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

  2月20日,是全体国旗护卫队官兵难忘的日子。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升起的新中国国旗。

  12时26分,23届奥运会赛场响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激越的旋律冉冉升起。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田径名将王军霞赢得5000米长跑冠军,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后,正举着手欢呼时,她的眼前突然闪过一片熟悉的红色。

  1960年5月25日,这是贡布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

  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了联合国大会,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1985年2月20日,一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舒展自如地飘扬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空。

  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的文章。

  降半旗,为小平同志送行

  1997年2月19日晚,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山河呜咽,神州失色。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世界失去了一位真正的伟人。

  2月20日,是全体国旗护卫队官兵难忘的日子。

  当天凌晨2时多,北京市天安门管理委员会突然通知队长王金耀去开紧急会议。一位负责同志对他说,小平同志逝世了,上级通知自20日晨到举行追悼会那天,天安门广场等处要降半旗志哀。他要求国旗护卫队必须完成好这一政治任务。

  回到驻地,顾不得擦去眼角的泪花。王金耀和战士们连夜测算、演练了降半旗的动作。要保证让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肃穆、庄严、规范、悲壮。

  凌晨6时59分,迎着数千群众期待的目光,护卫着祖国第一旗的国旗护卫方队准时出现在金水桥上,战士们的步伐沉着而坚定,因为他们知道,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他们将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完成一个举国志哀的象征;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表达自己对小平同志的哀思。而此刻等候在天安门广场的绝大多数群众还不知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但是从国旗卫士严肃的表情和沉重的脚步声中,他们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7时整,擎旗手刘跃征将国旗递给早已肃立在旗杆下的升旗手郭毅红。他们的动作果断而有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让这样的历史时刻万无一失。

  7时01分,队长王金耀准时下达了升旗的命令。在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攀升,直到旗杆的最高处。

  “降半旗”,当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消失时,王金耀的口令清晰无比。在场的群众看见,已经升到顶的国旗开始缓缓地下降,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数千名群众连同国旗卫士肃立在天安门广场,没有一点声音,仰望着国旗徐徐下降。那场景犹如一座巨幅的雕像。人们的眼睛湿润了,有的人已经泣不成声。

  具体执行降旗动作的战士刘静一边默默地流泪,一边以逆时针方向缓缓地摇动降旗的手柄。他默默地数着,一共摇了40圈后,准确地将国旗降至旗杆的2/3高度,后来,笔者见到了这位在国旗护卫队已服役两年多的小伙子。他告诉我,能亲手为哀悼小平同志做点什么,是最令他们慰藉的事情。那之后的五天,一直到1997年2月25日清晨,都是他在旗杆座下面的地下室内实施降旗的动作。那五天是国旗护卫队战士最难受的五天,因为作为一名国旗卫士,他们最喜欢的是国旗能高高飘扬,升到顶的国旗要降下来,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国旗低垂,象征的是全国举哀,怎能不令人伤心。

  2月25日上午8时30分,笔者赶到了国旗护卫队驻地采访。我发现,在整个追悼会过程中,每一个战士都始终保持着最标准的军姿,我知道那是战士们的一片心意,他们把为护卫国旗的那份虔诚,拿出来表示对小平同志的敬意。

  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

  1952年7月,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第15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在激烈进行。

  在各国体育代表团居住的村庄欧坦尼米上空,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引起了各国运动员的关注和好奇。

  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升起的新中国国旗。

  尽管中国的体育组织在1922年就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联系,但由于旧中国体育事业的落后,中国体育在奥运会上没有什么地位和影响,更有一些帝国主义者视中华民族为“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分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走向世界。

  1952年7月,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赫尔辛基举行。当时,有人认为中国体育事业还很落后,又是在奥运会即将开幕时才得到邀请而临时组队的,去了也不一定能赶上比赛;即使参赛了,成绩也不会好。因此主张不去,周恩来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坚决支持组队前往参赛。

  周恩来说:“要去,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要通过新中国运动员的风采宣传新中国的新面貌。”

  在周恩来的支持与关怀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率领由40人组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前往赫尔辛基参加了第15届奥运会,让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上高高飘扬。

  中国体育代表团回国后,周恩来又指示说:“参加奥运会,升了五星红旗还不够,中国运动员应该为世界体育做出贡献。我们有那么多人口,我们会有好的体育人才,今后应该多创些纪录、多获世界冠军,让五星红旗更多地飘扬在国际运动场上。”

