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44节 人人心中都有部真鼓吹,但很少有人静下心来默默倾听

  菜根原文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日月译解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部真正的好文章,可惜却被残篇断简给遮蔽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部天籁之音,可惜却被妖歌艳舞给埋没了。所以一个修学问道的人,必须斩断外物的侵扰,清除内心的阴翳,直接体证自性本我,这样才能受益无穷。

  日月评谭

  佛家说,人人本具佛性因子。这个佛性,也叫真如、自性、本来面目、妙明真心等。《楞严经》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这个佛性真心,非空非有,能化能作,充塞天地,深入人心,一多圆融,相涵互摄,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切水月一月摄。对凡人来说,这个人人都有的佛性真心,只不过被颠倒妄想所蒙蔽了,不能证得而已。

  理学家说,“天理”深藏于心。心学家说,人人皆有“良知”。其实,佛性,天理,良知,这是古圣先贤们从各自角度上体悟到的生命实相终极真理。或与之种种关联的形而上形态。站在证道悟禅的角度来说,“真文章”、“真鼓吹”比喻的是人心本来具有的佛性真心天理良知,证道者必须修心养性,斩断外在物欲的羁绊,涤除内心的狂心妄念,修到虚空粉碎狂心顿歇,真如佛性天理良知,当下刹那即刻显现。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柴陵郁禅师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是高人的境界,普通人是体会不到的。

  对普通人来讲,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缺少信仰的时代,人们把人生的乐趣统统放到外在物质追求和花天酒地的感官刺激上面,人们必须在不断追索、不断占有、不断刺激中才能感觉到生的价值生的质感。而只要一消停下来,就觉得穷极无聊,空虚无边,手足无措,烦恼丛生。其实,按我们的古圣先贤来说,人心其实有篇真文章,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返观内视,人心中有部真鼓吹,很少有人放下心来默默倾听。人心浮躁难安,本可安详的心,被外欲牵扯得七上八下,本来清静的心,被妖歌艳舞刺激得狂涛汹涌,真所谓恶紫夺朱、郑声乱雅、痴妄灭真也。

  从心灵角度来说,何谓真文章、真鼓吹?我意可喻指一种清静、自在、安详、知足、慈悲、诗意、审美的心态。这些心态范畴与本有的佛性、天理、良知等终极价值有内在必然的联接,人们如能时时处处点亮智慧心灯,注意观照或保持内心的清静和谐,那人生不管处于怎样的境地,都有可能获得快乐安详,而不至于焦虑、狂躁、抑郁乃至精神出问题。

  从宗教角度来讲,人在冥想的过程中,会产生一般人难以体悟的“轻安法喜”,而让人欣悦无比(当然,修行并不提倡安住这种境界)。佛教说,静能生慧,长期不懈的修习禅定,功夫到家豁然开悟,本有的智慧次第显现,本心的潜能不断激发,所谓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不可思议的功德都有可能出现,你说这是不是真文章、真鼓吹?

  清静,放下,倾听心灵深处的箫声笛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