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四章 援疆教师如何融入受援学校的教学中去

  方兆瑞 杨勇 勒恩 张龙财 吴海英

  一、开展课题调研的目的

  我们江西第八批驻阿克陶县援疆教师(教师二组),全体成员11人,自2014年2月26日进驻阿克陶县以来,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尽快融入受援学校的教学中去,为当地的教育教学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大家都意识到制约新疆发展最大的问题是教育和人才,尤其是南北疆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职业教育发展落后,高等教育没有形成地域特色。南疆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对汉语作为通用语言在实际工作当中发挥作用的理解不够,加之文化、风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南疆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离现代文明越来越远,不同民族间由于自幼在知识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学习专业知识理解上产生巨大差距,导致学习的障碍和困难;由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就业观念的落后,导致就业困难。我们作为教育援疆的一分子,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当前形势下,中央再一次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充分强调了教育对新疆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为新疆各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疆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原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是我们依据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和2014年3月26日江西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牢记“认真、扎实、担当、效率、奉献、学习”六个关键词,结合阿克陶县教育发展状况,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密切交流沟通和取得支持的基础上,特制定了“援疆教师如何融入受援学校的教学中去”这一课题,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注重创新,努力促进阿克陶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研课题的现状分析

  我们从阿克陶县情、受援学校校情、学生学情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县情

  阿克陶县地处祖国西部边陲,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南部分别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380千米,中(中国)巴(巴基斯坦)国际公路、315国道、214省道穿境而过,是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和桥头堡。全县总面积2.42万平方公里,分为平原农区和高山牧区两部分,其中高山牧区占96.4%,属半农半牧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15个乡(镇、场)119个村,总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5万人,由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汉族、塔吉克族等13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96%。其中维吾尔族15万,占全县人口75%;柯尔克孜族4万人,占全县人口20%;汉族0.7万人,占全县人口3.5%。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89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76所,学前“双语”幼儿园61所(城镇3所,乡村58所)。在校生4453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43430人,占在校生的97.5%。学校教职工5020人,其中专任教师4282人。全县中小学校舍总面积24.3万平方米。

  (二)受援学校校情

  江西省教师对口支援的学校是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其前身系阿克陶县第二中学,是一所以汉语言教学为主的完全中学,始建于1971年9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教育扶贫攻坚战略思想,推动“双语”教学进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发展步伐,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于2004年9月,与阿克陶县第三中学(原柯尔克孜族中学)合并,更名为阿克陶县实验中学,成为克州首批实行“民汉”合校,推动“双语”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阿克陶县城广场东侧,学校开办民、汉语系初、高中教育,开办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有3栋现代化教学楼,1栋学生寄宿公寓楼,1栋克拉玛依支教教师宿舍楼。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视听室,所有教室均配备了广播音响、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并开通了宽带数字化校园网络,基本满足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有教职工286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31人。现有教学班75个,其中高中班级25个,初中班级50个。学生共3627人,其中初中部学生2566人,高中部学生1061人,寄宿生2660人;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为90%。

  (三)学生学情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我们在江西接触的都是汉族学生,到了新疆必然要接触许多民族学生,所以我们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在学习方面:由于新疆学生受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以及高考加分照顾制度的影响,不会像内地的孩子埋头苦学,所以导致在学习的基础上普遍落后于内地学生。尤其是南疆地区的学生,基础好的小学生通过选拔大多前往北疆和内地内初班就读。留在阿克陶县城就读的许多初中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他们或多或少有厌学情绪。

  在生活方面:新疆孩子心智较成熟,懂得很多的为人处世道理,吃得了苦,耐打击能力强,特别是一些民族学生动手能力强,班级公物坏了,不用老师吩咐就能主动修好,这点比内地学生强多了。在新疆,孩子懂得听从长者;老师的批评他们能收受,一些寄宿生的父母来学校看望他们,孩子们站在父母身边像温驯的小绵羊,即使父亲再严厉,孩子也会尊敬他。所以新疆的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本质好、可塑性极强。只要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将来必定会大放异彩。

  三、调研课题存在的问题

  援疆支教教师的到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而且对提高当地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传帮带作用。但在实际中,对口支教工作还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有些方面需要亟待加强。

  (一)受援方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援学校在综合学科方面存在的不足:阿克陶县实验中学共有63个教学班,其中双语模式一班19个,母语班32个;各班每周开设音乐、综合实践、新疆、美术、信息各一课时,体育三课时。由于学校目前无音乐教室,音乐课只能在各班教室进行,虽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师教学也很认真,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因为学校条件限制,体育课没有专业教学场地,对于新课标上的一些教学要求也不能完成,体育教师只能根据场地设置适合的体育教学项目。新疆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相对于其他学科较差,主要是教材内容不贴近学生生活。

  其次,在教师业务学习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培训过于形式化,写得太多,实践太少,学习内容注重理论而无实践性。教师学习不够积极认真。

  可见受援学校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急需江西援疆部门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二)援建方的不足之处

