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6节 三千宠爱在一身。宠了一个贵妃,埋了三千仇恨

  菜根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日月译解

  怨因德而彰显,所以,与其让人念我之德,还不如让人将德和怨一并忘掉;仇因恩而成立,所以,与其让人知我之恩,还不如让人把恩和仇一起消除。

  日月评谭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佛经有个故事,说有大户人家邀请美丽的吉祥天女去他家里做客,没想到一个黑乎乎的丑陋女子也跟着进来了,主人很不悦,让这个丑陋女子出去,吉祥天女拦住主人说,她是我的妹妹黑暗天女,我跟她是形影不离的,你若让她走,那我也会跟着一起走。《涅盘经十二》云:“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黑暗女,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也就是说,黑暗天女和吉祥天女是两姐妹,二姊妹相互随逐,一个予人福,一个予人祸。老子还有句话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与这个意思差不多。

  先哲的道理告诉我们,悠悠万事,都是得失一体,祸福相随。怨与德相生相成,你对这个人立德,可能相对于那一个人就是积怨;你在这件事上是立德,可能在那件事上就是积怨;你对这一个人施恩,可能相对那个人就是结仇,你对这一件事是施恩,可能对那一件事就是结仇。立了德,但回向你的不完全是德报;施了恩,回向你的不完全是恩报。比如唐明皇宠爱了杨贵妃,三千恩爱在一身,那他在施恩德给杨贵妃的时候,就种下来三千颗仇恨的种子;就比如一个单位领导提拔了自己比较宠信的人,那么,对宠信的人来说,是恩德,对不宠信的人来说,就是怨仇。此外,在同一个人身上,你对他立了德,他可能感念你,你对他施了恩,他可能感念你,但当你立德施恩变成常态,而对方所受也就安之若素,等哪一天你不再施了,他就觉得你剥夺了他该得到的东西,感恩戴德之心立马就变成了埋怨仇恨之念。有一个段子说,有一个好心人每天见到一个固定在街头乞讨的乞丐时,都会给他两块钱,如此日复一日。有段时间他的侄子生病,他资助了一笔钱,就没有再给乞丐钱了。一天乞丐问他为什么再不给钱,这人说明了原因,没想到乞丐愤怒地说,你怎么拿我的钱去给别人?

  所以,人在立德施恩的时候,还是要向佛家的“三轮体空”看齐,忘记施恩德的我,忘记受恩德的他,忘记施恩德这件事,立德不图名,施恩不望报,德怨两忘,恩仇俱泯,这样人就自在了。

  这条菜根有一定的道理,有利于远害全身。但不好的一面就是有可能会引导一些人因不想招仇怨而不肯去种恩德。我们还是认为,人之于世,该立的德,还是要立,不能因怕招怨而退避三舍。比如一项改革,有利于大部分人,有损于小部分人,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干;比如惩治贪官,不能因为害怕报复就打退堂鼓。有些怨,有些恨,该收的还是要收,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像朱镕基说的那样:“哪怕前面是雷区,我也要去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