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五章 阿克陶实验中学江西实验班如何开展

  勒恩 杨勇 方兆瑞 吴海英 张龙财 徐荣军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必要性

  1.新课改的要求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从此,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几年,教师们积极进行课改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初步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式,改革了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新课程的实践经验不断涌现,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正茁壮成长起来。

  2.时代的呼唤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3.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

  (二)课题提出的现实性

  从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来看,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领导,更多的是在教学方面实施新课改理念,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新课改理念下的班级建设,轻视了新课改对班主任角色提出的新要求。这是课程改革的误区。

  学习方式变革的理念是新课程一大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变革学习方式有以下三种途径: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研究性)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预期研究目标

  依据中央援疆座谈会和援疆工作会议精神,贯彻2014年3月26日江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牢记“认真、扎实、担当、效率、奉献、学习”六个关键词;结合阿克陶县教育发展状况,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密切交流沟通和取得支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注重创新,努力促进阿克陶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20日)

  熟悉受援学校阿克陶实验中学教学管理和教学实际情况并制订调研工作方案。

  阿克陶实验中学是一所双语学校,学校分初中部和高中部,现有学生3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75%;教师300余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90%以上,少数民族教师占60%。教学模式多样化,不仅有以汉语为主的教学班,还有以柯语为主的教学班和以维语为主的教学班;汉语班以汉族老师教学为主,柯语班和维语班以民族老师为主;江西教师主要是教汉语班,汉语班的教学模式为分层次教学,分快班、中班、平行班三个层次。江西教师所教的都是平行班。按照县政府和教育局领导的要求,通过考试筛选,4月9日,学校设立了两个平行的实验班,我们负责其中一个平行班,班主任由语文教师方兆瑞担任,勒恩、吴海英、徐荣军分别担任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学科教师。

  2.方案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9月)

  (1)努力推进阿克陶实验中学的新课程改革。新疆于2010年公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尽管已经实施新课程三年了,但由于新疆还是一个教育相对不发达地区,阿克陶县实验中学教师队伍不太稳定,新课程理念远没有深入教师的思想,重成绩、轻评价,重终结性分数、轻过程性评价的做法依然存在,这与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教育极不适应。因此,我们计划通过努力,利用阿克陶教育局和阿克陶实验中学为江西教师单独开设一个实验班的机会,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加大与当地教育领导和教师的多频度、深层次沟通,实现带动和示范,取得较大突破。

  (2)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①推进“课堂高效运转、教师专业发展、学科科学建设、教研专题引领”教学工作思路的落地实施。

  ②制定科学的教学常规要求,推进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检测五个环节的科学高效落实,努力规范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③从最基本的课堂常规抓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把他们分成六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本组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把学生上课时的坐、立、起、行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等内容做了严格的规定,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懒散和精力不集中等坏习惯,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了课前有准备、上课有精神、听课能专心、思考会用心、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等。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们就形成了良好的上课习惯和学习习惯,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加强对阿克陶实验中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期调研,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以高起点、新理念筹划、编制部分主要教学管理制度,为2014年秋季顺利开学提供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

  (3)建立完善的家长学校。为全面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家长学校工作制度:

  ①认真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围绕家长学校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班的工作实际,制订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加以实施。

  ②坚持搞好家长学校培训工作,并定期抽查培训的效果。

  ③每学期开好家长座谈会,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提出好的建议,同时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打分,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3.总结阶段(2014年10月)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案例研究法

  3.调查研究法

  4.文献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的实施过程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和厚爱,使课题研究得以圆满完成,并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1)学校领导重视。

  (2)组织管理保障。

  (3)资金资料保障。

  为了确保课题的研究活动能顺利开展,学校及时购置了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类书籍,提供了相关研究资料。通过三个阶段的课题研究和实施,可以说,课题组成员所带的班级都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践证明,对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其实是对班主任管理理念的创新研究,是对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研究。大文学家韩愈说得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只有从根本上提升班主任的素质和观念,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创新。

  五、课题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效

  对照三个研究阶段的工作,在结合实际工作思路和成果的基础上,参与课题的班主任分别撰写了论文、分析报告等,从理论角度对各阶段工作进行了提炼、总结。通过领导的指导,课题参与者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拓宽了,工作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身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是一次很大的促进。

  六、研究后的思考与设想

  结合班级管理的方法创新,课题组成员明显感到,在管理班级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要对全班同学负责,面向全班每个学生。在学生观上,要确立一种指导思想:坚信只要是正常的学生,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教育,都可以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注意覆盖全班学生,不能有所偏向。

  (2)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往往会使用就事论事、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方法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使工作被动,且显得无头绪,会使班主任“南征北战”忙着补漏洞;二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怀疑和敬佩心理的萎缩。

  如能提前做到审时度势,及时从方方面面给予指导,通过打“防疫针”的方法,消除产生的“疫菌”,至少可以减少其滋生的概率,从而减少偶发事件的产生,达成指导效果。中小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比较欣赏的一种方法是“全天候服务”,它也就是本着这个宗旨而提出的,当然这更需要班主任全身心的投入和更细致周到的工作。

  (3)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首先要对事态的开始、发展、结束进行全程的了解熟悉,其次才是对事态的全程进行指导,了解熟悉是全程指导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在处理一些事件中要注意这一点。有时事态的发展会出现波动性、反复性,例如,学生之间的冲突,班主任一般是在了解情况后,批评教育错误的一方,对双方晓之以理,并阐明利害关系,解决冲突。这样看似问题解决了,矛盾也没有了,然而,经常会出现双方因上次冲突中受益、受害的不均匀,并在下次小摩擦中,点燃导火线,使得由原本无所谓的小问题,而化成干戈。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真正达到全程指导,也应常使用发展的目光对待事态的发展,事后要做进一步的摸底工作,可以说类似商业中的“售后服务”。这样一来,解决问题就可以说比较完美了。

  时间长了,就会出现麻木状态,那制度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因此,制定制度时就要充分考虑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加以管理。各种制度很多,如能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分析和制定,就可以增加制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4)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是班主任和学生在日常相处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衡量和评判的手段,但一般评价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去甚远。诚然,我们也不否认绝大部分的评价有其客观公正的标准或条例,通常我们就以这些标准或条例为准绳来衡量、判断。在实际工作中,如要评价一位学生的好坏,往往看其是经常犯错误,还是循规遵纪。当然,这种方法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与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位学生是不配套的,至少在同学中,就有一些有着独特优点的学生。比如,某些成绩差的学生技能特别好。所以,我们可从学生的优势入手,加以引导,也能化劣势为优势。因此,对待学生不能一刀切,要以全新的观点客观地评价学生。

  曾经荣获诺贝尔奖的温伯格教授说得好: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尝试下一步,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知识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标准。班主任要经常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新问题,开展研究,进行试验,去发现新的东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七、课题反思

  1.本项课题研究实验的适应范围很广,但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推行这一研究实验。

  2.由于课题研究的经验不足,对研究项目深度的把握有待加强。尤其是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3.本着学无止境、研无止境,对于新课改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可展开进一步的追踪研究。

  参考文献:

  [1]劳凯声主编。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7]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8]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