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8节 一口饭救人急难,情大如天;待人以恩主自居,爱重成仇

  菜根原文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翻成喜也。

  日月译解

  千金馈赠不一定能赢得人们片刻的好感,而一顿饭的施予有时却能使人终身感念。这就是人情世故之细微处:极大的厚爱容易令人反目成仇,微小的帮助反而能博得真心感戴。

  日月评谭

  韩信少年落魄,又不务正业,经常在别人家里蹭饭吃,人们大都嫌弃他,纷纷避而远之,所以他经常是有一顿,没一顿。有一次,韩信在水边钓鱼,身边一个淘洗衣服的老太太看他饿得面黄肌瘦的,于心不忍,从家里拿了些饭给韩信充饥。韩信非常感激,说,等我以后发达了,一定厚谢你!老太太说,一个男子汉,竟然养活不了自己,我只是可怜你罢了,哪要你什么报答!韩信后来百战封王,衣锦还乡,果然找到那漂母,赠千金以谢一饭之恩。《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这件事。

  郁郁不得志的李白,有一次出游五松山下,一个姓荀的老太太殷勤招待他,李白认为荀媪的善良好客好比当年的漂母,但自己又没本事像韩信那样来报答,感到非常惭愧而不好意思吃人家的饭,所以写了这么一首《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急难时一口救命饭,意义比天大。从韩信和李白的例子来看,人在困顿急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帮助哪怕再小,也是弥足珍贵。一般人情,都是趋炎附势,嫌贫爱富,人如愿意把悲悯的目光投向潦倒贫寒之辈,并愿意予以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那就证明这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人有一颗良善的心;二是,他也许发现了落魄者的潜质,他有识人的巨眼。这两种施予的心意,都是难能可贵的,一饭竟成终身之感,所谓“薄极翻成喜”也。

  人性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我落魄潦倒,苍蝇蚊子都不肯上门;我一朝发达,魑魅魍魉咸来结交、随喜、凑份子。对落魄贫寒者,虽一文两文都无意施手,对富贵发达者,千金相赠也在所不惜。但无论落魄者,发达者,都不是傻子。急难时一口救命饭,是真正的及时雨;发达时送千金,无非是觉得你这人有利可图。这千金,说轻点,是投资,说重点,是贿赂而已。所以说“千金难结一时之欢”。金钱,所能连接的,是利益,利益面前无真情;真心所连接的,是真情,真情当中少铜臭。

  人情当中有这样的现象。比如谈恋爱,同是一个女子,有人对她殷勤备至,赠金送银,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送给她,可她就是不为所动,就像当年周幽王之于褒姒一样,最后竟气急败坏到烽火戏诸侯来博取美人一笑,以致于把江山都给弄丢了;而有人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纸折的蝴蝶什么的,就可令美人心花怒放投怀送抱。从这个现象上来看,人与人之间,友情也好,爱情也好,要看对眼不对眼,投缘不投缘,个性相融不相融,不是金钱所能起作用的,即便是金钱起了作用,也是一时的作用,不是一世的作用。

  人情中还有这样的现象。你对一个人特别好,愿意为他付出,并且源源不断地付出。这个受惠者第一次受惠有感激之意,第二次也有,第三次就淡了,以后则来者不拒安之若素,变成理所当然了。但当你如有一天中断了这种付出,打破了这种理所当然,对方第一想到的,是他该得到的被你剥夺了,所以对你火冒三丈,恨之入骨。也有另一种可能,当你对人施爱的时候,不经意间以恩主自居,用语行事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从而伤及对方的自尊,让对方表面上不说,心里记着你的怨仇。所谓“爱重反为仇”也。现实生活中,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中,甚至国家关系中,都不乏这种事情发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