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46节 心里装满金钱、美女、权势,真理是不会出现的

  菜根原文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日月译解

  人不能没有清净的内心,只有内心清净才能洞见道德心性;

  人不能没有坚定的信仰,只有信仰坚定才能挡住物欲侵袭。

  日月评谭

  儒家修心,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了程朱理学时代,糅合了佛家的禅修思想,提倡的修养功夫一是主静,二是立诚,三是去欲。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这个“虚”,不能望文生义解作“谦虚”、“虚怀若谷”等等,依我的愚见,应是“清净无染污”的意思。儒家所云“义理”,就是伦理纲常,类似于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性”,是先验的,不是从外面拿来放到心里面去的,而是内心本有的,只不过被物欲层层蒙蔽而已。只有通过修养功夫,不断去除内心的妄念和物欲,使内心纯净空灵,功夫到了一定的境界,则真理洞然彻现。如果心里面满满装着金钱、美女、权势、计较、妒忌等妄念杂识,那么真理是绝对求不到的。其实,不管什么家,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个求理问道的过程,从道家来讲,老子认为是“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云“心斋、坐忘、虚室生白”可印证;从儒家来讲,《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印证;从佛家来讲,神秀大师所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柴陵郁禅师所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可印证。

  “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这个实,我的愚见,就是因证得“义理”而形成的坚定信仰。心中证到了这个“义理”,则要始终坚持这个“义理”,以这个“义理”原则来引导自己的人生事业,只有这样,在物欲诱惑面前,在生关死劫面前,在大是大非面前,就能立得定自己,把得住自己。平日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在明代,皇帝没几个好的,但臣子却大部分不坏,这不能否认得益于他们对儒家心性之学的修炼功夫。儒生方孝孺,死忠建文皇帝,不肯臣服篡位的永乐皇帝,即使招来满门抄斩也在所不悔;刚刚入仕做官的邹元标,面对权势熏天、恩宠一时无比的当朝首辅张居正,认定其“夺情”不守父孝的做法有违伦理纲常,明知有夺官丢命的危险,也要上本弹劾,结果不但官丢了,还要搭上千里流放和八十大板,人称“打不死的邹元标,割不死的韭菜蔸”。就是这个邹元标,在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他又觉得对张居正处置太过,因而又向皇帝上了一本。因此可以说,这些人所坚持的,并不仅仅是对某一人、某一事的好恶,而是对他们所信奉的忠孝大义、伦理纲常原则的坚守。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