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四、龙与蟒

从新石器时代的龙崇拜遗存的分布来看,北方、中原和南方都盛行龙崇拜,说明当时中国各地、各民族普遍崇拜龙。但能不能说,中国龙崇拜的起源是多元的?各地区、各民族的龙的形象不完全相同,其原形是否也是多元的?

在上述四条龙中,前三条与人们所知的龙相差无几,最后一条龙是象征性的龙,主要是用来悬挂祭祀的。因此,探讨龙的原形,只有依据前三条龙,即辽宁查海石块龙、河南西水坡蚌壳龙和湖北焦墩卵石龙为依据。

从石块龙、蚌壳龙和卵石龙来看,虽然略有差异,但基本形态却是相同的。不过,它们均不是自然界的动物形象,是经过加工、创造的文化龙,而不是自然龙。这也说明中国远古居民从七八千年前便开始创造龙形象。

有的学者认为,河南濮阳仰韶蚌壳龙是写实的动物,而不是虚构、创造的。其理由是:“墓主人西侧的虎形蚌塑几乎完全是写实的,”“如此早的年代,一边是写实的虎,另一边是完全虚构的龙,这是不合乎逻辑的。根据对称原理,我们有理由认为西水坡蚌塑‘龙’的形象也是写实的,即表现的是现实中的动物形象。”由于蚌壳龙有足有爪,因而他们认为与蚌壳龙最接近的自然界中的动物是鳄鱼。关于这一点,是难以使人信服的。众所周知,新石器时代已有大量的被创造出来的动物形象。例如,半坡和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彩陶,在彩陶纹中,有众多的写实的鱼纹、鸟纹、鹿纹等,但也有不少虚拟的、创造的人面鱼纹和象征性的、图案化的鱼纹。有时在同一个彩陶上,既有写实的鱼纹,也有虚构、创造的人面鱼纹。再如甘肃甘谷县西坪和武山傅家门出土的庙底沟类型彩陶瓶上的人面鲵纹(或称人面蜥蜴纹),青海柳湾出土的马厂类型彩陶上的变体人形纹,等等。这些说明虚拟、创造的动物,形象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存在。在外国,即使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艺术形象中,也有不少半人半兽的动物形象。由此可见,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动物形象,当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已开始,至新石器时代已十分普遍了。

辽宁查海石块龙、河南濮阳蚌壳龙和湖北焦墩卵石龙无疑是在一种动物的基础上创造的。这种动物是蛇还是鳄鱼?从考古学、历史学和民族学资料来看,龙的原形为蛇的说法较有根据,而且很可能是蛇中之蟒,有几点理由。

其一,这三条原始龙的颈、身、尾均不像鳄鱼,而像蟒蛇。石块龙全长近20米,“昂首张口,弯身弓背”。蚌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卵石龙也是“昂首直身,曲颈卷尾”,“龙身呈波浪形”。而鳄全颈短,不能弯曲,躯干、背、腹部呈方形,尾侧扁,与身躯有明显的区别,不可能“曲颈”“弯身弓背”或“弓身”,也不可能“卷尾”。曲颈、弯身、弓背、身躯呈波浪形等都是蛇行走时所具有的特点,而非鳄鱼所有。另外,据陆思贤报道,与石块龙在同一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片上的龙身为“蛇体”,更可说明此石块龙是在一条大蛇的基础上创造的。从头部看,三条龙均作昂首状,特别是湖北卵石龙,龙首高昂,“颈至头顶高达2.26米”,而蛇习惯于把头抬起很高,特别是蟒蛇。而鳄鱼不能把头抬得很高。石块龙呈“张口”状,蚌壳龙亦张开大口,而大蛇亦喜欢抬头张口,鳄鱼则无此习性。石块龙和卵石龙未见图片,不知其头形状如何。从蚌壳龙来看,其首很像马首,而不像鳄鱼首。从蚌壳龙的整个形态来看,很像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中所说的“马首蛇尾”“属马蛇之类”的龙。

