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33节 庄先生是最逍遥自在的精神贵族

  菜根原文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日月译解

  夸耀自己的功业,吹嘘自己的文章,都是依靠身外之物来处世立身。殊不知人都具有清明澄澈的自然本心,本来就没有失去什么,即使没有半点功业,没有片纸文章,只要不失本心,就能堂堂正正做人。

  日月评谭

  人在茫茫星空,何以自处?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意义何在,价值何存?从古至今,不少人在深究这个问题。儒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道家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刻意追求意义,自然而然,保全天性,自在逍遥就是意义;佛家认为宇宙万象皆是空幻,人生一切都是幻相,功名利禄是幻相,子女衣帛是幻相,只有真如本性是真,真如本性生宇宙万法,人在万法之中,所以人也具真如本性,人生的意义在放下对外物的执着,证悟内在的真如本性,获得个体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合一。所以,佛弟子自豪地说: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但在滚滚红尘,人们普遍无视内在的珍宝,而把生命的意义放在对外物的追求上,放在对感官的享受上面,从而对外物需索无度,富贵荣华,功名事业,声色犬马。菜根谭主生活在明朝,读书人往往以功业文章来作为生命价值的终极判断,谭主站在更深的悲悯和更高的精神层次上,引导读书人自证自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回归精神上的充盈和道义上的高贵。

  我们当今,正在一步步堕入功利社会,物欲社会。据说,美国兰德公司一份报告这样描述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存在的更高层次。中国人追求腐化堕落的生活,满足于自我生理感官需求,他们的文化建立在声色犬马之中。麻将、赌博、色情、吃欲、贪欲、色欲无不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中。

  希望这是西方对我们的偏见。但我们反顾自身,我们是不是跟人家观察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呢?我们曾经完全灭掉了传统,我们曾经完全灭掉宗教,我们几乎没有文化传承,我们几乎没有精神信仰,我们不相信形而上的东西,也鄙视所谓的道义良知,除了权与法,我们无所畏惧,我们不相信上天有眼,冥冥中有灵,权贵们颐指气使,富豪们一掷千金,美女忙着炫耀色相,小商小贩忙着锱铢必较。芸芸众生,都以物质占有、权势争夺、名利攫取、感官刺激作为人生意义的终点,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还有老祖宗给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人自身都有一个丰沛的心灵等待发掘。不管是佛家的自性本我,道家的自然天性,还是儒家的天理良知;不管是文学上的诗意人生,还是艺术上的审美心灵;不管是心理学的超我本能,还是道德家讲的恻隐之心。所以,权贵在穷奢极欲中丧失精神,平民在油滑庸俗中丧失性灵,贫困之人在自轻自贱中丧失自我。当今社会,物质极尽丰富,产品极尽精巧,但人的精神却一片贫穷,所以人们富也焦虑,贵也浮躁,贫也忧愁,贱也怨艾,心无所安,心归无处。

  现在很多人有钱了,想当然就认为自己是贵族了。确实,很多人认为住别墅、开宾利、打高尔夫就是贵族,认为养尊处优、华丽奢侈、气派显赫就是贵族,认为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就是贵族,认为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读书就是贵族。可人家外国人说,这不是贵族,这是暴发户。真正的贵族,看重的不是门第财富,贵族们最看重的,是精神,是品格,是心灵。真正的贵族精神,是高雅的气质、宽仁的爱心、悲悯的情怀、自由的精神、担当的勇气,是坚强的韧性、人格的尊严、人品中的不媚不骄不卑不亢等。所以,官二代不是贵族,他们徒有高门第,官血统;大款大腕,高管白领,不是贵族,他们只不过有钱而已。

  现在的平民,似乎也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什么是贵族精神。他们失去了“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的古风,他们羡慕富贵,巴结上司,追捧明星,鄙视穷人,贪图小利;他们不甚读书,只爱打牌,玩游戏,凑堆热闹,吃吃喝喝。他们要么削尖脑袋往上爬,要么自甘平庸猥琐怯弱。他们不太相信众生平等。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只要自尊自爱,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人人皆有堂堂正正处,人人皆可成贵族,人人都是圣贤,只看你愿不愿做。张爱玲也曾经说过,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不过,目前这个状况,也不能怪人民。

