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平帝

  一、本帝的根基

  平帝--姓刘名衍。公元前9年~公元5年。享年十四岁。在位五年,〈公元元年~公元五年〉国号承汉,国都长安,年号:元始五年。

  太皇太后:尊皇太后王氏。

  太上皇:无。

  皇太后:尊原皇后赵氏。

  皇后:王氏。

  皇妃:无。

  皇太子:刘婴(继子)。

  皇子:无。

  皇女:无。

  谥号:平帝。

  庙号:元宗。

  墓寝:康陵。

  二、任前简历

  平帝刘衍原名叫做箕子。是中山王刘兴之子,也是哀帝从弟,箕子年幼丧父,随父嗣爵当上了中山王。从小由祖母冯氏即冯昭仪和母亲卫氏带着。箕子小时多病,医生诊断为肝厥症。不定时发作,每发病时手脚拘挛,指甲皆青,连嘴唇亦皆变色。可怜冯昭仪卫母到处寻医找药。当时哀帝曾派医生前往治疗。也就是在此时宫中傅昭仪借事生非害死了冯昭仪。幸亏箕子及母卫氏未受连,后只是靠卫母带着,疾病逐渐好转,一直生活在王宫,直至受旨迎接进皇宫。

  三、嗣位背景

  哀帝早逝无子。王莽既得专权,遂与太皇太后王氏政君商量决定迎立中山王箕子进亦为嗣。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王莽临丧吹风头

  元寿二年(前1)六月哀帝归天。太皇太后王氏,召大司马董贤入问,丧事该如何调度。董贤从未办过大丧,且因哀帝告崩,如寡妇失去情夫,三魂中失去二魂,竟至又答不出。太皇太后说:“新都莽曾奉先帝大丧熟悉故事,我当令他进来助你?”贤忙免冠叩首道:“如此幸运!”太皇太后立即遣使召入王莽。莽傍道入都,进谒太皇太后。首先提出董贤无功无德不合。即没有资格在此办理大丧!太皇太后点首称是。莽即托太皇太后意旨,命尚书劾贤不亲自去请医寻药治哀帝病,而让其放任至死。并当即禁止董贤出入宫殿。董贤得到通知后,慌忙来到太皇太后及王莽跟前免冠谢罪。王莽借此宣诏太后命令收贤印绥,罢归就第。董贤只好怅怅回家,自思王莽如此棘手,定是来报前嫌。将来自己性命总要被他取去,不如图个自尽,免得受株。乃与妻说明意思,妻亦知无可奈何,情愿同死,两人对哭一场同时自杀。

  家人见董贤夫妻俱亡不敢报丧。怕的是更令引来大祸。只好将董贤夫妇棺殓夤夜埋葬。事为王莽所闻,疑他诈死。故又派人去验尸,将贤棺抬至狱中,开棺相验,寻系不差。但又说他是畏罪自杀,又把贤尸拖出棺外剥去衣饰,用草包裹乱埋狱中。再劾董贤的父亲董恭骄恣不法,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淫加无能,一并夺职,徙居合浦,家产发官估卖,约值钱四千三万万立缗。董贤平日厚得故有此多东西。有属吏朱翊买棺及衣致狱中收得贤尸,再为改葬。葬毕自己去朝廷报告认罪。王莽大为不悦心里打算另寻朱翊罪将他处死。此时王莽得势,大司徒孔光首先贡谀献媚当即邀同百官推荐莽为大司马。但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说不宜委权外戚。可是孔光不从,太皇太后也决意用莽。就拜莽为了大司马。领尚书事。莽自此手握大权逐渐放出手段来了。

  王莽施政耍权威

  刘衍嗣位,年只九岁。不能亲政。太皇太后已经年老。一切事务全由王莽独断专行。另意贬褒。首先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皇后傅氏通令徙居桂宫。赵太后的罪状是与女弟赵昭仪合德专宠横行,残灭继嗣,傅后的罪状是纵令乃父傅晏骄姿不道未尝阻谏。罪案宣布以后没有一人敢反对。莽索性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为丁姬。所有丁傅两家的子弟一律免官归里。傅晏负罪很重,莽下令与妻子同徙合浦。独傅喜又召入都中待位。再废傅皇后,赵太后为庶人。二人皆所愤自杀。太皇太后王氏平时受着傅赵二后恶气,所以还说是王莽为她泄了忿。

