格被淘汰。同时严明赏罚,御弟薛王李业的舅父强夺民田,他依法进行惩治。同州刺史姜师度因重视农业生产,玄宗奖励他帛300匹,加封紫金光禄大夫。

54 姚崇在荆州为官三年,清正廉明,声名大振。当新的州官前来接替他时,全境吏民泣拥马前挡着道路不让他离去,他的马鞭马镫都被吏民截留下来。新州官将此情此景上奏唐玄宗,玄宗赐给姚崇黄金1000两,以示褒奖。后来姚崇成了玄宗时期名相之一。后人用“截镫留鞭”比喻瞻恋挽留之意。

55 唐代有些文人为了沽名钓誉,以隐居终南山为手段,达到邀取功名的目的。唐人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终南山,希望引起皇帝注意,召他去做官,后来他果然以名士被召得官,位居要职。时有道士司马承祯也被玄宗皇帝召见,司马承祯见玄宗后即拟归山,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处。”司马承祯一语破的地说:“以仆观之,仕宦之捷径耳。”后用“终南捷径”比喻以退为进,营求名利便捷的途径。

56 开元四年(716),宋璟继姚崇为宰相,他主张减轻赋役,宽省刑罚,禁销恶钱,选拔人才,使百官皆称其职。一时朝野人心归服,成为一代名相。他为人耿直,不求虚荣,又敢于直言进谏,刑赏无私,并禁止谄媚之风,这使唐玄宗既尊敬而又害怕他。有一次,玄宗举行御宴,命令内臣以自己所用之金箸赏赐给宋璟。宋璟虽然接受了所赐金箸,但不知其意,因此未敢陈谢,玄宗看出了宋璟的表情,于是说:“所赐之箸,并非赐给你金子,是为了表彰你耿直的美德。”宋璟听后,遂下殿拜谢。

57 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五日,是唐玄宗51岁生日。大臣们为了给玄宗庆寿,争献宝镜。宰相张九龄却献上自己著的《千秋金镜录》一书,书中阐述了以前历朝兴衰的原因,共分五卷。他认为宝镜只能照见自己的容貌,如果以人为镜就可以照见自己的吉凶祸福,意思是要玄宗近贤远佞,就可免祸得福。玄宗很受感动,对张九龄进行了褒奖。

58 开元二十一年(733)三月,裴光庭退相位,唐玄宗问萧嵩:“谁可以代裴光庭为相?”萧嵩认为韩休为人恬静和蔼,不好名利,就向玄宗推荐韩休。韩休当上宰相后,在共同处理朝中大事上,对不正之风敢管敢谏,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于是萧嵩(宰相)对韩休越来越疏远,厌恶他了。宋璟看到韩休做事光明磊落,颇有感触地说:“想不到韩休竟能如此有所作为。”玄宗也为韩休刚直不阿的作风有所威慑,他每次进行宫中宴乐或后苑游猎,少有过失,便问左右侍从:“韩休知道吗?”话刚说完,韩休规劝的谏疏就到了。有一次,玄宗对着镜子默然不乐,左右侍从说:“自韩休当宰相以来,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为什么不把韩休贬逐到外地去呢!”玄宗感叹地说:“我虽然瘦了,但天下一定肥了。萧嵩每次奏事都顺从我的旨意,但退朝之后,我总觉得寝食不安。韩休奏事都是面谏力争,退朝后,我的寝食都感到安心。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体。”

59 开元二十四年(736),玄宗在位年久,日益淫乐,怠于政事,不听纳谏,不信忠言。由于宰相张九龄直言敢谏,遇事力争,对玄宗行事不利。这年秋收季节,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居住,张九龄怕影响农事,建议另选时间。善于阿谀逢迎的李林甫看玄宗的眼色行事。他说:“长安洛阳不过是陛下的两宫,随时可以往来行幸,何须选择日期?”玄宗听了很高兴。便即日起身西行。如此等等,玄宗对正直的张九龄产生反感,讨厌他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玄宗令高力士把一把白羽扇赠给张九龄。意思是扇子到秋天就没有用了。暗示张九龄年事已高,应该退位了。张九龄深知其意,接过扇子,分别给玄宗、李林甫写了诗。李林甫看后,知其必退,怨恨之气稍解。就在这年十二月,张九龄罢相,玄宗任命“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宰相。一个罢相,一个上台,从此“容身保位,无复直言”的歪风邪气统治了朝廷。

