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5节 做一个平而不凡的草根名流

  菜根原文

  做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日月译解

  做人不奢求什么高远事业,只要能摆脱世俗的欲念,就可跻身名流;

  修学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斩断外物的缠绕,便可达到圣境。

  日月评谭

  所谓名流,顾名思义,就是著名人物,形形色色的著名人物。中国的传统,好像只是关注名流。中国的书,从正史野史一路读过去,都是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好像这偌大的历史时空,只堪容得下这么几类人物。

  人间为何苦难多,就是因为想做名流的人太多。要做强人中的名流,就会大开杀戒大动干戈。一个将军肩头上的一个星,不知道要有多少具尸首来铺垫;一个帝王要抢到江山,没有上亿、也得有几千万条生命来砌成权力的金殿。要做富人中的名流,就要巧取豪夺横收暴敛,财富集中到名流手中,则千千万万普通人就要损家破产饿死填沟壑。所以,这个世界没有名流最好。英雄出、伟人兴、富豪多的时代,就是动荡不安、生灵涂炭、贫富失衡的时代。名流退场之时,才是百姓的安生之日。

  确实,眼下那些到处招摇过市的名流,有几个是好东西?吹牛拍马做了官,就成了政界名流;巧取豪夺赚了钱,就成了商界名流;口沫四溅吆喝一点国学;就成学界名流;一点见不得人的绯闻破事到处曝光,就成了娱界名流。所以,很多名流,不过是野心比别人大,欲望比别人多,脑子比别人灵,手段比别人更辣,面皮比别人更厚,心肠比别人更黑的人而已。很多名流,往往败坏世道人心,往往搞乱和谐社会,往往破坏经济民生。很多名流,都有高远的事业欲求,其实,他们的事业越高远,老百姓就越遭殃。所以,名流并不值得人们崇仰,一帮子强人无赖而已。当然也有好名流,这一点暂且不表。

  其实,在我们古代的社会评判传统中,名流不光是著名人物,而且还要有品行,有格调,有德望,有绝活,有个性。在魏晋时代,名流绝不仅仅指那些高官显贵,巨富大亨,青楼艳色,而是指像阮籍、嵇康、刘伶、谢灵运、王羲之等等人物,也叫“名士”。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肯随波逐流、与世俯仰,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精神,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有的甚至可以不要命。

  魏晋时期是一个讲门阀、讲出身的时代。“名士风流”与一般的普通人之间,还是有距离的。但到了后来,随着佛教禅宗“人人皆可成佛”以及儒家心学“人人皆可成圣贤”思想的风行,人们逐渐认为,不管人的穷通贵贱,只要大家对世俗功名有一份超然的心态,对诗书文艺有一份风雅的情怀,对道德人格有一份独立的坚持,那就不是名流也是名流了。山西乔家大院书房有一副对联: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在我个人眼中,名流,不是有钱有势有名有利有才有貌,而是一种淡定从容的精神气质,一种有所坚持的精神品格,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一种无水穷云起的心灵状态。所以,不必一心向往做物欲的名流,削尖脑袋做权势的名流,而是要做平凡而又不凡的草根名流,不与别人攀比,以今天为起点,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感悟,一点点超越,就值得庆快平生。

  扰乱世道人心安宁和谐的东西是什么?是物欲。因此,古圣先贤为人们指出了一条修心养性的路途,那就是克制物欲,清除妄念,返观内视,拥抱内在的宇宙,成佛得道,成圣成贤。相对于外在的追索,这一条路是做减法,减得越多越彻底,空得越多越彻底,人就越身心自在。所以,只要大家摆得脱俗情、看得穿幻境、挡得住物欲、清得净自我,人人皆可做圣贤。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