  但国际敌对势力又耍出新的花招,把所谓的“中华民国奥委会”列入各国奥委会名单,妄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奥委会在多次抗议无效后,被迫于1958年8月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但是,人民的事业是不可阻挡的,1959年4月,新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终于诞生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男子单打冠军,在国际体坛领奖台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是一次零的突破,是一个划时代的时刻,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1979年11月,经过21年斗争,在各国奥运组织进步力量的支持下,终于把台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区组织。这样,中国奥委会才重新回到国际奥委会。

  1984年7月,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阔别奥运赛场32年之后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7月29日上午,争夺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较量,在男子60发手枪慢射这个项目上展开。各国的神枪手们云集普拉多奥林匹克射击场。身穿红色运动服的中国选手许海峰,被排在80个靶位中的第40号位。在这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即将诞生的时刻,一群“无冕之王”――各国记者也蜂拥而至。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认为上届冠军瑞典选手拉罗格纳・斯卡拉查尔夺魁呼声最高,所以都围在他的靶位后,等着抢先采访本届奥运会第一场金牌得主。然而,奇迹却在40号靶位出现了,那里的两组弹着牌上,显示出同一个数:“97”。

  在公认难度很大的手枪慢射中,连续打出这样高环数,是少见的。这时,记者朋友们纷纷丢下瑞典的斯卡拉查尔,涌向中国的许海峰靶位,睁圆他们聪明的大眼睛,屏息以待……

  当许海峰的枪口呼啸飞出最后一颗子弹,眨眼间命中靶心,弹着牌迅速显示出环数的一刹那,全场欢声四起,一片沸腾。一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健儿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夺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12时26分,23届奥运会赛场响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激越的旋律冉冉升起。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手将一枚闪闪发光的金牌挂在了许海峰胸前,并深情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台湾在美国出版的《中国时报》,以“大陆选手许海峰赢得中国人民的历史殊荣”的套红标题报道这一喜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企盼多时的第一面奥运金牌终于在7月29日中午时分,挂在中国大陆射击运动员许海峰的胸前。太阳底下的金牌,金光灿然,耀眼辉煌……”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许海峰旗开得胜,在战幕刚刚揭开就实现了零的突破。接着,捷报从各个比赛场地频频传来,金牌、银牌、铜牌,一枚接一枚地挂到中国运动员胸前;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在奥运会领奖台上升起。

  整个23届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共获得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金牌总数仅次于美国、罗马尼亚、联邦德国,位居第四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国田径名将王军霞赢得5000米长跑冠军,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后,正举着手欢呼时,她的眼前突然闪过一片熟悉的红色。

  那是一个留学生在看台上抛来了一面五星红旗,王军霞热泪盈眶,赶紧跑过去接过五星红旗,双手高举,绕着田径场跑了一圈。

  这个镜头被许多摄影记者拍了下来。

  五星红旗,在中国运动员和亿万炎黄子孙激动的闪闪泪光中,从奥林匹克领奖台上频频升起……

  国旗升起在世界最高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健儿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从喜马拉雅山北侧,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把一面五星红旗带上峰顶。一片火红,托着五颗光芒闪烁的金星,在8848多米的冰封雪盖的峰顶,猎猎飘动,何等神气、何等威风!这是人类登山史上,在征服最险最高峰的冲击中,第一次成功。

  现任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副主席的贡布每当回忆起往事,总是这样说:“我一生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就是第一个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亲手送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作为一名藏族运动员,没有什么能比这件事更让我兴奋的了。”

  1960年5月25日,这是贡布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那天,贡布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迎着零下30度的严寒,登达地球之巅,开辟了人类从北坡登上珠峰的道路。当时,刚刚翻身的农奴贡布,激动地把一面五星红旗和毛主席的半身塑像,安放在顶峰西北角的岩石上,并用细石块作了妥善保护。

  遗憾的是,当时正值深夜,受摄影器材和摄影技术的限制,未能摄下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场面。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藏族女队员潘多,同罗则、桑珠等八名男队员一起,再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让五星红旗又一次在地球之巅高高飘扬。

  他们在峰顶停留了70多分钟,拍摄了五星红旗飘扬在珠峰的珍贵照片,采集了冰雪样石和岩石标本,并精确地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8.13米。

  潘多,世界上第一位踏上地球之巅的女性。她后来回忆当时在顶峰的情况说:“我们展开五星红旗,胜利的喜悦使我们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当年登顶队员之一、如今担任西藏登山队队长的罗则,回忆起当年那一幕,仍然激动不已,仿佛往事就在眼前,他描述说:“当时,风雪在珠峰顶上狂吼,我们用力把国旗举过头顶,展开在空中,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世界最高峰高高飘扬,我们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那时候,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一些外国登山队员,从南坡登上珠峰后,就在胸前展开自己国家的国旗,以此来显示他们国家登顶成功。我们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伟大祖国的象征,我们一定要把它高高举起来。于是,我和索朗罗布、桑珠三人迎着狂风,留下了如今人们常看见的我们举着飘扬的国旗站在珠峰顶上的照片。”

