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会稽王

  一、本帝的根基

  会稽王-姓孙名亮。公元242~260年,享年19岁。在位六年(公元253~258年)。国号吴,国都建业,年号,改元者三,建兴二年,五凤二年,太平二年。

  太皇太后:无。

  太上皇:无。

  皇太后:无。

  皇后:全氏。

  皇妃:无。

  皇太子:未立。

  皇子:无。

  皇女:无。

  谥号:无。

  庙号:无。

  墓寝:不载。

  二、任前简历

  孙亮是当时后宫潘夫人所生。在其母潘夫人未得宠以前,出生后一直跟随母亲于后宫里生活。至太元元年(251)遂立为皇太子。次年即神凤元年(252)先帝崩嗣皇帝位。

  三、嗣位背景

  大帝孙权晚年陷于昏庸,特别是围绕着立后、嗣储的问题,弄成个神秘复杂,几经折腾。第一个太子孙登年少早亡。接着第二个太子孙和,本来还可以。哪知听了自己女儿的话,又起疑心加嫌孙和。这个空子又被另一个儿子孙霸所利用,他想争得太子位,从中拉帮结党制造混乱。还是潘后厉言,在孙霸阴谋被识破后她紧紧抓住机遇,乘机献媚,为子谋储,且与长公主即全公主(大虎)联合谗毁孙和、孙霸,劝立孙亮,形成孙权内惑宠妃,外信爱女的局面,而不得不立孙亮为太子。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诸葛格专恣终丧命

  先帝驾崩,太子亮登基。太子太傅诸葛格,太常腾胤,中书令孙弘,侍中孙峻,将军吕据并受顾命,夹辅朝政。

  原来,孙弘一直以来对诸葛格就有很深的矛盾。积累下来互相都不能容忍。事到如今,先帝去世了,孙弘怕会吃诸葛格的亏,便想借机矫诏诛死诸葛格,但一个人又不敢行事,便找来孙峻一起商量。谁知那孙峻反向格报知。诸葛格听后那里肯放过,遂借口诱孙弘议事,命令武士把弘拿下一刀杀死。

  但不久,诸葛格还是因为专恣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被诛。事情是这样的:头一年诸葛格率兵伐魏打了胜仗,越年他又想邀蜀伐魏。群僚多数不同意。格硬要派司马李衡西行约蜀举兵。这时蜀大将军费祎被降将郭修刺死。将佐们多不愿出师。独卫将军姜维有志北伐,以为有机可乘,不得何待?乃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进围狄道。诸葛格得李衡归报,也领兵入淮南,环攻新城。魏大将军司马师用主薄虞松计,使毋丘俭等储御吴兵,坚壁不战,另派征西将军郭淮,雍州刺史陈泰,尽发关中士卒,速援狄道。淮与泰奉令驰援。那姜维探得消息,自恐粮食不济,便撤围引兵走开。诸葛格驻兵新城,连日督攻,城将陷落,守将张持佯作乞降。派人出城说:魏法归定守城百日方可出降,家族免提,今被围九十多日乞恩许满限,然后开城拜纳等语。诸葛格信以为真,饬兵缓攻,不意张持乘夜修城,至次日登城大呼道:我情愿斗死,岂肯降尔吴狗?格闻言大怒,再令攻城,竟不能克。这时的军士锐气已衰,加上天气又蒸闷,又有疫病,流传兵士死亡相继。诸葛格又虐待士兵,说将士们不肯尽力。这样一来很多将士离散。

  这边魏将毋丘俭等又乘敞进援来了,吴兵见状大恐,越加不战自溃。格也只好逃归,沿途散失军械不可胜计,吏民失望怨气四起。格不自引责,反苛求将吏过失。但也恐他人暗算,累得精神恍惚寝室不安。本来先前出兵去淮南时,就是不愿意的,当时就有人装扮成平民趋入阁中被内史发现。问为何事那人被辩去奔院迎僧,误走至此。已将他叱出,转身问明情由,外门把守严密,根本没有人进得去。这无疑是不满出征想行刺。格的专姿也引起了吴相孙峻的愤恨。格领兵出征后有人看见白虹环绕,格家中厅屋栋梁无故自断。家人都为不祥,替格担忧。格却安然归家,总算幸事,家人把这些情况告诉了诸葛格,格也觉惊心。一日早起,说喇闻水中有血腥味,连易数盆血腥如故,待至戴冠穿衣,衣冠上亦有血腥直惊疑问。忽侍中孙峻赍诏到来,召格入宴。格亦防他变,诈言腹疾不便饮酒,峻慌忙说:“天子设宴宣召,欲与太傅共议大事,请太傅力疾一行,若因身体不舒服不饮酒。可自己带药酒也行。”格因峻素来亲信,计划周到,料无他谋。乃令内参,先自易朝服出门,刚想出门,门内自养黄犬,独至格前,衔住格衣,格愕然道:“犬不想我出门么?”乃坐下来片刻,过了一会儿起身再去,犬衔衣不肯放,格不禁动怒道:“犬亦敢来戏我么?”遂令卫士将犬赶出,登车入朝。散骑常侍张约、朱恩为格爪牙,虽递密书劝格勿入,格省书想归,又遇太常膝胤问将何往格以腹痛甚剧为辞。胤答说:“既已到此,应该一见主上方可告归。”格踌躇多时,这时孙峻见格迟迟未入朝。有点着急便又起身来摧,正碰格已到此地,便敦促快去。