  王莽既连贬四后,沾沾自喜,惟见孔光历相三朝为太皇太后所敬重,加上孔光又善于阿谀奉承王莽。所以王莽也就对孔光亦更器重了。故将光的女婿甄邯调了过来。任为侍中兼车都尉。朝中官员若要与莽不合者,莽就要罗织成罪,并经甄邯拿着草案送往孔光过目。光当然不敢不依。王莽便持着大司徒孔光的奏章去请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王氏无不同意。于是何武、公孙禄坐灾互相标榜罪名一并免官。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史太仆史立等坐中冯太后冤案削职为民。红阳侯王立为莽诸父。成帝曾遣令就国。哀帝时又召还京都,王莽便要孔光将他以前的错误重新提出来,再遣立就国。太皇太后亲弟到此只立一人。不愿准奏,又经莽从旁挥掇说不宜专顾私亲。太皇太后无可奈何,只好命令回国,莽接着引进王舜、王邑(王商子)为腹心,甄邯、甄丰主管机要事务,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布置周密,一呼百应。太皇太后已老得糊涂了。她对王莽的举动深表赞扬,并赐奖励。莽却假意推让,叩首泣辞,实际上是上欺姑母,下欺吏民口是心非自便私图罢了。

  大司空彭宣见莽挟权自恣,不愿在朝,遂上书乞求退休。莽恨他无端求退便告太后策免彭宣的官,令就住在长平封邑内。四年以后寿考终身。就是傅喜奉诏入都也觉得孤立可危,情愿还国。莽亦任他归去,也得寿终。王莽又进左将军王崇为大司空(崇与王太后同母弟崇同名异人)封扶平侯。

  王莽笼络人心

  王莽深知权势虽隆,功德著,还必须设一良法,方可笼络人心。踌躇了数日,得出了一计。即暗中使人去益州寺方,嘱令地方官吏买通塞外蛮夷,叫他假称越裳氏(是中国境外西域地方一少数民族部落)献入白雉(一种象征吉祥的珍品)给大汉为贡品。地方官当然照办。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有塞外蛮人入都,说是越裳氏瞻仰天朝特牵白雉上贡,莽即奏传太皇太后,将白雉存放宗庙。从前周成王时代有越裳氏来朝送礼,也曾敬献白雉。王莽想自比周公故特想出此法。果然群臣仰承莽意,奏称王莽的品德高尚,不仅在中国大汉朝有很高的威望,而且在外国人都知道,并且表示对他以尊重。故送献许多白雉来汉朝。中国历史上周朝的周公且在本国人民的心目中很高多尊敬,传到国外,国外的越裳氏也曾经将白雉赠送过给他。以表示尊重他,直至今天此事又重视,说明王莽可以周公相比。是值得人民尊敬的人。果然群臣称赞王莽。连外国的人都认可了。功劳确实不低于周公,旦辅周有功故称周公。今大司马王莽有功,安定汉朝应加称“安汉公”增封食邑。太皇太后当然依议。即日下诏令王莽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加封食邑二万八千户。偏王莽装出许多做作,故意上表固辞,硬说臣与孔光、王舜、甄邯、甄丰诸人共定国策。太皇太后不免迟疑,甄丰、甄邯又急忙上书说王莽功最大,太皇太后仍劝莽不要辞,莽再推并还说要让与孔光等,且称疾不起。太皇太后只好封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甄邯为承安侯。然后再召王莽入朝受赏,莽还称病群臣再申请封莽,即日下诏重申上封。王莽才入朝受取爵名号,但将封邑让还。

  王莽从此做了安汉公。且第一件事是要为东平王平反申冤,叫刘云的儿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奉云祭礼。又立中山王宇的孙桃乡侯的儿子成都为中山王,奉中山王刘兴祭祀,再封宣帝子孙三十六人,皆为列侯。此外王侯等无子有孙或为同产兄弟子,皆得三百嗣承袭封爵。皇族中因罪被废的允许恢复属籍,官吏年老致仕仍给予旧时奉的三分之一赡养终身,下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如此种种恩施统王莽创议出来。好教朝野上下交口称颂,都说是安汉公的仁慈,把老太后、小皇帝二人一概抹煞。王莽还讽示公卿说太皇太后春秋太高,不宜亲理小事。以后除封爵等大事外其他的事尽归“安汉公”裁决。太皇太后又是依议下诏,这样朝中只知有王莽,不知有汉天子了。