  1.江西省各派出单位对“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要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好的成效,首先离不开对口单位的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对支援方来说,意味着付出。无论在选派教师上,还是在资金等方面,只有支援方高度重视,积极来做这项工作,受援单位才能从对口支援中得到益处。要让援疆人员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切切实实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些援疆教师来疆,派出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对援疆教师不闻不问,对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主动解决,推诿责任。

  2.选派教师要选“学科领头人”和“教学骨干”

  对口支援单位派往受援地区学校的教师缺乏严格的选拔,一些援疆老师年龄大,不会使用电脑,更不会用多媒体教学;甚至极个别教师思想素质不高,缺乏吃苦、吃亏精神,不遵守受援学校规章制度,管理起来很难。这些教师的到来不仅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影响,极大地破坏了江西教师在新疆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一定要选拔思想素质过硬、学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缺乏是制约南疆贫困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仅靠南疆地区自己培养,显然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希望对口支援单位能够给受援地区选派一些“学科带头人”。

  3.应根据受援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派支教教师

  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由于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因此,在选派教师时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当地的急需。一些受援学校表示,希望与对口支援单位之间加强了解和沟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短缺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最好是能从江西中小学名校中选取一两所有系统先进教学理念的学校与受援学校进行结对子活动,互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对口支援的效果将会更好,也更加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

  四、调研课题对策建议

  (一)援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育援疆的重要性

  要改变南疆的落后状况,就要优先大力发展教育,只有教育上去了,各民族人民素质普遍提高了,才有资格和条件去选择并胜任工作,才有能力去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社会也就更加和谐、幸福和稳定。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中央特别重视南疆地区的教育,2014年5月率先在南疆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各援疆省市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援疆的投入。我们是教育援疆的一分子,看似力量微薄,能力有限,但意义重大。“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所做的易事、细事、小事,正是国之大事,切不可妄自菲薄。援疆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啊!

  (二)援疆教师要做好“传、帮、带”作用

  1.以实验班为“捉手”,努力推进受援校的新课程改革

  现在各援疆省市在各自受援学校纷纷开设实验班,如克州二中的“江西班”、乌恰实验中学的“江苏班”、阿克陶实验中学的“实验班”等,援疆教师要利用好实验班这个舞台,把内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良的教学方法灌输到受援学校来,推动受援学校的新课程改革。要根据本地学生的状况,在反复研究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学方法的同时,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工作。

  江西实验班在阿克陶实验中学的开设绝对是个新产物。实验班在以班主任方兆瑞老师的带领下,援疆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把孩子们分成6个学习小组,分别命名为天山组、昆仑组、胡杨组、红柳组、雪峰组、玛纳斯组,这些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组名颇受孩子们的喜爱,无形中也凝聚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学习小组以面对面的形式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宰,学生讲,老师听,即使讲错了,老师也可以帮助他们,为他们进行辅导。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方法改进了,学习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经过实验班各科任老师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实验班的35位同学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与援疆教师们之间的情感更深更浓了,在前不久学校进行的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中,实验班的各位援疆教师在教学方面普遍获得学生们的肯定,有些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写道:“我们的江西老师课堂上风趣幽默,具体生动,重点突出;课后像父亲一样关心我们每位同学,对我们一视同仁,从不歧视我们。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教我们。”

  2.做细做实“教研五活动”,促进“传帮带”工作

  以搞好每一次教研活动为突破口,做细做实“教研五活动”,促进“传帮带”工作。

  第一,江西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活动。教研大组由援疆老师出任教研顾问,同时兼带两三位本组年青教师进行师生结对。利用集体的智慧开展教研工作。第二,定期开设公开课。每位援疆教师开设一堂高质量的课,在组里课前大讨论,课后勤总结,提升大组教师整体水平。第三,每周集体进行“磨课”。要求“帮带”教师备好一堂精品课教案,提交大组教师讨论完善后再教给学生。到下周集体备课时,教师针对上课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大组再次讨论完善后由另外一位教师教课,一轮接一轮,不断补充完善,使教案越“磨”越亮,大组教师备课能力逐步提升。第四,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快速提高教师研究教材、完善教法的最有效的途径。援疆教师克服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陌生等外部因素,积极推广江西先进教研经验,积极推进学校课题研究工作。2014年11月,援疆教师方兆瑞负责牵头,联合学校教研室有关人员,申报自治区级重点课题《民汉合校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和有效管理模式研究》,这也填补了实验中学在教研上没有省级重点大课题的空白。

  3.主动担当,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地发挥援疆教师作用,我们一位老师挂职受援学校副校长,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一位教师挂职学校教务副主任,参与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有些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被安排到教务处、教研室、办公室等学校的管理岗位。各位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长,积极主动给所在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受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教务处的江西教师张龙财为学校带来排课软件,让学校教务处每学期给教师们的排课更加科学和合理。针对阿克陶县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阶段的问题,江西援疆指挥部将在三年内连续开展“十百千”双语教学奖励工程,这对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推动“双语”教育稳步发展,对促进平安阿克陶、和谐阿克陶、幸福阿克陶意义深远。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