  诸葛格带剑上殿见过吴主孙亮。便列席饮酒,格辞不能饮,孙峻说:“太傅有药酒带来何勿敢饮。”格即命从人取入,放心酌饮,酒至数巡,亮托称更衣起座入内,峻亦如厕,脱去长袍,改着短服,怀刀趋出,大声说道:“有诏收诸葛格。”格惊起拨剑,尚未出鞘,峻已一刀砍至,剁落格首。散骑常侍张约,坐在格旁,急利用格剑砍峻。峻向右一侧稍伤左手,右手尚持刀劈约。约趋避不及右臂中断,殿侧已先伏甲士,一齐突出把约杀死。座上诸官统皆惊走。峻复宣言道:“格谋逆已诛,余人无罪,尽可归座。”大众听着,乃复留片刻,旋即辞去。峻令甲士用苇席裹尸,竹篾扎缚,投诸城外石子岗。一面遣令甲士,往将诸葛格妻驽,格妻正在室中,见有一婢进来,逞着血腥,禁不住掩鼻诘问。婢忽跃起说:“诸葛公乃为孙峻所杀冤乎不冤!”话还未完,格子娻建,踉跄趋入,哭报乃父被诛。格妻听了也不及举哀,慌忙出门登车,与二子逃出都门,偏被骑都尉刘承迎至,把她们围住,尽行拿下,押还都市,一齐枭首。格甥张震,及常侍朱恩等,连坐处死,并夷三族。谋杀诸葛格的计谋出自孙峻,峻得受拜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封富春侯。

  全公主卖淫反诬人 孙琳乱朝擅废立

  吴相孙峻骄淫无道,在整个东吴境内已扬名通交,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时有司 马桓虑,将军孙仪等先后想谋杀孙峻。但都被峻察觉后,反把他俩谋杀了。这个全公主与孙峻私通往来已久了。因为以前想谋害太子孙和的时候,其妹夫朱据和其妹朱公主都参与了活动。事泄后朱据被贬死,其妹尚存。全公主对妹的余恨未消。竟诬妹与孙仪通谋,这样一来其妹朱公主复致坐死。妹夫妹妹都死了,全公主从此则无人碍她的眼睛了。

  那孙峻呢,时年未满四十,可恶兴满盈。一天忽然患心痛,自称为诸葛格所击。(格亦先前被峻杀死)半日即毙。一切后事都归属从弟孙琳。琳为偏将军,至孙峻死进任侍中拜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

  骠骑将军吕据一贯以来嫉妒孙琳。看到孙琳得宠又进爵了很高的官位,便与诸督将联合起来,表荐卫将军腾胤为丞相,孙琳不同意。他独奏要调膝胤为大司马,使他出镇武昌。胤还尚未行,吕据已由江都回来,他第一件事就使人告诉腾胤要共黜孙琳。孙琳得知消息便遣从兄孙宪引兵抵御吕据。一边促腾胤即日赴镇,腾胤不肯依从孙琳的指令,反勒兵自卫,孙琳目睹这种情况。这时吕据失去了内应。又被孙宪领兵阻击,害得进退两难,有人劝吕据往北行,投奔魏国,吕据慨然道:“我若为叛臣有何面目对我先人?”遂只好服毒自杀。吕据为故大司马吕范的次子。自杀以后孙琳奏为叛首,亦夷三族。事平息后吴主孙亮下诏改元太平。