60 天宝元年(742)夏天,42岁的诗人李白和道士吴筠在浙江会稽游览,恰遇玄宗召吴入京,吴在玄宗面前推荐李白,玄宗早有耳闻,遂接连三次下诏邀李白入京。白以为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便快马加鞭,向长安进发。白入京后玄宗亲自降辇步迎,于便殿设七宝床赐食。玄宗又亲自调菜做汤隆重地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大诗人。但这时玄宗已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对李白并没有重用,只是把他当作御用文人看待,让他写些风花雪月歌颂升平之类的应时之作。李白施展才华的希望破灭,在长安住了不足三年,就请求离开长安。

61 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的心欢,每年派人从岭南(广州)传送荔枝进京,由于驿马昼夜奔驰,荔枝还没变味儿就送到长安,供贵妃享用。

62 长安宜阳里人贾昌,七岁便矫健过人,善于应对,并懂得禽鸟的语言。有一次,他在长安云龙门道旁玩弄木鸡,恰好遇见玄宗,便被邀入宫中,为鸡坊小儿。玄宗在当藩王时就喜爱斗鸡游戏,他当上皇帝后,在长安专门设有鸡坊挑选了成千只金毛、铁爪、高冠、昂尾的雄鸡饲养,并选了六军小儿500人,专门饲养训练斗鸡。由于皇帝的提倡,诸王、外戚、公主、侯家都争相高价买鸡,斗鸡竟成了时尚。贾昌被选为鸡坊小儿后,对养鸡斗鸡都特别擅长,掌握了鸡的疾病、饲养和何为健勇、何为怯懦等都摸索出了一套规律。他训练的斗鸡能听从人的指挥。玄宗封他为五百小儿长,再加上贾昌忠厚谨慎,玄宗很喜欢他,经常赏给他金银财帛。开元十四年三月,玄宗让他穿上斗鸡的服饰,于华清宫接见了他,时人称为“神鸡童”。有一首歌谣说:“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以讽刺那不学无术和荒淫堕落的统治阶级。

63 开元年间。发给戍边战士的棉衣,是宫内所制。有一战士从战袍中得诗一首:“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做,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身后缘。”这位士兵将信交给边关统帅,统帅又将其奏明朝廷。玄宗接到信后,传遍后宫,说:“写这首诗的不要隐瞒,说出来我不加罪。”有一位宫女,自言“万死”。玄宗对她表示深深怜悯,并亲自做主,将这位宫女嫁给那位得诗的士兵,并对她说:“我给你结今世身缘。”戍边的将士被感动得流下眼泪。

64 开元中,高力士使闵,见江采少丽,选而载归,献给唐玄宗,备受宠幸。当时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洛阳大内、上阳两宫数万名宫妃,自玄宗得到江氏后,皆遭冷落。因江妃爱梅,故取名“梅妃”。后来,杨贵妃入宫,出于妒忌,常离间梅妃与玄宗,梅妃慢慢被疏远。杨妃将其迁至上阳东宫。后来玄宗在兴庆宫花萼相辉楼游宴,触景生情,思念梅妃,派人秘密送了一斗珍珠给梅妃,梅妃退回并写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后怅然不乐,并命乐府为这首诗配上乐曲,名《一斛珠》。安史之乱,玄宗西逃,没带梅妃,等回到长安时,派人到处寻找梅妃。后来听说梅妃葬在华清宫温泉池侧的梅花树下,命人挖开一看,尸体带有刀伤,方知梅妃死于乱军之中。

65 杨贵妃即杨太真,弘农华阴人,后迁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县独头村,小字玉环。开元二十二年(734),为玄宗子寿王瑁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后改为华清宫),召见玉环,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载(746),册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幸。姐妹因其皆显贵。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后又以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为宰相操纵朝政,败坏政事。杨家有一贵妃、二公主、三郡主、三夫人,权倾天下,骄横跋扈。

66 玄宗喜好音乐,并精通音律。但他性情豪俊,不喜琴声。有一次听弹琴,一曲未毕,即叱弹琴者曰:“待诏出去!”又对内官说:“速召花奴将羯鼓来,为我解秽。”花奴为汝南王李琎小名,善击羯鼓(乐器,似漆桶,两头可击,因出产羯地,故名羯鼓)。后人用“羯鼓解秽”比喻豪爽之声能为人清涤烦恼。

67 玄宗即位后废王皇后,立他的表妹武惠妃为皇后。惠妃如同她的姑母武则天一样,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她为了求得“母仪天下”的位子,挑唆玄宗废掉太子李瑛而立自己的儿子李瑁。为此,她苦心经营,造谣生事。玄宗起初将信将疑,后来全信,竟杀死自己的三个儿子,即太子李瑛、鄂王李谣和光王李琚。为了扫除障碍,一些重臣相继去职,张九龄亦被免去宰相职权。

68 唐代朝官的衙门多在宫城的南面,故称南衙。宦官机构内侍省设在宫城的北部,故称北司。唐代后期,宦官专权,于是爆发了外廷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之间的夺权斗争。