  当时正当盛夏大举飞蝗成灾。王莽不能被作祥瑞,只得派使查实准备赈饥。一面凑请太皇太后号召朝廷上下各级官吏节衣少食在人民群众中作出表率。并自己带头戒车除晕,即不坐车不吃晕。连续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做,且拿出自己的私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给受灾的黎民。满朝的公卿看见王莽如此慷慨,也不得不捐田助宅充作赈灾共有二百三十人。但第一发起者总算安汉公王莽。一班灾民硬说王莽功德及人。王莽又借着天灾得了一个大名,不久天下起雨来,灾民盛称安汉公修德禳灾感动人心。

  王莽爱泄私忿

  当时朝廷中一班官吏,偶然有私议,说平帝入嗣大统,本来生母卫氏未得加封不免不对。王莽独考虑,鉴于前朝丁傅乱事。恐卫姬入宫中又要引进外家干预国政。但若不加封卫姬又未能塞住众口,乃遣少傅甄丰持册至中山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帝舅卫宝、卫玄爵关内侯。但仍留居中山不得来京。

  有扶风功曹申屠刚直言:“这事做得不对,平帝还在襁褓即年龄很小,便没有亲人在身边,有伤慈考。本来应该迎入中山太后进京,安排她在别宫,使得这个小皇帝能定期见到母亲,享受得到母爱。并从冯、卫二族中选入几人进京,亲自作保卫,免得担忧小皇帝的安危。”这数语说将出来后,王莽一听,感到最中忌言,即最是听不得的话,王莽当然驳斥。但又想到这个最好不要自己出面,故特请太皇太后下诏,斥责申屠刚是僻经妄说违背大义。因此将他放归田里。还有何人敢言了。

  越年二月有黄枝国献入犀牛,廷臣都感到惊异,说黄枝国在南海中,来京师三万里,又从来不见朝贡过,今特献犀牛,想来又是安汉公的威德。正要上书献谀,偏又接得越嶲郡奏报说:“有黄龙出现游江中。”太师孔光等人立即用书面向王莽表示祝贺称赞是他的功德所致。但旁边站着的大司农孙宝可不是这样。他则说:“周公上圣都不免有上尊,今天无论何事都说成是某人的德优,果胜过周公么?”众又听了莫不失色。此时甄邯遂上称奉旨。实际他很清楚犀牛是买来的,黄龙游江是假的。甄邯与王莽同谋自觉心虚,但心中很是仇恨孙宝。当下嘱羽背后去诬言孙宝的过失。正好孙宝遣人迎接老母及妻儿数人。其母出门不远途中急患老病,因把母送回去由其弟养病,但遣妻儿入都,当有人了解后,就抓住这一点便斥孙宝,宠妻忘母。莽急告太皇太后将孙宝免官。大司空王崇看不惯朝事,乃称病气归。有诏批准令崇解职;光禄大夫龚胜大中大夫邴汉并皆辞官归田。

  元始五年(公元5年)太师孔光已死,王莽进马宫为大司徒,不久也封为太师。在光死前亦鼓动群臣阿谀王莽,促成九锡礼仪。且号召吏民陆续上书,请支持安汉公。一时书奏杂谏,仅阅旬月上书人数总计得487,000余名。究竟是虚是实无人考究。太皇太后见得朝野上下恭维王莽。便决定对王莽行九锡封典。九锡是:一锡衣服;二锡车马;三锡弓矢;四锡爷钺;五锡兆尧;六锡命圭;七锡朱户;八锡纳陛;九锡虎贲。这是古今特别厚赏,由太皇太后御殿亲行,莽上殿拜受却不推辞。当时各郡国的方守令,都要求表态赞颂王莽的功勋。独广平相班稚不肯遵行;琅琊太守公孙闳反奏报灾荒。大司空甄丰便劾闳捏造不祥,班稚搁置嘉应。两个人俱坐罪不道,应该捕诛当下由王莽批准。还是太皇太后有些慈心,他与王莽说:“班稚系班婕妤弟,为贤妃家属,宜加哀怜”。莽乃不得不依,准班稚放归,公孙闳下狱处死。