  说到精神贵族,不由得又想到一位古代的老头:庄子。

  庄子很穷,布衣草履,经常三餐不继。他本可以不穷,但他自甘贫穷。有一次家里断粮了,便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呀,我将要得到封地上的赋税,到时我借给你三百金。庄子回答说:我昨天在路上听见有人大呼救命,一看,原来是车辙一条快要干死的鲫鱼,自称是东海大臣,求我能给一升水救活它。我说行呀,我将到南边去拜访吴越的大王,请他发西江的大水来迎接您,好吗?鲫鱼说,我只要一升水就可活命,可您却说这样不着边际的话,还不如早些到咸鱼市场上去找我吧。看看,庄子穷到快饿死了,还是这么幽默,真是娱乐至死。

  庄子很有才,经常有人请他去做官,但他不喜欢做官,怕做官破坏他的本然,怕富贵束缚他的天性。楚威王遣使备千金请庄子当宰相。庄子一笑辞之:你没见过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得膘肥体壮,还不是为了祭祀时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可在粗茶淡饭中度日,也不去做披红挂彩的牲牛。那年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国使者恭敬地站在他身后,庄子持竿不顾,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大王把它裹以锦缎供在庙堂。你说,这只龟宁愿呆在盒子里受人祭祀,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摇来摇去呢?使者回答: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说:你们去吧,我将曳尾于泥涂之中。你看庄子潇洒不潇洒?

  庄子把富贵当成臭老鼠。老朋友惠施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那儿看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恐怕要取代你做宰相。惠子一听,很惶恐,派人在国都梁搜捕庄子,折腾了三天三夜。庄子主动前去见他,说:南方有鸟,名叫鹓雏,从南海飞到北海去,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来吓我吗?

  庄子经常做做梦。梦蝴蝶,醒后不知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泯除了差别、对立、分别,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内在精神一空依傍,绝对逍遥。庄子是一个彻悟的智者,通过“心斋”、“坐忘”等修持手段,进入“朝彻”、“见独”的境界,融自我与本我一体。他借女偊之口叙述了彻悟的过程:持守三天后,就遗忘天下了,遗忘天下后,我继续持守,七天之后便遗忘万物,遗忘万物后,我继续持守,九天之后就遗忘自我了,遗忘自我了,内心便洞明透彻,内心洞明透彻,则彻见宇宙本体,见到宇宙本体后,就再没有古今之分,进入不死不生的境界,获得了永恒的精神生命。

  庄子告诉我们,一切宇宙万象,都是出于“道”的演变。这个“道”,躲在万象背后,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个“道”,时间不能限定它,空间也不能范围它,无始无终,无穷无际,周流八极,变动不居。由“道”演化而为万物,即生种种差别相,这种种的差别相,有生有灭,有始有终,有伦有序,有分有辩;在人则是有彼有此,有是有非,有争有竞。对绝对的本体而言,既然万象出于一源,则一切的差别都可消泯,是非彼此都可化而为一。所以,人生在世,应超越是非得失,齐同万物,自然无为,何必过分地去争去抢,抢得头破血流,抢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抢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庄子告诉我们,生与死是一体的,是本体的展现、生化、回归的过程。他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生命是假借,是一气之流变,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生是劳顿,死是安顿,生而何欢,死而何惧。他说,人的肉体是“附赘悬疣”,死了便如“决疣溃痈”,说不定要比活着更为快活,就像丽姬嫁于晋国,起初还涕泣沾襟,及到与晋国国君同享富贵,才觉得当初的哭哭啼啼是傻帽。庄子老婆死了,他悲伤过后,立即释然,鼓盆而歌。他说: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恍恍惚惚之间,本体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变化而产生形体,又变化而产生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了,与宇宙本原冥合为一,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

  由此可见,庄子安贫乐道,抛弃富贵,泯除对立,齐同生死,摆脱了世俗的缠绕,挣脱了肉体的束缚,实现了精神的超越,一颗真精神横绝古今,竖穷三际,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绝对逍遥游。你说,庄子是不是一等的贵族?但大家也别忘了,庄子其实也就是陋街穷巷里一个揭不开锅又借不到粮食而经常挨老婆骂的糟老头子。滚滚风尘里,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庄子、佛陀,甚至基督,有待于我们去殷勤探视、久别重逢。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