  过了一年这时正当魏将诸葛诞谋反,向吴遣子入质称臣乞援。孙琳巴不得想图功耀威当然斥从。便命将军全端、全怿、唐资等,领兵三万一同前往。几个月后,吴兵与诸葛诞俱败。吴大将军孙琳只好引兵还都,威名虽挫,但骄横如故,吴主孙亮年已十六亲揽政事。见琳专权好杀。未免不平,往往孙琳入朝总要设词问答,弄得孙琳又不满孙亮,心想这个年青的皇帝,还想欺我老臣不成,一度便托疾不朝。但是军权还是牢牢地把握。他一边使弟据为威远将军入宫宿卫;一边令孙恩为卫将军,孙干为偏将军。孙阅为长水校尉,分屯诸营,为稳固自己的安全起见。

  吴主孙亮还翻阅旧案,得见朱公主死时的情况,怀疑里面有冤枉诬陷。乃召问全公主,全公主胆虚心怯,反转来说朱公主的罪证,是由朱据的二个儿子朱熊、朱损所讲的,此时朱熊已督虎林。朱损已督外都了。孙亮听了责他兄弟有心害母,立即令将军丁奉,赍诏去两地赐死熊、损二人。朱损的妻子是孙峻的妹妹,因此孙琳就上书谏阻不要赐死朱损,但孙亮独不从,眼现这样的形势全公主恐祸及己身,故意到孙亮前去讨好,叙述孙琳兄弟的罪恶,吴主孙亮听了以后,便说要与她一齐设计谋杀孙琳。且引将军刘承,密商计划。魏主孙亮的老婆为全尚女。这时已立为皇后。全尚子叫做全纪,为黄门侍郎。孙亮把他们召到身边对他们说:孙琳遇事专擅藐我太甚,若不得早图,必将及祸。聊交为中军都督,烦为密告,叫他严整军马,我当亲率各营围攻孙琳。但切勿合卿母闻知,妇人不知大事,且为琳从姊倘或泄漏,贻误非轻!全妃唯唯受教,告出父亲全尚。谁知那全尚素无远虑,意向妻孙氏泄漏,孙氏即使人报孙琳,琳闻报大怒,连夜便使弟孙恩捉执全尚,并在苍龙门外,诱杀刘承然后引兵围宫。

  孙亮得知事已泄谋,亦奋不欲生,上马带鞑持弓将出,且对身边的卫侍道:我为大帝嫡子,在位已五年中外大臣都尊重我,唯有这孙琳贼,这般放肆么?臣侍等向前拦住极力谏阻,全后也已闻知,与孙亮乳母一同趋至,牵住亮衣不令外出,亮叱全后道:“你父糊涂败我大事!”全后本有姿色,更兼泪流满面,令人生怜,惹得亮欲行又止,将弓掷地一面使人召全纪来,纪对来使说:“臣父奉召不谨,负上实甚,臣无颜再见陛下。”说至此竟拨剑自刎,使人当即返报孙亮,亮不胜叹息。尚想设法解围,那知孙琳敢作敢为,嘱使光禄勋孟宗,往告太庙废亮为会稽王,且列亮罪状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署名,被琳当场杀死。又遣中书郎李崇带兵入宫,夺取玺绶,追亮夫妇出宫。由将军孙耽押送就国。孙亮面对孙琳这些举动,始终无法。只好挈眷去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于东吴永安二年秋自杀。孙琳复徙全尚至零陵,全公主至豫章,尚在途中又被人刺死,孙琳想自立为主,但一想,又怕众情不服,商诸黄军施正。正劝孙琳立琅琊王曹休。琳乃令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入都。启行至曲阿,有老人于休前请道:“事久变化愿大王速行。”休乃兼程入都,孙恩奉上玺绶,三让乃受。

  2、讨伐内外

  诸葛格有才带兵能胜任

  诸葛格为诸葛瑾长子,少年颖悟词辩过人,早在大帝时孙权得知后很想把他召来试一试。因为诸葛格的父亲诸葛瑾的脸长得象头驴,所以孙权便遣了一个人去牵了一头驴来用笔在驴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瑾字子瑜)。牵过来大家一瞧却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陛下瞧不起诸葛格,有意污辱他的父亲,可是诸葛格一点也感到不丢脸,他便叫人拿了笔来在这头驴的脸上添上‘之驴’二字,这时举座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才,”孙权亦为赞赏,便当即下令将此驴赐给了诸葛格。因此诸葛格年甫弱冠,便拜为骑都尉,已而升任抚城将军出平山越。接着又推任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真个是望重一时。