  王莽大屠杀

  始平三年(公元3年),王莽长子王宇,与妻舅吕宽,认为从前迎立平帝,只封平帝母卫姬为中山王后,并不许入都。卫后就是一个独生子,不忍远离。便派人送信帝舅卫宝,示意让卫氏上书太皇太后请示入京。卫氏依行,结果王莽仍然不认。王宇又怕将来平帝长大,必然会怨恨当时的主政人,弄不好就要危及整个王氏家族。不如现在趁着尚早筹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省得后悔,当下与老师吴章私下商议良策,用年蓄血洒门,使莽暗中生疑向我说起,我们方好进舍,劝他迁入卫后,归政卫氏便了。王宇和吕宽照着这样去做。不巧被门吏发觉了,并认出了人,他立即去报告了王莽。王莽当即下令缉捕。不多时捕来,仔细盘问,案情毕露,将三人都送交狱中,今莽子王宇自杀,吕宽、吴章石桀市曹。王宇妻吕焉腹中有孕才令缓刑。吴章是个有名的博士,他有弟子千余人,此时王莽都视为恶党,下令禁锢,诸生不忍遭杀,只好抵赖,不肯承认。那甄邯等人却去对太后讲王莽大义灭亲。当由太皇太后下诏赞扬王莽说:“公居用公之位,不以亲害尊,朕甚嘉之!”为此一诏更激动贼莽狠心,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尽卫氏支属,只留帝母卫氏一人。还有元帝女弟敬武公主,曾为高阳侯薛宣继妻。宣死后,留居京师。屡言莽专擅不像个朝廷大臣,王莽查得薛宣儿子薛况与吕宽是朋友便将他母子株连,迫令敬武公主自尽。处薛况死刑。还有王莽自己的叔父红阳侯王立,及从弟平河侯王仁、乐昌侯王安与莽历来不协调。便由王莽假传太皇太后圣旨并皆赐死。接着又杀死了故将军何武,前司隶鲍宣,抚羌校尉辛通,逐各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哉,南郡太守章伯等人。所有罪状都是与卫氏有通谋。

  王莽拿死人出气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欲进一步得到发展,实现他由来已久的野心。在大张旗鼓地干过一番接一番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伟大事业以后,他又挖空心思地想到了要取丁傅两后生前的玺绶。然而又向太皇太后提出要发掘丁傅两后的坟墓。起初太皇太后不肯听从,莽却各然力争,他说:“傅,丁氏曾怀着皇太后,帝太后玺绶。现在已经向社会公布,有令明旨加贬了他们的身份,若不将玺绶取出来毁掉,如何行使国家的法律呢?且傅氏今天更应该徙葬到定陶才算正名呢!莽这么一说,太皇太后只好应诺。但不准易棺,并须配备一时更大的棺材套着原来的棺材,还要杀蓄作祭”。王莽听后默然退出。立即下令遣有关人员、督同工役分头发掘。

  傅太后曾合葬谓陵,即元帝陵。筑工很高,工役开掘进去,贲了很大的力气。突然听得一声巨响,土石崩颓压毙了数百人,其余的人惊慌得敢紧逃回。丁姬合葬共皇园,还才掘至坟墓前门,忽然又有火光射出,烟雾高至四五丈。工役都吓得跌倒的跌倒,躲逃的躲逃,那监工官只好饬令救火,工役们打来好多水,浇泼了好多时,才把火灭掉。等到火意烟消,仔细龟看椁中的器物已尽被毁过,只有棺木不动。

  两处都逞怪象。同时报告王莽,莽根本没有一点后悔,反而说共王母傅氏生前尝骄僭无度,想是触了皇天故导致塌陷。丁姬葬时亦超越了制度,故有火焚椁中。且两处所用的棺木都称是梓宫,尸体着用的都是珠玉,本来就并非藩安所用。我原来打算只取玺绶,现在看来并不为此,应该改易棺木,傅氏葬定陶,丁姬改葬娄妄旁,方为顺天合理云云。太皇太后信以为真话,居然许可,于是两棺俱发。傅氏椁中呕达数里,吏役不得己塞鼻捡视取,出玺绶珠宝把尸骨另易他棺草草葬讫。丁姬处也是照办,可怪的是丁姬棺上突来燕子数个,口中统衔着泥巴直投棺里,惹得工役亦为感动,力为建筑,固土厚封。独王莽又怕众人私议,因此下令两后墓上遍荆棘作为痛恶的榜样,告诫后人。

  大师馆前曾参与议傅太后尊位谥的人,此时见到王莽追翻前案,心下不安。因此上书自劾,王莽请太皇太后下诏免太师官以侯爵归第,因此前太师孔光参与了议傅太后后事此时也有准了。即降低身份也以侯爵归第了。

