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40节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菜根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日月译解

  要想降伏邪魔,必须首先降伏内心的妄念,内心的妄念降伏了,那么邪魔自然俯首帖耳;要想镇服强蛮,必须首先控制自己的躁性,只有控制住了自己的躁性,强蛮之徒才不敢来侵扰。

  日月评谭

  佛经里有魔王波旬阻挠释迦牟尼圆成佛果的故事。为阻悉达多太子觉悟,波旬首先派了三名魔女去诱惑他。第一个叫特利悉那,代表的是爱欲;第二个叫罗蒂,代表的是乐欲;第三个叫罗伽,代表的是贪欲。姐妹仨盛装艳饰,妖妖娆娆来到太子座前殷勤献媚。太子深心寂定,对魔女的挑逗毫不动心,并训诫她们:“你们外表虽好,但心不端正,好比琉璃瓶盛满粪秽,不知羞耻,还敢来迷惑人!”魔女返视自身,但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污秽不堪,不由得深自羞赧,匍匐而遁。波旬见魔女引诱不果,恼羞成怒,自恃神通,率一干怪兽众魔上前,威胁悉达多:“你如不赶快滚回皇宫去享福,就要让你死在树下!”悉达多如如不动,视魔王如同无物。魔王命众魔毒刀毒箭齐发,说时迟那时快,太子身发净光,刀箭遇光而避,众魔尽皆跌扑。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凛凛而来,将魔鬼驱散悉尽。

  佛由心生,魔也由心生。什么是佛?一念清净是佛,一念觉悟是佛;什么是魔?妄想是魔,烦恼是魔,贪嗔痴疑是魔,贡高我慢是魔,自私自利是魔。本来一真法界,无佛亦无魔,佛魔都是唯心所现,一切外境,是魔境,也是佛境。一念清净,当下觉悟,则一切外境都是佛境;一念无明,当下迷惑,被外在色相所转,起贪爱之心,起分别之心,起执着之心,起嗔恨之心,则一切外境都是魔境。由迷转悟,则佛进魔退;一念迷妄,则魔长佛消。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对修行者来说,他们毕生都在和自己战斗,和内心的妄念在斗,和自己的贪嗔痴在斗,和自己的贡高我慢在斗,也就是说,和自己的心魔在斗。心魔是开悟的瓶颈,突破了心魔,驾驭了心魔,降服了心魔,才能转妄念为般若,转无明为清净,转心魔为心佛。本来,佛魔是一体两面,佛魔在迷悟一念之间。

  对俗世中人来说,什么是魔?妄心就是魔,恶念就是魔,贪欲即是魔。心怀鬼胎,则满世界都是魑魅魍魉;心存机巧,则满世界都是阴谋陷阱虚情假意;心存自卑,则满世界都是鄙视他的眼睛;心存贪欲,则满世界无不是勾引他的夜叉魔女;斗狠之徒,则觉得满世界都是跟他过不去的人;满脑子以阶级斗争为纲,则觉得满世界都是牛鬼蛇神;有迫害妄想狂者,则觉得满世界都是谋害他的凶手。所以,人要过得清明祥和,过得自在心安,就要修养自己的心性,管控自己的贪欲,清除自己内心的魔障。心真则天地真,心正则天地正,心清则天地清,心安则天地安。

  驾驭强横霸蛮之徒,先要驾驭自己内心的躁性,内心的嗔怒,内心的惊恐,内心的畏惧。面对张牙舞爪嚣张气焰,面对坚戈利矛雄兵压境,在心理上要做到镇定自若,要让对方感到心不可测。因为凡是强横霸蛮之徒,多为血气之勇,他怒你也怒,一倍增其怒,则将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你如惊恐畏缩,则更着了对方的道。武学有云: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苏轼《留侯论》云: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勇者,心中有山川,心中有城府,心中有百万兵。这山川城府百万兵,就是一种摄人心魄的定力,不怒而威的气势,不战而胜的智慧。这定力,这气势,这智慧,就是驭横之道,御强之锋。

  大唐叛将安禄山,体重三百余斤,孔武强蛮,当世恐无人匹敌。满朝文武,他谁也不怕,甚至内心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但他唯独怕一个宰相李林甫。李林甫虽然是奸相,但稳坐近二十年的宰相位子,必有其过人之处。李为人喜怒不形于色,不怒自威,人不知其深浅。在皇上面前,安禄山可以放言自若,但在李林甫面前,不知为什么总是缩手缩脚,战战惶惶。他每次派人进京,都要问宰相对他的看法如何,若有奖掖之辞,则喜不自胜。安禄山夙有乱志,在李林甫死后才发动,不能不说没有李林甫的威慑力所在,我们想,李林甫应是深得驭横之道。

  三国时诸葛亮也是驭横有术。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人人皆知。对孟获这种勇夫,你说杀他,他脖子一梗,老子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真正要让他服,就是要打掉他的侥幸心理,打掉他的蛮横之气,让他一点脾气都没有,让他心服口服。关键是,此举不但真正收服了孟获,更是震慑了其他的部落酋长,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一个空城计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司马懿大兵压境,襄阳城里只有老弱病残若干。诸葛亮抓住司马懿多疑的心理,设下空城计,不仅城门洞开,而且自己端坐城头,摆上瑶琴,小童侍候,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一副心无旁骛怡然自得的样子。此举果然镇住了司马懿,他掉转马头便令部下撤退,惊惊惶惶,仿佛背后有百万追兵。这百万追兵,就是诸葛亮的定力、大勇。

  晚清名臣曾国藩驯服悍将陈国瑞也是驭横的经典。陈国瑞先为太平军将领,后叛变降清。此人生性残暴,打仗异常凶悍,是出了名的桀骜难驯。曾国藩奉命弹压捻军,陈国瑞率部驻扎济宁,归曾国藩节制。曾见陈国瑞兵力单薄,便派了刘铭传进驻济宁以便相互照应。没想到陈国瑞眼红刘铭传部之洋枪洋炮,率亲兵闯进刘铭传驻地,见人就杀,见枪就夺。刘铭传也不是那么好惹的狠角色,他迅速发兵包围陈国瑞,杀光陈的亲兵,然后把陈关了起来,连饿他三天三夜。官司打到曾国藩帐下,曾国藩先把陈国瑞叫来,不动声色地列举他以前干的坏事,一下子就灭掉了他的气焰,然后又夸他勇敢、不好色、不贪财,提醒他不要自毁前程。在一片阴晴不定的威慑下,陈国瑞脑子里七荤八素,满口应承了曾国藩与他订立的不扰民、不私斗、不违令三条规矩。但不久后他又犯了老毛病,曾国藩立马翻脸,上奏朝廷,革去了他的帮办军务之职,剥去了他的黄马褂,但仍然保留了他的总兵之职,责他戴罪立功;同时警告他如果再犯,将严惩不贷。这一软一硬,彻底降服了陈国瑞这个刺儿头。恩威并举,软硬兼施,这是曾国藩的驭横之道。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