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二、有角龙与无角龙

中国历史上的龙,其形态多种多样,既有有角的,也有无角的;既有有足的,也有无足的;既有有翼的,也有无翼的。

一般认为龙的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的。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但历史上的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的。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神圣的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段成式所说的博山之物,当指龙角。可知古人称龙角为尺木。可见古人认为,龙无角是不能升天的。

早于段成式近八百年的东汉王充对“尺木”的理解完全不同,他说:“《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彼《短书》之家,世俗之人也。见雷电发时,龙随而起,当雷电击树木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随而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王充的解释虽然较段成式较接近本来意义,但他把雷与龙当做两种事物。实际上,远古时的人们往往把雷与龙混同,认为龙是雷电的化身。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古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台湾学者袁德星提出的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结果。他说,从文字上看,甲骨文的龙字和凤字,在结构上,其头顶的部位完全相同,凤为禽类,龙为爬虫类,但龙凤头顶上的符号相同,乃是因为这两种动物都是人文动物,而非自然界中的动物。甲骨文的龙字之下半,完全是一条蛇,但头上的有类似“辛”形的角使它显得和蛇大不一样。凤也一样,甲骨文凤字的下半,也完全是一只鸟,但凤头上也有一“辛”形的冠(在龙称角,在凤称冠),使它与普通的鸟大不相同。他认为,甲骨文的龙凤二字头上的“辛”形符号,是一种人文主义,是表示尊贵,代表神圣的符号,好比现代的皇冠一样。他进一步考证龙角源于上古的生殖器崇拜。他认为,龙头上的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的且(祖)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均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的,也有大理石雕成的,其形状与龙头上的角和凤头上的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不但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原始龙中,有的有角,有的无角。如距今约7000年前的辽宁兴隆洼石块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全长近20米,龙身宽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考古工作者未报道该龙有角。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壳龙身长1.78米,高0.67米。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也没有角。

然而,距今5000-6000年的湖北黄梅县焦墩卵石龙却有角。据报道,卵石龙身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昂首直身,曲颈卷尾,背部有三鳍,腹下伸三足,长颈曲折弯卷,独角上扬,恰似一条正在腾飞的巨龙。

在古籍中,多称龙角似鹿,如宋人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角似鹿”。明人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亦称:“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

在古代传说的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再如螭(音chī)龙,为传说中的无角龙。朱骏声在《离骚补注》中综合古人之说:“龙,雄有角,雌无角。龙子一角者蛟,二角者虬,无角者螭。”

据另一种说法,虬也是无角龙,王逸注《楚辞?离骚》中之“虬”:“有角曰龙,无角曰虬。”

传说中的夔(音kuī)龙亦无角。《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无角。”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的,所谓“独角龙”。清人王士祯《池北偶谈?谈异二》记述:“中丞牧仲(荦)说:顺治二年……见大内所藏真龙,全身盘屈贮箧中,一角,五爪,鳞甲如铁,长丈余。”上古的龙鱼,也说是一角,《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圣攸乘。飞鹜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的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认为西汉时的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一种是有双耳双角的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的龙。东汉时期的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的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的棱,顶端向前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的方向转变。东汉末至东晋时期的龙角顶端一律向前蜷曲。南北朝至隋时期的龙,龙角下半部有三个突起的棱,角顶端向上蜷曲,也有个别角很小的龙。唐宋时的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的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的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的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的艺术中的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龙艺术的变迁。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