  莽女立后记

  元始三年(公元3年)平帝年已十二,情窦未开,当然见人语言举动总觉得有些稀奇。所以王莽凑着机会转告太皇太后名为平帝择婚,太皇太后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的。王莽想采用古礼说法天子一娶十二女制度,方可多生出男,以后就有条件在广阔的范围内继着嗣位。当日下诏令有司选择世家,良女造册呈入。被派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立即领命,寻选数日已得了数十人,按年龄分别编在册上,呈上朝廷。王莽先行展阅,见册上所选之女原是豪阀名家,但有一半是王氏女儿,连自己的女儿也纳在其中。莽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即携名册入内,面奏太皇太后说:“臣本无德?女亦无才,不堪入选应即除名。”太皇太后听了不知道莽是何用意,俯首细思,想必王莽是不让外家为后,故有此说。当下召令有关人员说,王氏女俱不得选入。那知王莽本意正要想自己的女儿去为后,好做个现成国丈。不过选女册中王氏女不除去的话,难免鱼目混珠,被他人弄了去。偏王太后没有误会,竟将王氏女一概除去,岂不是弄巧成拙么?正在忧虑间已有许多朝臣强烈要求,请立安汉公女为皇后,接连是吏民附和。都奏称安汉公功德巍巍,今当立后,奈何不选安汉公,反去选其他人呢?说得太皇太后不能不从,只好依言选定,王莽见大势所趋立自己的女儿是毫无疑问的了,故当太皇太后下令后,他又当假要做什么一番,又来一个推让。后来看见太皇太后决意要立莽女,王莽便发言说:“选了他的女儿做皇后,还得另选十一人作配嫁。”群臣又相率上议,不必另选免多后患,王莽还要生出周折,一是请派官看验,一是请卜定吉凶。太皇太后便遣长府宗正尚书令等往视莽女。他们恭谀复命,俱说莽女容秀丽完全够格入中宫,再令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兼及卜筮。太仆又说,卜得吉兆,乃是金水旺相,父母得位,定主康强。于是接着就议定聘礼,遵照先朝聘礼故事:计黄金二万斤钱二万万缗。此时王莽另请选的十一个配嫁女也已选就。自己只受聘礼钱四千万,还把四千万内腾出三千三百万令给配嫁女各家,每家三百万,群臣再奏称皇后受聘只受七百万钱。与娄女相去无几应该加给。太皇太后复增钱二千三百万,合莽原留七百万共计三千万。王莽又腾出一千万散给九族。群臣吏寻出古礼,说古时皇后父受封百里,今天应当举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加封安汉公。王莽又慌忙固辞,乃不复加封。后既聘定,太史择定婚期应在次年仲春吉日。莽家闻讯予备嫁奁自然有番忙碌。

  元始四年(公元4年)春二月,平合大婚。特请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等走在前面去安汉公家第恭迎皇后。王莽令女儿装束齐整,出受皇后玺绶,登舆入宫。与有典礼官依着仪式引着十二岁的小皇帝与莽女成婚。莽女年龄与平帝相去不多,也未曾通晓礼节,全靠男女宾相随时指点,礼成以后颁诏大赦,三公以下一律加贺。

  紧接着太保王舜,邀集吏民八千余人,申请加封安汉公王莽。主持人复议,议定方案略。又仍将王莽所让出的新野诸田作为赏赐。彩集伊尹,周公称号:命莽为宰衡位居上公。赐莽母太夫人呈为功显君。莽子王安为褒新侯,王临为贲都侯。加皇后聘金三千七百万。太皇太后立即依义,亲临前殿授策封拜,莽率二子入朝稽首辞让,不肯受赏。赶紧退下表示只接受母功显君称号,太师孔光又出来谀莽向太皇太后奏道:“安汉公勋德绝沦,所议封赏尚未定以酬功,现在公谦让不受,朝廷应当出面令他接受。”太皇太后又依言把莽叫到跟前,对他反复说明道理。王莽又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叩头涕泣,表示坚决辞去封赏,太皇太后只好再一次召问孔光。光答新野诸田或可以听他让还。功显君名号止及一身,两子的封国不过三千户并非重赏,聘金加给乃是尊重皇后,与安汉公无关,应再派大员劝他接受。太皇太后乃再命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持节劝莽,莽方才拜受。惟所受到外聘金,又取出千万赂遗太皇太后,下至宫娥采女无不沾润。且请尊太皇太后娣王君侠,为广恩君。妹,君少为广惠君。君弟,为广施君。三人均给汤沐色。妇人女子得了好处当然大喜过望,交口誉莽,于是内处一致莫不称赞为第一好人。

