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六节 后唐太祖李克用与他的“十三太保”

  众所周知,蒋介石麾下曾有过十分厉害的“十三太保”,他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为蒋介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统治曾立下过汗马功劳。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人员有: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十三太保”均为黄埔军校毕业生。

  “十三太保”提法的首创者并非蒋介石。历史上最早的“十三太保”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

  中国历史辞典中关于十三太保的辞条解释为:后唐太祖李克用有十三个义子,称为十三太保。

  李克用有十三义子,皆获太保衔(太保是官名但无实职):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最厉害,百战百胜。当时流行一句话说:王不过霸王,武不过存孝。李存孝勇冠三军,威名赫赫,因战功卓著被封为飞虎将军。关于李存孝的骁勇,《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有记载:“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新五代史义儿传》也盛赞之:“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李存孝后来被四太保李存信的谗言害死,受到车裂的极刑。李存孝被处死后,李克用对之很怀念,每次和诸将谈到李存孝时,李克用都流泪不止。关于李存孝的故事在元朝也是热门,大戏曲家关汉卿写了《哭存孝》、还有无名氏的《存孝打虎》。关剧中写李存孝自报家门时说:“某本姓安名思敬……有阿妈李克用见某有有打虎之力,招安做作义儿家将,封我做十三太保飞虎将军李存孝。”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大太保李嗣源和三太保李存勖都做过皇帝。

  三太保李存勖,就是后来的后唐庄宗。李克用病逝之时,他的军队正在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和后梁的军队对峙,指挥作战的重任就落在了其子李存勖的肩上。

  当时,李存勖提出要出兵为潞州解围。但是,有兵士劝阻他,他们认为,李存勖正在为父服丧,不适合出兵。李存勖却认为,敌人一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一定会松懈下来,没有防备,正好可以攻其不备。于是,李存勖身穿丧服亲率大军疾驰六日直扑潞州。梁军果然毫无防备。在三垂冈作短暂休整后,次日凌晨,在漫天大雾中,李存勖大军直捣梁军营寨,将敌军杀得丢盔弃甲。梁军将官三百人被俘,死伤万余,仅百余骑仓促逃亡出去。

  后梁太祖朱温闻讯,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资治通鉴》卷266)。

  对于李存勖的这场漂亮战役,清代诗人严遂成曾作诗《三垂冈》歌颂之: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李存励基本上完成了父亲李克用得遗命,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其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李存勖称帝后,追尊父亲李克用为后唐太祖。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大太保)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殊死抵抗,却被提升为直御(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发动兵变乱箭射死。李嗣源攻入洛阳,派人从灰烬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欧阳修曾很惋惜地评价李存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就这样,大太保李嗣源接替李存勖又当上了皇帝,史称后唐明宗,改元天成。

  李嗣源即位后,改革弊政,杀宦官,诛孔谦,废苛法,均田税,政局小安。但他也猜忌大臣,又年老多病。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明宗病,子从荣疑明宗已死,领兵入宫,事败被杀。

  明宗李嗣源于这一年死去,其子从厚继位,是为闵帝。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本姓王,李嗣源的养子)起兵杀从厚,自立为帝,是为末帝。清泰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937年1月11日),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李从珂自杀,后唐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