  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们告诉记者,在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前,他们心里想得很多。然而,当真正登上峰,由于缺氧,千言万语,在五星红旗举起的一刹那间,竟然只剩下一句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如今,西藏登山队每进行一次重大的登山活动,总要带上一面国旗。他们认为,没有什么能比登上峰顶后让国旗飘扬更令人兴奋的。久而久之,西藏登山队的队员们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次登上一座峰顶,都要让五星红旗飘扬起来。

  1988年5月,中日尼三国登山队员实现了双跨珠峰的壮举。在这次登山活动中,中国登山队员次仁多吉创造了在珠峰顶停留时间99分钟的最长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珠峰飘扬时间最长的纪录。这次三国联合双跨珠峰的活动,日本电视台通过国际卫星首次电视直播登山现场,电视画面上,五星红旗长时间飘扬在珠峰顶上,轰动世界。

  从1980年以来的15年间,我国对外开放珠峰,凡是登上峰顶的外国登山队,都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各自国家的国旗同时举起。

  截至目前,已有近百支外国登山队的300多名登山队员登上珠峰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展现在世界最高峰的次数在世界上是最多的。

  进入90年代,西藏登山队又有了一项新的活动,那就是每次登山活动出发之前,都要在登山大本营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当年,参加中、美和前苏联和平登山队的中国队员大其米告诉记者说:“在登山营地升国旗能给人以信念和力量,登山途中有国旗壮胆,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而一旦登上顶峰,举国旗的一瞬间,是登山活动中最辉煌的时刻。”

  联合国大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949年10月,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整整22年以后,1971年10月,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升起。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6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作为中国人民惟一的合法政府,理应合法地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然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却极力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以至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剥夺了很长一段时期。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的不断提高,经过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开展的长期斗争,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美国从1961年就提出的、旨在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所谓“重要问题”案。

  接着,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

  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时,大厅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一些非洲国家的代表甚至当场跳起舞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炮制的“双重代表权”案还没来得及付诸表决就夭折了。中国终于以崇高的国际威望重返联合国。

  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次出席了联合国大会。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风景:冰山、白雪、蓝天、红旗

  1985年2月20日,一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舒展自如地飘扬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空,同那里特有的冰山、白雪、蓝天相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风景画。那里正在举行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的建成典礼。

  凛冽的寒风中,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凝望着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泪流满面。此刻,几个月来所有的艰辛与困苦,都被亲手结束南极没有中国考察站的历史而激起的豪情冲个烟消云散。

  1984年11月20日,来自全国23个部委局以及海军的近60个单位591人组成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搭乘“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指挥救生船,开始了新中国的第一次远征南极的艰难而意义重大的历程。

  通往南极的航程充满艰难险阻。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一路风雨兼程,躲过了多次强劲台风的袭击,战胜了一次次凶猛的暴风雪,终于胜利地到达南极洲乔治王岛。

  考察队员还没从一路颠簸的疲劳中恢复过来,就迅即开始了紧张的选址、卸运物资和建站工作。经过精心勘察,确定站址设在菲尔德斯半岛。然后,他们又战风斗雪,夜以继日,在短短的时间内把500吨的物资卸运上岛,盖起了6栋600余平方米的房子,建起了气象观测场,安装好完备的气象设备,架设完大型的铁塔通讯天线网,还修建了码头、广场和直升机简易停机坪。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胜利建成。

  白雪皑皑的南极洲上,留下了中华儿女的足迹,曾经三下南极为祖国发现大铁矿的女科学家金庆民,回忆起在南极的经历,满怀感情地说,在她用生命和激情谱写人生最美丽的时光里,是国旗时时与她相伴。

  1986年12月28日,作为中国南极及环球考察队中惟一的一名女科学工作者,金庆民随考察队在海上颠簸了上万海里,穿越了凶险的冰山带,登上了南极的大地。当她抬头看见飘扬在“长城”南极考察站前的五星红旗时,泪水顿时溢出眼眶。她俯身捧起国旗前的冰雪亲吻,热泪滴在南极的冰雪上。她在心底轻呼:

  啊,南极,我来了!一名中国妇女,终于踏上了这冰雪大地。

  1988年11月,金庆民二下南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攀登南极最高峰――文森峰的女性,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极腹地的铁矿上。

  金庆民这次参加的是中美双方联合举办的文森峰登山科学考察队。在准备登机飞往南极时,他们收到了美国政府声明对探险者的生命安全不负任何责任的照会。为了把第一面中国的国旗插在南极腹地的矿藏上,金庆民毫不犹豫地在“生死文书”上签了字。

  经历了一路艰险,爬过了海拔3200米左右的一段近乎直立的陡峭冰坡后,金庆民与登山队员分手,独自一人留下来进行地质考察。白天,金庆民总是背着装有一面微型五星红旗的大背包,爬上几百米的冰坡,观察岩层构造,取岩样、拍照片,信手画出一幅幅地质剖面图。

  12月2日,这是金庆民独自一个人留在冰雪世界中的第四天。她在冰原耀眼的银光中,艰难地沿着近40度冰坡攀登,用心地观察、采集。晚上8时许,当金庆民来到一个山坡背斜的轴部,在极昼的阳光照射下,突然发现了铁矿的露头。沿着这露头的走向继续追索,证明这是一条长约20公里、厚度在200米左右的含铁岩系和铁矿带。她欣喜若狂:中国人在南极发现铁矿了!她掏出背包里的那面微型五星红旗,郑重地把她放在矿体上,让她向全世界宣告,这一宝藏是伟大的中国人发现的!

  那面小小的五星红旗在浩瀚的冰原上闪着红光。在金庆民的眼里,她的光辉似乎照亮了整个冰原大地。金庆民激动地对着茫茫冰原呼喊:“祖国啊,为你的女儿骄傲吧!”“中国!中国!中国在这里!”

  1990年,金庆民作为队长,率领一支由地质科学工作者组成的考察队,三下南极考察。每当他们登上一个岛屿,岛上便升起一面五星红旗,以示对为南极考察做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的尊重。望着一面面飘扬的五星红旗,金庆民的视线一次又一次地被泪水所模糊。

  如今,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继长城站建立之后,又陆续组织了八次南极考察,并在南极拉斯曼丘陵建起了中国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又一面五星红旗在南极大陆高高飘扬。

  天安门上空的国旗插上了北极

  1995年3月31日,首次远下北极的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北京启程,经纽约赴加拿大,并在加拿大哈德逊湾进行雪地训练后,于4月下旬开始进军北极。

  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是北极的近邻,北极地区海冰、洋流和气团的变化,对中国气候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1990年,美国、前苏联、加拿大、丹麦、冰岛、挪威、瑞典、芬兰等八个北极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随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国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国。而中国这个在世界上同时也是北半球的重要国家,却因为没有在北极地区进行过实质性的科学考察,仍然未能加入这个国际组织。

  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的中国人,足迹已经遍及五洲四洋和地球最南端,怎么能长久地滞留在北极大门之外呢?

  北极与中国息息相关,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为了不断丰富和加深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认识,1995年初,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

  3月26日,即将出发的中国北极考察队全体队员,身穿红色考察队队服列队参加天安门广场国旗升旗仪式。队员们在国旗下宣誓:“远征北极,不负众望,考察北极,造福人类。”接着,国旗护卫队战士将一面曾在天安门上空飘扬的国旗郑重地移交给科学考察队,让国旗随队远征,让队员们把国旗插到北极去。

  4月23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开始了征服北极、书写科学史上辉煌篇章的壮举。他们每天冒着严寒,在雪原冰脊间行进10小时以上,穿过险象环生、令人后怕的剪切带和数不清的冰裂缝,在寒冷和疲困交加中顽强拼搏。

  何谓剪切带?简单地说,就是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海流,向不同方向运动时产生的冰面大面积相互挤压或开裂。遇上这种险情,如果躲避不及,就会葬身海底。

  4月27日下午,考察队员们感觉到冰面有些晃动,但并不剧烈,谁也没有在意。可是,晃动越来越厉害,队员们仍凭着一股勇气奋力往前闯。经验丰富的美国向导,看到天上出现了一条黑云和一条白云,立即发出了有灭顶之灾的警告,命令所有队员迅速撤离。因为这种条云的出现,是剪切带即将发生的特有的危险信号。

  当队员们迅速往后撤离时,来时的雪橇印痕已不见踪影,这说明原来的冰面已被挤走。一会儿,队员们离开了那块新的几十平方米的冰面。伴随“咔吧咔吧”的巨大响声,那块新冰面也被挤得慢慢地竖起来。

  出于职业的敏感,中央电视台记者抓起摄像机,一心想拍下这千载难逢的自然奇观……“NO!NO!NO!”一位美国朋友连连向他发出警告。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朋友一把死死抓住摄像记者的肩膀,强行将他拽出危险地区。再回头看时,刚刚离开的这块冰面也已竖成一道两三米高的冰墙了。考察队员们都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惊叹道:好险啊!