  莽又求媚太皇太后说:“她年老,好人寂处深宫定缺乏兴趣,不如出外游览使她快意,”于是入请太皇太后,四处出巡。太皇太后果然合意,带领皇后及列侯夫人乘辇巡车,勿得别开生面,扩阔眼界,还有什么不怡情悦色哩!太皇太后尤为得意,觉得莽面面周到,就是古来孝子想亦不过如此,何况一个侄儿能这样孝顺,真好说是独一无二了!

  王莽弑皇帝

  平帝嗣位年才九岁,一切权力都集中在安汉公王莽的手里,王莽耍尽一切花招,采取各种强权政治,恶劣手段,为所欲为。骗取了太皇太后的信任,压迫着朝臣要拥护他。笼络、欺骗和蒙蔽了相当一些平民,为他储备了相应的土地,为其颠覆汉朝的政权,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以王代汉的野心,早就蓄谋已久,那小皇帝是他掌中的玩物,除掉他是随时可以做到的事。只是一路来看他年纪还小,成不了多大的气候。等到自己的条件更加成熟再来动手也不迟吧。加上也总要找个合适的借口,才能蒙住世人的眼睛,使其自至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目的,故一直拖延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到了元始六年(公元6年),平帝也已有十四岁了。朝廷的一切事情虽平帝全然没有参议。但内在的知识渐开,差不多一些重大的事情只要有人在议论,他则听得明白了,并且在自己头脑里还会去思索考虑,认定正确与否,从而产生表情甚至发出了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比如听得王莽协迫太后下令调集工役挖掘二后坟墓之事,他听到以后也觉不平,并听得王莽杀尽舅家就剩生母一人,还不许与己相见,如此刻毒,实属容忍不住,所以与莽相见总露出愠色即很不高兴的样子。背地里且还有怨言。那宫中的待役,大多都是王莽的耳目,当然有人听到,也有人去报告。那王莽得到这些报告后,便想,皇帝我看他这小小年纪,竟然从前我做的事他都记在心里,现在就敢怨我,将来长成还当了得!心里又想今天汉室的江山全然还掌握在我的手中,不如趁早除了他来个先下手为强!但又后悔自己的女儿不该嫁与了他。搞得有些为难。苦恼了一时以后,矛塞又开:女儿的事是小事一桩,不就要她改嫁好了。因此主意已定,也不去商绪他人,待到了当年的腊月(汉朝以大寒过后戌日为腊)照着古例进献椒酒(这就是最好的借口)以此暗中进毒。平帝怎么知道,见酒便喝。一杯下肚,一到晚上便即发作,自呼肚痛辗转呻鸣,到了第二天由宫娥传出消息“平帝得病甚剧”。大臣们听了,个个瞠目结舌,惊惶得不得了,忙寻来医师就诊。好容易过了一日,有几个医生看过都不见效,王莽暗暗心喜,但又恐被人瞧破机关,便假意入宫问疾,装出愁眉泪眼一般,敷衍一番后趋驰退出。复令祠臣制成一篇祝文,情愿以身代帝,立往泰畤祷告再将祝文藏金滕,故意嘱语群臣不得多言。群臣以为金滕藏策,是用周公故事,周公为了武王有病愿甘代死,今安汉公也是如此,真是周公重生了。哪知平帝一条性命已被贼莽断送,几日后竟至告崩!

  2、讨伐内外

  无。

  五、国体构建及主要对民政策

  同先帝。

  六、重要文化科技无成果

  无。

  七、略评本帝

  平帝九岁嗣位,十四岁辞世。明目上在位五年,实际上全部是王莽的天下。王莽表面上叫“安汉公”,实际上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着以己代汉打基础,他只不过利用了平帝作为一个过渡,好从这个隙逢中间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其一旦时机成熟就能畅通无阻,如愿以偿!

  谋害平帝是迟早的事,若平帝未出怨言恐可以多活一两年,随着他的懂事即逼近他的死亡,这是王莽早就定下来的平帝的宿命。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