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章 阿克陶县风景资源特色及申报风景名胜区价值分析项目研究课题组

  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风景名胜资源包罗万象,种类众多,它既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又包括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迹、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还包括了各类景源所处的环境和风土人情等。本调研报告通过对阿克陶县风景资源的调查分析,确定阿克陶县的高等级风景资源和优势旅游目的地,提出其申报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及申报实施路径。

  一、阿克陶县风景资源状况

  阿克陶县有风景资源6大类16中类22小类,共44个景源单体,自然资源37个,人文资源7个。

  二、阿克陶县风景资源评价分析

  (一)数量分析

  从景源类别来看,自然资源37个,12中类,17小类,占总数的84%。人文资源仅7个,与自然资源相比数量差别较大。其中自然资源又以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类为主,共34个,占77%。由此可见,阿克陶县自然资源具有绝对优势,其中地文景观和水域风光最为突出。

  (二)品质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景源综合价值指数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对阿克陶县44处景源进行等级评价,经统计,一级景源5个,二级景源4个,三级景源17个,四级景源18个。其中一级景源为奥依塔克冰川公园、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喀拉库勒湖。从数量上看,山峰、湖泊、冰川类景源排名靠前。

  (三)特色分析

  阿克陶县拥有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新疆之最的极品资源。阿克陶县的自然资源以帕米尔构造结、极高峰聚集区、极高山冰川、珍稀的高原野生动物为突出特征,融合了高山湖泊、泥火山等地质地貌类型。由公格尔峰、慕士塔格峰及其周围群峰、山间谷地、高山湖泊等组成的帕米尔主峰区,是整个帕米尔高原最高峰集聚区,其中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是帕米尔高原最高峰,海拔分别为7719米、7530米和7546米,慕士塔格峰又被称为“冰山之父”。与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国家公园相比,该公园仅有一座7000米以上山峰——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因此,阿克陶县山岳类自然资源因其全球突出的地学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属世界级极品资源,是阿克陶县最具价值、最有品位的风景资源。其中,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为此类资源的典型代表。

  三、阿克陶县风景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

  目前,阿克陶县风景资源开发中,既没有地域特色的品牌项目,又没有具影响力的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此要在合理的体制下,建立阿克陶县风景资源保护管理委员会,解决风景资源在规划、保护、管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突出重点,制订近期与远期发展计划与申报计划,尽早向各级部门申报一批风景名胜区。做好以下工作:(1)对重点项目,如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进行充分的论证与调研,为其申报自治区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乃至世界自然遗产打下基础,做好准备;(2)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景源,精心组织游览线路,组成具有山水风光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游览体系;(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善风景区的对外交通状况和环境,完善风景区内部道路、服务中心、观景台、导识系统等设施建设;(4)积极制定保护风景资源的地方法规,使风景资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针对风景资源的不同价值和种类,制定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阿克陶县申报风景名胜区的积极意义

  (一)打造美丽新疆,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国家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居环境,2013年提出:“对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地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美丽新疆。”申报风景名胜区有利于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开展风景名胜资源的普查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部署和政策要求,保护好大自然和前人留给阿克陶的宝贵财富。

  (二)完善新疆风景名胜区体系,发展特色旅游需求的需要

  新疆现共有风景名胜区21处,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疆国土面积的0.7%。现21处风景名胜区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6处。它们大部分都集中在天山山脉南北坡,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昌吉州等10个州市,塔城地区、喀什地区、克州、和田地区等4个地州还没有风景名胜区。近几年来,新疆交通领域快速发展,已形成覆盖全疆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对于已经成为新兴游览目的地的南疆地区,尚未设立风景名胜区,亟须对未纳入风景名胜区体系、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和游览热点的风景名胜区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新疆的风景名胜区大部分集中在天山山脉南北坡,占据新疆海拔最高点的昆仑山脉附近区域的风景资源亟待发掘。如果阿克陶县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成功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则成为南疆地区昆仑山脉区域第一块国字号“金字招牌”。

  目前,新疆的风景名胜区大多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探源为主要功能,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除了观光游览功能,还可以拓展“运动体验、专项探险”等特色旅游功能,作为现有游览目的地类型的有力补充。