69 唐代诗人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进士,曾任员外郎,大历十才子之一。晚年颇不得意,长辞在家,人多鄙之。《寒食诗》较有名。在人多鄙之的情况下,唯一韦姓巡官知他是名士,与其交好。一日夜半,韦巡官急叩韩翃家门,祝贺其任驾部郎中、知制诰。知制诰职掌草拟朝廷诏令文书,为清官之职。韩翃不信,韦巡官说:据京报载,知制诰缺人,中书省呈德宗亲批,御笔不点名,后批道:“与韩翃。”时有两人名韩翃,另一韩翃任江淮刺史。中书省又将两韩翃同时呈进请示。因德宗读过韩翃《寒食诗》,遂御笔抄录其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并在一旁批道:“与此韩翃。”韦巡官说:“此非员外郎耶?”韩翃方信不疑。此事传为佳话。

70 代宗、德宗时,将军张万福战功显赫,代宗曾给他改名张正,以示褒扬。德宗时,当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已反叛朝廷,增兵徐州,以扼江淮水道,使江淮船只不能沿运河北上。德宗任张万福为濠洲刺史。在召见他时说:“先帝给你改名为‘正’,当然是褒奖你。不过,江淮一带连草木都知道你的威名,乱臣贼子听到你这个名字,就吓得发抖,还是恢复本来的名字吧。”张万福驰至涡口(涡河入淮的地方),立马岸上,江淮船只陆续向北进发,淄青兵马知道张万福的骁勇,谁也不敢动手拦截。后人用“草木知名”比喻声名极盛。

71 德宗时,奉恩院宫女凤儿以红叶题诗,投御沟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德宗遂将凤儿许配贾全虚为妻。宣宗、僖宗朝皆有“红叶题诗”之事。

72 唐代三月三日为上巳节,皇帝赐宴曲江,都城士女踏青赏春,但这一天常和清明相重合,这对那些向往上巳尽情欢乐的官吏士人未免扫兴。于是有人便想另建一个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宴群臣的新节日,这一天既要安排在春天,又不受寒食、清明的干扰。最理想莫过于二月初了,既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又距寒食、清明有月余。德宗早有这个想法,大臣李泌心领神会皇帝的意思,便立即上奏,请求把二月一日定为“中和节”,马上得到德宗的同意。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互赠刀、尺之类的礼物以激励长进,并制“中和酒”祭神保佑丰收大吉。

73 宰相武元衡主持讨伐淮西(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元济的战役开始后,河北藩镇势力非常害怕,与吴元济狼狈为奸的淄青(治今山东青州)节度使李师道请求赦免吴元济,被宪宗和武元衡拒绝。他们恼羞成怒,在公开对抗不过的情况下,采取暗杀手段。元和十年六月三日黎明前,武元衡由长安静安坊家里出来上早朝,就被李师道派遣的刺客杀死。另一位主战派裴度被刺成重伤。这是唐代建国200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严重事件。

74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拥兵自立,和朝廷相对抗。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长期割据淮西,控制申(今河南南阳)、光(今河南潢川)、蔡三州。元和九年(814),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立,拥兵数万,与朝廷为敌。唐朝政府讨元济成功,三州归唐,大唐重新实现统一。

75 元和十五年(820),宦官梁守谦、王守澄、陈弘志等杀死宪宗,拥立太子李恒即位。

76“长庆会盟碑”亦称“甥舅合盟碑”。唐穆宗长庆三年(吐蕃彝泰九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长庆元年至二年间的唐蕃会盟所建。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碑文一边为汉文,一边为蕃文。碑文记载了唐与吐蕃不得彼此为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彼此如有猜阻,在弄清事实真相以后,将人给以衣食放回。使社稷协同一家,彼此和平。彼此之间不再发生战争,双方无惊恐之患,使彼此乡土俱安。碑上还刻有唐蕃双方参加会盟人员的姓名、职衔。会盟碑充分体现了汉藏两族亲密无间的悠久历史关系,是汉藏两族历史上珍贵的文物。

77 穆宗在位期间,政治腐败,他游幸无常,亲昵群小,耽于酒色,不视朝政,又好饵金石之药,终因过服长生药中毒而死。

78 敬宗在位期间,朝政由宦官王守澄和宰相李逢吉把持,他整日击球、游宴,又好深夜自捕狐狸,宫中谓之“打夜狐”。

79 文宗深知自己是宦官拥立的傀儡皇帝,为了维持他的统治,想铲除宦官势力。而当时的朝官又分裂为牛党和李党,他们互相排斥,各树宗派,不能帮助皇帝。文宗只好依靠中小地主出身的李训、郑注等人利用矛盾,铲除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