其二,蚌壳龙有二足、二爪,卵石龙有三足(爪未报道),而石块龙则未报道是否有足。但不能以此说明其原形为鳄鱼。有的学者认为,蚌壳龙虎墓中的蚌壳虎是自然界的虎,并有四肢。如果蚌壳龙的原形是鳄鱼的话,为什么不塑四足,而只塑二足、二爪,卵石龙只塑三足呢?前已述及,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动物形象,在旧石器晚期便已开始,至新石器时代已经十分普遍。新石器时代的中国远古居民在大蛇身上添肢加足,自然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在《山海经》中,描绘有众多的半人半兽、半鸟半龙、半马半龙和其他不同动物组合的形象。例如,《山海经?南山首经》:“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山海经?南次二经》:“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山海经?中次九经》:“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国外也有不少创造神异动物的事例。众所周知,东罗马帝国建立后,创造双首鹰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这些都说明古人善于想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动物形象。而且,蚌壳龙的肢、爪并不像鳄鱼的足、爪,更像兽类的足、鹰的爪。而蟒蛇原来也是有足的,今天所见的蟒蛇,“肛门两侧各有一个小型爪状距,为退化后的后肢残迹”。五六千年前的蟒蛇是否有足,尚不得而知。即使无足,在其后肢残迹上加上足,也是自然之事。远古时代的人们终日与周围的动物为伍,他们观察动物特别仔细。蟒蛇无毒,可饲养,人们对这种动物无疑更为了解。明清时期,皇帝穿龙袍,皇子、亲王及百官穿蟒袍,衣上所绣蟒皆有足有爪。蚌壳龙的二足和爪及卵石龙的三足,当与古代蟒袍上的蟒一样,是古人添加上去的。

其三,辽宁石块龙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湖北卵石龙全长4.46米,宽0.3-0.65米;蚌壳龙由于是陪葬,较短小,身长1.78米,高0.67米。这些都表明龙的身躯是相当巨大的。正如许慎《说文》中所云:“龙,鳞虫之长。”而上古时代的蟒蛇可说是鳞虫之王。《尔雅?释鱼》:“蟒,王蛇。”晋人郭璞注:“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又云:“惟蛇之君,是谓巨蟒,小则数寻,大或百丈。”寻为古代的长度单位,以八尺为一寻。虽说古代尺寸略小于今,但也可见上古时之蟒比今天所见之蟒要大得多,长得多。最大的有百丈之长,最小的也有数丈,堪称“鳞虫之长”“王蛇”“蛇之君”。又章炳麟认为,《山海经》中的巴蛇即蟒蛇。《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说文》亦云:“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屈原《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洪兴祖补注云:“《山海经》,‘南海内有巴蛇,身长百寻’。”有百寻之长、能吞食大象之蛇,不堪设想。不过,蟒蛇确实能吞食较大的动物。笔者家乡(广东兴宁)20世纪60年代还有蟒蛇吞食山羊的现象(此蛇在吞食山羊时被打死)。远古时代的蟒蛇无疑比现在的蟒不知大多少倍,能吞食牛或小象之类的动物是有可能的。

其四,辽宁石块龙、河南蚌壳龙和湖北卵石龙均状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人骑龙形象亦“如在空中奔驰”。而古籍中所记载的龙,亦多为“飞龙”“腾龙”,并能供人骑乘。不少传说中的帝王常乘龙来往,死后乘龙上天。之所以乘龙,当是龙如马奔驰之故,而远古时代的蟒蛇也有这一特性。据清代学者郝懿行考证,蟒蛇原称奔蛇。《淮南子?览冥训》记古有“奔蛇”。蟒古作“莽”,“莽”形近“奔”,“奔误作莽,俗又加虫作蟒矣”。而奔蛇即“腾蛇”,高诱注《淮南子?览冥训》中之“前白螭,后奔蛇”之“奔蛇”云:“奔蛇,腾蛇。”郭璞云:腾蛇,“《淮南》云‘蟒蛇’。”郝懿行认为,蟒蛇即奔蛇,亦即腾蛇。蟒蛇之所以被称为,“奔蛇”“腾蛇”,当是上古时代的大蟒蛇奔走如飞,如腾云驾雾。郝懿行说:“蛇有大者便能乘风腾鹜。”蟒为蛇中之王,其奔驰速度当是最快的。古人有不少关于蟒蛇(腾蛇)奔走如飞的记述:“腾蛇,无足而腾”;“腾蛇,无足而飞”;“腾蛇游于雾露,乘于风雨而行,非千里不止”;腾蛇“能兴云雾而游其中”;“飞龙乘云,腾蛇乘雾”。这些都说明蟒蛇的特性与“飞龙”“腾龙”的特性相同,龙是蟒蛇的神化。而鳄鱼不善奔跑,只会爬和游,无飞龙、腾龙的特性。