  (三)发展旅游业,促进阿克陶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旅游目的地。”阿克陶县风景资源丰富,是旅游资源大县,拥有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奥依塔克冰川等众多旅游景点。但阿克陶县目前还没有成为旅游产业大县,旅游业的带动效益并不明显,其关键是没有过硬的品牌,难以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阿克陶县要将风景资源大县转化为旅游产业大县,改变“资源大县名气不大,资源丰富景区不多”的落后局面,必须有一两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的“金字招牌”来作为依托。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成功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后,可使阿克陶县借“山、川”扬名,以“山、川”托“城”,成为推动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必将大大促进阿克陶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利于争取州、自治区和国家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更有利于阿克陶县的特色产业发展。

  (四)扩大就业,富裕当地群众的需要

  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规定,设立风景名胜区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如成功申报风景名胜区,需设立管理机构,可以增加当地政府人员编制,还能为当地住民提供重要的工作机会,例如巡护、导游、宾馆及饭店工作,以及在运输、手工艺制作和维修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同时,能方便当地推出旅游产品,促进经济产业结构合理转型,使风景名胜区内的群众更多地参与旅游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五、喀拉库勒——慕士塔格、奥依塔克冰川申报风景名胜区的资源条件及发展定位

  (一)喀拉库勒——慕士塔格风景名胜区

  1.景区范围:北至喀拉库勒湖以北30千米,西至314国道,东南包括慕士塔格峰主体和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山脚下,面积约920平方公里。

  2.核心价值:慕士塔格峰是东帕米尔高原三高峰之一,与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并称“昆仑三雄”,同时,该区域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高峰群和中纬度现代冰川的集中分布区,被誉为“冰川之父”,冰裂隙、冰瀑布、冰塔林等分布众多,科学价值突出;与山脚下海拔3652米的高山冰蚀冰碛湖喀拉库勒湖和水草丰茂的草原,共同代表了昆仑山系高山冰川、湖泊、草原的典型自然景观,是帕米尔高原的象征与标志。

  3.发展定位:喀拉库勒——慕士塔格作为昆仑山的原生态自然景观的突出代表,是新疆西南部游览的重要吸引点,是以昆仑山高山冰川、高海拔冰碛湖泊、高山草原等自然景观为主导的山岳类特大型风景名胜区;建议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吸引力的、南疆最重要的以生态观光游览、自驾体验、专项探险等功能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力争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二)阿克陶县奥依塔克冰川风景名胜区

  1.景区范围:南侧以雪山山脊线为界,西到卡拉旦干,北以冰川河流为界,东至奥依塔克镇镇区,总面积约940平方公里。

  2.核心价值:奥依塔克冰川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罕见的低纬度现代冰川,可补充世界遗产中高山冰川的空白,属于世界级的自然资源,对于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雅、幽、险于一身,包括雪山、冰川、冰洞、瀑布、雪崩、森林、草场、溪流等自然景观,尤其夏季常见的雪崩景观最具吸引力,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西域第一生态景观”。而聚居于奥依塔克脚下的柯尔克孜族毡房、山坡上成群的牛羊,也为景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人文气息。

  3.发展定位:奥依塔克冰川作为昆仑山低海拔冰川的突出例证,是新疆西南部风景名胜区游览发展的重要吸引点;是以昆仑山低海拔冰川、雪山、雪崩、森林、草场、溪流等自然景观为主导的山岳类特大型风景名胜区;建议发展成为全疆重要的以冰川、雪崩游览、探险、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力争申报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六、申报风景名胜区实施路径

  (一)申报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设立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由阿克陶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林业、畜牧、水利、旅游、宗教、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二)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设立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年后,可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林业、畜牧、水利、旅游、宗教、文物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公布。具体程序如下:

  (1)阿克陶县政府提交申报书及依法规定的有关报告文件,报自治区政府;

  (2)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初评,合格后报自治区政府;

  (3)自治区政府递交申报书及依法规定的其他材料,报国务院;

  (4)国务院办公厅批办,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审;

  (6)部级专家组考察风景名胜区;

  (7)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打分表决;

  (8)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文物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组织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9)国务院审批、公告。

  课题组成员

  总领题:黄式贤 郭新宇

  组长:蔡勇

  副组长:熊伟 张尚雄

  常务副组长:郑静华

  成员:田文杰 敖昕 张红艳

  张庆园 摆生元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