  北京时间5月6日上午10时55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经过13天的艰难跋涉,终于从北纬88°冰面步行抵达北极点。

  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北极极点的上空,格外鲜艳夺目。这个小小的极点,是地球所有经线的归宿。队员们围旗跑一圈,仅用了三秒钟就完成一次“环球旅行”。大家围聚在五星红旗周围,让自己的身姿和一腔豪情、五星红旗的风采,同北极的冰天雪地一起,永远地留在了地球最北端。

  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

  一面党旗、一面国旗,取名为“敬意旗”,摆放在党政军首长和企业家的办公桌上,顿生庄严的美感。1994年下半年以来,办公室内“国旗热”,发端于福建厦门,传至大江南北。

  久违的国旗情结,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这种“敬意旗”有三种:第一种,室内立式国旗,包装的平面下半端是红色海洋,左上角往上斜的三角红色,表达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勇往直前的力量;第二种,台面党旗、国旗双面式,包装构图是两座山峰的抽象造型,托起一颗红桃心,取意于红旗打自井冈山的重峦叠嶂中,如今红遍祖国大地似海洋;第三种,台面国旗,其包装深红色为底,套黄屹立着一座华表,并凸出“吾国天佑”四个字,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承了五千年中华的优秀文化。

  “敬意旗”包装的设计者叶双凯说:“人人都有爱国心。面对中国的国徽、国旗,我们都会升腾起国家和民族的自尊感。但是,这种崇高的感情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出现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这种感情寄托的多种形式。除规范的场合外,在我们许多标志物,如徽章、奖牌和衣饰等等,都可用适当的国旗形象寄托我们的感情。”

  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的文章,报道了国务院几个部委的部长在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插挂五星红旗的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北京大学四名著名教授宁骚、晏智杰、肖蔚云、何芳川通过电话向《光明日报》联名倡议:领导同志应率先在办公室里插挂国旗,以增强全民的国旗意识。他们认为,在领导同志办公室里插挂国旗,可以使他们想到自己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办事要想着国家和人民,要想到自己的工作是庄严和神圣的。

  1月26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四位教授的倡议。教授们的倡议,在国家各部委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得到热烈响应,至1月28日,共有41个部级单位的领导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插挂了国旗。

  他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当看到国旗,就会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想一想如何尽力把国家建设好,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说教,插挂国旗,不仅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而且对于全体公民来说,都是一次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升起太空归来的五星红旗

  1997年1月1日的升旗仪式对于全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

  这天的天安门广场升起的这面五星红旗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她曾乘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翱翔了15天。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望着高高飘扬的国旗,激动地说,这面国旗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心血,她象征着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着伟大祖国兴旺发达。

  这次名为“五星红旗翱翔太空”的活动是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的。1996年11月4日,搭载国旗的卫星顺利返回地面。

  新年第一天的升旗是在1996年第一场雪后的严寒中进行的,白雪覆盖的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杆下早早就站满了自发赶来的各界群众。广场上5万多名观众的热情也多少出乎国旗护卫队战士们的预料。

  这也是国旗护卫队战士们得到的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当庄严的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时,在北京市东城区邮票公司以及全市各邮局门外,还有许多人冒着六七级大风在冰天雪地中,等待购买《五星红旗遨游太空――天安门广场纪念封》。

  这套纪念封一套两枚,构思新颖,设计庄重。一枚的图案是以一名擎旗手、两名护旗手肩扛国旗为主图,后面衬托一幅从宇宙拍摄的地球全貌照片;另一枚图案为国旗护卫队正以整齐的步伐,迎着朝阳,跨过金水桥准备去广场升旗。封的正面印有国旗护卫队队长签名及1997年1月1日的升旗时间;背面印有中英文介绍文字。

  关于曾经翱游过太空的五星红旗的精彩故事还在后面。

  1997年6月,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一起,在香港举行了一个特别仪式,将另一面曾在太空翱翔15天的五星红旗连同一面曾经翱翔太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董建华在讲话中表示,感谢有关部门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特别赠送,他为能够分享到祖国航天科技的成果感到高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之时,这两面有过非凡经历的旗帜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上空高高飘扬。

  (摘自《国旗护卫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