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元帝

  一、本帝的根基

  元帝--姓刘名奭公元前74年~前33年,享年42岁。在位十六年。〈前48~33〉国号承汉,国都长安,年号:改元四次,即初元五年、永光五年、建昭五年、竞宁一年。

  太皇太后:尊原太皇太后上官氏。

  太上皇:无。

  皇太后:尊母后,王氏。

  皇后:立王氏名正君。

  皇妃:傅氏,冯氏,原配妻司马氏在嗣位前已殁 卫婕妤

  皇太子:骜(王后生)。

  皇子:共3个。除太子外,尚有2个即康(傅氏生),先封济阳王,后封定陶王;兴,冯氏生,封信都王。

  皇女:共2个,长,平阳公主(傅氏生),次,阳阿公主(生母不详)。

  谥号:孝元皇帝。

  庙号:高宗。

  墓寝:渭陵。

  二、任前简历

  元帝刘奭系其父宣帝刘询在徽贱时与织染处小吏之女许平君结婚所生,曾跟随父母在平民的生活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后来父亲嗣皇帝位跟随入宫,给他请了两位姓疏的老师即疏广和疏受,教育书本知识,他得通经术《论语》、《孝经》。后学得骑射。至宣帝崩,嗣皇帝位。

  三、嗣位背景

  宣帝共有五子。长子爽是许氏所出,在宣帝微贱时患难与共。致宣帝嗣位后,他不忍抛弃,相反他更看重许氏的艰苦朴素,为人诚恳。在朝廷上下居然欲选他人进宫为后的浓浓气氛中,他义然决然挺身叙白,非立许氏为后不可。即立许氏为后,刘奭当然成了大子,越年果然成立。

  说来在这五子中宣帝真正喜欢的还要算次子钦。系张婕妤所生。一是张氏色艺兼优,应该说爱母即爱子;二是钦也的确聪明,他精通经书法律,颇有才干,比那太子奭的优柔、懦弱当然要强得多。宣帝亦尝叹息说:“钦真是我子!”

  宣帝执政有时用法过峻,未免太苛。有一次入朝的时候,太子奭乘间对其父说:“陛下对待犯了法的人,宜偏宣传教育为主,应用儒法,不要动不动就是苛刻的刑法,”宣帝便不高兴,即变色道:“家自有制度,向来对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人就不能软弱。”太子奭见宣帝发怒,不敢再言,当即俯首离去。通过这次事情以后,宣帝常对人说:“乱我家法,必由太子!”可见有了易位者的思想。好在他又转思爽为许氏生的,许后同经患难,又遭毒死。若又将太子废去,实在是对不起许氏的,因此才得保全下来。

  四、任期要闻与轶事

  1、朝廷上下

  奇女命贵入东宫

  王皇后正君的生性路途,确与一般人有些不同。其父名禁。王禁生有兄弟八人,姊妹四人,共计有子女十二人。王正君是王禁的次女。她的母亲李氏生正君时,曾梦月入怀。到了政君长至十来岁,人乖貌美,颇得人喜爱。唯她的父亲王禁却是个好酒色的人,娶了几个老婆。李氏为他的正妻,除生女政君外,还生有二男二女,男的一名凤,排行最长,一名崇,排行第四,还有一个女的排行是第二。王禁的老婆除李氏为他生下这四个孩子外,其他的还为他生下了六个男孩、二个女孩。他们分别是谭、曼、商、立、根和逢,二女一名叫君力,一名叫君弟。李氏对他们尚怀妒忌,故屡与王禁吵闹,禁竟将李氏离婚,李氏便改嫁到了河边一个叫做荀实的为妻。

  王禁看见王政君渐渐长大了,便托人将女儿许字给人家,谁知未婚夫一聘即死。以至赵王想娶正君为姬,却刚刚接纳他的聘礼,就说赵王暴病身亡。王禁大为诧异,急着请来相士,要他审视政君。相士说此女必有大贵,不可忽视。王禁听后才喜,放下心来,并教政君读书鼓琴。政君却也灵敏,一学就会。年至十八九岁了,奉了父命,入侍后宫。这时正好太子刘奭的老婆司马氏得病垂危,太子奭最爱良娣即司马氏,千方百计到处寻医,终究无效,良娣且对太子奭说:“妾死非由天命,想是姬妾相怀妒忌,咒我至死,”说着泪如雨下,太子奭也哽咽不止,未几良娣即殁,太子且悲且愤,便埋怨后宫这些妃姬,并不许她们来相见。

