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27节 一个仁义出现,会引起千万个不仁不义茁壮成长

  菜根原文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日月译解

  勤勉的人应注重品德的修养,而世人却用勤勉来满足自己的贪欲;俭省的人对钱财应保持淡泊,而世人却以俭省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君子修身立德的原则,反而成了小人营私谋利的工具,真是可惜!

  日月评谭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也就是说,道衰微了,就有人来提倡仁义道德;知识教育发达了,就有人用来搞阴谋诡计;六亲不和,就有人出来标榜孝慈;国家战乱频仍,生灵饱受涂炭,这个时候就有忠臣出现。

  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老子反对仁义,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他只是揭示了一个事实,凡是高张仁义的时代,其实普遍现象是不仁不义;凡是高张忠孝的时代,其实普遍现象是不忠不孝。如果大家都是有仁有义,哪里需要去特别强调仁义?如果家庭都和睦相处,哪里要去凸显什么孝慈?如果一个国家太平安定,哪里有什么忠臣奸臣之分?而且,只要有人标榜仁义,那么就一定有人来假装仁义,越是不仁义的越要标榜仁义。古人说春秋无义战,各国之间,互相征讨,你打我,我打你,哪个国家不是以“仁义”为名义开打?他们开打的真正目的,无非是称王称霸,无非是土地城池,甚至只是为了珠宝美女、口舌意气之争。日本当年侵略亚洲,也是标榜要把亚洲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救出来,难道这不是“仁义”吗?现在美国人打这打那,名义从来都是自由人权,但潜藏的目的无非是能源石油,是国家利益。对现实有深刻认识的老子,并不一定是不喜欢仁义,而是认为标榜仁义的副作用太大了,效果适得其反。他害怕因为有一个仁义出现,会引起千万个不仁不义茁壮成长。

  “两会”答问,温家宝总理感性地提到“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儒家经典《春秋》,好的道理处处可寻,坏的形象也连篇累牍,有人说《春秋》不能读,读了会使人奸诈狡猾,好的榜样没有学成,坏的手段全学会了。孔子本人其实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说,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他还在《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及色也。”也就是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根本欲望,死亡贫苦,天底下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这些动机和想法都深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一个人动什么脑筋,打什么主意,心地善与不善,只要不表现于行为,有谁会知道?一切的好坏,全凭他心念的变化,根本没有颜色、声音可资辨别。所以一个人要假仁义之名去干苟且之事,谁看得出来?基于这个问题,孔子提出要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当然,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一个国家社会,越是强调仁义,越是尔虞我诈,越是毛病百出。针对儒家药方的副作用,老子提出了自然无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药方。他劝导统治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不要以圣贤为标榜,不要以道德为口号,让人民内心简单朴实,不分善恶两端,做人本色天然,不造作虚伪,说老实话,做老实事,饥来吃饭倦来眠,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哭也由心,笑也由心。这样,人心中不存仁义道德之念,而仁义道德之实存在于一切人一切事当中。这一点,类似于佛家的无分别心,一团纯朴,和光同尘。当然,道家的药方,也是有很浓的理想色彩的。因为人,毕竟都是饮食男女,五欲俱全,三毒皆备。

  凡事都是一体两面。总体来说,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对一些“普世价值”的期待,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儒家更多地期待了它的好的一面,而道家则看到了它的弊端之处。就像本条的勤与俭,勤俭都是儒家提倡的美德,但世人往往用勤勉来满足自己的贪欲,用俭省来掩饰自己的吝啬。前者是儒家提倡的,后者是道家所看到的。所以,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确实是要学一点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儒家喜欢标榜的习惯,一直影响到现在。比如学雷锋,每年一到三月,全国人民都走向街头,争学雷锋,抢做好事。全国人民都来做好事,哪有那么多好事,如果有那么多好事可做,这个国家岂不是懒汉成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种争学抢做,不免成了形式,成了作秀,成了某些人兜售的手段。再比如,我们一向在各行各业搞劳模、标兵、先进,在一个单位搞优秀、良好、合格的绩效等次,在一个学校评三好学生、班干部等等,而且这套东西一搞就是几十年。于是,这些人为定下的指标便搅乱了人们的内心,有的明争,有的暗抢。学生为了当三好学生,小小的年纪便学会了世故、讨巧。人们说,学校里面的学生会,已经成了学生争名夺利藏污纳垢的地方。我们现在为什么迅速滑入功利社会,举国上下浮躁不安,与在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团体,都要分成三六九等这种做派密切相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