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9节 一个人有痛苦,心中必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

  菜根原文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日月译解

  一个能够反躬自省的人,能从所接触的任何事情中受教益;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起心动念都会是伤人害己的戈矛。一个是开辟向善的路途,一个是导向邪恶的源泉,两者相差可谓有天壤之别。

  日月评谭

  基督教认为人有七宗原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暴怒,这是人性中本有的,但同时人身上也有善性,善性是上帝赋予的,善性和恶性都是人的本质所在。佛家说人有清净自性,但也有贪嗔痴,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人的清净自性和贪嗔痴生生世世纠结而形成的混合体。所以佛教其实也承认了只要还没有成佛,人就是善恶同体的。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其实两者各有偏颇,儒家后来接受了孟子的性善说,但同时也补充了性恶的内容,只不过分了层次,善在先,恶在后,实际上也承认了人的善恶同体性。程、朱提出人有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和后天习性。天命之性是纯善的,是天性,人禀气而生,形成气质之性,气有清浊,气质清的,天性明显,气质浊的,天性隐晦;后天习性,则是因环境而习得之性,有善有恶。

  既然人是善恶同体,基督教强调人要经常忏悔自己的罪过,求得上帝的宽恕。类似于基督教,佛教有一种“拜忏”的仪轨,至诚礼佛诵经,“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业障,誓愿永不再造。孔子说每日三省吾身,儒者讲克己制欲,变气质之性为天命之性。中外哲学和宗教,都强调人反躬自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修心养德、成圣成贤、自我解脱、获得永恒的必经之路。一个人,无论碰到什么事情,不管是碰到不如意、委屈、冤恨,甚至是耻辱,如果能够做到不与之起舞,不放任自己的愤怒,而是反躬自省,冷静地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改正自己的不妥和不足入手,来应对发生的各种事情,这样,每经历一事,都能够从中发现自我的缺陷,从而弥补缺陷,锻造人品,提升修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反己,既进德修身,还能和谐外在的环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事业步入善缘和合之境。而若一个人太相信自己是好人,是能人,是完人,那么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都会归因于外在,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从而产生怨恨心,愤怒心,报复心,甚至杀伐心,这种心态既毒化自己的内心,使自己产生心理不健康甚至心理狂躁的毛病,同时,以这种心态去待人接物,一定会危及别人的福祉,对社会人生形成不安定不和谐因素。所以说,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

  从更深一个层次来讲,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无论碰到顺境逆境,无论碰到成功失败,无论碰到快乐痛苦,都是业力感召的结果,都是与内心的善恶感相呼应,所以,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人曾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这个人不服气地说,我怎么会是一个恶人呢?我一向心地良善呀。师父说,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这人说,我工资低,住房小,因此经常感到痛苦;社会上没文化的人居然也能腰缠万贯,我感到不服气;像我这样有文化的人收入如此低,我感到不公平;我的家人不听我的劝告,我感到不舒服等等。这人诉说了一大堆痛苦。师父听后开示说,你工资低,但还可以生活,你住房小,但还可以容身,你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这种贪求心就是恶心;没文化的人发财你不服气,这是嫉妒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文化就应该有高收入,这是傲慢心,也是愚痴心,傲慢心和愚痴心都是一种恶心;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狭隘心,狭隘也是一种恶心。因为你内心存在着这些恶,所以你就有和这些恶相对应的痛苦存在。如果你能经常反省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并且发心将内在的恶彻底去除,那么你的那些痛苦也就烟消云散了。

  由此可见,反躬自省,是向上提升的善路,怨天尤人,是沉沦痛苦的恶源。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