  不久诸葛谨病殁。诸葛格自认为有才智,便把自己的身世,凌驾于别人之上,好不威风地位上丞相。这时只有陆逊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事后便上书劝格今后相戒。格并不在呼,既而陆逊又去世,格竟得为大将军,并代领陆逊所管辖的人,驻节武昌。吴主孙权病重,临危时把格召为首辅。他在职位大干一场,国家当捕获的,收取的,下令缓期;而除关税,对劳动者的优惠政策也及时颁出,当时国内远近欢腾,还有修筑东兴堤,左右倚山,夹筑两城为了防止湖水泛滥,又是吴魏冲道他也抓住不放,集众兴修并使全端,留略二将分守二城。又考虑到曹休和曹奋二王封地频江,失系重要,恐他据境谋变,特将琅琊王曹休,徙封丹阳,齐王,曹奋,徙封豫章。奋不肯遵行,由格去书恫吓,然后才迁往。

  格有族叔诸葛诞,仕魏为征东将军,闻吴修堤筑城,当即详报魏廷,并请先机伐吴。这时吴司马懿已死,长子司马师进任抚军大将军,代分执政。他也表示同意伐吴,再加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毋丘俭也各献军谋,力主东征。司马师遂令诸葛诞集兵七万,会同胡遵直攻东兴,又遣王昶攻南郡,毋丘俭攻武昌三路进发,探报驰达江东。诸葛格忙率同将士昼夜兼行往救东兴,吴冠景将军丁奉老成炼达,愿为前驱,格令他将,吕据、留赞、唐资三人,引兵三万与奉并进,自率二万人为后应,奉向吕据等申明:兵多行动这样缓慢若被敌方占据了险要地理位置我们便难以争到上风,我们应该飞速前进后面派人接应方可无问题。队部照此意见办二日多一点就到了东吴,格住在徐唐。魏将胡遵正在湖滨筑造浮桥,渡过了军士结营东兴堤上,分兵攻扑两城,三日不下当时天下着雨雪,不便急攻。胡遵高坐营中,与将佐置酒豪欢,听到说吴军来援,便遣将探望,返报吴兵寥寥不过二三千人,遵便不以为意,仍然畅饮,但命兵士数百人守住营门。丁奉见魏兵不动即拢船近岸,对部众说:取封侯赏爵,正在今日愿诸君努力。说着即脱去战袍轻装持刀一跃登堤,兵士也相率解甲,左执木盾右执刀随奉上岸。魏兵瞧着以为天寒至此不战先僵,相互大笑,谁知丁奉用刀一挥众皆踊跃直扑魏营。魏兵始仓惶入报,魏前部督,韩综、桓喜起座出战,摇头摆脑的趋至营外,可巧碰上了丁奉,一刀砍来,正中韩综头颅。综系东吴叛将屡为吴害,丁奉正在想枭取首级,不料桓嘉一戟刺来,亏得奉眼明手快,用力格开。嘉酒尚未醒,倒退了两三步,被奉趋前一刀,砍伤左肩,又复倒地。魏兵见两将毙命,便绕背逃入营中。奉得从容,枭首麾兵再进,三千吴兵,冲入魏营。胡遵即上马对敌,那禁得吴兵厉害,所向无前,慌忙奔去,退入原寨。可巧吴将吕据、留赞、唐资、等杀到,眼见得魏兵骇走,连后寨都不能保住。你贪生我怕死,纷纷向浮桥涌挤去,人多挤坏,又溺死几万、胡遵飞马先走,才得逃脱。所有辎重甲仗,尽被吴兵搬归。魏将王昶,母丘俭接得胡遵败报,也烧屯退回。诸葛格行至东兴,赏劳诸将,奏凯还朝,特将叛将韩综首级,献入大帝庙中,声罪报功,格得加封阳都侯,领荆扬二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

  五、国体构建及主要对民政策

  与先帝相同。

  六、重要文化科技成果

  无。

  七、略评本帝

  孙亮年纪虽然还小,但懂事很早,执政处事还是头脑清醒,方法很当的呢!可就是吃了那个全公主的亏(孙权长女嫁与全琮为妻故称为全公主)她自己淫污成性,当危及自己时,便以口舌陷害他人,导致年青的孙亮心愤,急得反而自食恶果的下场。

  当然遇着孙峻、孙琳兄弟俩是祸根。目无天子,骄横跋扈,大有扫平朝廷之势,激起了孙亮年青心灵的反感和敌视。独军政大权,尚在孙氏之手执掌着,孙琳从而放肆嚣张之极,最后被废在孙琳手。

  孙亮短暂的一生,无奈悲哉!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