其五,从语音上看,龙的另一古音为mang,与蟒音同。龙古通?,意为黑白杂色。又《集韵》、《韵会》注龙的另一古音称:龙,“莫江切,音庞”。则龙的另一古字与?、庞音同,与“蟒”音声韵相同。朱芳圃也认为“龙”古音与“蟒”同。倘若龙的原形为蟒蛇,为什么不称蟒而称龙呢?这是由于图腾言语禁忌之故。如前所述,龙最初为图腾,后来才演化为神。原始时代的人们出于对图腾的尊崇,除了禁打、禁杀图腾物之外,还禁止直呼图腾,而改以其他名称称呼,把神圣的图腾动物与同类的凡俗动物区分开来。据摩尔根记述,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特拉华印第安人有3个氏族:狼、龟和火鸡氏族。而狼、龟、火鸡均有别名,狼的别名为“圆掌”,龟的别名为“爬行”,火鸡的别名为“不嚼”。维多特部落也一样,他们有8个氏族:狼、熊、海狸、龟、鹿、蛇、豪猪和鹰。这8个氏族的别名为:啮骨者(狼)、树栖者(熊)、懦兽(海狸)、沃土(龟)、漫游(鹿)、爬行(蛇)、高树(豪猪)、飞翔(鹰)。???中国古今民族也有类似的现象,据孙作云的研究,商族以燕子为图腾,但他们不直呼为燕子,而称之为“玄鸟”;中原的龟氏族不自称为“龟”,而称为“玄鱼”;西北虎氏族称虎为“疆良”“强良”(意为凶猛)等。周族以熊为图腾,但他们不直称为熊,而称为“大人”。土家族崇拜白虎,亦有忌呼虎之俗,而呼之以“猫”;畲族崇拜犬,至今仍忌直呼狗。鄂伦春族等族均有图腾避讳习俗。由于蟒蛇肤色黑白相间,并有斑纹,这种肤色可谓杂色,而龙字古通“听”,有“杂色”之义,于是以蟒蛇为图腾的人以具有蟒蛇肤色特征的“龙”作为蟒蛇的别名。日久天长,蟒蛇被神化,人们也忘却了“龙”的原义。

其六,从上述三条龙来看,龙已被神化,被视为主宰雨水之神。腾飞奔驰状,就是上天化为雷电之状。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详述。在满族萨满教中,蟒蛇被视为百虫之首,蟒神亦被视为天上之神。在请蟒神时,萨满须吟颂《请蟒神经》。萨满在庄严的七星斗前,跪请百虫之首――英勇无比的九尺蟒神“乌云德扎布占举”,降临到七星斗前。蟒神附体后,萨满口中自言各神降临的神言:神蟒统辖着九层天中的三层天,是百虫中最高的神主。其中,金色的蟒神,是随众神来的;银色的蟒神,是带着师徒和众萨满来的。东北地区是满族祖居之地,辽宁兴隆洼石块龙崇拜,与后世满族的蟒神崇拜有无关系,目前还难以考证。但萨满教是远古时期留传下的一种宗教信仰形式,保留许多远古时期的信仰,其崇拜蟒蛇,并视之为天上之神的信仰,可能在远古时代便已存在。景颇族也崇拜蟒蛇,砍山看见蛇蟒时不能砍,“认为有蛇蟒的地方是天神‘牟南’生活的地方。”

其七,从上述三条原始龙来看,体长而弯,颈长而曲,无疑是能盘曲的。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汾水流域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盘上,彩绘一条蟠龙纹,龙身粗长,盘曲呈环状。河南安阳亦出土蟠龙纹盘,蟠龙围绕头部盘绕数圈。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玉龙及商代出土的龙形玉,是龙的象征性形象,主要用以悬挂祭祀,祈求龙神降雨,虽是象征性的,但也不是不带龙的任何特点。从红山玉龙和商代的龙形玉均作“C”形来看,也说明龙是善于盘曲的。古人亦云:“龙未升天日蟠龙”,即地上的龙曰“蟠龙”。地上的蟠龙,当是蟒蛇。众所周知,蟒蛇最喜欢盘绕,常盘绕自环或盘绕于树上。而鳄鱼颈短,腹部粗,不能盘曲。

其八,古人在描述某一传说中的祖先或神的形象时,有的说“蛇身”,有的说“龙身”。这表明在古人的意识中,龙蛇为同类。例如伏羲,或称之为“蛇身人首”,或称“伏羲龙身”;又如轩辕,有的称之为“人面蛇身”,有的则称之为“龙身而人头”;再如烛龙,学术界有人认为是北极星神或北极光神的象征,正如龙被视为雷神一样,史籍则称其为龙类之一,但关于其形象却说法不一。有的史籍称其为“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有的史籍则称其为“人面龙身而无足”。从烛龙身长千里来看,烛龙的原形当是蟒蛇。

