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牛王节

在人类历史上,牛曾是人类崇拜的一种动物对象,这一点可能发生于史前的狩猎时期。随着饲养业的出现,野牛变耕牛。由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牛,人们信仰牛神,并在一定季节里要对牛进行祭祀。这样也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牛王节。

牛是民间的保护神,渊源于史前动物和图腾信仰,后来演变为动物神。秦代已有祭牛神风俗。《水经注?渭水注》引《列异传》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俗称怒特祠,供奉牛王,现在台湾还视牛为神。后来人格化,牛首人身。又讹为伯牛。《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五四引《蓼花州闲录》:“明中原来者,云北方有牛王庙,画牛百于壁,而牛王居其中间,牛王为何人?乃冉伯牛也。”近代民间供的牛栏神也是拟人化的神灵。每年七月二十五日、十月一日祭祀。在山西临汾魏村有一座牛王庙,正殿供有牛王、药王,在这里定期举行盛大的牛王庙会。另外,在夏县上牛堆云洞内有座三王祠,奉牛王、马王和药王,说明北方也信仰牛王,但都是黄牛,南方则供奉水牛,说明牛王信仰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与人们对牛的驯育不同有关。

随着动物神信仰的淡化,鬼神观念的演变,在牛王信仰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牛头鬼的形象,又称阿傍,是阴曹地府中阎王的鬼卒,据研究有两种传说:一种来源于神农,《外书》:“神农牛首”。一种来源于佛教影响,佛教信仰阎王,他有判官、走卒。《五苦章句经》:“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钗。”后来为道教吸收,成为牛头马面,或牛头鬼,归泰山神统辖。

在各民族地区流行着形形色色的牛信仰。云南大理七里桥葭蓬村白族以黄牛为本主,传说该村遇到洪水,黄牛卧于洪峰中,挡住了洪水,救了白族祖先的性命,所以村民世代以黄牛为本主,每年二月二十三日祭祀黄牛,该村也不饲养、役使黄牛,禁食牛肉。在白族甲马中就有牛王神形象。拉祜族认为牛有灵魂,牛生病后要敲击牛槽,或者迁徙,严重者请巫师替牛招魂,即在大门口或牛跌伤的地方,杀鸡,做粑粑,念道:“牛魂回家吧,外边风雨大,没处躲,有老虎,家有吃的,有牛栏,你顺着路回来吧。”

由于人们相信牛有灵性,所以又派生出一种牛魂石信仰,又称宝石。如黎族每到七月或十月牛节,?头(氏族长)必把家藏的牛魂石取出来,用酒洗石,经过牛魂石泡的酒,认为是福酒,众人都来喝酒、跳舞。还认为牛魂石是牛魂的象征,喝了福酒,既有助于人的健康,又有助于牛群发展。黎族视牛魂石为宝物,与铜锣、粉枪、田地、谷仓构成五大财产。类似信仰在壮族地区也存在,广西东兰、凤山、巴马壮族在正月初一早上,男子、青少年成群到河滩里找有孔的石子,边找边唱《寻宝牛歌》,找到后用绳子穿起来,高高兴兴往村内牵,而且口唱《牵石牛歌》:

来了啦,来了啦!

崖边的黄牛等我拉,

河边的水牛待我牵。

牵着牛儿乐哈哈了,

你牵过上边,

我牵过底下,

黄牛是家宝,

水牛是金蛙,

我们同心又协力,

黄牛、水牛统统牵进家,

依呼呵。

拉到家后,把牛石置于牛栏内,象征在牛栏内饲养,牛繁殖快,像石头一样顽强,不生病,避牛瘟。此外,台湾有的地区把牛神塑造成牛的形象,由牧童牵牛,供在庙宇内,信奉者定期虔诚地给牛神献青草。

在游牧民族中,还有一种崇拜牛乳房的风俗流传。在蒙古包入口内,有男女坐席之分,其中妇女坐席的上方,必挂一个母牛的乳房。后来东蒙地区流行用羊毛织编一个牛乳房,而且镶一块布,挂在蒙古包内,由人们定期祭祀。每年第一头牛下崽后,必把初挤出的牛乳放在牛奶桶内,举行“洒乳祭”。妇女在挤乳前,一定洗干净双手,不能用盐接近乳房。在蒙古族人看来,牛的乳房不仅是母牛的标记,也是产乳的地方,必须拜祭,才能丰产乳汁,否则将危及牧民们的生活。

在节日文化中,有一种牛神节,充分反映了各民族对牛的信仰。

中国民间的节日很多,但是为牛过节日却是动物信仰的突出事例。牛王节有不同的名称,如牛节、牛王会、牛王诞、牛神节、牛魂节、脱轭节等。

汉族的牛王生日

各地的汉族人崇拜牛王,湖北地区认为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为牛王生辰日,当天必须要剥芋头做羹吃,因而又名为牛羹。另外,有的地区还喂牛吃芋头。四川在十月一日过牛王神生日,做糯米粑粑,粘在牛角上,当天不让牛做活,黄昏时牵牛转弯,晚上让牛在水田边照身影。《雅安县志?风俗志》:“牛见黍则喜乐。”其他地方在六月八日举行牛王会,演戏娱乐。浙江过清明节,在拂晓时把牛牵出村外,觅草而牧,以早出为佳,称“牛抢青”。

黎族的牛节

海南黎族在七月或十月过牛节,由?头主持,首先由?头敲锣打鼓,为牛招魂。该族认为牛有灵魂,每头牛都有一块美丽的牛灵石,收藏在家,以收存牛魂多为富有的标志。当天?头夫妇用自己酿造的酒洗牛魂石,为牛祝“福酒”,即吃米酒,补牛身体。群众跳“总兵舞”,欢庆牛的生日。

