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5节 人生百年,电光石火。要打拼,也要享受生活

  菜根原文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日月译解

  宇宙天地万古永恒,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人生短短不过百年,但光阴却最容易消逝。我们有幸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不可不珍惜拥有生命的快乐,但也不可不保持虚度生命的警惕。

  日月评谭

  记得小时候读金庸《倚天屠龙记》,读到明教徒众唱“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时,不觉泪眼婆娑,为明教徒众舍生取义而崇仰不已,也为人生无常而沉吟不已。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如今自己也年过四十,想起张岱《自为墓志铭》所云:“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不觉心有戚戚焉。

  虽然天地也有生灭,但相对于人生短短之一瞬,说天地万古,那是一点也不夸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人生百年,电光石火,往往还没有活出一个滋味来,转眼便是须发斑白,无常迫至。唐伯虎在《一世歌》中叹道:“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弹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此身不再得,这是唯物的观点。佛教认为人死后要进入六道轮回,基督教认为人有灵魂,死后或下地狱,或上天堂。但霍金在《大设计》中,似乎倾向于否认上帝的存在,等于颠覆了基督教宇宙生命观的基础。伊斯兰教说人死后要在世界末日接受审判,而善的则可以复活并永生。儒家则认为人死后或变成鬼,或变成神。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所以儒家比较注重现世的安顿,对死后怎样是不怎么去管的。但对一般人来说,死生幽冥之事,实在是谈天说龙,无从对证。近现代有人对濒死体验做过很多研究,有种种灵魂出窍的说法,但濒死并不是真正的死亡,所以一般人还是半信半疑。就算我们比较乐观地接受佛教的说法,人是有来世的,稍微可以化解一点生命断灭的恐惧,但佛陀又告诉我们:一般人死后要得人身,那是相当相当难的。就好比深海中有一只瞎眼的乌龟,一百年才出来一次,茫茫大海中漂浮着一根木头,这根木头中有一个龟头大小的洞孔,瞎眼乌龟的头要嵌入浮木的洞孔,这个概率大不大?佛说,一个人死后再世为人,概率就跟盲龟值木差不多。依这个概率,说此身不再得,几乎也差不多。

  人身难得,人生短暂,生而为人,是幸运中的幸运,所以人要珍惜此生。《古兰经》说:阿丹的子孙啊!每逢礼拜,你们必须穿着服饰,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过分。因为人身难得,所以不提倡人人都做苦行僧,希望人们都能在不妨碍人的情况下好好享受生活,即便是要做苦行僧,也要有些卧雪眠云、听风观雨的闲雅之趣。我们党和国家现在提倡要建设和谐社会,广东高调宣扬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度,这也都算是鼓励人民“不可不知有生之乐”吧。但既然有人享受,也要有人创造享受的东西,所以,国家和社会容不得每一个人只享受不创造,而是鼓励人们有才的要尽才,有情的要尽情,该干事业时努力干事业,该尽人伦时努力尽人伦。所以理想的人生是,一半要用来享受生命,一半应该用来努力打拼。

  为敦促人们抓紧今生,佛陀点化众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所以要赶快普度众生,度人度己;基督教劝导子民,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创造财富,然后把取之于民的财富用之于民,这就买到了进入天堂的门票;真主劝人在虔诚信仰的同时,要有积极的生活方式,认真学习,发明创造,为社会服务,建设美好的家园;我们国家每年都要评劳模和先进,鼓励人民努力工作尽心奉献。不过,人们在整材料的时候,总是突出某某带病坚持工作,然后鞠躬尽瘁,吐血而死,接着便是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个人觉得,还是让健康的人或人在健康的时候去加班加点,因为我们国家有十几亿人,犯不着让病人去拼死拼活,让人家英年早逝还是比较可惜,似乎不符合现在的“以人为本”的国策。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