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体能力,指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主动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从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实践中履行规范的能力。”与自身关系处理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主要表现在道德主体能力有限,体现为三个方面:主体意识模糊、主体信仰迷失和主体知行背离。
第一,大学生主体意识模糊。主体意识即是主体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认识,人只有能够明确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本我’与‘超我’的统一,这样才是一种和谐”。主体意识意蕴着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主体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同时,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要克服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主体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力、责任心的重要根据。反观今天的大学生,他们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体认没有养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对自身的需求、目标、权利及独立人格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他们专注于专业的修养和知识的学习,停留于外在感官的体验和物质生活带来的刺激,缺乏内心的深刻、系统的思考和反省。他们常常陷入心灵的乞讨和枷锁的困境中却浑然不知,在认识、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是无能为力。他们一方面在知识的海洋里越游越远,另一方面主体的自我意识越发模糊。
第二,大学生主体信仰迷失。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给人的生命以意义。现在的学生努力读书获取知识似乎就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找份好的工作后就是为了能赚取生存和生活之本。继而,生命轮回,周而复始。很多大学生觉得勤奋努力,却又迷茫不知所措。他们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轻者大学四年生活浑浑噩噩且平庸,更有甚者精神分裂、轻薄生命。大学生主体信仰迷失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狄尔泰曾经指出:“我们对事物的本源,对我们生存的价值,我们行为的终极价值茫然不知……我们被科学的突飞猛进所淹没,我们甚至无力回答这些问题,这比任何时代都严重……科学思想趾高气扬,至高无上,而人的精神在领会自身、领会普遍意义方面却无能为力。”大学生不断被培育成“科技理性人”、“经济人”,一方面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灌输的信仰、理念排斥,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却经常陷入只知道“何以为生”而不知道“为何而生”的尴尬境地。
第三,大学生主体知行背离。知行合一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大学生的知行合一即是大学生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的一种行为。但是,现代的大学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道德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的知行背离现象。大学生往往明知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却经常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明知应该诚实守信,却经常考试作弊或论文作假;明知应该勤俭节约,却经常奢侈浪费。大学生重智轻德。一方面,智育的功利性遮蔽了德育实效性,大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在实践中被专业性很强的理性思维方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道德被当成知识性教育,导致大学生并不看重道德的行为价值,道德的内涵被窄化,道德知识和道德生活、道德实践的关系被颠倒。由此,大学生的道德活动成了一种专门领域的认识活动,与学生生活实践、亲身体验相分离。
综合上述,一个现代完整的人不仅要具备探索自然、社会和自身未知的科学能力,还要有处理自然、社会与自身关系的人文素养。早在几百年前,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揭示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来源是社会。可见,包括社会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的处理是人的科学能力的源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根据。然而,科技时代的大学生在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占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往往被培养成单向度的“科技人”和“经济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关系的处理上缺乏真、善、美的人文情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大学生超越式的发展。更令人忧虑的是,作为人文精神最直接最自觉的价值守护者--道德教育被科技时代的专业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证主义教育所淹没。因此,推进德育的范式转型和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对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 香港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