  这样一来宣帝便着急了,他认为太子那么大年龄了,尚未得子,现又为了良娣司马氏一死,谢绝其他姬妾,不与相伴,如何得子嗣呢?因此只好嘱使皇后王氏赶快去选定宫女赐给太子。王皇后当然照办,未几太子奭前来入见,王皇后就将早已选定好了的五个宫女叫来站成一排,暗令女官问明太子何人合意?太子奭一心只是忆思着良娣,不愿他选,故勉强瞧了一眼,随后答应说:“这五个人当中却有一人可取。”女官问是何人?太子又默然不答,可巧有一绛衣女郎,走近太子身边,女官便以为太子看中了此人,当即向皇后禀明。王皇后就要侍中(官名)杜辅庭令(官名)浊贤送那绛衣女郎入太子宫去,究竟此女为谁?原来就是王政君,政君既入东宫,好多日不见合幸。至太子奭悲怀稍减,偶尔去到内殿,与政君相遇,看见她态度幽娴,修椒合度,也不禁惹起情来,当晓即召令侍寝,两个相貌相当,联床同梦自有一番枕席风光。

  不久雨露生津,政君便妊有年了,待月满生得一男取名为骜。太子奭高兴极了,还有当时那宣帝更是高兴。当即号为皇太孙,仅越两载,宣帝驾崩。太子奭承嗣,王政君是太子奭众多姬妾中第一个有子的人,当然嗣立为皇后,子骜也立为太子。

  这说来更为可笑的是,王政君颇似王奉先之女,现任王太后的一个样。在娘家做女时许字人,偏克民夫以至亡夫,独非帝为夫不行?岂不是一对天生的婆媳吗?

  宠妃还有傅、冯女

  且说元帝后宫,除王皇后以外,要算傅、冯两婕妤最为宠幸。傅系河南温县人氏,早年丧父,母又改嫁,她流离入京,得事上官太后,得到上官太后的喜欢,荐举为才人。元帝即位选入后宫,拜她为婕。凭着那柔颜丽质,而且对左右的关系都处理得很好,深得元帝喜欢。就是那宫中的女役都经常得着她的好处,对她常表示感激。好几年生下一男一女,女封平阳公主,男名康,永光三十年封为济阳王。傅婕妤得进号昭仪为元帝所首创,仅次于皇后一级。元帝对她母子二人非常怜爱,甚至皇后太子都还不如他们的时候。光禄大夫匡衡曾经上书规谏过元帝要注意辩明嫡庶,不能得新忘旧。元帝才听了匡衡的话不敢乱倡废立,并令匡衡做了太子太傅,表示把太子稳定下来。但宠爱傅氏母子仍然照常,在元帝心目中,傅女柔颜丽质心灵美。

  傅昭仪之外,便是冯妃了。她的家世与傅氏贫贱不同,乃父就是光禄大夫冯奉世,先由元帝纳入后宫,生子名兴,得拜为婕妤受宠与傅昭仪相似。

  永光六年改元建昭(前38年),六月太皇太后上官氏崩。好容易到了冬令,元帝病体已痊,满怀高兴带着后宫妃嫱亲至长乐宫打猎,文武百官一律从行,既到了猎场。元帝在场外高坐,左有傅昭仪,右有冯婕妤。此外如六宫美女,不可胜数,一批文官远远站立,武官多去射猎。约莫有三五个时辰,捕得许多飞禽走兽,一齐拿到了元帝身旁报功。元帝很是喜欢,传出命令要嘉奖他们。到了午后,众人余兴未尽,便去虎圈前面看观,众兽搏斗。傅冯两人当然随着那虎圈里的野兽,本来是各归各册,不相联合。一经汇集,由于各类不同,立即咆哮跳跃互相抵触,正在爪牙杂沓迷眩众目的时候,忽有一只野熊跃虎圈竟向元帝坐着的地方奔来,虽有槛栏住,但熊的前脚爪已经抓着杆攀出槛上,意图想纵出圈外,吓得元帝及坐在一旁和周围的人绝大部分是嫔妃们个个魂魄飞扬,争相向后面窜退,傅昭仪亦退命要紧。一群女人飞动金莲乱曳翠裙半倾半跌的跑到他处。只有那冯婕妤并不慌张,反且挺身向前挡住熊。元帝不觉大惊,正要叫她赶快奔避,却有武士走近来了,各持光器把那野熊格死了,冯婕妤花容如旧,徐步引退。元帝一阵惊过后稳定心下来,便对着冯婕妤说:“猛兽前来,谁都吓得逃避,如何你反向前挡住?”冯婕妤回答说:“妾臣听说过猛兽会伤人的,所以今天我怕熊伤害陛下,故我情愿拼命挡熊,免得陛下受惊!”元帝听了,赞叹不止,此时傅昭仪等已经近身聚集,到了元帝身边。听着冯婕妤的话语,多半惊叹,只有傅昭仪不免惭愧。由愧生妒,遂与冯婕妤有嫌了,冯又怎能知道哩?接着大家回营,元帝立即拜冯婕妤为昭仪,封子兴为信都王。从此冯昭仪在元帝心里时刻牢记。冯昭仪挺身挡熊护皇帝,也从此傅冯两昭仪位均势敌了。好在傅昭仪究竟还是一贯受人称赞过来的,心灵美。形势、气忿所压倒故无甚大问题。

  §§第三章 宦官石显钻营全朝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