壮族的牛魂节

壮族称牛王节为牛魂节、脱轭节、开秧节,具体时间在四月八、五月七、六月六、七月七。传说在很早以前,壮族人养的牛患瘟疫了,死亡惨重,久治无效,在四月八日去拜神,牛王从天而降,保护了耕牛,牛瘟也停止了,牛又繁殖起来。为了纪念牛王的恩赐,四月八在牛栏设祭台,打扫牛栏,撒石灰,垫干草,让牛休息一天,拉到河里洗澡,或者以艾叶洗牛身,能除虱、压惊和定魂。同时杀鸡,做五色饭,全家围桌共餐,并牵牛转桌一周,给牛吃五色饭、甜酒、绿豆粥、鸡蛋汤,小孩还把红纸挂在牛角上,向牛祝福,老人唱牛歌:

世人听我说缘由,兽中最苦是耕牛,

春夏秋冬出苦力,四时耕种求全收,

规劝世人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

布依族的牛神节

贵州布依族在四月八日过牛神节,又称开秧节,从此开始插秧,也称牧童节,酬谢牧童的辛劳。当天卸下牛轭,休息一天,给牛吃黑米饭。

仡佬族的祭牛王节

仡佬族的牛节又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当天各家杀鸡买肉,做糍粑粑,备米酒,为牛挂彩,休耕一天,在牛角上挂两个糍粑,并把牛牵到河边洗澡,让牛从水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再把糍粑给牛吃,俗称“牛做寿”。然后全家进餐。传说过去仡佬族连年征战,牛曾救过该族,所以才有祭牛王节。

土家族的牛王生日

土家族有一个传说,过去有一次战争,土家族失败了,退却时又遇到大河拦路,进退两难,这时突然有一头水牛游过来,人们拖着牛尾巴过河,保全了性命。又传说此日为牛王生日,家家要宰鸡杀猪,祭祀祖先,让牛休息一天,民间还禁食死牛肉,将牛好好安葬。

畲族的让牛“见三”

饲养母牛的家庭,遇生小牛后的第三天,要举行一个仪式,要杀鹅,做麻糍、酒菜,请亲友欢宴,给牛吃红糖米饭、鸡蛋酒,把麻糍送给孩子们吃。

羌族的牛王会

羌族在十一月一日宰一羊一鸡,到牛王庙烧香点蜡,烧纸钱,祈求天神保护耕牛安全。

白族的牛王会

白族先是各家在春耕栽种结束时,于自己的牛圈门口杀鸡向牛王供祭。祭祀时要在牛圈门上插青松枝和白花,以示对牛王的感谢。农作物收获后,还要在二月初一举行全村性的祭牛王会,杀猪宰鸡供祭牛王。同一天也举行五谷会,祭五谷之神。

纳西族的敬牛王

云南丽江纳西族每年敬牛王两次,一次在六月二十至三十日,另一次是在九月十日至三十日。在此期间,由各家任选一天,给耕牛洗澡,让它休息,家里也刷洗干净,摆放整齐,以示对牛王的敬意。这一天喂牛麦面饼十二个,青稻草一捆,还在牛角上挂一串饼子,称为洗牛脚会。同时,他们还在八月的牛日请喇嘛念经,为牛求保平安。

通过以上例证说明,牛王节是相当普遍的节日信仰,尤其在南方和西南民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乍看起来,是对耕牛的谢酬,其实,牛王节起源于对牛的信仰。初期的牛信仰,诚如万物有灵论一样,认为生物都有灵魂,牛也不例外,牛为牛神。后来又把牛神人格化了。民间流行着许多神话传说,除上面所列的例证外,还有两个传说:

一个是牛为玉帝的太子。民间信仰认为天上有许多神,以玉帝为大,玉帝看见地上人类天天劳动,十分辛劳,就让太子下凡传圣旨:“一天吃一顿饭,洗三次脸。”太子却说:“一天吃三顿饭,洗一次脸。”于是人间粮食短缺,怨气冲天,玉帝一查问,方知是太子假传圣旨,气愤之极,令太子下凡为牛,帮助生产粮食,由于水牛是四月八日下凡的,人们为了感谢耕牛,也在四月八日为牛过生日。

另一种传说认为牛是牛魔王变的,故事同上,但有一点不同,不是太子,而是牛魔王假传圣旨,玉帝惩罚他,把他变成耕牛,从而有祭牛王之俗。
更多

编辑推荐

1大罗金仙在星际
2尸人
3墨龙变
4洪荒青莲圣卷
5八神异界游
6斗神狂飙
7全系修真大法师
8近战召唤师
9魔法通行证
10逆龙道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兽战天下

    作者:胡不归  

    工具百科 【已完结】

    一个野兽横行,掠食者和猎物以无穷的手法演出变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个从小被恐怖组织训练成杀人机器,为了自由从而不得不战斗及杀戮的冷血杀手。就是关于这个坚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儿...

  • 幻神

    作者:云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结】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圣兽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有谁知道,四大圣兽到底为什么会成为仅次与神的存在?他们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最终成为圣兽的?他们各自拥有着什么样的神奇本领呢?有谁...

  • 活金

    作者:逐没  

    工具百科 【已完结】

    灵脉为生命之脉,为免灵脉不被破坏也就有了‘护灵人’。林宝驹的先祖是‘护灵人’中的奇才,拥有逆天造势的才能,曾强行降伏金马,让金马成为白马山的灵脉之主,用来守护灵脉。白马吸水,养活一方。灵脉若散,...

  • 传奇之纵横玛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结】

    在网吧里激战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终于完成了统一沙巴克的伟大霸业,但是由于劳累过渡,居然晕倒在地。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秘奇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传奇游戏里的玛法世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