其九,龙是古代各部落、各民族共同崇奉的神灵,因此,它不会在很少人崇奉的动物基础上产生,它只会在许多氏族部落和民族共同崇奉的动物基础上形成。据笔者所知,以鳄鱼为图腾或神灵的氏族部落很少,而以蛇为图腾或神灵的氏族部落却很多。《说文》云:“南蛮,蛇种”;“闽,东南越,蛇种”。被称为“蛇种”者,都是以蛇为图腾的。而“蛮”和“闽”,当是“蟒”“奔”的同音异写。此外,《山海经》中记有众多的“人面蛇身”或“蛇身人面”之神。根据民族学资料,半人半兽的动物形象,大多是图腾祖先或由图腾演化的地域保护神形象。这说明远古时代有很多氏族部落崇奉蛇。正因为如此,在蛇图腾或蛇神基础上演化的龙才会被大多数部落所接受。直到近代,蛇在南方许多地区和民族中受到普遍的崇拜,如江苏宜兴称蛇为“蛮家”“苍龙”。浙江嘉兴、湖州地区称蛇为“大仙”“天龙”。安徽当涂地区称蛇为“家龙”。此外,这些地方还有敬奉家蛇和忌呼蛇名的习俗。有些地区还有祭蛇仪式。

其十,传说中的龙是善变化的神异动物。《管子?水地》:龙“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论衡?龙虚篇》:“龙之所以为神者,以能屈伸其体,存亡其形。”“龙变体自匿,人亦不能觉,变化藏匿者巧也。”而蛇也往往被视为有灵性的动物。蛇行动灵活,神出鬼没能潜入水底,能钻入土中,能躲入草丛,能爬上大树,能在水中行走,亦能在陆地奔驰。而且还会蜕皮。在夏天,在蛇出没的地方,经常能看到蛇蜕下的皮。凡此种种,都会使古人感到神秘,意识到蛇与其他动物不同,是善变化的动物。另外,古代有许多关于龙化物、龙化人和人化龙的传说,而蛇化人的传说在古今各民族均有不少。

其十一,在历史上,龙的主要神职是掌管雨水。在古代传说和近现代许多民族中,有不少关于蛇主旱涝的信仰。如《山海经?中次二经》:“阳山……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有蛇焉,名曰肥坏,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东山经》:“独山……其中多??,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天下大旱。”《山海经?中次二经》:“鲜山……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见则其邑大旱。”《山海经?北次三经》:“幽都之山……有大蛇,赤身黑首,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近现代一些民族也有类似的信仰,如云南布朗族认为,人头蛇身的“苦拉”是最大的鬼,它是管水的,据说下雨涨大水,山崩地塌时它就出来,人见了就会死,因此每年要在河边祭祀它。在古代中美玛雅人(或称“马耶”人)中,其雨神形象为人首蛇身或象首蛇身。与中国的主宰雨水的雷神形象极为相似。澳大利亚北部的阿努拉部落人也认为蛇主宰雨水,传说蛇居住在水塘里经常不断地向天空喷水,直到天空出现雨云及雨水降落。

其十二,史载龙肉可食,相传夏后氏曾食龙肉,而蟒蛇肉亦可食。清人郝懿行说:“今有菜蟒,不能腾,人啖之,以为珍味矣。”又龙可豢养,古有专门饲养龙的“豢龙氏”,而蟒蛇亦可饲养。非洲一些民族崇拜蟒蛇,蛇庙或圣所内养有蟒蛇和其他蛇,由祭司饲养。据报道,印度尼西亚蟒蛇很多,被视为善蛇,至今仍有人饲养大蟒蛇,并与蟒蛇生活在一起。婆罗洲有一个人与大蟒组成的家庭,该家庭的成员之一是一条长6.4米、重约60公斤的巨型蟒蛇。一家人除了与大蟒蛇同眠外,家中最小的孩子还每天同大蟒蛇一起冲凉,并负责为蛇擦身。另据报道,印度尼西亚有一名3岁女孩,名叫泰瑞哈德,长年与一条长6米的大蟒蛇生活在一起。几年前,其父在野外发现4个大蟒蛋,结果有一个蛋孵出小蟒。于是,泰瑞哈德就一直与蟒蛇为伴,甚至连睡觉也躺在蟒蛇的怀里。

有人以龙的冬蛰、卵生和会鸣叫等特性说明龙的原形是鳄鱼。其实,这些特性不仅鳄鱼有,蟒蛇也有。大蟒蛇除了冬蛰、卵生外,还会呜叫。《淮南子?泰族训》:“腾蛇(蟒蛇)雄鸣于上风,雌鸣于下风。”《山海经》所记的长蛇、大蛇,也会呜叫。《山海经?北山首经》:“咸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音如鼓柝。”《山海经?中次二经》:“鲜山……其中多化蛇……其音如磬。”《山海经?北次三经》:“幽都之山……有大蛇……其音如牛。”

上述种种表明,龙的原形当为蛇。而古人也往往龙蛇并举,如“蛇龙居之”,“驱龙蛇而放之菹”,“深山大泽,实生龙蛇”,“龙蛇之蛰”,诸如此类,在史籍中屡见不鲜。而蟒蛇为蛇中之王,故古人以最大的蛇――蟒蛇为基形塑造龙。因此可以认为,蟒蛇是龙的主要原形之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